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牙人分開後,二人走在縣城人來人往的街頭。趁著路上沒人注意他們,白景洲低聲問顧文萱,“你想什麽時候去?”
顧文萱,“秋收之前吧,這次我們多帶些幫手過去。”
畢竟接下來他們要去的,可是個很成規模的大匪窩。
“我們去趟脂粉鋪子和布莊吧。”顧文萱說著腳步一轉,“我想買些麵脂,再買一些紗布。”
白景洲微一頷首,“好。”
兩人於是拐進了路邊的一間脂粉鋪子。
顧文萱挑了一款價位中等的麵脂,然後又和白景洲一起去了布莊。
“老板娘,麻煩給我來一塊做帷帽用的那種輕紗。”
老板娘應聲,取了一卷皂紗(黑紗)放到櫃台上。
白景洲一臉詫異看向顧文萱,“你怎麽突然想起要戴帷帽了?”
這不是顧文萱的行事風格啊。
顧文萱摸摸自己的臉,同時還不忘調皮的衝他眨了一下眼,“因為我不想再做小黑孩兒了。”
白景洲:......
顧文萱掏出錢袋準備付錢,“我看了咱們新買的鋪子,裏頭就隻有各種布匹和一些廉價絲綢,沒有我要的這種輕紗。”
白景洲在她的碎碎念中迴過神,“你這是打算養護肌膚?”
顧文萱點頭。
之前衣食無著,她沒辦法講究這些,但現在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她不需要再拚的那麽不管不顧了。
她也不指望自己的皮膚能白嫩成剝了殼的雞蛋,畢竟咱是黃種人嘛,但恢複成以前那種健康的淺麥色肌膚卻還是很有必要的。
白景洲被她這說法逗笑了,“那看來我也得注意一下了。”
他也是挺黑的。沒辦法,誰讓他這具身體的小原主,也是個長期都要經受風吹日曬的采藥人呢。
顧文萱用力點頭,“那我多買點兒,等迴去了就讓二嬸給你和家裏的女孩子全都搞一頂加厚版帷帽出來。”
一層紗不夠防曬,用布透氣性又差,所以顧文萱打算多買一些,然後多縫兩層上去。
支著耳朵旁聽的老板娘:......
她飛快覷了一眼白景洲,雖然她有錢賺是很好啦,但這位小哥兒可是個男孩子啊!
現在的男孩子竟然也已經這麽愛美了嗎?那她們女人,尤其是像她這種活得很糙的女人,豈不是壓力很大?
顧文萱和白景洲不知老板娘心中所想,二人這麽一商量,覺得要用到的紗還是比較多的,於是幹脆買了兩匹店裏售價最低的紗布迴去。
這紗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比較難做,價格竟比尋常細布還貴,要一兩二錢銀子一匹。
顧文萱有些心疼銀錢,但為了美,她還是咬咬牙掏錢買了。
在老板娘“歡迎客官下次光顧”的吆喝聲中出了鋪子,白景洲對顧文萱道:“等迴去了,我再親手做一些有美白嫩膚功效的護膚品。”
顧文萱用力點頭。
這年頭的化妝品裏鉛含量很高,她是不打算用的,但基礎護膚卻必不可少。
白景洲願意做,總好過她去縣城的鋪子買,畢竟那些東西燒錢還在其次,效果也隻有最基礎的滋潤保濕。
兩人在縣城留宿一晚,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先是雇了馬車,把鋪子裏的布匹、成衣等物拉迴村子,然後又去了一趟他們新買的那兩個莊子,見了一下因為東家變了,此時都有些忐忑不安的莊戶。
眼看著就要秋收了,顧文萱和白景洲都不打算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燒新官上任的那三把火。
他們分批見了所有莊戶,該安撫的安撫,該敲打的敲打,告訴他們該怎麽幹活兒就還是怎麽幹活兒,不必慌張,但也切不可偷奸耍滑。
莊戶們大多都是老實本分的種田人,極少數有歪心思的,以顧文萱和白景洲的本事,他們也沒辦法在兩人手底下翻出浪花。
如此這般實現了新舊東家的平穩交接之後,顧文萱和白景洲就又迴去白家村了。
她找來她爹顧永明、她娘賈桂芝、賈月蘭、白景山、寧啟瑞、房家六兄弟,然後又通過她爹,輾轉叫上了顧杏的丈夫房大山,以及他的三個弟弟房大河、房大中、房大平。
房大山兄弟四個雖然沒練過武,但他們個個都有一把子的好力氣,同樣沒練過武的青壯年男子,三五個加起來都打不過他們當中的隨便一個。
這可不是顧文萱自己估摸的,她是聽顧老爺子說的,據他老人家說,當初包括顧家、房家在內的逃難隊伍裏,房大山兄弟和他們的父輩就是戰鬥主力。
這十五人再加上她和白景洲,他們這一行就有一共十七人了。
十七人不算多,和那窩土匪的總人數相比更是差距懸殊,但顧文萱和白景洲也沒打算和他們正麵硬剛不是?
他們可不是那種非要追求“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人,對付土匪嘛,手段不重要,隻要效果好。
顧永明和賈桂芝一開始不知道這次顧文萱和白景洲瞄上的竟是個總人數應該有三百左右的大匪寨,兩人還以為他們和之前一樣,盯上的是五十人以內的小規模土匪窩。
和家裏人打過招唿,第二天,一行十七人起了個大早,趕在村裏人出來活動前,由白景洲帶隊悄悄出了村子。
他們趕時間,所以白景洲並不打算沿著官道走,確定了栓馬嶺的地理位置之後,他就決定了要帶著眾人走山路。
從白家村到栓馬嶺,一般人走山路的話需要大概四到五天時間,但他們不一樣,他們這支隊伍裏,就算是沒有習過武的房大山兄弟四個,也因為身高腿長力氣大的緣故,走路、爬山都是一把好手。
白景洲預估的趕路時間是三天,當然,前提條件是他們別遇到雨天。
一行人從白家村村尾進山,一路朝著西邊前進。
他們走的是山民們踩出來的、不是十分明顯的羊腸小路,趕路途中,他們每逢天黑也都是直接找到山民提出借宿。
山民們日子過的苦,不僅耕種不易,連建房都比山外困難百倍。
顧文萱,“秋收之前吧,這次我們多帶些幫手過去。”
畢竟接下來他們要去的,可是個很成規模的大匪窩。
“我們去趟脂粉鋪子和布莊吧。”顧文萱說著腳步一轉,“我想買些麵脂,再買一些紗布。”
白景洲微一頷首,“好。”
兩人於是拐進了路邊的一間脂粉鋪子。
顧文萱挑了一款價位中等的麵脂,然後又和白景洲一起去了布莊。
“老板娘,麻煩給我來一塊做帷帽用的那種輕紗。”
老板娘應聲,取了一卷皂紗(黑紗)放到櫃台上。
白景洲一臉詫異看向顧文萱,“你怎麽突然想起要戴帷帽了?”
這不是顧文萱的行事風格啊。
顧文萱摸摸自己的臉,同時還不忘調皮的衝他眨了一下眼,“因為我不想再做小黑孩兒了。”
白景洲:......
顧文萱掏出錢袋準備付錢,“我看了咱們新買的鋪子,裏頭就隻有各種布匹和一些廉價絲綢,沒有我要的這種輕紗。”
白景洲在她的碎碎念中迴過神,“你這是打算養護肌膚?”
顧文萱點頭。
之前衣食無著,她沒辦法講究這些,但現在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她不需要再拚的那麽不管不顧了。
她也不指望自己的皮膚能白嫩成剝了殼的雞蛋,畢竟咱是黃種人嘛,但恢複成以前那種健康的淺麥色肌膚卻還是很有必要的。
白景洲被她這說法逗笑了,“那看來我也得注意一下了。”
他也是挺黑的。沒辦法,誰讓他這具身體的小原主,也是個長期都要經受風吹日曬的采藥人呢。
顧文萱用力點頭,“那我多買點兒,等迴去了就讓二嬸給你和家裏的女孩子全都搞一頂加厚版帷帽出來。”
一層紗不夠防曬,用布透氣性又差,所以顧文萱打算多買一些,然後多縫兩層上去。
支著耳朵旁聽的老板娘:......
她飛快覷了一眼白景洲,雖然她有錢賺是很好啦,但這位小哥兒可是個男孩子啊!
現在的男孩子竟然也已經這麽愛美了嗎?那她們女人,尤其是像她這種活得很糙的女人,豈不是壓力很大?
顧文萱和白景洲不知老板娘心中所想,二人這麽一商量,覺得要用到的紗還是比較多的,於是幹脆買了兩匹店裏售價最低的紗布迴去。
這紗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比較難做,價格竟比尋常細布還貴,要一兩二錢銀子一匹。
顧文萱有些心疼銀錢,但為了美,她還是咬咬牙掏錢買了。
在老板娘“歡迎客官下次光顧”的吆喝聲中出了鋪子,白景洲對顧文萱道:“等迴去了,我再親手做一些有美白嫩膚功效的護膚品。”
顧文萱用力點頭。
這年頭的化妝品裏鉛含量很高,她是不打算用的,但基礎護膚卻必不可少。
白景洲願意做,總好過她去縣城的鋪子買,畢竟那些東西燒錢還在其次,效果也隻有最基礎的滋潤保濕。
兩人在縣城留宿一晚,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先是雇了馬車,把鋪子裏的布匹、成衣等物拉迴村子,然後又去了一趟他們新買的那兩個莊子,見了一下因為東家變了,此時都有些忐忑不安的莊戶。
眼看著就要秋收了,顧文萱和白景洲都不打算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燒新官上任的那三把火。
他們分批見了所有莊戶,該安撫的安撫,該敲打的敲打,告訴他們該怎麽幹活兒就還是怎麽幹活兒,不必慌張,但也切不可偷奸耍滑。
莊戶們大多都是老實本分的種田人,極少數有歪心思的,以顧文萱和白景洲的本事,他們也沒辦法在兩人手底下翻出浪花。
如此這般實現了新舊東家的平穩交接之後,顧文萱和白景洲就又迴去白家村了。
她找來她爹顧永明、她娘賈桂芝、賈月蘭、白景山、寧啟瑞、房家六兄弟,然後又通過她爹,輾轉叫上了顧杏的丈夫房大山,以及他的三個弟弟房大河、房大中、房大平。
房大山兄弟四個雖然沒練過武,但他們個個都有一把子的好力氣,同樣沒練過武的青壯年男子,三五個加起來都打不過他們當中的隨便一個。
這可不是顧文萱自己估摸的,她是聽顧老爺子說的,據他老人家說,當初包括顧家、房家在內的逃難隊伍裏,房大山兄弟和他們的父輩就是戰鬥主力。
這十五人再加上她和白景洲,他們這一行就有一共十七人了。
十七人不算多,和那窩土匪的總人數相比更是差距懸殊,但顧文萱和白景洲也沒打算和他們正麵硬剛不是?
他們可不是那種非要追求“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人,對付土匪嘛,手段不重要,隻要效果好。
顧永明和賈桂芝一開始不知道這次顧文萱和白景洲瞄上的竟是個總人數應該有三百左右的大匪寨,兩人還以為他們和之前一樣,盯上的是五十人以內的小規模土匪窩。
和家裏人打過招唿,第二天,一行十七人起了個大早,趕在村裏人出來活動前,由白景洲帶隊悄悄出了村子。
他們趕時間,所以白景洲並不打算沿著官道走,確定了栓馬嶺的地理位置之後,他就決定了要帶著眾人走山路。
從白家村到栓馬嶺,一般人走山路的話需要大概四到五天時間,但他們不一樣,他們這支隊伍裏,就算是沒有習過武的房大山兄弟四個,也因為身高腿長力氣大的緣故,走路、爬山都是一把好手。
白景洲預估的趕路時間是三天,當然,前提條件是他們別遇到雨天。
一行人從白家村村尾進山,一路朝著西邊前進。
他們走的是山民們踩出來的、不是十分明顯的羊腸小路,趕路途中,他們每逢天黑也都是直接找到山民提出借宿。
山民們日子過的苦,不僅耕種不易,連建房都比山外困難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