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門這又布置了一道新的陣法,和外麵的隔絕陣法不同,這裏布置的是殺陣。
八門金鎖陣。
根據八卦陣演化而來,此陣發最早出現,是在華夏三國時期,諸葛武侯根據奇門遁甲中的八門方位、星象、地形等因素所製定用於古代戰場上的戰陣。
一旦展開,威力極為巨大。
後道門中人學習此陣,將其簡化改良,就變成了現如今的模樣。
而此時北野家族中門的位置,便是布下了此陣法。
我仔細觀察過後,發現他們並沒有對陣法進行改造,變的向外麵五行定氣陣那樣不倫不類,不知道是沒有本事修改,還是察覺到了陣法的威力,所以沒有胡亂改動。
當然,內心深處我還是傾向於前者。
但不管怎麽說,見到了熟悉的法陣,倒是替我省下了觀察破解的時間,直接展開八卦步,找到生門,便再次悄無聲息的潛入內部。
這莊園建製為三進三出,看起來並不繁瑣,但沒一進的麵積都十分巨大,粗略估算下,整個莊園內部恐怕居住了不下上千人。
從中門進來後,就是第二進的院落,這裏和外麵差不多,同樣有許多穿著和服的人進行修煉,隻不過其朮法強度要比外麵高了不少。
我快速在院落裏轉了一圈,沒發現什麽特殊的地方,便又繼續向內部走去。
中堂位置,雖然沒有再布置新的陣法,但越向這邊靠近,其守衛就越發嚴密。
最外圍有不少手持武士刀的刺客進行訓練。
再往裏走,明麵上似乎看不到什麽布置,但通過氣機感應,我卻是發現,在所有陰暗的地方,假山,花園,房梁頂部,各個關鍵位置,可以說四麵八方都有隱藏的氣息,在嚴密的監視周遭一切。
肉眼看去,我所感應到的氣機位置卻沒有任何發現,若仔細看的話,似乎光線略顯暗淡一些,但絕對看不到有人影潛藏。
我內心一動,頓時明白過來,這些大概就是島國知名的忍者了。
曾經在華夏學了一點粗淺的五行遁術,迴來被應用到忍術當中,讓他們顯得頗為神秘。
實際上,這遁術和我所用的隱身術簡直天差地遠,他們也隻能停留在原地,利用簡單的朮法,攪亂四周元氣,產生光線折射,來蒙蔽人的視覺,使別人無法發現他們的身形。
而這遁法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移動,一旦展開動作,遁術會立即失效,卻是比我身上的隱身符差遠了。
北野家族是島國著名的陰陽道一脈,陰陽道朮法因為偏向於奇詭,擅長遠距離無聲無息的刺殺,但自己被近身後,卻是毫無辦法。
所以曆來陰陽師出行的時候,身邊都會跟隨一兩名忍者進行保護。
島國最為著名的幾大忍者家族,便是伊賀、甲賀、武藏等忍者家族,他們的武力甚至比北野家族要更勝一籌。
不過與這幾大家族不同,北野家族是主修陰陽道,忍者方麵,則都是家族的旁係子弟,或者沒有陰陽師天賦的子弟進行修習。
實際上,但凡從戰國時代延續下來的家族,大部分家裏都會留有一些忍術訓練方法,也逐漸鍛煉成了各族的隱秘力量。
我收斂好自身氣息,就這麽大搖大擺的走入了中堂,整個中堂上下完全沒有一人能夠察覺,甚至離我最近的不過數米遠,卻也感應不到我的存在。
此時,位於中堂的主位上,正坐著一名年過半百的老者,身上穿著傳統的陰陽師長服。
在他麵前,一名穿著忍著裝束的中年人半跪在地上,恭敬道,“家主,隱殺小隊已經發現目標,並且追蹤了上去,相信很快就有結果傳迴來了。”
“很好。”
那老者點了點頭。
聽著兩人的對話,我頓時明白過來,原來這老者就是現任的北野家族的家主,按照那些陰魂的講述,他的名字應該是北野紀。
心裏想著,卻聽北野紀接著道,“記得,刺殺成功後,最好想辦法將那混蛋的頭顱帶迴來,我要在茂樹的墳前親自祭拜,以慰我徒之靈。”
“是。”
中年人恭敬領命。
北野紀擺了擺手,道,“下去吧。”
“遵令。”
中年人拜服在地,額頭貼著地麵恭敬的行了一禮,這才緩緩起身退去。
“茂樹?”
聽著兩人的話,我心裏頓時想起一個人來,那個當初在異能者大會上對我進行挑釁的小鬼子,他的名字正是叫江琦茂樹,難道他就是北野紀的徒弟?
怪不得這老家夥會派人暗殺我,原來還跟我有這麽一段矛盾。
“哼,老東西,派出那麽幾個雜毛就想殺我,你真是太小瞧我了,可惜啊,你永遠也不會聽到他們刺殺成功的消息了。”
我心裏嘀咕著,卻見那中年人走遠之後,北野紀又靜坐了片刻,隨後便悠然起身,向後麵走去。
霎時間,有三名忍者也收斂氣息,鬼魅般的跟隨在後。
我心裏一動,同樣悄悄的跟了上去。
離開中堂,北野紀徑直走向後院,向角落處一個不起眼的房屋走去。
幾名忍者跟隨到這,便是紛紛停下了腳步,不再繼續前行。
我悄悄從幾人身旁穿過,緊貼在北野紀的身後,和他一同進屋。
房間裏的擺設很簡單,並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
北野紀進來後並沒有停留,直接來到旁邊的書架位置,伸手在角落摸索了一陣,按下一個按鈕,隨後,就見書架無聲無息的從中間分開,露出一道暗門。
北野紀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跟蹤,上前打開暗門,便見到一處向下的階梯緩緩延伸。
他移步進去,我也同樣悄然跟了上來。
這密室藏的這麽隱秘,肯定牽連了北野家族的大秘密,我也有些好奇,不知道裏麵到底有什麽東西。
階梯一直向下,我跟在北野紀身後,足足走了十幾分鍾,也不知道具體來到地下多深的位置了,前麵北野紀的身形終於一頓,便見在其麵前,佇立了一道厚重的石門。
八門金鎖陣。
根據八卦陣演化而來,此陣發最早出現,是在華夏三國時期,諸葛武侯根據奇門遁甲中的八門方位、星象、地形等因素所製定用於古代戰場上的戰陣。
一旦展開,威力極為巨大。
後道門中人學習此陣,將其簡化改良,就變成了現如今的模樣。
而此時北野家族中門的位置,便是布下了此陣法。
我仔細觀察過後,發現他們並沒有對陣法進行改造,變的向外麵五行定氣陣那樣不倫不類,不知道是沒有本事修改,還是察覺到了陣法的威力,所以沒有胡亂改動。
當然,內心深處我還是傾向於前者。
但不管怎麽說,見到了熟悉的法陣,倒是替我省下了觀察破解的時間,直接展開八卦步,找到生門,便再次悄無聲息的潛入內部。
這莊園建製為三進三出,看起來並不繁瑣,但沒一進的麵積都十分巨大,粗略估算下,整個莊園內部恐怕居住了不下上千人。
從中門進來後,就是第二進的院落,這裏和外麵差不多,同樣有許多穿著和服的人進行修煉,隻不過其朮法強度要比外麵高了不少。
我快速在院落裏轉了一圈,沒發現什麽特殊的地方,便又繼續向內部走去。
中堂位置,雖然沒有再布置新的陣法,但越向這邊靠近,其守衛就越發嚴密。
最外圍有不少手持武士刀的刺客進行訓練。
再往裏走,明麵上似乎看不到什麽布置,但通過氣機感應,我卻是發現,在所有陰暗的地方,假山,花園,房梁頂部,各個關鍵位置,可以說四麵八方都有隱藏的氣息,在嚴密的監視周遭一切。
肉眼看去,我所感應到的氣機位置卻沒有任何發現,若仔細看的話,似乎光線略顯暗淡一些,但絕對看不到有人影潛藏。
我內心一動,頓時明白過來,這些大概就是島國知名的忍者了。
曾經在華夏學了一點粗淺的五行遁術,迴來被應用到忍術當中,讓他們顯得頗為神秘。
實際上,這遁術和我所用的隱身術簡直天差地遠,他們也隻能停留在原地,利用簡單的朮法,攪亂四周元氣,產生光線折射,來蒙蔽人的視覺,使別人無法發現他們的身形。
而這遁法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移動,一旦展開動作,遁術會立即失效,卻是比我身上的隱身符差遠了。
北野家族是島國著名的陰陽道一脈,陰陽道朮法因為偏向於奇詭,擅長遠距離無聲無息的刺殺,但自己被近身後,卻是毫無辦法。
所以曆來陰陽師出行的時候,身邊都會跟隨一兩名忍者進行保護。
島國最為著名的幾大忍者家族,便是伊賀、甲賀、武藏等忍者家族,他們的武力甚至比北野家族要更勝一籌。
不過與這幾大家族不同,北野家族是主修陰陽道,忍者方麵,則都是家族的旁係子弟,或者沒有陰陽師天賦的子弟進行修習。
實際上,但凡從戰國時代延續下來的家族,大部分家裏都會留有一些忍術訓練方法,也逐漸鍛煉成了各族的隱秘力量。
我收斂好自身氣息,就這麽大搖大擺的走入了中堂,整個中堂上下完全沒有一人能夠察覺,甚至離我最近的不過數米遠,卻也感應不到我的存在。
此時,位於中堂的主位上,正坐著一名年過半百的老者,身上穿著傳統的陰陽師長服。
在他麵前,一名穿著忍著裝束的中年人半跪在地上,恭敬道,“家主,隱殺小隊已經發現目標,並且追蹤了上去,相信很快就有結果傳迴來了。”
“很好。”
那老者點了點頭。
聽著兩人的對話,我頓時明白過來,原來這老者就是現任的北野家族的家主,按照那些陰魂的講述,他的名字應該是北野紀。
心裏想著,卻聽北野紀接著道,“記得,刺殺成功後,最好想辦法將那混蛋的頭顱帶迴來,我要在茂樹的墳前親自祭拜,以慰我徒之靈。”
“是。”
中年人恭敬領命。
北野紀擺了擺手,道,“下去吧。”
“遵令。”
中年人拜服在地,額頭貼著地麵恭敬的行了一禮,這才緩緩起身退去。
“茂樹?”
聽著兩人的話,我心裏頓時想起一個人來,那個當初在異能者大會上對我進行挑釁的小鬼子,他的名字正是叫江琦茂樹,難道他就是北野紀的徒弟?
怪不得這老家夥會派人暗殺我,原來還跟我有這麽一段矛盾。
“哼,老東西,派出那麽幾個雜毛就想殺我,你真是太小瞧我了,可惜啊,你永遠也不會聽到他們刺殺成功的消息了。”
我心裏嘀咕著,卻見那中年人走遠之後,北野紀又靜坐了片刻,隨後便悠然起身,向後麵走去。
霎時間,有三名忍者也收斂氣息,鬼魅般的跟隨在後。
我心裏一動,同樣悄悄的跟了上去。
離開中堂,北野紀徑直走向後院,向角落處一個不起眼的房屋走去。
幾名忍者跟隨到這,便是紛紛停下了腳步,不再繼續前行。
我悄悄從幾人身旁穿過,緊貼在北野紀的身後,和他一同進屋。
房間裏的擺設很簡單,並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
北野紀進來後並沒有停留,直接來到旁邊的書架位置,伸手在角落摸索了一陣,按下一個按鈕,隨後,就見書架無聲無息的從中間分開,露出一道暗門。
北野紀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跟蹤,上前打開暗門,便見到一處向下的階梯緩緩延伸。
他移步進去,我也同樣悄然跟了上來。
這密室藏的這麽隱秘,肯定牽連了北野家族的大秘密,我也有些好奇,不知道裏麵到底有什麽東西。
階梯一直向下,我跟在北野紀身後,足足走了十幾分鍾,也不知道具體來到地下多深的位置了,前麵北野紀的身形終於一頓,便見在其麵前,佇立了一道厚重的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