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麥之戰,除了吐蕃主將逃跑,可謂是大獲全勝。


    一般野外戰鬥,主將不想死,很難擒獲。即便全軍覆沒,主將往往能逃脫。


    從今以後,吐蕃人再想把積石軍屯區當成“吐蕃麥莊”,就要好好掂量一下。


    李瑄下令打掃戰場。


    包括車子,吐蕃士兵散落的刀、矛、箭矢。


    被射死的犛牛、戰馬也放在車上,皮革可以用來製作甲胄,肉可以犒勞參戰的士兵。


    一切收拾完畢,李瑄下令迴積石軍。


    畢竟這裏“名義上”是吐蕃的國境。


    夜半子時,騎兵們迴到積石城。


    積石城外的戰鬥也已經結束。


    唐軍步兵團團圍住,吐蕃騎兵幾次衝擊無望,接連被死傷後,最後有一千吐蕃士兵投降。


    再堅強的勇氣,也比不上被主將拋棄的絕望。


    在讚那率兵逃離時,被圍的吐蕃人就已心碎。


    翌日一早。


    積石城內外,飄蕩著馬肉和犛牛肉的香味。


    特別是馬肉,士兵們吃幾天都吃不完。


    大熱天的,很快就會腐爛。


    達化被屠城沒幾年,這附近又無百姓。


    想送給其他軍,時間也來不及。


    隻能督促士兵們一天三頓都吃馬肉。連積石軍城中的奴仆,都被允許吃馬肉。


    “張三,此次陌刀之戰。領會到什麽了嗎?”


    吃犛牛肉的時候,李瑄詢問張興。


    昨日張興陌刀戰,李瑄看在眼裏。


    勇力、勇氣,張興都具備。


    但最終陣形卻亂掉。


    雖然那時已經奠定勝勢,但這著實不應該。


    當然,李瑄沒有責怪張興的意思,這是張興第一次統領陌刀,即便他上,也不一定比張興做得更好。


    他希望張興能摸索出更實用的陌刀戰術。


    將來得以統帥五百人,甚至上千人的陌刀軍。


    李瑄對這種兵器寄予厚望。


    “嗚…..末將認為陌刀如果再多一些,完全可以應對大量騎兵。我們昨日之戰,配合一般。而且大部分陌刀手都未找到發力的技巧。還有末將最後太衝動,隻想著自己衝鋒,忽略其他陌刀手,讓陌刀隊伍散亂。”


    張興抱著一大塊犛牛肉,幾口下咽後,向李瑄迴答道。


    他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也找出軍隊的缺點,以後加以改正。


    改良後的陌刀為諸軍新組。這個時候李嗣業剛從軍安西,還未鑽研出陌刀之技。


    李瑄第一次將輔助的陌刀隊,般上主力營。


    “以後的陌刀隊,人皆配四馬。騎術還是要練一下的。”


    李瑄點了點頭,向張興提醒。


    “人皆四馬,不是遠行的探馬嗎?”


    張興好奇為什麽步兵要配戰馬。


    “以後陌刀軍要隨騎兵征戰,有時候還要獨自征戰。四馬中,一匹為坐騎,一匹為備騎,一匹為負重甲、陌刀,一匹負糧草、水等行軍之物。這樣可以跋涉千裏,斥候遇敵,則下馬備戰。”


    李瑄向張興迴答道。讓張興心中有準備。


    他還會優先給陌刀軍安排馬匹。


    “將軍之言,讓末將大開眼界,末將一定努力訓練陌刀,研習陌刀戰馬之術。”


    張興很期待將來陌刀的規模。


    “南八,聽說你殺死一個千夫長,還是兼貴族官職的千夫長,我會在皇甫帥那裏,為你請功!”


    李瑄轉而又讚歎南霽雲。


    和萬夫長不同,萬夫長很多都是吐蕃文官、貴族,千夫長多雄壯於眾。


    此戰唐軍共殺死六名千夫長,有兩名因為衝的上頭,被強弩射死,有兩名步兵圍攻死。李瑄挑死一名,南霽雲殺一名。


    “末將愧不敢當,將軍之勇,冠絕古今!”


    南霽雲和李瑄比過,一招都無法接下,自然謙虛。


    因為李瑄的天生神力,讓李瑄在持槍持槊的時候,起勢迅猛,給人一種壓迫感,在來不及反應的時候,槊刃已至。


    “不必說這樣的話,將來我們會一起富貴的。”


    李瑄笑了一笑。


    大唐猛將,無疑是王忠嗣為首,因為王忠嗣多次在萬眾之中,如入無人之境。但李瑄不好與王忠嗣比試。


    還有就是被稱為“神通大將”的李嗣業。


    接下來是哥舒翰、李晟、王難得、渾瑊、車光倩等。


    皆以武力驍眾,一己之力改變戰局。


    李瑄不再問話,品嚐香嫩的犛牛肉。


    飽腹後,吩咐士兵清理境內的屍體。


    己方的兵卒,埋在黃河邊的墓葬群。


    吐蕃士兵的屍體,用車拉在邊境掩埋。


    麥子糟蹋不少,但和豐碩的戰果一比,不值一提。


    軍功很快就被典軍統計。


    先後斬敵騎六千餘,俘虜一千五百。


    獲得完好無損的戰馬一萬兩千匹。


    獲得犛牛四百五十頭。


    獲得車五百五十輛,兵器、弓矢、甲胄數千。


    唐軍共陣亡不足五百人,傷四百餘人。


    他將戰表發給皇甫惟明,理應是皇甫惟明上書奏。同時也將典軍記錄的戰鬥細節,書以皇甫惟明。


    李瑄不會像高仙芝那樣跨級報功,哪怕他有這個能力。


    “哈哈!七郎真神勇也!”


    快馬信件,隔日便到湟水城。


    皇甫惟明收到信件後大喜。


    此戰一掃他在石堡城之戰的頹勢。


    還獲得如此豐厚的戰利,他可以理直氣壯地向聖人報喜。


    同時,去長安的時候腰板也會硬起來。


    皇甫惟明立刻將戰報和戰果抄下來,快馬加鞭送往長安。


    同時,奏免積石軍使和積石軍副使。


    河源軍副使李廣琛文武雙全,奏為積石軍使。


    副使的話,皇甫惟明考慮到李瑄的身份,準備讓李瑄提拔積石軍副使。


    另外,他讓人從府庫中取絹五千匹,賞賜立功的將士。


    ……


    李瑄遵守承諾,將許括私藏的金、玉、珠寶,都獎賞給立功的將士。


    並當眾表彰,提拔兩名衙將。


    同時,李瑄會奏南霽雲、張興,讓他們領禁軍的兵曹,來標榜他們的身份。


    李瑄又讓南霽雲率騎和車馬到化成縣許括莊園,將其查抄。


    果然在裏麵發現大量的絹錢,還有一些其他財物。


    這些絹、錢,和皇甫惟明賞賜的絹一起到達積石城。


    皇甫惟明的獎勵,李瑄讓隨軍司馬,當眾唱功,賞賜!


    立下功勞的士兵下次更堅定建功,未得功勞者內心充滿鬥誌。


    那些從許括莊園搜索出的絹錢,按照留下的功勳記錄,盡分給積石軍士兵。


    哪怕是已經陣亡的士兵,李瑄都嚴格要發放其家人。


    士兵們對李瑄心服口服。


    七天後,李廣琛來到積石軍城。


    “拜見將軍!”


    李廣琛第一時間來拜見正割麥子的李瑄。


    他現在還不是軍使,朝廷的詔書還未下達。


    這種情況,隻要李廣琛資曆夠,有戰功記錄,是不會拒絕的。


    積石軍無將,李廣琛必須來坐鎮,否則李瑄無法迴湟水城。


    “積石軍是邊塞重鎮,隨時出入九曲之地,是地位僅次於石堡城的門戶。士氣很重要,許括的前車之鑒,可別去嚐試。”


    李瑄放下鐮刀,向李廣琛緩緩說道。


    李廣琛,先天元年出生,開元二十三年智謀將帥科登第,是一個很有謀略的將領。


    “末將謹記!”


    李廣琛一向看不起許括這樣的將領,並引以為戒。


    “吐蕃在我積石城大敗,可能會不甘心複仇而來,邊境之防,責任眾大。若敵少,可出擊。若敵多,則拒守求援。如果吐蕃有引誘之嫌,要慎而又慎。我會留下一千匹戰馬,批積石軍建立一千騎兵,以作機動!”


    李瑄在臨走前,向李廣琛鄭重提醒。


    “多謝將軍,末將必恪盡職守,為國守邊。”


    李廣琛很激動,一支軍隊若是無騎兵,會相當被動。


    身為隴右群牧使的李瑄批準他組建一千騎,有很大的遊弈空間。


    他內心讚歎李瑄不愧名動天下的名將,深謀遠慮。


    許多人得知李瑄年齡後,會本能地輕視。但真正談論的時候,就會覺得李瑄談吐心思縝密,不要說武夫,就是文官也遠遠不及。


    大軍攜帶戰馬,渡黃河。


    為積石軍留下五十隻犛牛,其他的犛牛帶迴湟水城。


    積石軍士兵在黃河邊相送,期盼李瑄能再臨積石軍,帶領他們立下戰功。


    ……


    數日後,李瑄迴到湟水城。


    “我看過戰報,七郎之勇,遍讀書史,無跡可尋!”


    皇甫惟明親自到府衙門口,將李瑄迎入。


    “我朝亦有勇武非凡者,我沒什麽可以稱道的。”


    李瑄落座後,迴複一句。


    當伏擊成功,強弩手起身大唿的那一刻,吐蕃騎兵注定敗北。


    和賀蘭山西部的高坡之戰,完全不是一個烈度。那一戰,李瑄筋疲力盡,已經堅持不了多久。


    “我已上奏聖人,等長安的詔書到來,我要恭喜一位大將軍!”


    皇甫惟明意有所指地說道。


    大將軍,為正三品。


    李瑄現在是從三品。


    這半級距離,身份就如四品到三品的差距。


    因為唐代的職事官,哪怕是宰相,也隻是正三品。


    唐代二品、一品的職事官,都是養老的,朝堂都不用去。


    “不敢當,皇甫帥是節度使。隴右立功,皆在於您!”


    李瑄向皇甫惟明說話的時候,心中卻想起李適之的話。


    當李瑄有上將之勢,自己就罷相。


    從滅突厥高坡之戰,擒拿雙可汗,到擒海賊吳令光,再到今日的積石軍麥田之戰。


    雖然經曆的戰鬥不多,但俱為大戰,皆大獲全勝。


    他門蔭入仕,以禆將出身。


    如果李瑄年紀夠,毫無疑問可以出任節度使。


    李瑄的年紀會讓李林甫等朝臣阻止他成為上將。


    因為他們隻需要一個借口,未及冠,年齡不夠。


    但李瑄為李隆基畫了很多大餅。讓李隆基有很強烈的重用之心,多次以霍去病為例子,來提醒朝臣。


    李瑄雖遠在隴右,卻大概知道李適之會如何選擇。


    “本帥不是糊塗人。七郎天縱奇才,蓋古之衛青、霍去病是也。聖人提拔你為副使,兼如此重要的使職,就是等伱立功,來接替我的位置。”


    皇甫惟明直言不諱地說道。


    很多人提起李瑄,就將李瑄定義為猛將,在戰場上刀劍縱橫。


    皇甫惟明知道絕對不是這樣。


    因為聖人在李瑄就任的時候,就向他發過詔書,表明李瑄有開拓之策,要聽取李瑄的意見。


    李瑄已在興慶宮向李隆基陳述與吐蕃的軍謀。


    皇甫惟明想著自己和李瑄是一黨,又明白李瑄深受聖人的信任與寵愛,就放棄和李瑄爭鬥的心思。況且他剛在石堡城打敗仗,爭鬥對他更不利。


    他唯一擔心的是如果李瑄節度隴右,他會被調到哪裏?


    目前來看,節度使上,沒他的位置。


    “假如末將能當上節度使,必然請我父親推薦皇甫帥為兵部尚書,推薦韋尚書拜相!”


    李瑄也不藏著掖著。


    雖然擔心皇甫惟明和韋堅亂搞。


    但事已至此,怎麽也得把他倆湊上去。


    主要是李適之與韋堅套得太深了。


    而且一個合格的政治者,必然要有一大批“黨羽”。


    就像後世的那句名言: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為了一時意氣去得罪人,為了一時的痛快而不留餘地,將來在朝堂上寸步難行。


    “七郎怎麽能說出玩笑話呢!”


    皇甫惟明覺得李瑄胡言亂語。舉薦韋堅為還好說,加一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銜,就是宰相,可以進入中書門下堂。


    但兵部尚書,現在是李適之兼任。總不能請李適之讓出兵部尚書給他吧?


    “皇甫帥可以靜等……”


    李瑄沒有明說。他有預感,李適之會覺得自己上將之勢已至,提出罷相。


    皇甫惟明也不好多問,心中卻無盡遐想。


    “皇甫帥,我明日要到安鄉郡,請您批準!”


    李瑄又向皇甫惟明請求道。


    “那是自然。不過七郎所帶迴的一萬一千匹戰馬,不會再帶走吧?”


    皇甫惟明知道李瑄要正式到隴右群牧使的任上。但隴右新得戰馬,他不願意交出去。


    “俘虜吐蕃的一萬一千匹戰馬,皆劃入臨洮軍。末將準備將臨洮軍打造成騎兵,方便主動出擊塞外。”


    李瑄向皇甫惟明迴答道。


    “也好!”


    皇甫惟明點了點頭,戰馬隻要能留在隴右就行。


    ……


    長安,左相府。


    “七郎又立下大功,聖人今日告訴我七郎可為上將……我也該罷相了。”


    李適之下朝後,喝著酒對長子李霅說道。


    “父親,七郎不足十八,便至上將。這是光耀門楣的事情啊,您罷相是何意啊?”


    李霅不解地詢問。


    “盛極必衰,家族也是如此。別看我們家族多麽榮耀,摔下來的時候,會一落千丈。我若是不罷相,我們家族最多光芒三年,還會產生禍患;我如果罷相,以七郎的智慧,可以延續數十年的光耀。”


    事到如今,他沒必要隱瞞兒子們。


    隻要有李瑄在,即便失去門前牌匾上“左相”這兩個字,也沒有人敢不尊敬。


    “聖人應該是不會同意您罷相的。”


    李霅似乎明白什麽。但李適之現在如日中天,深得李隆基寵信。如果突然提出罷相,李隆基不一定同意。


    “因病罷相,自古正常。”


    李適之裝病,心力憔悴,不能理政,李隆基不會不同意。


    還有可能因李適之罷相,將李瑄進拔為上將。


    “父親什麽時候上書。”


    李霅問李適之。


    正是因為李適之是宰相,才顯得他們尊貴。父親主動辭向,李霅心中還是有些不適應。


    但他知道父親說的話在理。


    七郎太能幹,遲早能再立門楣。


    “等七郎的信件來!”


    李適之知道李瑄嗅覺靈敏,一定會在這個時候,寄來信件。


    過幾天後,羅興馭四馬迴長安,將李瑄的信件,和李瑄的話帶給李適之。


    李瑄告訴李適之,如果要罷相,聖人必問他推薦,這個時候隻能推薦韋堅。況且李適之還欠下韋堅一個承諾。


    韋堅在經過廣運潭盛會、刑部大案後,拜相之勢明顯。再有李適之推薦,有九成機會拜相。


    還有皇甫惟明。實際上王忠嗣威望高於皇甫惟明。但無緣無故調走皇甫惟明,李隆基肯定要補償一下,李適之稍微暗示一下,就能將皇甫惟明提拔為兵部尚書。


    他們都是右相的死敵,讓他們繼續與李林甫戰鬥。


    “七郎說如果群臣因七郎年紀小,而阻止拜上將。請相公去找高翁說出這句話……高翁欠七郎一個人情!”


    羅興轉述一句話給李適之。


    “老夫明白了!”


    李適之讚歎愛子的遠見,竟能讓高力士欠下人情。


    是夜,李適之一夜未眠,他要將自己弄得很憔悴的樣子,去見李隆基。


    在不斷流淚的燭光下等待,他想飲酒,在剛拿起酒杯的時候,又將它放下。


    酒就像他的相位,誰都抵住誘惑?


    飲中八仙,終於忍住未飲酒。


    他迴憶自己這段時間的風光無限。


    天寶元年拜相,天寶三載辭相。


    雖沒登到首席,但人生有幾人能如他一樣?


    最讓李適之欣慰的是令他逢兇化吉的麒麟子,他心甘情願放下天下權柄,為麒麟子鋪路。


    “七郎的功勳太大,會不會功高震主呢?”


    李適之也一度考慮這個問題。


    自古功高震主,沒有幾個好下場。


    “我相信七郎心中有權衡……”


    最終,李適之選擇相信李瑄能完成他的遺憾,執政事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葉凋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葉凋謝並收藏大唐天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