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街的另一邊。
傍晚,夕陽透過天宮的陣雲,往洪都城投射下一簇簇的霞光。那萬頃土地,一片金,一片藍,一片紅,一片綠。如火如血,變幻莫測,詭異萬端。
大明的早春仍然令人瑟瑟發抖,冷風夾著寒意,威風八麵地掠過大江南北,卷著一片又一片無人理睬的枯葉,分赴萬家各戶,散出蕭索的通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歡喜街最大的酒樓,醉仙樓。
最後殘存的一隻風鈴,抖索著,似乎發出淒悲的呻吟。那鈴聲又不禁令人聯想起更夫的打更聲,擴散著無窮的寂寞。
醉仙樓的許多柱子,由紅變褐,由褐變白,油漆片片脫落,柱子被白蟻蛀蝕中空,已是一座搖搖欲墜的危樓。樓瓦上白草黑苔,傾訴著無盡的歲月滄桑。
然而,樓上遊人依然若無其事,紛至杳來,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渾然不知大廈之將傾。
街道上原本零星的幾個人,漸漸的又多了起來,都是些做生意的小商販。滿大街的熟悉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的響起來,“包子嘞—熱騰騰的包子!”“大餅,正宗的西安府大餅—”
“棉油—喂——”賣油郎吆喝著從街這頭挑到那頭,然後又走向另一條街了。跟吃食不相幹的人也趁著這股子熱鬧勁使勁招攬著生意,“巴盆巴鍋——”補鍋匠操著模糊不清的方言衝行人喊夥著。
小孩子也早早的跟著自家大人起床來,無所事事,便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塊嬉戲。嘴裏念叨著坊間流傳深遠的民謠,“可笑嚴介溪,金銀如山積,刀鋸信手施。嚐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
幾個小孩子一邊唱一邊跳,鬧著鬧著便追打起來,絲毫沒有注意到路人異樣的眼光。
“砰——”
碎石塊從胖男孩手中擲出,其他孩子鬼得很,扭了扭身子就避過去了。但是石頭可沒長眼,速度不減,直愣愣的砸在了還在小巷口酣酣大睡的唐寅的額頭上。
“他娘的!”
唐寅疼的淚珠子差點掉出來,揉搓著腦袋從地上捯飭起來,一眼就看到了不遠處幾個鬼頭正在偷笑,不由得怒氣橫生。
但是遲遲不見唐寅過去‘報仇’,隻是惡狠狠地瞪著他們。
原是幾個夥夫不知道何時朝這邊過來,正是收攤來接孩子的幾個父親。見是唐寅,原本樂嗬的神情頓時凝固下來,轉而換上了一副警惕且又警告的神色。
幾人深知唐寅不是個善茬。
“你這廝想做甚?”其中一個人故作兇狠的問道。
“哼。”唐寅抱起個肩膀倚在牆上,“幾個瓜娃子拿石頭丟我,你看我這腦袋。”
幾個夥夫一瞧,還真是,唐寅的額頭上居然鼓起來老大一個包。這幫小祖宗可真能惹麻煩,惹誰不好,偏去招惹這個活閻羅!幾個大人心裏暗氣。
“這樣罷,唐兄弟,明兒早俺給你留四個包子,莫計較這些瓜娃子,好麽?”剛才問的人這樣商量道。
“也好。”唐寅覺得範不著為幾個孩子惹惱了幾人,畢竟不容易再謀個新地方乞討,還能白混四個包子吃,這樣甚好,甚好罷。
幾個夥夫領上自家孩子匆匆離去,片刻不想多呆,唐寅背過身去啐了一口,“老匹夫。”走的幾人麵上雖‘教訓’著自家孩子,心裏卻也是暗暗咒罵唐寅這個臭潑皮。
這唐寅是出了名的記仇,可謂是睚眥必報,你要是為難他他就整你,保不齊惱羞成怒殺了人都可以。反正惹了他就是引火燒身,躲都躲不掉。
像前幾日唐寅剛來歡喜街的時候,幾個臭乞丐故意刁難他,結果第二日被人發現擰斷脖子吊在了牌樓上。
可畢竟時局動蕩兵荒馬亂的,官府的老爺都被皇帝一個高興發配充軍去了,死幾個叫花子根本不會來人管。但歡喜街的街坊們彼此都心知肚明,覺得唐寅腦袋裏缺根兒筋,不講道理,都不想跟這人較勁。
......
醉仙樓上,一個須發老人,精神矍鑠,端坐在包間裏,手上把著茶杯似是在品茶,眉宇間卻又不自覺地流露出緊張之色,像是在焦急等什麽人。
“吱剌——”包間的門被小二輕聲推開,隨後小二躬下腰恭敬的請進兩人來,老人急忙放下茶杯將二人迎進來,隨後一擺手讓小二下去了。
“台山兄,自打你辭官後,可是許久未見了。”兩人拱了拱手這樣說道。
“唉,文孺、遺直啊,老夫雖是退隱還鄉,心中卻是時時刻刻不在牽掛著朝廷的事啊,如今邀二位前來,實乃有要事相商。”
這喝茶的老人正是前內閣首輔兼任兵部尚書的中極殿大學士,葉向高。至於後來的兩人,分別是禦史左光鬥與兵部給事中楊漣。
兩人得知歸隱的葉向高相邀,即知今日之會定有緊要之事相商,快馬加鞭趕來。
此刻此地,沒有官位大小之分,沒有資曆長幼之分,他們都是為朝廷出謀劃策的奠基者。
葉向高為了謹慎起見,特意交代了個最可靠的夥計負責茶水與點心,並且還包下了左右兩個包間,閑雜人等一律不得在包間周遭滋擾。
包間的牆上懸著一副對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字是狂草,葉向高自己的手筆,今日有心把對聯掛在此處,就是要警醒眾人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對聯當中,一幅圖懸掛,名曰“猛虎下山”圖。一隻斑斕白虎,雄踞在懸崖之上,仰首對月長嘯,似有地動山搖的氣概。
三人各自來到座上,葉向高坐西向東,左光鬥坐北麵南,而楊漣則是背著雙手,望著畫中的白虎愣愣出神,久久,才轉過身來,點點頭道:
“我本是欲望不多,在官場也算混跡了十餘載,令我心驚魄動的事不多。爾今見到這山中之王,虎虎生威,似有寒風襲體,背脊發涼,這猛虎當真有出柙之勢。再看這書法,蒼勁有力筆走龍蛇,莫不是台山兄將自己的精氣神給貫注了進去?”
葉向高輕呷一口茶水,謙遜地答道:“文孺真是謬讚了,魯莽一作罷也,難登大雅之堂。”
這時門外輕咳一聲,小二已將點心熱茶送到門外。楊漣打開門接過,折身分遞給葉向高,左光鬥,自己也留下一杯茶水。
葉向高坐在靠背的太師椅上,開門見山的講道:
“當今,朝廷已是五官不全,四肢殘缺,半身不遂……聖上已經派旨請我迴去繼續擔任內閣首輔一職,我推脫不掉的......可大明內憂外患,我們做臣子的,總該要做點什麽。管理國家,‘選官用人’是第一要事,用人不當,則萬事俱休。”
大家一邊品茶,一邊思索,心裏其實都跟明鏡兒似的:
眾所周知,敗家子萬曆帝執政四十多年,對天下的破壞和大明朝廷的瓦解,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朝廷被搞成一夥明火執仗的匪徒,無數百姓淪為流民與乞丐。
直到萬曆不斷發病,眼看已經撒手歸去,新帝登基便是大明起死迴生的絕佳時機。可新帝登基不到一個月時間,居然也跟著萬曆一起走了,這不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破鼓橫遭萬人捶麽!
見兩人不語,葉向高撫著胡須繼續說道:“過往先帝朱常洛忍辱負重多年,也是頗識大體之聖君,想來會聖明許多。那時要使五府六部人才濟濟,朝政一片清明,振興大明就有望了。可如今,隻能看我們這些臣子們的了。”
“當如是。”左光鬥讚同這番話。
“我等應當警惕一些變故。”楊漣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隻是說了這句話。
“怎麽講?”葉向高問道。
“前幾日聖上的貼身宦官王公公悄悄派人遞給我一張字條,‘今主上已日薄奄奄,恐是尋則崩矣。雖為九五之尊,然哥兒性善,客氏必不已,恐阻梗’。那客氏工於心計且有宦官作祟,我們該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矣。”
“所言甚是。”葉向高和左光鬥如醍醐灌頂,意識到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麻煩。
楊漣圓瞪大眼,望著牆上虎虎有生氣的百獸之王,心想,當今庸君執政,若無一群猛虎出山,這世道當真一發不可收拾了!自從首輔張居正去世之後,萬曆帝開始倒行逆施,朝廷圍繞著“冊立太子”以及“礦稅”兩事爭鬧不休,出現了一批又一批敢於同萬曆帝抗爭的好漢,他們都是剛正不阿的人物,大都為‘東林黨人’,堪稱一代精英。
但萬曆帝卻對他們深惡痛絕,把正直視為罪行,竟然以“賣直邀功”的罪,將他們全都逐出朝廷,皇帝身邊隻剩下一堆渣滓,這些渣滓一味看風轉舵,專事討好皇帝與鄭貴妃,對蒙難的直臣落井下石,為他們戴上派係的帽子,說他們是‘東林黨’或其同情者,以含糊其罪。
想到這裏,楊漣將茶杯往案上一放,霍地站了起來,他身材魁梧,聲音洪亮,慷慨陳詞:
“今欲重振朝綱,非起用‘東林黨人’莫屬,顧憲成前輩的學生都是一代精英,而今葉首輔不日就要重登朝堂,若是將‘東林黨人’全數召迴朝廷,君臣間定然默契不悖,形成一個風雲際會的新局麵,如此則國家有望,百姓有靠,‘中興大明’當真是指日可待!”
葉向高和左光鬥望著楊漣那紫銅色四方臉廓,耳聽那金石般的話語,手中的茶水不知不覺隨著他一揮一灑潑了出來,不覺大為振奮,滿意的交互一眼,不住地點頭。
三人說的入神,聽的也出神,竟絲毫未察覺到門外頻頻傳來的輕咳聲。許久,才見左光鬥匆忙起身出去,端進來三碗蓮子粥,還騰騰地冒著熱氣。
“如此,朝堂的事情便交給文孺操辦罷。至於東林事務,遺直自會應付的。”葉向高把任務交給了楊漣。
“那麽,客氏與閹黨之患,如何對付?”楊漣又問。
葉向高沒有說話,隻是伸出食指,往茶杯裏頭沾了下水,在幾案上,一字一字地書寫起來,寫了又沾,沾了又寫,幾乎寫滿了整個幾案,然後伸出巴掌來,又全部把水跡抹去……
楊漣與左光鬥一邊看,一邊點頭,臉上漸漸現出微笑。
“那,這件事便有勞葉大人了。”
………
唐寅頗有些百無聊賴的溜達在大街上,一臉不屑的掃過街道上高聲吆喝的百姓們。
熊孩子們又跑出來嬉鬧,不長記性似的,見到唐寅,一個個蹦蹦跳跳著圍過來,又唱起了歌兒:“窮乞丐,餓肚皮,銅錢滾進大江水;要飯的娃,好拉坬,圍桶蓋子敬菩薩;洗腳水,調粑粑,身上的虱子搓麻花......”
孩子們眼中還帶著好奇,唐寅身為一個乞丐,不去街頭討飯就已經夠拉坬了,居然還來逛大街,果然是懶得出奇。
唐寅對此無動於衷,懶得去理會這些孩子。在他眼中,這些商販,這些瓜娃子,都是賤民,而已。自己,要做的應該是轟轟烈烈的大事,卻不是討飯。至於現在,隻不過是暫時落魄罷了。
這樣的想法每當身處窘境時都會被唐寅拿來‘鼓勵’自己,正是得益於這樣的‘鼓舞’,唐寅才一路從薊州討飯到了洪都。
唐寅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隻是從養父的支言碎語中得知自己是被丟在門口,然後撿迴來的。似乎是,大概是,萬曆二十八年的時候,算算時間,姬三兒如今年二十二了。養母之前懷過兩胎,都夭折了。
養父脾氣暴躁,嗜酒如命,養母總是被打得死去活來,然後養母就虐待唐寅來發泄火氣。在十歲那年養母跟另一個男人私奔後,養父對唐寅的虐待就更加變本加厲了。所以從小到大,唐寅的身上無時無刻不是遍體鱗傷的。
養父總是抱怨撿來的居然不是個女娃,否則賣到青樓去作妓該是能賺不少酒錢,說不定自己也可以樂嗬樂嗬…養父越想越氣,就逼著唐寅去街上當小乞丐,要不來便是往死裏打。
從小打到大,唐寅居然沒有被活活打死,不得不說也是個奇跡,唐寅身子骨似乎是越打越結實了。
就在一個月以前,唐寅親手殺死了‘疼愛’自己二十多年的養父,那是一把從屠戶手裏偷來的殺豬刀,一共捅了九十九刀。唐寅那時幾乎要癲狂了,猩紅的眼睛猙獰的嘴角狂妄地大笑著。
唐寅很早就展現出來他的一個無與倫比的天賦:打架。與同行的乞丐打,和街上的混混打,跟巡街的衙役打,甚至上山砍柴的時候鬥過野狼。每次都是他贏,但是對養父的恐懼是從小累積起來的。
所以唐寅不敢去反抗。
最終,唐寅還是殺了他。在他醉酒的時候下的刀,唐寅怕養父清醒著隨便一聲驚叫都會動搖自己的‘決心’。
身上,臉上,刀上,紅色的白色的交織在一起,迸濺成一朵朵妖豔的花瓣。唐寅將自己二十多年來積攢的怨憤全都發泄了出來,一刀接一刀的進去、出來…
他生怕養父活過來繼續打他。
刀身帶出的血滴子從紅色變為了黑色,順著唐寅的胳膊流淌下來,流淌在掌紋裏,居然沒有填滿就滴答下來,細思極恐,若是有心一瞧,發現唐寅的左右手掌都被一條橫直的線絡分割成了兩半。
那一夜驚雷滾滾,雷鳴電閃,仿佛大明真的要滅亡了一般。閃電左劈一刀,右劈一刀,黑暗的天空到處是紅色的裂縫,隨著大雨嘩然,然後又歸於黑暗...
唐寅被官府通緝了。
當然隻是貼了告示就完事了,然後注明抓到此人怎麽樣提供線索怎麽樣雲雲,甚至連姓甚名誰外貌特征都不曾知曉,一樁慘案便草草了事。但唐寅也待不下去了,擺脫了養父的糾纏,他覺得自己可以放手去成就一番大事業了。
洪都應該是個好地方。
於是乎,唐寅一路從薊州南逃到洪都。一路討飯,一路殺人。但凡看誰不痛快,反正那柄兇器殺豬刀還在身上呢。一路上看遍了世態炎涼,百姓民不聊生,閹人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大明江山四處戰火紛飛。
倒是有個叫什麽白蓮教的小頭目,見到唐寅單槍匹馬捅死七八個挑事的臭乞丐後,主動來套近乎,邀請唐寅加入。
唐寅不知道白蓮教是幹什麽的,但是聽小頭目囉嗦了半天,他隻聽明白了倆個字:造反!
小頭目被摁在桌子上,動也動彈不得,唐寅一刀捅進去了他的後腦勺。往小頭目衣衫擦了擦殺豬刀上的腦漿子,然後把桌子上剩的一小碟花生米倒進口袋裏,唐寅‘嘎嘣嘎嘣’的吃著離開了。
………
那幫熊孩子不依不撓地喧嚷著,唐寅走著走著就來到了洪都的“首善書院”,這書院是鄒元標、馮從吾和高攀龍三個人創建的,是洪都士人講學的地方。
書院的規製並不大,灰瓦、紅磚、朱柱,風格樸素大方,一如無錫的“東林書院”。
無錫的“東林書院”是宋朝楊時講學的地方,早已荒廢。後來,由顧憲成、高攀龍的倡議重新修建。這個書院培養了一大批正直而優秀的官員,名震天下。鄒元標等人想重振世風,所以便在洪都也建了這一座“首善書院”。
唐寅來到書院的前麵,看著門前廊柱的對聯,便聽到旁邊一老翁抑揚頓挫著念叨: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字為正楷,聯句便是原來“東林書院”的對聯。這時,堂上一個人正在慷慨陳辭,那聲音正是禦史高攀龍的,原來今日是他在宣講,他說得起勁:
“......精忠如王德完,被人誹謗為邀功。人臣忌諱立功,甘居罪地,君父有了急難,袖手旁觀,此乃大亂之道。今人為邪說所迷,孝也不知其為孝,不孝也以為大孝;忠也不知其為忠,不忠也以為是大忠。忠、孝都可以顛倒、變亂,還有什麽事不可以亂來?”
傍晚,夕陽透過天宮的陣雲,往洪都城投射下一簇簇的霞光。那萬頃土地,一片金,一片藍,一片紅,一片綠。如火如血,變幻莫測,詭異萬端。
大明的早春仍然令人瑟瑟發抖,冷風夾著寒意,威風八麵地掠過大江南北,卷著一片又一片無人理睬的枯葉,分赴萬家各戶,散出蕭索的通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歡喜街最大的酒樓,醉仙樓。
最後殘存的一隻風鈴,抖索著,似乎發出淒悲的呻吟。那鈴聲又不禁令人聯想起更夫的打更聲,擴散著無窮的寂寞。
醉仙樓的許多柱子,由紅變褐,由褐變白,油漆片片脫落,柱子被白蟻蛀蝕中空,已是一座搖搖欲墜的危樓。樓瓦上白草黑苔,傾訴著無盡的歲月滄桑。
然而,樓上遊人依然若無其事,紛至杳來,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渾然不知大廈之將傾。
街道上原本零星的幾個人,漸漸的又多了起來,都是些做生意的小商販。滿大街的熟悉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的響起來,“包子嘞—熱騰騰的包子!”“大餅,正宗的西安府大餅—”
“棉油—喂——”賣油郎吆喝著從街這頭挑到那頭,然後又走向另一條街了。跟吃食不相幹的人也趁著這股子熱鬧勁使勁招攬著生意,“巴盆巴鍋——”補鍋匠操著模糊不清的方言衝行人喊夥著。
小孩子也早早的跟著自家大人起床來,無所事事,便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塊嬉戲。嘴裏念叨著坊間流傳深遠的民謠,“可笑嚴介溪,金銀如山積,刀鋸信手施。嚐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
幾個小孩子一邊唱一邊跳,鬧著鬧著便追打起來,絲毫沒有注意到路人異樣的眼光。
“砰——”
碎石塊從胖男孩手中擲出,其他孩子鬼得很,扭了扭身子就避過去了。但是石頭可沒長眼,速度不減,直愣愣的砸在了還在小巷口酣酣大睡的唐寅的額頭上。
“他娘的!”
唐寅疼的淚珠子差點掉出來,揉搓著腦袋從地上捯飭起來,一眼就看到了不遠處幾個鬼頭正在偷笑,不由得怒氣橫生。
但是遲遲不見唐寅過去‘報仇’,隻是惡狠狠地瞪著他們。
原是幾個夥夫不知道何時朝這邊過來,正是收攤來接孩子的幾個父親。見是唐寅,原本樂嗬的神情頓時凝固下來,轉而換上了一副警惕且又警告的神色。
幾人深知唐寅不是個善茬。
“你這廝想做甚?”其中一個人故作兇狠的問道。
“哼。”唐寅抱起個肩膀倚在牆上,“幾個瓜娃子拿石頭丟我,你看我這腦袋。”
幾個夥夫一瞧,還真是,唐寅的額頭上居然鼓起來老大一個包。這幫小祖宗可真能惹麻煩,惹誰不好,偏去招惹這個活閻羅!幾個大人心裏暗氣。
“這樣罷,唐兄弟,明兒早俺給你留四個包子,莫計較這些瓜娃子,好麽?”剛才問的人這樣商量道。
“也好。”唐寅覺得範不著為幾個孩子惹惱了幾人,畢竟不容易再謀個新地方乞討,還能白混四個包子吃,這樣甚好,甚好罷。
幾個夥夫領上自家孩子匆匆離去,片刻不想多呆,唐寅背過身去啐了一口,“老匹夫。”走的幾人麵上雖‘教訓’著自家孩子,心裏卻也是暗暗咒罵唐寅這個臭潑皮。
這唐寅是出了名的記仇,可謂是睚眥必報,你要是為難他他就整你,保不齊惱羞成怒殺了人都可以。反正惹了他就是引火燒身,躲都躲不掉。
像前幾日唐寅剛來歡喜街的時候,幾個臭乞丐故意刁難他,結果第二日被人發現擰斷脖子吊在了牌樓上。
可畢竟時局動蕩兵荒馬亂的,官府的老爺都被皇帝一個高興發配充軍去了,死幾個叫花子根本不會來人管。但歡喜街的街坊們彼此都心知肚明,覺得唐寅腦袋裏缺根兒筋,不講道理,都不想跟這人較勁。
......
醉仙樓上,一個須發老人,精神矍鑠,端坐在包間裏,手上把著茶杯似是在品茶,眉宇間卻又不自覺地流露出緊張之色,像是在焦急等什麽人。
“吱剌——”包間的門被小二輕聲推開,隨後小二躬下腰恭敬的請進兩人來,老人急忙放下茶杯將二人迎進來,隨後一擺手讓小二下去了。
“台山兄,自打你辭官後,可是許久未見了。”兩人拱了拱手這樣說道。
“唉,文孺、遺直啊,老夫雖是退隱還鄉,心中卻是時時刻刻不在牽掛著朝廷的事啊,如今邀二位前來,實乃有要事相商。”
這喝茶的老人正是前內閣首輔兼任兵部尚書的中極殿大學士,葉向高。至於後來的兩人,分別是禦史左光鬥與兵部給事中楊漣。
兩人得知歸隱的葉向高相邀,即知今日之會定有緊要之事相商,快馬加鞭趕來。
此刻此地,沒有官位大小之分,沒有資曆長幼之分,他們都是為朝廷出謀劃策的奠基者。
葉向高為了謹慎起見,特意交代了個最可靠的夥計負責茶水與點心,並且還包下了左右兩個包間,閑雜人等一律不得在包間周遭滋擾。
包間的牆上懸著一副對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字是狂草,葉向高自己的手筆,今日有心把對聯掛在此處,就是要警醒眾人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對聯當中,一幅圖懸掛,名曰“猛虎下山”圖。一隻斑斕白虎,雄踞在懸崖之上,仰首對月長嘯,似有地動山搖的氣概。
三人各自來到座上,葉向高坐西向東,左光鬥坐北麵南,而楊漣則是背著雙手,望著畫中的白虎愣愣出神,久久,才轉過身來,點點頭道:
“我本是欲望不多,在官場也算混跡了十餘載,令我心驚魄動的事不多。爾今見到這山中之王,虎虎生威,似有寒風襲體,背脊發涼,這猛虎當真有出柙之勢。再看這書法,蒼勁有力筆走龍蛇,莫不是台山兄將自己的精氣神給貫注了進去?”
葉向高輕呷一口茶水,謙遜地答道:“文孺真是謬讚了,魯莽一作罷也,難登大雅之堂。”
這時門外輕咳一聲,小二已將點心熱茶送到門外。楊漣打開門接過,折身分遞給葉向高,左光鬥,自己也留下一杯茶水。
葉向高坐在靠背的太師椅上,開門見山的講道:
“當今,朝廷已是五官不全,四肢殘缺,半身不遂……聖上已經派旨請我迴去繼續擔任內閣首輔一職,我推脫不掉的......可大明內憂外患,我們做臣子的,總該要做點什麽。管理國家,‘選官用人’是第一要事,用人不當,則萬事俱休。”
大家一邊品茶,一邊思索,心裏其實都跟明鏡兒似的:
眾所周知,敗家子萬曆帝執政四十多年,對天下的破壞和大明朝廷的瓦解,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朝廷被搞成一夥明火執仗的匪徒,無數百姓淪為流民與乞丐。
直到萬曆不斷發病,眼看已經撒手歸去,新帝登基便是大明起死迴生的絕佳時機。可新帝登基不到一個月時間,居然也跟著萬曆一起走了,這不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破鼓橫遭萬人捶麽!
見兩人不語,葉向高撫著胡須繼續說道:“過往先帝朱常洛忍辱負重多年,也是頗識大體之聖君,想來會聖明許多。那時要使五府六部人才濟濟,朝政一片清明,振興大明就有望了。可如今,隻能看我們這些臣子們的了。”
“當如是。”左光鬥讚同這番話。
“我等應當警惕一些變故。”楊漣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隻是說了這句話。
“怎麽講?”葉向高問道。
“前幾日聖上的貼身宦官王公公悄悄派人遞給我一張字條,‘今主上已日薄奄奄,恐是尋則崩矣。雖為九五之尊,然哥兒性善,客氏必不已,恐阻梗’。那客氏工於心計且有宦官作祟,我們該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矣。”
“所言甚是。”葉向高和左光鬥如醍醐灌頂,意識到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麻煩。
楊漣圓瞪大眼,望著牆上虎虎有生氣的百獸之王,心想,當今庸君執政,若無一群猛虎出山,這世道當真一發不可收拾了!自從首輔張居正去世之後,萬曆帝開始倒行逆施,朝廷圍繞著“冊立太子”以及“礦稅”兩事爭鬧不休,出現了一批又一批敢於同萬曆帝抗爭的好漢,他們都是剛正不阿的人物,大都為‘東林黨人’,堪稱一代精英。
但萬曆帝卻對他們深惡痛絕,把正直視為罪行,竟然以“賣直邀功”的罪,將他們全都逐出朝廷,皇帝身邊隻剩下一堆渣滓,這些渣滓一味看風轉舵,專事討好皇帝與鄭貴妃,對蒙難的直臣落井下石,為他們戴上派係的帽子,說他們是‘東林黨’或其同情者,以含糊其罪。
想到這裏,楊漣將茶杯往案上一放,霍地站了起來,他身材魁梧,聲音洪亮,慷慨陳詞:
“今欲重振朝綱,非起用‘東林黨人’莫屬,顧憲成前輩的學生都是一代精英,而今葉首輔不日就要重登朝堂,若是將‘東林黨人’全數召迴朝廷,君臣間定然默契不悖,形成一個風雲際會的新局麵,如此則國家有望,百姓有靠,‘中興大明’當真是指日可待!”
葉向高和左光鬥望著楊漣那紫銅色四方臉廓,耳聽那金石般的話語,手中的茶水不知不覺隨著他一揮一灑潑了出來,不覺大為振奮,滿意的交互一眼,不住地點頭。
三人說的入神,聽的也出神,竟絲毫未察覺到門外頻頻傳來的輕咳聲。許久,才見左光鬥匆忙起身出去,端進來三碗蓮子粥,還騰騰地冒著熱氣。
“如此,朝堂的事情便交給文孺操辦罷。至於東林事務,遺直自會應付的。”葉向高把任務交給了楊漣。
“那麽,客氏與閹黨之患,如何對付?”楊漣又問。
葉向高沒有說話,隻是伸出食指,往茶杯裏頭沾了下水,在幾案上,一字一字地書寫起來,寫了又沾,沾了又寫,幾乎寫滿了整個幾案,然後伸出巴掌來,又全部把水跡抹去……
楊漣與左光鬥一邊看,一邊點頭,臉上漸漸現出微笑。
“那,這件事便有勞葉大人了。”
………
唐寅頗有些百無聊賴的溜達在大街上,一臉不屑的掃過街道上高聲吆喝的百姓們。
熊孩子們又跑出來嬉鬧,不長記性似的,見到唐寅,一個個蹦蹦跳跳著圍過來,又唱起了歌兒:“窮乞丐,餓肚皮,銅錢滾進大江水;要飯的娃,好拉坬,圍桶蓋子敬菩薩;洗腳水,調粑粑,身上的虱子搓麻花......”
孩子們眼中還帶著好奇,唐寅身為一個乞丐,不去街頭討飯就已經夠拉坬了,居然還來逛大街,果然是懶得出奇。
唐寅對此無動於衷,懶得去理會這些孩子。在他眼中,這些商販,這些瓜娃子,都是賤民,而已。自己,要做的應該是轟轟烈烈的大事,卻不是討飯。至於現在,隻不過是暫時落魄罷了。
這樣的想法每當身處窘境時都會被唐寅拿來‘鼓勵’自己,正是得益於這樣的‘鼓舞’,唐寅才一路從薊州討飯到了洪都。
唐寅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隻是從養父的支言碎語中得知自己是被丟在門口,然後撿迴來的。似乎是,大概是,萬曆二十八年的時候,算算時間,姬三兒如今年二十二了。養母之前懷過兩胎,都夭折了。
養父脾氣暴躁,嗜酒如命,養母總是被打得死去活來,然後養母就虐待唐寅來發泄火氣。在十歲那年養母跟另一個男人私奔後,養父對唐寅的虐待就更加變本加厲了。所以從小到大,唐寅的身上無時無刻不是遍體鱗傷的。
養父總是抱怨撿來的居然不是個女娃,否則賣到青樓去作妓該是能賺不少酒錢,說不定自己也可以樂嗬樂嗬…養父越想越氣,就逼著唐寅去街上當小乞丐,要不來便是往死裏打。
從小打到大,唐寅居然沒有被活活打死,不得不說也是個奇跡,唐寅身子骨似乎是越打越結實了。
就在一個月以前,唐寅親手殺死了‘疼愛’自己二十多年的養父,那是一把從屠戶手裏偷來的殺豬刀,一共捅了九十九刀。唐寅那時幾乎要癲狂了,猩紅的眼睛猙獰的嘴角狂妄地大笑著。
唐寅很早就展現出來他的一個無與倫比的天賦:打架。與同行的乞丐打,和街上的混混打,跟巡街的衙役打,甚至上山砍柴的時候鬥過野狼。每次都是他贏,但是對養父的恐懼是從小累積起來的。
所以唐寅不敢去反抗。
最終,唐寅還是殺了他。在他醉酒的時候下的刀,唐寅怕養父清醒著隨便一聲驚叫都會動搖自己的‘決心’。
身上,臉上,刀上,紅色的白色的交織在一起,迸濺成一朵朵妖豔的花瓣。唐寅將自己二十多年來積攢的怨憤全都發泄了出來,一刀接一刀的進去、出來…
他生怕養父活過來繼續打他。
刀身帶出的血滴子從紅色變為了黑色,順著唐寅的胳膊流淌下來,流淌在掌紋裏,居然沒有填滿就滴答下來,細思極恐,若是有心一瞧,發現唐寅的左右手掌都被一條橫直的線絡分割成了兩半。
那一夜驚雷滾滾,雷鳴電閃,仿佛大明真的要滅亡了一般。閃電左劈一刀,右劈一刀,黑暗的天空到處是紅色的裂縫,隨著大雨嘩然,然後又歸於黑暗...
唐寅被官府通緝了。
當然隻是貼了告示就完事了,然後注明抓到此人怎麽樣提供線索怎麽樣雲雲,甚至連姓甚名誰外貌特征都不曾知曉,一樁慘案便草草了事。但唐寅也待不下去了,擺脫了養父的糾纏,他覺得自己可以放手去成就一番大事業了。
洪都應該是個好地方。
於是乎,唐寅一路從薊州南逃到洪都。一路討飯,一路殺人。但凡看誰不痛快,反正那柄兇器殺豬刀還在身上呢。一路上看遍了世態炎涼,百姓民不聊生,閹人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大明江山四處戰火紛飛。
倒是有個叫什麽白蓮教的小頭目,見到唐寅單槍匹馬捅死七八個挑事的臭乞丐後,主動來套近乎,邀請唐寅加入。
唐寅不知道白蓮教是幹什麽的,但是聽小頭目囉嗦了半天,他隻聽明白了倆個字:造反!
小頭目被摁在桌子上,動也動彈不得,唐寅一刀捅進去了他的後腦勺。往小頭目衣衫擦了擦殺豬刀上的腦漿子,然後把桌子上剩的一小碟花生米倒進口袋裏,唐寅‘嘎嘣嘎嘣’的吃著離開了。
………
那幫熊孩子不依不撓地喧嚷著,唐寅走著走著就來到了洪都的“首善書院”,這書院是鄒元標、馮從吾和高攀龍三個人創建的,是洪都士人講學的地方。
書院的規製並不大,灰瓦、紅磚、朱柱,風格樸素大方,一如無錫的“東林書院”。
無錫的“東林書院”是宋朝楊時講學的地方,早已荒廢。後來,由顧憲成、高攀龍的倡議重新修建。這個書院培養了一大批正直而優秀的官員,名震天下。鄒元標等人想重振世風,所以便在洪都也建了這一座“首善書院”。
唐寅來到書院的前麵,看著門前廊柱的對聯,便聽到旁邊一老翁抑揚頓挫著念叨: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字為正楷,聯句便是原來“東林書院”的對聯。這時,堂上一個人正在慷慨陳辭,那聲音正是禦史高攀龍的,原來今日是他在宣講,他說得起勁:
“......精忠如王德完,被人誹謗為邀功。人臣忌諱立功,甘居罪地,君父有了急難,袖手旁觀,此乃大亂之道。今人為邪說所迷,孝也不知其為孝,不孝也以為大孝;忠也不知其為忠,不忠也以為是大忠。忠、孝都可以顛倒、變亂,還有什麽事不可以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