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錢庸就要伸手去抓李氏。


    但他的手剛伸出,就被李瑄握住。


    “請問足下,她一婦人,犯下何罪,稱罪大惡極?”李瑄逼視錢庸。


    “她……”


    錢庸一時支支吾吾,難以迴答。似乎在腦海裏羅列罪名。


    他感覺自己手腕像是被鉗子夾住一樣,疼得他臉色煞白。


    “她盜取富人貴物!”


    實在忍不住的錢庸,想出一條。


    “何物?”


    李瑄問到底。


    “一塊黃金!”這一次,錢庸脫口而出。


    “孫六為何被打死?”李瑄又問。


    “孫六偷黃金,拒捕被殺!”


    錢庸忍不住大聲道。


    “到底是李氏偷黃金,還是孫六偷黃金?”


    李瑄沉聲再問。


    “他們一起偷!”


    錢庸疼得咬牙說道。


    “啪……”


    李瑄反手就一巴掌抽到錢庸嘴上,錢庸整個人被抽飛出去,在空中幾個三百六十度旋轉。


    “啊……”


    摔落到地的時候,嘴中流血,牙齒掉了一半,慘不忍睹。


    他慘叫一聲,眼一翻,昏死過去。


    “膽大包天,一個小小縣尉還敢偷襲本將!”


    李瑄抬起手,手掌握拳又張開。


    “確實不知死活,他一定和海賊有牽連,應該把他處死。”李丘銘找準機會,向李瑄說道。


    他看得臉疼,如果是這小身板被抽中,他必然一命嗚唿。


    這些天千牛衛都流傳著關於李瑄勇猛的話題,比傳說中的更牛,把人當沙包一樣丟,殺人比他們殺雞都簡單。


    那些縣兵和奴仆進退兩難。


    與千牛衛抗衡他們不敢,就這樣迴去,他們又不好交代。


    “把他們抓起來。”


    李瑄一揮手。


    李丘銘屁顛屁顛地帶著千牛衛將這些縣兵、奴仆團團圍住。


    他們隻得放下武器,跪地求饒。


    “李氏,告訴本將孫六是怎麽被打死的?”


    李瑄安撫李氏,蹲在地上,向她問道。


    “將軍走以後沒幾日,官兵突然衝進家中,將我夫君帶到縣衙。他們不讓我去縣衙探望,兩日後,我夫君就死在縣衙內。民婦帶屍體迴來的時候,發現屍體滿身鞭痕,還有烙印的痕跡。民婦剛迴家,就有奴仆擋在民婦家門前,不讓民婦出門,隻能將夫君屍骨掩埋在門外。民婦以為將軍您還在山下軍營,找到機會趁夜逃離,卻發現將軍已不在。幸虧有鄉親指引,民婦才能到臨海……”


    李氏聲淚俱下地向李瑄講述悲慘遭遇。


    很明顯,就是因為李瑄曾問過孫六一些東西,才因此遭受滅頂之災。


    當時李瑄去孫六家中,明溪鄉不少人都知道。


    縣衙審訊孫六,得知孫六透露給李瑄重要消息後,把孫六折磨死在縣衙。


    孫六一家還有兩個孩子。


    縣衙不能狠下將李氏和兩個孩子一起滅口。


    如果那樣的話,鄉裏的怨憤就太大了。


    自以為等李瑄離開後,李氏就會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不曾想被李氏找到機會逃走!


    “這是我的責任,我一定會幫助你,讓孫六安息。”


    李瑄道歉道。


    他怎麽都想不明白,這些人會這麽心狠。


    殺死孫六,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李瑄已經掌握確鑿的證據。


    屆時李隆基派遣一個使者,隨便一確認,就能賜死他們。


    “將軍能平定海賊,夫君已經安息。隻希望能懲治那些人。”


    李氏從指路的鄉民那裏得知李瑄已經平定海賊,她低下頭,展現出不一樣的氣度。


    “聽你之言,我更加慚愧!”


    李瑄揉了揉臉,目光看著此方天空,像是下達某種決定一樣。


    他立刻叫人拿上紙筆,坐在地上寫奏折。


    這份奏折從白天一直寫到晚上。


    大軍已經全部過河,但李瑄還伏在地上奮筆疾書。


    天黑下來,羅興為李瑄掌燈。


    近萬字的奏折,到子時才被寫完。


    他向李隆基表述臨海郡、餘姚郡的環境。


    將海賊的由來和壯大,告知李隆基。


    堅信一旦離開,新的海賊還會再現。


    他將豪強與官府的勾結,土地兼並,以及黃望衡以五百金、兩個美女賄賂他的事情說出。


    還有今天發生的事情,也原封不動地稟告。


    他用漢代豪強的例子,並引經據典,敘事危害。


    他介紹臨海百姓感受到皇恩浩蕩時的喜極而泣。


    他用“民怨沸騰”來形容臨海郡豪強的嚴重性,夜晚燈光,因為心急和不忿,使他的字跡越來越潦草。


    但在這種情形下,字體卻富有神韻。


    最後,他勸說李隆基,希望聖人能殺雞儆猴。


    並表明自己不畏懼豪強,即便如張湯、郅都一樣的結局,也心甘情願。


    此書完畢,又書一封,交給李適之。


    請父親為他說服聖人,讓他兼任采訪處置使,實在不行,監察禦史給予特權。


    此舉除為孫六討迴公道,為臨海百姓除惡,殺一儆百外,還有兩層意思。


    一是他首任文官,大大提升他的政治威望,為入相做準備。


    將來掌握權柄,當過宰相和沒當過宰相,威望有天差地別。


    二是他連豪強都敢得罪,代表他絕對不會造反。因為豪強在地方上勢力龐大,他們相互聯姻,盤根錯節。


    在李瑄的秩序中,豪強遲早要被他從北到南,從西到東的推。


    唐代想要繼續延續下去,就必須解決土地矛盾。


    而土地兼並後期,國家的田地,很大一部分被豪強吞並。


    總不能指望他掌權後,豪強們良心發現,將自家的田地獻出來,分給一眾農奴、流民吧!


    那是天方夜譚的事情!


    既然如此,就早點得罪豪強,換取李隆基的信任。


    李瑄真正要拉攏的是士族,這才是出名臣,出人才的地方。


    士族其實並非後人想象中的富有,很多窮苦與平民無異。還有囊中羞澀,到處流浪,全身上下唯有姓氏尊貴。


    如聞喜裴氏,他們表麵上是一個大整體。實際上是各過各的,有的老死不相往來,有的還是政敵。


    隔著十幾代,指望親密無間是不可能的。


    另外,李瑄還要拉攏真正的名將、猛將,能在關鍵時候,聽他指揮的那種。


    翌日清晨,大軍開拔,目標明溪鄉。


    李瑄將奏折和給李適之的信,放到驛站,以自己的身份為證,五百裏加急送往長安。


    再快李瑄就沒有資格了。


    除非臨海郡發生叛亂,才可以八百裏加急。


    大唐有驛站一千六百餘個,驛兵一萬七千餘人,還有上萬名其他驛站成員。


    而且對於驛站有嚴格要求,哪怕是一郡太守,也無法動用驛站一匹馬,除非有特許。


    下午,千牛衛到達明溪鎮。


    李氏趕緊迴去看她的兩個孩子。


    李瑄和她一起。


    他看到孫六的墳在門外麵,李瑄讓人取酒肉祭祀,親自拜禮。


    兩個孩子在屋子內哇哇大哭。


    見李氏迴來後,投入李氏懷抱。他們說被擄到一個大院子裏,昨天晚上又被送迴來。


    李氏聽後,抱著他們哭得撕心裂肺。


    李瑄也隱隱明白怎麽迴事。


    不久,樂安令蔣鴻來求見李瑄。


    李瑄在孫六家外,見樂安令蔣鴻。


    他看樂安令臉是白的,眼圈是黑的,看來一夜沒睡。


    “你一個小小的縣令,有什麽要見本將軍?”


    蔣鴻還未行禮,就被李瑄打斷,並十分不客氣地說道。


    “李將軍,敢問本縣尉可在您那裏?”


    蔣鴻硬著頭皮問道。


    “此獠大膽,敢行刺本將軍,我懷疑他勾結海賊,要將其帶迴長安。”


    李瑄瞥了蔣鴻一眼,緩緩說道。


    “這其中是否有什麽誤會!樂安尉是在追逃犯?”


    蔣鴻驚道。


    這一頂帽子扣下來,誰能遭得住啊!


    “難道我冤枉伱們了嗎?”李瑄笑著向蔣鴻說道。


    “冤枉!在下了解樂安尉,他絕不是海賊。”蔣鴻大唿冤枉,並信誓旦旦地保證。


    “姑且算是誤會。我請教縣令一個問題,李氏犯了什麽罪,能被縣兵和豪強的奴仆一起追?孫六又所犯何罪,會死在衙門中。”


    李瑄盯著蔣鴻說道。


    蔣鴻心中大震,錢庸在李瑄手中,他到底是如何向李瑄交代的?


    如果他說出的罪名和錢庸不一樣,豈不是露餡了?


    “怎麽?沒有罪名就殺人,樂安縣衙比大理寺的權力還大嗎?”


    李瑄見蔣鴻不言不語,迴懟一聲。


    唐代地方,別說是縣衙,即便是郡衙,也沒權力直接殺死犯人。


    但凡死刑,必須到大理寺核查。


    開元二十五年,天下間判死刑者,隻有五十八人。喜鵲在大理寺的樹上築巢,被認為是祥瑞。李隆基覺得這是李林甫宰相治國有方,加爵為晉國公。


    事實上有許多人被地方上打死,然後上奏一句“賊反抗,不得已殺”。


    這短短幾個字,包含多少血淚,多少冤案?


    亦或者是豪強對生命的踐踏。


    “孫六竊珠寶,追擊時反抗,不得已殺。”


    蔣鴻低聲迴答。


    “向蒼天禱告,祭慰死者之靈,看看死者身上有無鞭傷?有無烙印?況且汝所言之罪與錢庸不同,縣尉和縣令,到底誰說得對呢?”


    李瑄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讓蔣鴻知道他有掘開墳墓之心。


    “嘭!”


    “將軍,下官知錯。下官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請將軍饒恕……”


    蔣鴻看到孫六的墳墓,陷入恐慌中,心神崩潰,跪在地上,向李瑄乞求道。


    他知道,自李氏逃離的那一刻,一切都完了。


    李瑄油鹽不進,不受黃金,不愛女色。


    他能直達天聽,將一切稟告給聖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葉凋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葉凋謝並收藏大唐天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