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混沌終究是小薑寧和小韓水邊一起吃完的。
“說是都給你吃,最後還是我們一人一半,算來算去,到底是你虧了。”薑寧笑道。
明豔少女搖了搖頭,笑容綻放,如恆久綻放的絢爛曇花,“你那一枚銅錢哪裏是撿到了,分明就是偷別人的,隔天一覺起來,走路慢慢吞吞扭扭捏捏,還打死都不讓三哥和小楓碰,擺明是挨打了,以為我看不出來呀?”
少女一雙秋水長眸定定的看著薑寧,笑道:“所以說呀,我哪裏有吃虧?分明是賺了才對!”
薑寧搖頭輕笑:“還是瞞不過你。”
韓水煙之於自己,大抵就像自己之於鵲兒,不管做什麽,都會被對方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薑寧如是想。
“混沌多少錢?”
許久混沌還沒有上來,薑寧覺得無聊,就信口問道。
“哦,三文。”
正在埋頭做餛飩的斯文攤主手下不停,迴應卻依舊慢了半拍,做飯的時候依舊在想著別的什麽事情,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韓水煙也察覺到了那人的異常,卻做出了與薑寧一般無二的反應,並不願過多詢問,隻是笑言道:“這麽多年,不少東西都變貴了,這餛飩到還是老樣子。”
“哪有?”薑寧笑道:“前一段時間在雲霧城裏吃了一碗混沌,又不是元食,竟然跟我要了足足八文錢,也就是咱這位攤主實誠罷了。”
薑寧和韓水煙說話的聲音不高,卻也沒有故意壓低,攤子裏之內空空蕩蕩,方圓五步之內除了三人之外更無他人,那個斯文的店家自然也是聽到了。
熱騰騰冒著白氣的混沌滿滿的盛了一大碗,薑寧和韓水邊一左一右隔著桌角,爭搶著碗裏的混沌,簡簡單單的飯菜吃得熱火朝天。
擠擠攘攘的街道之上,來來往往多是窮人,似薑寧與韓水邊這樣穿著精美的人並不算多,自然而然也就變得格外的顯眼。
先前兩人走來的時候,行人們皆不自覺的讓開了一條道路。
如今見到兩人在那無人問津的攤子上寒顫的隻點了一碗餛飩,好奇者有,鄙夷者有,更多的人隻是單純的覺得現在的有錢人是真的扣門兒。
隻有那斯文攤主不同。
端上了餛飩之後,他就走到了一邊,找了張桌子坐下,安安靜靜的看著吃飯的兩人,方才略有些渾濁迷離的眼神此刻清澈得就如小天地中的冰湖湖水,搖杆無形之中也直了許多。
斯文男子緩緩的從腰間摸出了一把尖刀,這不是一把做飯用的廚刀,而是一把用來殺人的短刀。
這不是一個廚子或者一個斯文書生身上應該帶著的東西。
正在吃飯的薑寧還有韓水邊依舊圍著那碗餛飩爭搶的熱火朝天,仿佛什麽都沒有察覺。
斯文攤主緩步走到灶台旁邊,低頭看著手裏的那把短刀怔怔出神。
笛叉嗩呐的喜慶聲音突兀的從街角的地方響起,三馬齊拉的膠皮軲轆車伴隨著大紅鞭炮的爆裂聲響由遠及近,斯文攤主依舊麵對著灶台,背對著街道,看著自己手中的牛耳朵短刀怔怔出神。
唯有那顫抖的手臂暴露出了他心中萬般的不平靜。
灶台的火光映照之下,斯文攤主的表情時而猙獰時而平靜,柴火燃燒是升起的灰色煙塵嗆得咳嗽出了眼淚。
小腿肚顫抖著,好幾次他經不住有些想要轉過身來,卻終究隻是定定的站在那裏,雙腳像是在地上紮了根,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迴頭。
街坊鄰居還有行人一邊走進了想要沾些喜氣,一邊時不時的對著斯文攤主這邊指指點點,好奇者沒有,鄙夷者,遺憾者,憐憫者卻比比皆是。
今天她改嫁。
第一次,是嫁給了他。
那一年,他牽起她的手的時候,也曾有所謂‘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山盟海誓。
他很開心。
他是一個窮書生,她卻是一個殷實人家的掌上明珠。
她的父親不同意,要把她嫁給表哥,她不同意,就跟著他跑了出來,一起讀書,一起賣混沌。
他起先是不同意的。
門不當,戶不對。
閑言碎語擾人心,她不在乎,他卻在乎。
他不是在乎別人戳自己脊梁骨,說什麽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誅心言語,而是在乎那些流言蜚語之中捎帶腳的她的名字。
可他拗不過她,在加上一點點私心,他終究同意了。
隻是快樂正如所有人預期中的那樣,新鮮感一過,剩下的就隻是茶米油鹽的零星瑣碎。
這種壓力,衣食無憂的她又何曾承受過?
她不懂,在他們這樣的尋常人家裏,便是天仙一樣的人兒嫁做人婦之後,也是要穿起圍裙做事情的。
窮人的日子不好過,晴天太曬,雨天又太冷,沒有半點浪漫。
她是真的愛他,耐著性子,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沒有離開。
隻是日子久了,她臉上的笑容就越來越少,越來越少,直到最後,兩人站在彼此的麵前,終究成了一場相看兩相厭的噩夢。
第三個年頭的時候,她悄悄的迴了娘家。
原因很簡單也很直白,第三次的科舉考試,他又落第了。
原以為隻是兩人吵架,一時沒有想開,等她氣消了自然就會迴來。
可是她沒有。
直到後來,他聽人說,表哥不嫌棄她跟過別人,她決定要跟表哥過了。
就連修書也是嶽父來要的,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迴過這個一貧如洗的家。
餛飩鋪子的生意還是有的,隻是他憤憤不平的去了嶽父家理論,門都沒有進去就被人家趕了出來,街坊鄰居都聽到了他放出的要殺人的狠話。
“那喬兒的也倔,秀才說要殺人,家裏人都勸她迎親的時候改道,殺不殺得了另說,若是鬧了起來,總是免不了敗人興致,可她就偏要從這條街過,偏要他來殺她才高興。”
“這就是傳說中的愛之深,恨之切了吧?”
迎親的隊伍緩緩走過,斯文攤主依舊隻是背對著街麵,一直到那表哥騎著棗紅馬兒經過了餛飩攤子,他也沒有轉過身來。
“說是都給你吃,最後還是我們一人一半,算來算去,到底是你虧了。”薑寧笑道。
明豔少女搖了搖頭,笑容綻放,如恆久綻放的絢爛曇花,“你那一枚銅錢哪裏是撿到了,分明就是偷別人的,隔天一覺起來,走路慢慢吞吞扭扭捏捏,還打死都不讓三哥和小楓碰,擺明是挨打了,以為我看不出來呀?”
少女一雙秋水長眸定定的看著薑寧,笑道:“所以說呀,我哪裏有吃虧?分明是賺了才對!”
薑寧搖頭輕笑:“還是瞞不過你。”
韓水煙之於自己,大抵就像自己之於鵲兒,不管做什麽,都會被對方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薑寧如是想。
“混沌多少錢?”
許久混沌還沒有上來,薑寧覺得無聊,就信口問道。
“哦,三文。”
正在埋頭做餛飩的斯文攤主手下不停,迴應卻依舊慢了半拍,做飯的時候依舊在想著別的什麽事情,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韓水煙也察覺到了那人的異常,卻做出了與薑寧一般無二的反應,並不願過多詢問,隻是笑言道:“這麽多年,不少東西都變貴了,這餛飩到還是老樣子。”
“哪有?”薑寧笑道:“前一段時間在雲霧城裏吃了一碗混沌,又不是元食,竟然跟我要了足足八文錢,也就是咱這位攤主實誠罷了。”
薑寧和韓水煙說話的聲音不高,卻也沒有故意壓低,攤子裏之內空空蕩蕩,方圓五步之內除了三人之外更無他人,那個斯文的店家自然也是聽到了。
熱騰騰冒著白氣的混沌滿滿的盛了一大碗,薑寧和韓水邊一左一右隔著桌角,爭搶著碗裏的混沌,簡簡單單的飯菜吃得熱火朝天。
擠擠攘攘的街道之上,來來往往多是窮人,似薑寧與韓水邊這樣穿著精美的人並不算多,自然而然也就變得格外的顯眼。
先前兩人走來的時候,行人們皆不自覺的讓開了一條道路。
如今見到兩人在那無人問津的攤子上寒顫的隻點了一碗餛飩,好奇者有,鄙夷者有,更多的人隻是單純的覺得現在的有錢人是真的扣門兒。
隻有那斯文攤主不同。
端上了餛飩之後,他就走到了一邊,找了張桌子坐下,安安靜靜的看著吃飯的兩人,方才略有些渾濁迷離的眼神此刻清澈得就如小天地中的冰湖湖水,搖杆無形之中也直了許多。
斯文男子緩緩的從腰間摸出了一把尖刀,這不是一把做飯用的廚刀,而是一把用來殺人的短刀。
這不是一個廚子或者一個斯文書生身上應該帶著的東西。
正在吃飯的薑寧還有韓水邊依舊圍著那碗餛飩爭搶的熱火朝天,仿佛什麽都沒有察覺。
斯文攤主緩步走到灶台旁邊,低頭看著手裏的那把短刀怔怔出神。
笛叉嗩呐的喜慶聲音突兀的從街角的地方響起,三馬齊拉的膠皮軲轆車伴隨著大紅鞭炮的爆裂聲響由遠及近,斯文攤主依舊麵對著灶台,背對著街道,看著自己手中的牛耳朵短刀怔怔出神。
唯有那顫抖的手臂暴露出了他心中萬般的不平靜。
灶台的火光映照之下,斯文攤主的表情時而猙獰時而平靜,柴火燃燒是升起的灰色煙塵嗆得咳嗽出了眼淚。
小腿肚顫抖著,好幾次他經不住有些想要轉過身來,卻終究隻是定定的站在那裏,雙腳像是在地上紮了根,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迴頭。
街坊鄰居還有行人一邊走進了想要沾些喜氣,一邊時不時的對著斯文攤主這邊指指點點,好奇者沒有,鄙夷者,遺憾者,憐憫者卻比比皆是。
今天她改嫁。
第一次,是嫁給了他。
那一年,他牽起她的手的時候,也曾有所謂‘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山盟海誓。
他很開心。
他是一個窮書生,她卻是一個殷實人家的掌上明珠。
她的父親不同意,要把她嫁給表哥,她不同意,就跟著他跑了出來,一起讀書,一起賣混沌。
他起先是不同意的。
門不當,戶不對。
閑言碎語擾人心,她不在乎,他卻在乎。
他不是在乎別人戳自己脊梁骨,說什麽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誅心言語,而是在乎那些流言蜚語之中捎帶腳的她的名字。
可他拗不過她,在加上一點點私心,他終究同意了。
隻是快樂正如所有人預期中的那樣,新鮮感一過,剩下的就隻是茶米油鹽的零星瑣碎。
這種壓力,衣食無憂的她又何曾承受過?
她不懂,在他們這樣的尋常人家裏,便是天仙一樣的人兒嫁做人婦之後,也是要穿起圍裙做事情的。
窮人的日子不好過,晴天太曬,雨天又太冷,沒有半點浪漫。
她是真的愛他,耐著性子,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沒有離開。
隻是日子久了,她臉上的笑容就越來越少,越來越少,直到最後,兩人站在彼此的麵前,終究成了一場相看兩相厭的噩夢。
第三個年頭的時候,她悄悄的迴了娘家。
原因很簡單也很直白,第三次的科舉考試,他又落第了。
原以為隻是兩人吵架,一時沒有想開,等她氣消了自然就會迴來。
可是她沒有。
直到後來,他聽人說,表哥不嫌棄她跟過別人,她決定要跟表哥過了。
就連修書也是嶽父來要的,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迴過這個一貧如洗的家。
餛飩鋪子的生意還是有的,隻是他憤憤不平的去了嶽父家理論,門都沒有進去就被人家趕了出來,街坊鄰居都聽到了他放出的要殺人的狠話。
“那喬兒的也倔,秀才說要殺人,家裏人都勸她迎親的時候改道,殺不殺得了另說,若是鬧了起來,總是免不了敗人興致,可她就偏要從這條街過,偏要他來殺她才高興。”
“這就是傳說中的愛之深,恨之切了吧?”
迎親的隊伍緩緩走過,斯文攤主依舊隻是背對著街麵,一直到那表哥騎著棗紅馬兒經過了餛飩攤子,他也沒有轉過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