趙沐追問了一下午,先是跟著他去茶樓聽曲子,到日落後又跟著他去小市集閑逛,也沒問出來趙孜要送的禮物是什麽,他越不說,趙沐越是有些好奇,加上他對自己的禮物有些不確定,便越是想問問。


    趙孜又跑到一家玉石店裏,掌櫃看看他們的衣飾,就熱情的迎了出來,“公子們想要看些什麽樣的,小店新到了一批玉石,在二樓,不知公子可有興趣?”


    趙孜一臉好奇地去到二樓,趙沐猜想,他不會真的又買玉石吧?


    終於,趙孜似乎看中一個玉雕,形狀是梅花鹿,看著白亮亮的,手掌大,晶瑩剔透,不過這種東西,他府裏都一大堆,各種樣式的,他有些無奈了。


    掌櫃看到,也一直誇,“這是本店新到的梅花鹿,隻此一尊,小巧玲瓏,十分可愛,公子要包起來嗎?”


    趙孜又搖搖扇子,做出放肆的笑,“包起來,還有旁邊的玉觀音也包起來。”


    趙沐這才看了一眼玉觀音,比梅花鹿大四五倍,但也是普普通通。


    趙孜高興地笑,“三哥,如此,我是連你生辰的禮物都挑好了。”


    “送我?觀音?”趙沐有些不敢相信。


    趙孜過來搭他的肩,“不,是梅花鹿,漂亮吧?大的是送給二哥的。”


    果然,又是玉石,他府上已經有好幾個他送的玉佩,玉雕了。


    ……


    李姮元迴到府裏,也在準備給太子殿下的禮物。落水一事,她已經放心了,現在就專心想想送些什麽,可她自己庫裏也沒有什麽值錢的。


    她想到上一世太子殿下送過她夜明珠,想起母親似乎有顆大些的夜明珠,便厚著臉皮去了母親院子裏,很巧的是,聽說父親在書房,如此便少些尷尬。


    她單獨和母親坐在房間的軟榻上,開始開口騙夜明珠。


    “娘親,太子殿下的生辰,元娘準備送夜明珠,隻是元娘自己那幾顆太小了,元娘怕不合適。”


    母親在翻看繡荷包的花色,溫聲道,“我那裏有幾顆大的,一會讓陳嬤嬤開庫拿給你。”又頓了頓,“夜明珠,送夜明珠做什麽,你不如送尊觀音吧。”


    李姮元正在暗自高興,可她沒有觀音啊,問,“為何要送觀音。”


    母親放下花樣子,道,“太子殿下隻有一女,觀音送子,當然好些。況且你要帶著你小師兄去,送觀音更妥帖。我庫房裏有幾尊觀音,你讓陳嬤嬤仔細去挑挑。”


    說罷,就叫來了陳嬤嬤,“你去開我庫裏,把那尊送子觀音找出來,裝好,明日元娘要送給太子殿下。”


    陳嬤嬤似乎愣了一下,低頭應了。不一會兒,她便讓個婢女端了個大木盒進來,“殿下,已經裝點好了,郡主要看看嗎?”


    母親沒看那盒子,隻搖頭,“不必看了,送去元娘院子吧。”


    陳嬤嬤退了出去,母親看花樣看得有些乏了,對她說,“元娘你也迴去早些安息吧,娘親乏了。”


    “是,元娘明日早來問安。”李姮元想起自己好久沒有到母親院子問安。


    母親卻搖搖頭,“不必了,娘親也不願早起的。”


    如此,她便迴去了。她路過書房去問候了父親,父親正在研究一本兵書,對她也淺淺問了兩句,便叫她早迴去安歇。


    有一瞬間,她覺得父親對她似乎冷淡了許多,又自己在黃昏裏笑笑,自己想多了吧。


    今生,她可是乖乖的,還什麽都沒有做。


    她迴到院子裏,又與玉竹玉林一起挑好了明日要穿戴的衣裙配飾,隻抄了兩頁經書,便睡了。


    現在,她已經可以把清心咒被下來,隻是注解釋義,小師兄卻說要到寺裏再教她。


    ……


    因為得知她也要去太子殿下的生辰宴,堂姐李秋容在早膳後,打扮完畢,特意來邀她同往。


    小婢女帶她去李姮元的院子,路過花園,她對婢女說,“呀,這個花園,我記得小時候似乎來過呢,後來元妹妹病了,便很久沒來了。”


    等她剛到李姮元的院子,李姮元也穿戴完畢了。


    李秋容穿了一身明亮的淺藍色裙子,上麵繡滿了花朵,袖口還有纏繞的藤蔓,頭飾也是妍麗的花朵,豔而不俗。


    而相比之下,李姮元是一身淡青色的裙子,群上皆是暗繡紋,頭上也是玉簪玉飾,色彩沒有那麽明亮,看起來素雅許多。


    二人站在一起,身邊的丫鬟也是一撥明豔桃粉,一群淺黃淺紫,也是互為不同。


    果然,看李秋容的打扮衣飾都與前世差不多,前世,她也很喜歡嫣紅明藍這些豔麗活潑的顏色。


    二人喝了杯茶,等來了淺黃色衣服的小師兄,與母親父親道別。便一同上了各自的馬車,向大觀湖去。


    她的馬車上,小師兄問玉蘭,“大觀湖大概是什麽樣子的?”


    玉蘭看了她一眼,她點點頭,玉蘭便歡快地開口,“大觀湖及周邊,都是孫遠侯出錢修建的,大觀湖南邊靠山,圍繞大觀湖其它三邊,他家開了許多酒樓茶樓客棧,大觀湖還有許多亭子樓閣,嗯,聽說一共有十九處,湖畔有十八處,每一處的亭子樓閣不一樣,距離湖心的遠近也不一樣,有的地方有四五個小亭子連著,有的地方是兩三個亭子圍繞。”


    玉蘭又仔細迴憶了一下,“我們上次去過,上次包的是最大的一個亭子,沒有樓閣,也沒有多餘的遊廊,不過周圍的荷花卻是開得最多的,聽說也是與其他亭子距的最遠,最安靜。然後湖心還有三個亭子,以前湖裏沒有舟,所以那段亭子上什麽也沒有,不過聽說這次有不一樣的安排,郡主,你說會不會最先劃到湖心亭子上的人會有獎勵呀?就像比賽龍舟一樣。”


    她轉頭看郡主,卻發現郡主正低著頭用羅扇遮了臉,似乎睡著了,倒是小師父迴答了她,“大概可能吧。”


    然後大家都沒有說話了。


    把臉藏在扇子底下的李姮元是一臉疑惑迷茫。


    這大觀湖的布局,與前世不一樣。


    前世隻有十八處亭子,但沒有湖中間的亭子,每個亭子雖位置不同,也都是差不多大小,差不多布局的,亭子與亭子之間有遊廊,卻不是亭子單獨的遊廊,也不是兩三個亭子圍做一處的。


    怪不得,她覺得上次那個亭子大很多,原來是最大的一處。


    總之,不知道為什麽,今生的大觀湖布局,顯然比前世更為精妙,可到底為何呢?


    難道是它的設計者,今生想到更好的主意了嗎?可為什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歸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綺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綺月並收藏歸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