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笙文采斐然,得到天子賞識,點翰林任翰林院庶吉士,一時成為天下皆知的新權貴。


    要知庶吉士,雖然沒有品級,也隻承領七品的俸祿,但是能進入號稱’天子私人’的翰林院供職,那對將來的仕途絕對是大有裨益的。


    翰林學士,不僅致力於文化學術事業的傳承,更踴躍參與政治,議論朝政。故而翰林院地位清貴,是將來成為閣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員的踏腳石,真正的養才儲望之所。


    蘇家也因此水漲船高,前來結交,聯姻的人絡繹不絕,孫氏更是樂的整日合不攏嘴,覺得自己沒有過早為兒子定下親事,實在是一項明智之舉。滿心盤算著為兒子謀一個門第高的貴女為妻,這樣將來於兒子仕途上也會多一份助力。


    孫氏四下裏為兒子相看正妻人選的時候,周靖瑤早已被孫氏摒除在外,哦不,應該在更早之前。她老早就看她不順眼,小小年紀就不學好,整日跟在兒子的身後轉悠,一點大家閨秀的樣子都沒有,除了樣子生的討喜點,行為舉止要多粗鄙就有多粗鄙,從前跟兒子就不般配,如今就更不般配了。


    為了防止她出來搗亂,孫氏私下裏吩咐家裏的下人,見到周靖瑤一律不得放她進來,兒子定親在即,斷然不能再跟她有所牽扯了。而在孫氏四處相看的時候,就有這麽一個人選進入了她的視野,這個人不是旁人,是她的侄女,孫語寧。


    她這個侄女自己是知道的,自小就跟蘇錦笙親近。品性也是賢良淑德,舉止更是溫柔婉約。


    雖然門第不是太高,但與其日後攀個位高權重的親家,媳婦進門自己這個婆婆處處受製衡,還不如讓侄女進門。何況又是自己表兄的女兒,兩家若是結親,那便是親上加親,自己也算是成就了一樁美事。


    隻是這些理由都有些冠冕堂皇,孫氏這麽中意侄女,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表兄孫兆祥。


    這件事,還要從孫氏年輕的時候說起。


    孫氏年輕的時候就是個遠近聞名的大美人,家世又是個清貴的書香門第,上門求娶的人更是絡繹不絕,隻是無論來求娶的人有多麽高的權勢,多麽英俊的外表,孫氏都從不看在眼裏。


    她的心中早已有了最中意的人選,這個人就是孫兆祥。


    孫兆祥是孫家的一個親係旁枝,生的相貌堂堂,做的一手好學問,年紀也相當,僅比她年長兩歲,再加上兩家住的極近,經常來迴走動,時間一長兩個人就玩兒到了一起。


    等再大一些,因為男女七歲不同席,兩人見麵的機會就少了,盡管這樣,也無法阻止兩個年輕人的相互吸引,彼此欽慕。


    終於有一天,按耐不住內心情感的孫氏,悄悄的向自己的表哥吐露了心意,孫兆祥更是欣喜若狂,第一時間就迴複了她。兩人自此算是正式確立了戀愛關係,隻等著孫氏及笄,孫兆祥便向姑母提親。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若是這兩個人能夠真的走到一起,也算是成就了一段佳話。奈何天不遂人願,在孫氏即將及笄的那一年,孫兆祥的父親因為在朝堂上站錯了派係,受到牽連,雖不至於抄家,家世卻也從此一蹶不振,聲勢大不如前了。


    長輩們原本樂見其成的態度,也開始發生微妙的轉變,私底下更是不顧孫氏的意願,暗中替她相看人家。


    其實細想,這其中的因由其是很簡單。


    既然孫兆祥家道中落,於孫家本身上就少了一份助力,孫家也斷不會把大有前途的嫡女嫁給他。一家傾覆,全家不能夠跟著他一塊完,為了保住家業,繼續過榮華富貴的生活,不僅要為孫氏找一戶富貴人家,還要為孫兆祥尋一個門第高的貴女。


    他們雖然愛著彼此,卻也對家族的安排無可奈何,摒棄了他們的身份,他們又拿什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呢。說到底,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姐,公子,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足生活,愛情就成了他們無聊時候的調味劑。


    誰都沒有那個勇氣,拋下自己賴以生存的家族。


    現實就是這樣殘酷,就這樣,原本相愛的兩個人被自己的親人拆散,各自開始了他們不同的命運。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孫兆祥娶了侍郎府的二小姐為妻,丈人為他謀了個官職,不幾年又升任了國子監祭酒。而孫氏則嫁給了大有來頭的蘇兆麟,做了豪門的闊太太。這一對被迫拆散的苦鴛鴦,也算是各自有了一個好的歸宿。


    其實孫氏對自己現在的結果也算滿意,丈夫疼愛,兒子爭氣,人生也算完滿。隻是偶爾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會不由自主的在心裏,一遍一遍的刻畫表哥的樣子,他的一顰一笑,在她的心中還是那樣鮮活,那樣儒雅。


    可能越是得不到的,越覺得是最好的吧,即使她現在也很幸福。


    後來孫語寧漸漸長大,眉眼跟她的表哥越來越像,她漸漸的把心中這份不可同外人訴說的遺憾,統統都轉移到了孫語寧的身上,疼愛她也像是疼愛自己的女兒一樣。


    所以這次為兒子選親,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孫語寧,在孫氏隱秘的想法裏,覺得這樣就能夠同他的表哥更近一些,也算是成全了他們未能完成的遺憾。


    孫語寧不知道長輩們的這些彎彎繞繞,她本就傾心蘇錦笙,這次他能夠高中狀元,心下更是歡喜。隻憂心表哥被其他人看上,心裏著急,來蘇家的次數就更是頻繁了。


    孫氏見她這幅情態哪還不知,尋了個機會就同她說了。


    “寧兒,姑媽知道你是個好的。如今笙哥兒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又早早入了翰林院供職,身邊正需要一個知冷知熱的人,在一旁照料起居。咱們蘇家的家風,你也是知道的。不同於其他的世家大族,家裏早早就為子孫房裏,安排上一兩個通房侍妾,笙哥兒如今十七了,身邊貼身伺候的也不過就墨硯一人。姑媽今天要你一句話,你若對笙哥兒有意,姑媽就做主你們的婚事,咱們親上加親,也算是成就一樁好事。”


    孫語寧一聽,心裏桃花那是一朵接一朵的開,隻覺自己多時的心願一朝達成,臉上帶了掩都掩不住的嬌羞。


    “侄女一切都聽姑媽的。”


    孫氏看她乖巧的模樣,心裏一陣歡喜。抬眼瞧見她柔嫩白皙的皓腕,心思一動,牽過她的一隻手,將自己手腕上那隻成色水頭無一絲雜質的血玉手鐲,套到了她的手上,眉眼慈愛的道:“哈哈,好孩子,姑媽沒白疼你。這個血玉鐲是姑媽給你的,姑媽明日便同表兄商量,斷不會委屈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江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暴走的阿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暴走的阿吉並收藏錦江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