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烏海城。


    數裏之外,南霽雲率領士卒過花石峽到達此地。


    吐蕃大舉北上大非川的時候,烏海城留守的士兵不到四百人。


    他們得知唐軍就在大非川古道上奔襲。


    但預計最起碼明天晚上才能趕到。


    烏海城距離大非川古道隻有數裏,在烏海以東建築。


    薛仁貴在大非川之戰時,首戰告捷於河口,然後占領烏海城。


    雖然烏海城隻是不起眼的小城,但在唐蕃古道上卻是一座重鎮。


    由於烏海城吐蕃士兵太少,根本不可能出城堵住花石峽。


    從各種溝壑上看,需有上萬士兵才能堵住花石峽。


    所以南霽雲也不可能死守花石峽,而是出花石峽,到烏海一帶的平原上,與吐蕃騎兵周旋。


    然後掩護主力過花石峽,奔向大非川。


    南霽雲到達烏海城旁的時候,正是風雪交加的深夜。


    他令人將戰馬上的盔甲卸下,披在身上。


    將羊皮囊內的擘張弩取出準備好。


    登城梯也組裝完畢。


    將士們把酒囊中最後的酒喝完,全身終於有些溫暖,然後步行向烏海城奔襲而去。


    由於錯判唐軍的到來時間,加上雪夜的遮掩,使吐蕃守軍未料到唐軍如此快突襲。


    “什麽聲音?”


    “好像有人?”


    唐軍離烏海城百步外,城牆的士兵聽到風雪之中,有簌簌的聲音。


    漆黑一片,他們看不真切。


    又過片刻,一名吐蕃士兵才發現一道道人影正在烏海城南門狂奔。


    “敵襲!”


    這名吐蕃士兵大喊一聲,讓城牆上的士兵警戒。


    南城牆上,有數十名吐蕃士兵冒著風雪守衛。


    由於得知唐軍到達巴顏喀拉山口,所以才有這麽多人值守。以往的雪夜烏海城是不會有人上城牆的。


    “嗚嗚……”


    喊聲過後,夜間的號角聲響起,叫醒城中的吐蕃士兵。


    但他們剛衝出屋子,還來不及登城牆,唐軍就將登城梯勾在一丈多高的城牆上。


    黑夜之中,吐蕃以為唐軍登城,紛紛探頭,甚至抄起石塊,準備砸人。


    “嘣嘣嘣……”


    但唐軍根本沒有登城,而是躲在一邊。唐軍士兵紛紛取出擘張弩,一起射向城牆上的吐蕃士兵。


    “噗嗤!噗嗤!”


    距離最多十幾步,城牆上的吐蕃士兵,被一輪數百支弩箭,射成刺蝟。


    趁此時機,唐軍甲士開始攀登城牆。


    雖然隻是十幾架登城梯,但剩下的吐蕃士兵根本不敢再探頭。


    就這樣,唐軍猱身而上,輕易登上烏海城。


    吐蕃士兵用矛刺,皆被唐軍鐵甲抵擋,唐軍甲士反手,幾迴合就將城牆上的吐蕃士兵砍殺殆盡。


    南霽雲也隨即登上城牆。


    此城門不是千斤閘門,唐軍下城牆後,很輕易就將城門打開,甲士蜂擁而入。


    吐蕃士兵從房屋中奔出,卻無能為力。


    他們人數太少,又不像唐軍人人披著鐵甲。


    在驚慌失措下,不堪一擊。


    南霽雲步戰非常勇猛,他遇到一隊吐蕃步兵,持槍突刺,槍出如龍,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一連刺死十幾名吐蕃騎兵。


    唐軍甲士奮勇殺敵,沒過多久,就迫使烏海城殘餘的吐蕃士兵投降。


    前後不到一個時辰,唐軍將烏海城拿下。


    南霽雲這才下令士兵將馬牽過來,派遣士兵沿著道路向北巡邏。


    其餘士兵修整一番,吃一頓熱的東西驅寒,補足體力,閉目養神。


    南霽雲驅趕俘虜,將城中的糧食拿出來,用以為喂戰馬,使戰馬恢複體力。


    如果探馬探查到吐蕃援軍的動向隨時就會率騎出擊。


    此行的精騎中,有一部分跳蕩精騎。


    南霽雲不可能將這些騎兵放在城中,必須在原野上牽製敵人。


    烏海城,南霽雲令俘虜們將城牆推倒一麵,這樣就算吐蕃援兵到來,也無法占據烏海城。


    一直持續到天即將亮的時候,探馬奔襲迴來稟告南霽雲,有大量的吐蕃騎兵正連夜南下,他們的前軍距離烏海城不足三十裏。


    南霽雲立刻將麾下士卒叫醒,準備戰鬥。


    他們牽著戰馬和備用馬出城,俘虜的一百多吐蕃士兵南霽雲沒有殺死,而是將他們驅散。


    吐蕃的兵器、盔甲,都被唐軍帶走,在南霽雲看來,這一百多名吐蕃士兵翻不起什麽風浪。


    “將軍,雖吐蕃援兵眾多,但他們從大非川奔馳而來,一夜未休息。我軍人馬恢複體力三個多時辰。當趁此進攻吐蕃,擊他們立足未穩。”


    一名將領向南霽雲請命道。


    “我們的目的是拖住吐蕃援軍,為王將軍行軍爭取時間。即便殺死吐蕃五千人,兄弟們戰死一千人,又有什麽意義呢?”


    “不過你說的不錯,吐蕃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我們先衝擊吐蕃的前軍。到達吐蕃主力前,可以騎射,騷亂吐蕃陣形,但不可衝陣!”


    南霽雲點頭,接納一半的策略。


    他們雖是甲騎,但人數畢竟少。以最終目的執行,才算是戰略。


    他們要等待王難得到來,占據絕對優勢。


    還要策應大非川李帥隨時準備的行動。


    “遵命!”


    將領們不敢違抗南霽雲的命令。


    吐蕃也不是泥捏的,用兩千衝擊數萬,有巨大的風險。


    在一側遊射,吸引人困馬乏的吐蕃士兵追擊,才為上策。


    南霽雲率精騎冒著唿嘯的北風,向恩蘭達紮路恭挺近。


    此時的恩蘭達紮路恭還不知道烏海城被攻破。


    他隻想快點到達花石峽。


    因為不久前,他得知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


    沒陵讚率蘇毗士兵叛變,唐軍突入大非川。現那囊尚傑斯秀亭正在領兵抵擋。


    而讚普正在馬不停蹄地向花石峽而來。


    他前腳剛率兵離開不久,吐蕃就已到生死存亡的時刻。


    三十多萬兵馬,僅剩下他手中的三萬騎兵。


    正是由於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恩蘭達紮路恭才連夜向花石峽飛奔。


    希望早點占領花石峽,並完成布置,將深入吐蕃的唐軍全殲。


    隻有將深入的唐軍全殲,讚普才能安穩迴到邏些城。


    “報……”


    “啟稟將軍,突然出現近兩千唐軍鐵騎,偷襲我軍前鋒。我軍兩千前鋒猝不及防下,幾乎全軍覆沒。”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狼狽不堪地跑到恩蘭達紮路恭麵前稟告。


    “唐軍怎麽會如此之快?”


    恩蘭達紮路恭大驚失色,到底是名將,下一瞬,恩蘭達紮路恭就明白:“唐軍也是冒著大雪日夜兼程,且多馬疾馳。派前鋒而擊。”


    “如此的話,烏海城八成已被唐軍奪取。”


    這一刻,恩蘭達紮路恭忍不住心跳加快。


    唐軍料到他們會封鎖花石峽,於是派遣前鋒來阻截拖延他們。


    所有唐軍都是鐵甲,在這烏海一帶的原野上奔馳,很難在短時間內殲滅。


    “即便如此,也得占領花石峽!”


    恩蘭達紮路恭下達命令。


    他們的時間不多。


    如果那囊尚傑斯秀亭連一天時間都拖不到,他們即便占領花石峽也沒有用。


    唐軍的主力騎兵若與深入腹地的唐軍兩麵夾擊,他們必敗無疑。


    現在恩蘭達紮路恭隻能搏一番,希望在唐軍騎兵到來之前,為讚普打開一條大道。


    “轟隆隆!”


    距離花石峽還是二十裏的時候,南霽雲率領精騎,踏著厚厚的積雪,殺到吐蕃主力騎兵前方。


    由於唐軍精騎要牽備用馬,所以更加分散。


    往往以一百人為一隊,由押官率領。


    隊與隊的間隔都超過百丈,甚至一裏以上。


    這樣唐軍可在關鍵時刻,迅速撤退。


    在遊射的時候,也更為靈活。


    恩蘭達紮路恭一眼看出南霽雲的目的,他下令左右兩翼,各出五千騎兵,去圍剿南霽雲。


    其他騎兵繼續向花石峽挺近。


    吐蕃騎兵獨馬奔馳,著輕甲追擊,雖有速度優勢,但人困馬乏,一時追不上,不免被唐軍的騎射反擊。


    每當唐軍奔襲一個時辰,就會更換戰馬。


    一旦吐蕃騎兵慢下來,他們還會主動迴射。


    甚至直接衝過去短兵相接。


    幾個時辰下來,吐蕃騎兵疲倦不已,有的戰馬立於雪地,無法奔跑。


    唐軍反擊,殺傷甚眾,吐蕃騎兵不得不向主力位置撤退。


    恩蘭達紮路恭十分憤怒,他不能放任唐軍在他身旁搞風搞雨。因為讚普的隊伍馬上就要到來。


    如果唐軍去攻擊讚普,他萬死難辭其咎。


    於是恩蘭達紮路恭隻能再派五千名修整好的吐蕃騎兵繼續追擊。


    花石峽前,吐蕃騎兵的力量再次削弱。


    “恩蘭將軍,讚普距離花石峽隻有八十裏,他正在被李瑄率領的數萬騎兵追擊,請您趕緊去接應。”


    恩蘭達紮路恭正布置的時候,尺帶珠丹的近衛持金箭,向恩蘭達紮路恭下達命令。


    “那囊將軍不是在抵擋唐軍了嗎?”


    恩蘭達紮路恭腦袋一下懵了。


    他要留著兵馬殲滅深入腹地啊唐軍。


    如果調走,他們的後路怎麽辦?


    “啟稟將軍,那囊將軍所率步兵已被唐軍攻破,那囊將軍很可能已戰死。而且讚普讓五千騎兵攔截李瑄,亦死傷無計。”


    近衛傳令兵向恩蘭達紮路恭迴答道。


    若非情況緊急,尺帶珠丹必不會召迴恩蘭達紮路恭。


    為了截住李瑄的追擊,尺帶珠丹不得不再次割肉,留下五千騎兵。


    可這五千騎一個時辰不到,就被衝散,死傷遍地。


    唐軍一夜未睡,沿著雪夜追擊。


    沿途不斷有騎兵掉隊,使尺帶珠丹身邊的騎兵隻剩下五千,怎能不畏懼?


    “唉!召所有大軍北上,先護衛讚普的安全!”


    恩蘭達紮路恭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胸口,下達命令。


    現在已經是下午,他知道深入腹地的唐軍主力,距離花石峽不會太遠。


    烏海城被唐軍毀掉一大段牆壁,也無法守。


    屆時他們要麵對多少唐軍騎兵?


    恩蘭達紮路恭管不了那麽多了,得知唐軍主力即將突來,他就算死守花石峽也沒用。


    還有唐軍的那隊鐵騎,在想法設法削弱他們,打斷他們的陣形。


    吐蕃騎兵被連番折騰,士氣衰落到極點。


    每一個士兵都覺得前途迷茫,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


    哪怕恩蘭達紮路恭許以厚賞也沒用。


    這一戰,吐蕃士兵沒有絲毫脾氣。


    從各方各麵,他們都毫無還手之力。


    ……


    在恩蘭達紮路恭率領兵馬北上的時候,王難得到達花石峽二十多裏外。


    他先派探馬入花石峽,得知花石峽沒有埋伏後,一萬多士兵浩浩蕩蕩入花石峽。


    隨著探馬的鋪開,王難得很快就得知南霽雲正在與一部分吐蕃騎兵鏖戰。


    他當即帶領騎兵前去支援。


    吐蕃五千騎兵被一萬多唐軍圍住,一番廝殺後,這些吐蕃騎兵膽寒下馬投降。


    王難得和南霽雲從而得知一些情況。


    吐蕃主力基本已經潰敗,現在是唐軍追擊的時刻。


    “將軍,末將建議我軍堵截花石峽,讓吐蕃讚普無有退路。有李帥在,那邊的戰鬥不成問題。我們要防止吐蕃士兵和吐蕃讚普逃跑。”


    段秀實向王難得說道。


    吐蕃再怎麽也還有數萬騎,他們突圍是有很大可能的。


    而他們一萬多士兵,加上五百張強弩。一定可以守住花石峽。


    隻要不將尺帶珠丹和吐蕃殘兵、貴族放跑,他們就是大功一件。


    如果他們貪功,前去圍堵尺帶珠丹,致使花石峽空虛,讓尺帶珠丹逃走。他們則愧對李帥的信任。


    吐蕃兵敗如山倒,但不是沒有一絲力量,國內還有兩支禁軍,用以震懾貴族。


    同時,其他地方也有兵力。


    吐蕃放棄天竺、西域、南詔,力量收縮,還是能湊出一些兵馬的。


    而這些,吐蕃必須要放棄!因為此戰他們一敗塗地。


    “就按段書記所說!”


    本來王難得想要率兵北上,與李帥一起圍堵尺帶珠丹。


    但段秀實說得很對,現情況有變,扼住花石峽,不讓尺帶珠丹和吐蕃士兵逃走,才是最關鍵的。


    有計劃後,王難得、南霽雲押送著俘虜到花石峽。


    唐軍下馬布陣。


    將強弩列於高地,設立障礙,長槍向外。


    雪雖未有停下的跡象,但唐軍在陣形中生起火堆,埋鍋煮羊肉。


    之前從茶卡鹽湖到來的羊肉還未吃完,士兵勞累、寒冷,需要一口肉湯補補。


    ……


    深夜之時,恩蘭達紮路恭遇到倉惶的尺帶珠丹。


    他周身的大臣們、諸部王一個個無比狼狽,縱然他們身上沒有傷痕,卻是無法掩飾的頹勢。


    本以為能憑借大雪阻礙唐軍入雪域高原,但卻使他們離開的環境更為惡劣。


    身後的騎士,一個個如雙打的茄子一樣。


    從昨夜逃到今夜,身心俱疲。


    許多士兵因馬匹體力不支而掉隊。


    唐軍掉隊,最多是錯過軍功。


    吐蕃士兵掉隊,不死就得投降。


    “事情未成,現隻有兩萬騎兵迴來,臣愧對讚普!”


    恩蘭達紮路恭向尺帶珠丹一拜。


    “不怪將軍!李瑄距離我們不足二十裏,他像瘋狗一樣,窮追不舍。如果將軍不率兵前來,下一次李瑄衝過來,將沒人能阻擋!”


    尺帶珠丹將恩蘭達紮路恭扶起來。


    他害怕自己堅持不到花石峽,所以才讓近衛攜帶金箭將恩蘭達紮路恭召來護衛。


    “讚普,臣必用性命護衛您迴到邏些城。”


    恩蘭達紮路恭再次一拜。


    這一戰,他們吐蕃失去太多,他沒見到一直對他關愛有加的沒廬窮桑倭兒芒,說明沒廬窮桑倭兒芒可能已離開人世。


    “恩蘭將軍是忠臣啊!你覺得花石峽我們是否還能通過?”


    尺帶珠丹沒有多寒暄,直接問恩蘭達紮路恭脫險的方法。


    “深入腹地的唐軍主力,一定已經到達花石峽。就看他們是前來配合李瑄圍殲我們,還是布防花石峽。”


    “如果他們北上,臣一定能拖住他們,護衛讚普突圍出去。如果他們布防險要的花石峽,我軍一時衝不破,李瑄率兵再來,我軍就危險了……”


    恩蘭達紮路恭分析唐軍的一切可能。


    “讚普,您不能再從大道上突圍了。去年李瑄用假的大纛哄騙我軍。請您將旗幟留下,帶著近衛從烏海北麵的道路,翻越山嶺,那裏能直達柏海。險要的地方雖無法騎馬,但可以牽著馬通過……”


    最終,恩蘭達紮路恭向尺帶珠丹建議道。


    因為他認定李瑄會堵住花石峽。自開戰以來,唐軍步步為營,從未出錯。這一次也一定如此。


    隻有堵住花石峽,才能完成對吐蕃的全殲。


    恩蘭達紮路恭以前是尺帶珠丹的近衛,經常往來向諸部傳達命令,知道那條道路。


    恩蘭達紮路恭的話,讓大臣們和諸王有些意動。


    他們隻想逃離!


    哪怕是通頰王、吐穀渾小王、黨項王的部落都在這多瑪以北的地域。


    但自唐軍出大非川的那一刻,這些部落注定難以保住。


    “難道要我丟下將士們逃離嗎?”


    尺帶珠丹非常糾結地說道。


    他是要臉的,共計三十三萬大軍,如果他帶著少數人迴去,貴族、附屬,一定會產生異心。


    那些貴族都有私兵、奴隸,可以組成軍隊。


    尺帶珠丹經曆過多次叛亂,他未親政的時候,他的祖母沒廬氏,大論乞力徐,接連平叛。


    在他親政後,叛亂依然時有發生。


    這次全軍覆沒,或許就是再次叛亂的導火索。


    “讚普,我們已經失去勝利的機會。您是吐蕃的希望,您若不離開,將士們的血不就白流了嗎?”


    恩蘭達紮路恭聲淚俱下地說道。


    他曾經是何等的自信?


    想與李瑄掰掰手腕,用自己的行動表示自己要吃“肉”。


    李瑄太勇猛、太聰明、太強勢。


    此時,恩蘭達紮路恭不再有那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他隻希望讚普能迴去,用十年時間恢複元氣。


    “讚普,您是國家一切,必須離開……”


    其他的大臣、諸部王,不管出於何種目的,都向尺帶珠丹勸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葉凋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葉凋謝並收藏大唐天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