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家”之一,白景洲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的。
有他那句話鎮著,拿了高工錢的大師傅們都認真極了,她們拿出了十二萬分的精神去做這件事,生怕自己一個疏忽,就把這份工錢極高的活計給弄丟了。
她們這邊熱火朝天的炒這做那,另外一邊,白景洲和顧文萱也組織好了出門賣貨的兩支隊伍。
一支隊伍自然是要跟著顧文萱和白景洲去外縣,把品質相對不錯的山貨,賣到更能發揮它們價值的地方去。
另外一支隊伍則是要往返附近幾個鎮子、周邊村子以及青山縣縣城,幫忙售賣柿餅、糖葫蘆、糖炒栗子以及其他二次加工過的堅果。
糖炒栗子要熱乎的才好吃,所以這東西不是在作坊直接加工好的,而是在售賣其他東西的時候現炒現賣的。
也因此,這第二支隊伍裏不僅有為人精明,能說會道,會算賬、會趕車、能打架的青壯年男子,同時也有白景洲專門培訓出來做糖炒栗子的半大小子。
考慮到村裏人多數手頭都沒什麽錢,顧文萱還跟負責跑村裏那條線的小隊說了,可以既收銀錢也收糧食。
當然,他們也不是什麽糧食都收。
幹淨、幹燥的今年新糧是基礎,此外,他們還隻收小米、高粱、小麥、大豆、綠豆這五種糧食。
每種糧食一鬥分別折合多少銅錢,白景洲也都提前計算好了,去各村販賣炒貨和柿餅、糖葫蘆的人隻需照著他給出的數目收取新糧即可。
秋收和冬儲行動都剛結束,這會兒正是大家手頭最寬裕的時候,村民們也都舍得給家裏孩子買些好吃的零嘴兒解饞,所以往村裏跑的那些人,貨物出的還是蠻快的。
縣城和附近幾個鎮子的情況也差不多,他們做的堅果和糖葫蘆花樣多,不說小孩子,就是大人見了都會生出買一份嚐嚐的心思,很快,兩家收上來的略次一些的山貨,就都被搶購一空了。
與此同時,顧文萱和白景洲帶隊運出去的那批山貨,也在略微經曆了一點小波折後,被他們賣了個好價錢。
兩人用這筆錢,買了不少貨物迴柳林鎮,然後又把這批貨物,迅速賣到了柳林鎮周圍的各村各鎮。
托他們的福,白家村村民通過出售山貨、給兩家做工的方式,或多或少都賺了些銀錢。
接下來,他們不僅可以過個好年,而且還能多囤一些糧食和鹽巴,讓家裏的日子好過一些。
折騰了十六七天,甚至因此錯過了冬至這個大節的顧文萱和白景洲,算上各村村民換給他們的糧食,這波一共賺了十六兩出頭。
辛苦程度更甚,收獲卻與付出完全不成正比的白景洲歎息,“和釀酒、進山完全沒法比呀。”
顧文萱笑,“半個多月能賺十六兩也很不錯了,你沒見咱們兩家的其他人都可開心了嗎?”
總不能每一門營生都和葡萄酒似的,能給他們帶來旁人無法想象的巨大利潤。
人啊,想發大財不要緊,但卻不能因為想發大財、發過大財,就不把細水長流的小錢看在眼裏。
“來,吃個凍梨。”顧文萱沒有老氣橫秋的說教什麽,白景洲是個思想已經完全定型的成年人,不需要她像教導家裏幾個弟弟那樣,揪著他的耳朵給他灌輸自己的觀念。
最重要的是,她相信,經曆過天災末世和父母之死的白景洲,不會因為發過大財就飄飄然,從此變得眼高手低。
吸溜吸溜,吸溜吸溜。顧文萱一臉陶醉的捧著凍梨,一點兒都不嫌冰牙的,美滋滋連啃三隻。
她愛吃白景洲搞出來的各種口味的堅果和糖葫蘆,愛吃柿餅、棗子、橘子等,但這些在她心裏,都不如她最愛的凍梨。
就因為她超愛這一口,他們收上來的、適合做凍梨的花蓋梨,白景洲全都做主留了下來。
托他的福,顧文萱實現了凍梨自由。
感慨幾句,白景洲和顧文萱按照賬目記載,給兩家平分了換來的糧食和到手的銀錢。
糧食他們兩家每家分到了約莫一千斤,銀錢則每家分到了三兩六錢。
因想著馬上就要進入臘月,白景洲和顧文萱又分別拿出二十兩的私房錢給到家裏。
白崇兩口子和顧老爺子等人的第一反應是,“家裏有錢,不用你給。”
倆孩子不會亂花錢,有錢了就攢起來買宅子、鋪子和田地,這作風讓兩家長輩都很樂意給他們當家做主的權利。
白景洲和顧文萱卻堅持要給,兩人的理由也很充分,眼看著就要到臘月了,接下來家裏花銷大著呢。
不僅他們自己家要多備年貨,親戚家也需要厚厚備禮,再加上等到明年開春,顧文萱的房子也該稍微修繕一下了,不然後麵雨水一下,他們家怕是就沒法住人了。
至於蓋房,那就得等到顧文萱說的“世道好起來之後”了。好在,這應該用不了太久。
除了這些開銷之外,他們家還得應付必不可少的人情往來。
村裏人都喜歡在冬天手頭寬裕時給家裏孩子張羅婚事,兩家光是給親戚、鄉鄰走禮就要開銷出去好大一筆。
自從顧文萱和白景洲開始幫扶村裏人,他們兩家的人緣兒就變得格外好。
白景洲一家是白氏族人,以前就和村裏的絕大多數人家都有往來,隻不過現在大家都對他們一家愈發熱絡而已,所以這種變化還不是特別明顯。
顧文萱一家因為以前和村民們來往不多,這會兒看著可就很有些從“門庭冷落”到“炙手可熱”的意思了。
顧老爺子等人因此頻繁被邀請,無論是紅事還是白事,村裏各家都很喜歡叫上顧家。
顧文萱不愛摻和這些人情往來的瑣碎事兒,所以除了出錢,她一概餘事不管,隻每天一門心思的帶著其他人學習、練武。
當然,親戚家的喜事她還是出席了的。
她表叔房有財迎娶他二嬸的娘家侄女小柳氏時,顧文萱不僅去吃喜酒了,她還提前幾天就和其他人一起過去給房家幫忙了。
有他那句話鎮著,拿了高工錢的大師傅們都認真極了,她們拿出了十二萬分的精神去做這件事,生怕自己一個疏忽,就把這份工錢極高的活計給弄丟了。
她們這邊熱火朝天的炒這做那,另外一邊,白景洲和顧文萱也組織好了出門賣貨的兩支隊伍。
一支隊伍自然是要跟著顧文萱和白景洲去外縣,把品質相對不錯的山貨,賣到更能發揮它們價值的地方去。
另外一支隊伍則是要往返附近幾個鎮子、周邊村子以及青山縣縣城,幫忙售賣柿餅、糖葫蘆、糖炒栗子以及其他二次加工過的堅果。
糖炒栗子要熱乎的才好吃,所以這東西不是在作坊直接加工好的,而是在售賣其他東西的時候現炒現賣的。
也因此,這第二支隊伍裏不僅有為人精明,能說會道,會算賬、會趕車、能打架的青壯年男子,同時也有白景洲專門培訓出來做糖炒栗子的半大小子。
考慮到村裏人多數手頭都沒什麽錢,顧文萱還跟負責跑村裏那條線的小隊說了,可以既收銀錢也收糧食。
當然,他們也不是什麽糧食都收。
幹淨、幹燥的今年新糧是基礎,此外,他們還隻收小米、高粱、小麥、大豆、綠豆這五種糧食。
每種糧食一鬥分別折合多少銅錢,白景洲也都提前計算好了,去各村販賣炒貨和柿餅、糖葫蘆的人隻需照著他給出的數目收取新糧即可。
秋收和冬儲行動都剛結束,這會兒正是大家手頭最寬裕的時候,村民們也都舍得給家裏孩子買些好吃的零嘴兒解饞,所以往村裏跑的那些人,貨物出的還是蠻快的。
縣城和附近幾個鎮子的情況也差不多,他們做的堅果和糖葫蘆花樣多,不說小孩子,就是大人見了都會生出買一份嚐嚐的心思,很快,兩家收上來的略次一些的山貨,就都被搶購一空了。
與此同時,顧文萱和白景洲帶隊運出去的那批山貨,也在略微經曆了一點小波折後,被他們賣了個好價錢。
兩人用這筆錢,買了不少貨物迴柳林鎮,然後又把這批貨物,迅速賣到了柳林鎮周圍的各村各鎮。
托他們的福,白家村村民通過出售山貨、給兩家做工的方式,或多或少都賺了些銀錢。
接下來,他們不僅可以過個好年,而且還能多囤一些糧食和鹽巴,讓家裏的日子好過一些。
折騰了十六七天,甚至因此錯過了冬至這個大節的顧文萱和白景洲,算上各村村民換給他們的糧食,這波一共賺了十六兩出頭。
辛苦程度更甚,收獲卻與付出完全不成正比的白景洲歎息,“和釀酒、進山完全沒法比呀。”
顧文萱笑,“半個多月能賺十六兩也很不錯了,你沒見咱們兩家的其他人都可開心了嗎?”
總不能每一門營生都和葡萄酒似的,能給他們帶來旁人無法想象的巨大利潤。
人啊,想發大財不要緊,但卻不能因為想發大財、發過大財,就不把細水長流的小錢看在眼裏。
“來,吃個凍梨。”顧文萱沒有老氣橫秋的說教什麽,白景洲是個思想已經完全定型的成年人,不需要她像教導家裏幾個弟弟那樣,揪著他的耳朵給他灌輸自己的觀念。
最重要的是,她相信,經曆過天災末世和父母之死的白景洲,不會因為發過大財就飄飄然,從此變得眼高手低。
吸溜吸溜,吸溜吸溜。顧文萱一臉陶醉的捧著凍梨,一點兒都不嫌冰牙的,美滋滋連啃三隻。
她愛吃白景洲搞出來的各種口味的堅果和糖葫蘆,愛吃柿餅、棗子、橘子等,但這些在她心裏,都不如她最愛的凍梨。
就因為她超愛這一口,他們收上來的、適合做凍梨的花蓋梨,白景洲全都做主留了下來。
托他的福,顧文萱實現了凍梨自由。
感慨幾句,白景洲和顧文萱按照賬目記載,給兩家平分了換來的糧食和到手的銀錢。
糧食他們兩家每家分到了約莫一千斤,銀錢則每家分到了三兩六錢。
因想著馬上就要進入臘月,白景洲和顧文萱又分別拿出二十兩的私房錢給到家裏。
白崇兩口子和顧老爺子等人的第一反應是,“家裏有錢,不用你給。”
倆孩子不會亂花錢,有錢了就攢起來買宅子、鋪子和田地,這作風讓兩家長輩都很樂意給他們當家做主的權利。
白景洲和顧文萱卻堅持要給,兩人的理由也很充分,眼看著就要到臘月了,接下來家裏花銷大著呢。
不僅他們自己家要多備年貨,親戚家也需要厚厚備禮,再加上等到明年開春,顧文萱的房子也該稍微修繕一下了,不然後麵雨水一下,他們家怕是就沒法住人了。
至於蓋房,那就得等到顧文萱說的“世道好起來之後”了。好在,這應該用不了太久。
除了這些開銷之外,他們家還得應付必不可少的人情往來。
村裏人都喜歡在冬天手頭寬裕時給家裏孩子張羅婚事,兩家光是給親戚、鄉鄰走禮就要開銷出去好大一筆。
自從顧文萱和白景洲開始幫扶村裏人,他們兩家的人緣兒就變得格外好。
白景洲一家是白氏族人,以前就和村裏的絕大多數人家都有往來,隻不過現在大家都對他們一家愈發熱絡而已,所以這種變化還不是特別明顯。
顧文萱一家因為以前和村民們來往不多,這會兒看著可就很有些從“門庭冷落”到“炙手可熱”的意思了。
顧老爺子等人因此頻繁被邀請,無論是紅事還是白事,村裏各家都很喜歡叫上顧家。
顧文萱不愛摻和這些人情往來的瑣碎事兒,所以除了出錢,她一概餘事不管,隻每天一門心思的帶著其他人學習、練武。
當然,親戚家的喜事她還是出席了的。
她表叔房有財迎娶他二嬸的娘家侄女小柳氏時,顧文萱不僅去吃喜酒了,她還提前幾天就和其他人一起過去給房家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