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您知不知道,長安靈翠樓那個叫長離的女子來您府中了。”


    羅興悄悄地告訴李瑄,他曾經和李瑄一起去靈翠樓處理李琅打架事件,見過長離。


    那模樣確實讓人很難忘記。


    由於李瑄曾與長離共處一室,羅興怕李瑄不知,故提醒一下。


    “你是說她成為聖人贈予我的歌妓了?”


    李瑄忽然一愣,她不是在靈翠樓嗎?


    怎麽會來他這裏!


    按理說以長離低微的身份,無有命運,沒什麽強求的能力。


    “是啊!就是她!”


    羅興點頭。


    “你去把她叫過來,我問問是怎麽迴事!”


    李瑄向羅興吩咐一聲,然後入臥室洗漱。


    “七郎您稍等!”


    羅興說完立刻跑開。


    當李瑄換上紫袍官服的時候,長離已在正堂等候。


    “奴婢長離,拜見大將軍!”


    長離穿著青色襦裙,向李瑄盈盈一禮。


    再見李瑄,她十分複雜。


    李瑄有了讓她更遙不可及的身份,是天底下唯一能和王忠嗣齊名的大將軍!


    “不必多禮!”


    李瑄示意她免禮。


    還是很驚豔的美貌,可惜她身份卑微。


    “隴右苦貧之地,為什麽會選擇來這裏?”


    李瑄問長離。


    “奴婢入籍教坊,命運不由己。”


    長離的意思很明了,她也是被人安排到此地。


    聽說要選一批歌妓送給大臣,被選中的時候,她解脫的同時,又無比絕望。


    但當她知道要被送到隴右,入左龍武衛大將軍,節度使李瑄府邸後,又覺得這是她最幸運的命運。


    “你不是在靈翠樓嗎?”李瑄又好奇問。


    “奴婢突然間就被教坊召迴,三娘也無法阻止。教坊的官吏告訴奴婢有人要納奴婢為妾室。但沒過幾天,高翁親自到教坊選人,然後就將奴婢選走!”


    長離沒有絲毫隱瞞,向李瑄迴答道。


    “那你後悔來這裏了嗎?”


    李瑄明白是怎麽迴事。


    能將長離從靈翠樓調到教坊,看樣子還能去處長離樂籍的身份,一定是長安的頂級權貴。


    而後高力士奉李隆基命令在教坊挑選色藝雙馨的美女賞賜給李瑄。


    高力士見到長離後,就挑選給李瑄。教坊的官吏見高力士屁都不敢放一下。


    由於李隆基現在對楊玉環“三千寵愛於一身”,高力士也不敢向李隆基推薦其他美女,閱曆豐富的高力士能看出楊玉環的天真和倔強,他怕被楊玉環怪罪。


    再說,長離再漂亮,也不及楊玉環有魅力。


    李隆基有多寵愛楊玉環,他看在眼裏,那真是含在嘴裏怕化,捧在手上怕摔著。


    誰敢說楊玉環一句壞話,會被拖出去亂棍打死。


    “奴婢並不後悔,能侍奉大將軍,是奴婢的榮幸!”


    長離花容失色,向李瑄跪拜。


    在長安,無數公子王孫拜在她的石榴群下,往往一擲千金,請求她彈奏一曲。


    但長離一直正視她的身份,別人看重的,隻有她的容貌。


    就像不久前,她被調迴教坊,沒有任何力量阻擋。


    “好吧!以後其他九名歌妓,就由你來管理了!”


    李瑄起身將長離扶起來。


    其實他還是很感激長離的,若非長離的提醒,那一次李適之八成要上套。


    如果李瑄不在的時候,李適之上套,後果不堪設想。


    “大將軍喜歡聽什麽樣的歌舞曲子,以後奴婢為大將軍安排!”


    長離靠近李瑄時,低頭紅著臉說道。


    “不需要演練什麽曲子歌舞,有時間你教我譜曲!”


    李瑄知道長離精通音律,能自創曲子。


    他急著學習音律,為他心中的宋詞填曲。


    “奴婢……遵命!”


    長離聽到李瑄的話後,不知所措,最終遵從道。


    隴右也無去的地方,城中也僅僅是賣日常物品,跟中原任何一個城池都無法相比。


    出城更沒什麽,除了散落的鄉裏,然後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軍營。


    所以長離在這裏是很清苦的。


    上午時,李瑄到達府衙,正式處理公務。


    當天,高秀岩、王難得也率領臨洮軍的騎兵迴到湟水城附近。


    之前他們一直在湟水上遊駐紮。


    “兩位將軍覺得青海一帶防禦如何。”


    李瑄召高秀岩、王難得來詢問。


    “啟稟李帥,我們起初麵對隻有步兵三萬餘,七日後,又有一萬吐蕃騎兵調過來。我軍有信心擊潰吐蕃在青海的軍隊!”


    高秀岩向李瑄迴答道。


    “啟稟李帥,末將也覺得吐蕃在青海一帶的防禦相比以往較為空虛,他們在苦拔海旁邊築苦拔城,這就是底氣不足的例子。”


    王難得緊跟著迴道。


    “青海是個好地方,但無險要可守。即便暫時拿下青海,吐蕃傾全國之兵而來,我軍還要退出。”


    李瑄明白兩將思戰心切。


    但他心中已覺得以九曲為主,青海為副更好。


    “如果能拿下石堡城,青海一帶進可攻,退可守。”


    高秀岩渴望李瑄能對石堡城發動攻擊,拔除這個釘子。


    “取石堡城要用計,不宜強攻!”


    李瑄隻將自己的戰略告訴心腹幕僚,其他人並不知曉。


    現在吐蕃以石堡城為支點,布局眾多,包括赤嶺上,許多要塞、烽火,就是為保護石堡城。


    李瑄怕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此戰略後,不小心泄露出去。


    “李帥,據捉生將捉住的俘虜說,吐穀渾百姓在經過漓水之戰後,對吐穀渾王的軟弱,對吐蕃的剝削很不滿。現在吐蕃的首席大論沒廬窮桑倭兒芒一直在此坐鎮,就是為防止吐穀渾叛亂,這一點是否可以利用。”


    王難得突然向李瑄說道。


    “對於吐穀渾,我已經在布局。這將是我軍下次大勝的關鍵。”


    李瑄微微點頭。


    想到此,李瑄召慕容曦皓前來。


    “吐穀渾那七千俘虜現在是否信任你?”


    慕容曦皓行過禮後,李瑄向他問道。


    “迴李帥,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們已經完全信任我。他們迴去以後,必能煽動族人叛亂。之前李帥說要在春天將他們放迴吐穀渾。但末將認為,他們迴去後,很可能慘遭吐蕃殺害。末將希望將他們練成輕騎,李帥如果與吐蕃開戰的時候,可以他們為主攻,並招降其他吐穀渾士兵。”


    慕容曦皓向李瑄迴答後,並且請命道。


    李瑄聽到慕容曦皓的話,沒有立刻同意。


    他的本意是將俘虜放迴去,挑唆吐穀渾叛亂,轉向大唐,使吐蕃腹背受敵。


    然後趁機突襲吐蕃,將這一計謀轉化為勝利果實。


    “末將覺得慕容將軍所言有理,吐穀渾是鮮卑人,善騎善射。我們有七千名吐穀渾俘虜,他們能牽動吐穀渾大部分營帳。如果我們用他們,在戰鬥的時候,無異於殺手鐧!”


    一旁的王難得認可慕容曦皓的建議。


    “吐穀渾內部民怨沸騰,即便不放歸俘虜,他們也有可能爆發叛亂。我們將俘虜為自己用,完全可行。”


    高秀岩也讚成。


    “七千騎可不是小數目,如果不一心,會反噬我軍!”


    李瑄不放心,吐穀渾俘虜中,肯定有貴族成員,那些貴族有可能親吐蕃。


    萬一他們現在裝孫子,等關鍵時刻煽動士兵,那他們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軍不缺精騎和輕騎,既然如此,將他們訓練成步兵吧。我會上奏聖人,讓慕容將軍暫領吐穀渾七千步兵。”


    李瑄覺得慕容曦皓所言有理,用一個折中的辦法。


    步兵對他們威脅小得多了。


    “謝李帥!”


    慕容曦皓領命道。


    能將吐穀渾俘虜,升級為兵,已經超出他心理預期,更何況李帥還交由他統領。


    慕容曦皓心裏清楚,隻要能完成對吐穀渾的收服,他將來必是大功一件,會獲得更大的功名。


    “一定要好好錘煉他們的心境,讓他們徹底投靠我們,戰場之上,不容有失。”


    李瑄向慕容曦皓鄭重地說道。


    “末將遵命!”


    他已經將吐穀渾貴族隔開,隻以平民百姓為他效力。


    “好,下去吧!等我們出軍的那一天,先用吐穀渾王子祭旗。”


    李瑄決定到時候當著吐穀渾士兵的麵,殺死吐穀渾王子悉弄參,讓吐穀渾士兵徹底絕了以前的“偽王”。


    慕容氏才是真正的吐穀渾王族!


    連慕容氏都已漢化,不下百年,就能將吐穀渾徹底融合入“華夏”。


    李瑄又交待高秀岩和王難得,盡快補充諸軍的缺口。


    特別是臨洮軍,招兵的時候,以會騎馬者優先。


    隴右、河西,會騎馬射箭的漢人、胡人太多了。


    沒幾天,諸軍使親自來湟水取絹、錢,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一件事,向李瑄要馬。


    軍使們都知道臨洮軍四萬戰馬齊全,堪稱天下機動性最強的大軍。


    李瑄此次又繳獲六千匹馬,總不能把這些馬給牧監吧!


    軍使們都想帶迴去一些,為自己軍中提升機動力量。


    特別是安人軍、鎮西軍這樣的大軍。


    李瑄沒有過多猶豫,決定給安人軍戰馬兩千匹,河源軍戰馬一千匹,鎮西軍戰馬一千匹,漠門軍戰馬一千匹,白水軍戰馬一千匹。


    隴右凡四千人以上的大軍,都最少有一千騎兵。


    其他如寧塞、振威等小軍就算了。他們和守捉一樣,主要還是以防守為主,有一些探馬即可。


    李瑄從龍駒島帶迴來的上品牝馬,西域種馬,並未分配諸軍。


    李瑄在湟水北部建立湟水監,暫定為下監,由柳錫出任監牧。


    湟水監,遲早會被發展成上監。


    等確立戰略主動後,李瑄還會在青海湖、黃河上遊,建立新牧監。


    柳錫的監牧,隻是標榜他的身份,柳錫不在時,由副監代管。他還是與栗特馬商交易為主。


    ……


    長安,興慶殿。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隆基在大殿上念出李瑄的《河隴曲》。


    他喜愛此詩,特別是最後兩句,他看到的是李瑄的赤膽忠心。


    這種的忠臣,竟還有人彈劾。


    李隆基在收到李瑄的露布後,一怒之下將那名監察禦史貶到黔中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當縣令。


    殺死吐蕃名將,大壯國威。正如露布所說“婦孺得聖人派天軍來,向東而拜,高唿萬歲”。顯得他是“愛民如子”的仁義之君。


    李隆基一向在乎百姓對他的看法,所以每年會在花萼相輝樓宴請一些平民百姓的長者。


    廣運潭盛會時,望春樓前,他看到百姓歡唿,令宮樂到潭中奏樂,與百姓盡歡。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這詩寫得確實好啊!


    相比於別的詩人,李七郎總能把馬屁拍到位,又不顯得俗氣。


    李隆基雖然在宴會上經常吟詩,但在朝堂上還是第一次。


    在諸臣最後方的王維細細品讀,覺得這是精益求精之作。


    許久未見李瑄,王維很是思念。


    李林甫表麵上一副淡淡的笑臉,心中已經開始罵娘。


    他也想這樣拍馬屁,但他沒有這樣的文采。


    好在他的悶氣昨晚已經發泄。


    昨天商議軍機後的結果,讓他寢食難安。但他又無法違背李隆基的意誌。


    見諸臣一陣評頭論足,各種吹捧後,李林甫站出來說道:“李將軍此戰深入敵後,揚我國威,當兼任更重要的職位。”


    中書門下堂的決定,哪怕首席宰相心中不願,也得由他提出。


    “右相有何建議?”


    李隆基明知故問道。


    “現我大唐在西域威名有所下降,臣建議使夫蒙將軍出任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將軍曾任疏勒鎮守使,攻破碎葉城,在西域素有威望。相信有他坐鎮,必可重振大唐在西域的聲望。”


    “自開元以來,將領多兼任河西、隴右節度,統籌兩軍。可使李將軍兼任河西節度、支度、營田大使,判武威郡事,兼任赤水軍大使,河隴押蕃使,河西長行轉運使。”


    李林甫一拜後,將昨日商議的軍機結果,向群臣重複一遍。


    這些使職,都是李隆基加在李瑄身上的職位。


    讓他最鬱悶的是,原來河西長行轉運使是他的使職。


    雖然他身兼三十多使,但這個使職頗為重要。


    當初他辭去吏部尚書的時候,為表明自己的心跡,主動辭去五個使職。


    早知道他就不辭去河西長行轉運使這個職位了。


    李林甫此言一出,群臣有動,但沒有一個人震驚。


    所有人都知道,李瑄即將節製河西軍。


    即便沒有此次的青海之戰,也會如此!


    當今李瑄能力無雙,是李隆基最信任、寵愛的人。


    李瑄身兼使職,皆為重職,在節度使中獨一份。


    這樣的權勢,已經超過任何一個節度使。


    好在這一次聖人沒有為李瑄晉升爵位。


    “左相認為如何?”


    李隆基又故向韋堅問。


    “臣無異議,李將軍節製河西軍,則可以全心全意對付吐蕃。”


    韋堅當然要同意,這是昨日商議的軍機。


    李林甫老奸巨猾,他現在壓力越來越大,想要李瑄出手為他緩解壓力。


    “臣等附議!”


    群臣也拜道。


    “免去夫蒙將軍在河西節度、支度、營田等使,任夫蒙將軍為安西都護府副都護,安西四鎮節度使……使李將軍兼任如上使職,其餘勳爵,散官,職事官,暫不變化。”


    宰相皇帝都同意,這事就算敲定了。


    由宦官林招隱持節前往任命。


    同時,帶著賞賜。


    李隆基又賞賜李瑄二百金,金器三十件,玉器二十件。


    同時,李隆基下令李瑄,四月入長安問事。


    四月以後,天氣轉熱,發生大戰的概率變小,李瑄可以走開。


    同一時間,李隆基令王忠嗣兼任河東節度使。


    不同的是,王忠嗣還兼任河東采訪使。


    李林甫警惕,這是入相之勢,心中謀劃如何去對付王忠嗣。


    自去年起,安祿山同兼平盧節度使,範陽節度使。


    這次聖人特使沒有運送大量的物品,一個月後就到達湟水城。


    李瑄親自接待林招隱,得知李隆基對他的任命。


    等林招隱休息幾天,他就會跟隨林招隱一起去河西。


    夫蒙靈察不同於李瑄,他要先後長安一趟,再到安西。


    河西軍,李瑄終於節製,他可以放開手腳,再無兵力的顧慮。


    李瑄一直可惜李隆基沒讓他兼河西、隴右采訪使,使他無法整治地方。


    這一次,李隆基讓李瑄判武威郡。


    武威郡就是河西節度使所在地。


    判,即為高位兼低職。


    李瑄已經有西平郡都督的職位,不可能再兼任一個都督。


    也就是說,李瑄現在能插手政務的兩郡為隴右治所西平郡,和河西治所武威郡。


    河隴押蕃使,顧名思義,掌管、安撫河西、隴右一帶的胡人。


    必要情況下,可以調集胡人部落的兵馬,參加對吐蕃的戰爭。


    對李瑄來說,這個職位可有可無,許多胡人勇士自願參軍。


    貿然征胡人部落,會加強地方矛盾,這樣募兵製就沒意思了。


    最後是河西長行轉運使這個職位。


    這是大唐官辦運輸機構。又作長行坊、長運坊。以牛車為主要運輸工具。設置於西州、敦煌、武威、張掖等河西走廊上。


    可以說,負責西域地區到河西走廊,再到長安的運輸。


    這個職位對李瑄很重要。


    李瑄捋了捋,他現在身兼隴右節度使、河西節度使、隴右支度使、河西支度使、隴右營田使、河西營田使、隴右群牧使、河西長行轉運使、河隴討擊使、河隴押蕃使、赤水軍大使,一共十一個使職。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葉凋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葉凋謝並收藏大唐天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