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白家之後,王氏很快生了兩個兒子,她自覺在婆家站穩了腳跟,之前的小心翼翼不再,各種毛病都漸漸暴露出來。
為了倆孩子,白家老兩口和白峻雖然一直壓製著她,不讓她任性妄為,但也一直沒有動過把她趕出這個家的心思。
而王氏,除了一直變著法兒的貼補娘家,其他方麵她相對來說也算老實,畢竟無論是在白家老兩口麵前,還是在白峻麵前,她一來立身不正,做的事兒不經講究,二來也因為身份關係,天然的不占優勢。
那時她就一心盼著分家,盼著兒子趕快長大、趕快娶媳婦,她覺得,這樣她就可以像白老太太似的,拿腔拿調的整治兒媳婦了。
黃氏進門之後,她擺足了婆婆的款,如果不是黃氏有白景泰護著,白峻也不允許她無事生非、故意刁難兒媳,她還不知道要使出多少下作手段。
可也正因為她沒能稱心如意的整治兒媳婦,她對黃氏的不滿可以說是與日俱增。
一年多的邪火被她今天一股腦兒發泄出來,她是痛快了,可黃氏卻也忍不下去了。
若她頂撞婆婆,和王氏爭吵,那麽就算王氏不占理,起碼她還可以揪著黃氏的態度說事兒,指責她不敬長輩、不夠孝順。
可黃氏卻從頭到尾都沒有和她頂過哪怕一句嘴,就連她罵人家爹娘,人家也隻是憤懣得嚎啕大哭。
白峻父子三人過來,黃氏除了陳述事實,也隻是請求白峻這個一家之主,允許她帶著女兒離開白家。
對方完全沒有任何可供王氏攀咬指摘的地方,這就讓王氏相當被動。
她隻能耍橫,隻能仗著自己給白家生了倆孩子拿捏白峻。
然而白峻還沒來得及開口,他家院門口處就傳來了白裏正嚴厲中充斥著滿滿不耐煩的一聲,“就憑你犯了七出之條!”
王氏正要罵一聲“誰在放狗p”,抬眼卻見走進他家家門的竟然是裏正和兩位族老。她嚇壞了,腿一軟直接就坐倒在了灶台旁邊的柴堆上。
白裏正沉著臉走進來,“口多言,竊盜,七出之條你犯了兩條,你哪來的臉問我侄兒憑啥趕你走?你信不信便是我白氏一族現在直接把你休迴娘家,令你王氏一族顏麵掃地,你王氏一族也沒那個臉來找我白氏一族的麻煩?”
七出之口多言,指妻子多嘴多舌,搬弄是非,離間夫家的親屬關係,違背了女子“三從四德”中有關“婦言”的要求,於禮應休。
七出之竊盜,指妻子“偷東西”,而這個“偷東西”被用在七出裏時,指的可不僅僅隻是狹義上的盜竊外人財物。
妻子擅自動用家庭財產,包括未經夫家許可,將夫家財物贈予娘家親屬或外人等,同樣也是“七出之竊盜”的一種,夫家可以此為由將其休棄。
王氏嫉妒二房三房的妯娌更得白老太太歡心,嫉妒三房日子越過越好,她在家裏詆毀、辱罵二房三房,甚至還因為兒媳不肯附和,發展到連兒媳、兒媳父母也一起辱罵的地步。
如此行徑,不僅引發了這次黃氏的觸底反彈,而且還很有可能導致白峻與弟弟們關係不睦。
白裏正說她“口多言、竊盜”,放在這個時代來說還真沒有冤枉了她。
王氏做夢也沒想到,她隻是罵罵二房三房、罵罵兒媳和她娘家爹娘,竟就有人把裏正和族老給叫過來了。
她漲紅著臉反駁,“沒、我沒有。”
白裏正冷哼一聲,根本不搭理她。
他老妻都已經做好飯了,他家今天也準備做點兒鹹肉,他甚至還打算喝口小酒兒,可臨了臨了,他竟被白峻隔壁的白氏族人給叫到白峻家裏來了。
叫他過來的白氏族人是他親侄子白榮,白榮老娘在院裏擇菜,聽到隔壁院子傳出的,黃氏邊哭邊說的那些勁爆內容,老太太生怕她真的帶著孩子迴娘家,忙讓自己兒子去把裏正、族老、白景洲爺奶、爹娘、二伯二伯娘都給叫到這邊當和事佬。
白裏正和那兩位族老離得近,來的最快,其次便是白景洲的爺爺奶奶。
白榮老娘和白景洲他奶柳氏關係好,柳氏一來,老太太立馬就把她拉到了自己家,小聲跟她說了自己聽到的那些話。
柳氏這才知道,原來大兒子家的這出鬧劇,竟還是三房吃好的,且給他們老兩口兒送了一份引發的。
老太太氣得閉了閉眼才穩住情緒,她跟白榮老娘道了謝,然後才和白老爺子一起去了隔壁的大兒子家。
“爹、娘。”白峻一臉羞愧的迎過來,他爹娘難得吃頓好的,結果卻因為他婆娘,原本的高興直接變成掃興了。
王氏這會兒已經被族裏的兩個婦人從廚房半架半拖的弄到了院子裏,她望著白峻和白老爺子、白老太太,“當家的、爹、娘,你們、你們幫幫我。”
她不能被休,不然她非餓死不可,她雖然總是貼補娘家,但卻深知娘家兄弟根本容不下她。
白峻沒搭理她,她兩個兒子也都怨她,她剛剛要求他們為自己說話,他們竟然誰都沒應承她。
她不知道的是,不是她兩個兒子都不想幫她求情,而是他們都很清楚,白裏正等人也好,他們爹也罷,大家都不是真想把她休掉。
既如此,他們自然不介意讓她多少吃些苦頭,長些教訓。
對兒子、丈夫以及白裏正等人所思所想一無所知的王氏既心慌又惱怒,她看著滿院子的白氏族人,“你們不能這麽對我!我給白峻生了倆兒子,我是有功勞的!”
白裏正、兩位族老、白老爺子老兩口分別在白峻搬來的幾張條凳上坐下,白裏正問她,“朝廷有哪條律法,還是禮法裏有哪條規矩,說了有兒子的婦人就不能被休迴娘家嗎?”
王氏張口結舌。這她哪裏知道啊?
白裏正又道:“你犯了七出之條卻還不知悔改,自以為生了兒子就可以在夫家為所欲為,我白氏一族可容不下你這種挑唆夫君兄弟不和,還總拿夫家的東西貼補娘家兄弟的不賢婦人。”
為了倆孩子,白家老兩口和白峻雖然一直壓製著她,不讓她任性妄為,但也一直沒有動過把她趕出這個家的心思。
而王氏,除了一直變著法兒的貼補娘家,其他方麵她相對來說也算老實,畢竟無論是在白家老兩口麵前,還是在白峻麵前,她一來立身不正,做的事兒不經講究,二來也因為身份關係,天然的不占優勢。
那時她就一心盼著分家,盼著兒子趕快長大、趕快娶媳婦,她覺得,這樣她就可以像白老太太似的,拿腔拿調的整治兒媳婦了。
黃氏進門之後,她擺足了婆婆的款,如果不是黃氏有白景泰護著,白峻也不允許她無事生非、故意刁難兒媳,她還不知道要使出多少下作手段。
可也正因為她沒能稱心如意的整治兒媳婦,她對黃氏的不滿可以說是與日俱增。
一年多的邪火被她今天一股腦兒發泄出來,她是痛快了,可黃氏卻也忍不下去了。
若她頂撞婆婆,和王氏爭吵,那麽就算王氏不占理,起碼她還可以揪著黃氏的態度說事兒,指責她不敬長輩、不夠孝順。
可黃氏卻從頭到尾都沒有和她頂過哪怕一句嘴,就連她罵人家爹娘,人家也隻是憤懣得嚎啕大哭。
白峻父子三人過來,黃氏除了陳述事實,也隻是請求白峻這個一家之主,允許她帶著女兒離開白家。
對方完全沒有任何可供王氏攀咬指摘的地方,這就讓王氏相當被動。
她隻能耍橫,隻能仗著自己給白家生了倆孩子拿捏白峻。
然而白峻還沒來得及開口,他家院門口處就傳來了白裏正嚴厲中充斥著滿滿不耐煩的一聲,“就憑你犯了七出之條!”
王氏正要罵一聲“誰在放狗p”,抬眼卻見走進他家家門的竟然是裏正和兩位族老。她嚇壞了,腿一軟直接就坐倒在了灶台旁邊的柴堆上。
白裏正沉著臉走進來,“口多言,竊盜,七出之條你犯了兩條,你哪來的臉問我侄兒憑啥趕你走?你信不信便是我白氏一族現在直接把你休迴娘家,令你王氏一族顏麵掃地,你王氏一族也沒那個臉來找我白氏一族的麻煩?”
七出之口多言,指妻子多嘴多舌,搬弄是非,離間夫家的親屬關係,違背了女子“三從四德”中有關“婦言”的要求,於禮應休。
七出之竊盜,指妻子“偷東西”,而這個“偷東西”被用在七出裏時,指的可不僅僅隻是狹義上的盜竊外人財物。
妻子擅自動用家庭財產,包括未經夫家許可,將夫家財物贈予娘家親屬或外人等,同樣也是“七出之竊盜”的一種,夫家可以此為由將其休棄。
王氏嫉妒二房三房的妯娌更得白老太太歡心,嫉妒三房日子越過越好,她在家裏詆毀、辱罵二房三房,甚至還因為兒媳不肯附和,發展到連兒媳、兒媳父母也一起辱罵的地步。
如此行徑,不僅引發了這次黃氏的觸底反彈,而且還很有可能導致白峻與弟弟們關係不睦。
白裏正說她“口多言、竊盜”,放在這個時代來說還真沒有冤枉了她。
王氏做夢也沒想到,她隻是罵罵二房三房、罵罵兒媳和她娘家爹娘,竟就有人把裏正和族老給叫過來了。
她漲紅著臉反駁,“沒、我沒有。”
白裏正冷哼一聲,根本不搭理她。
他老妻都已經做好飯了,他家今天也準備做點兒鹹肉,他甚至還打算喝口小酒兒,可臨了臨了,他竟被白峻隔壁的白氏族人給叫到白峻家裏來了。
叫他過來的白氏族人是他親侄子白榮,白榮老娘在院裏擇菜,聽到隔壁院子傳出的,黃氏邊哭邊說的那些勁爆內容,老太太生怕她真的帶著孩子迴娘家,忙讓自己兒子去把裏正、族老、白景洲爺奶、爹娘、二伯二伯娘都給叫到這邊當和事佬。
白裏正和那兩位族老離得近,來的最快,其次便是白景洲的爺爺奶奶。
白榮老娘和白景洲他奶柳氏關係好,柳氏一來,老太太立馬就把她拉到了自己家,小聲跟她說了自己聽到的那些話。
柳氏這才知道,原來大兒子家的這出鬧劇,竟還是三房吃好的,且給他們老兩口兒送了一份引發的。
老太太氣得閉了閉眼才穩住情緒,她跟白榮老娘道了謝,然後才和白老爺子一起去了隔壁的大兒子家。
“爹、娘。”白峻一臉羞愧的迎過來,他爹娘難得吃頓好的,結果卻因為他婆娘,原本的高興直接變成掃興了。
王氏這會兒已經被族裏的兩個婦人從廚房半架半拖的弄到了院子裏,她望著白峻和白老爺子、白老太太,“當家的、爹、娘,你們、你們幫幫我。”
她不能被休,不然她非餓死不可,她雖然總是貼補娘家,但卻深知娘家兄弟根本容不下她。
白峻沒搭理她,她兩個兒子也都怨她,她剛剛要求他們為自己說話,他們竟然誰都沒應承她。
她不知道的是,不是她兩個兒子都不想幫她求情,而是他們都很清楚,白裏正等人也好,他們爹也罷,大家都不是真想把她休掉。
既如此,他們自然不介意讓她多少吃些苦頭,長些教訓。
對兒子、丈夫以及白裏正等人所思所想一無所知的王氏既心慌又惱怒,她看著滿院子的白氏族人,“你們不能這麽對我!我給白峻生了倆兒子,我是有功勞的!”
白裏正、兩位族老、白老爺子老兩口分別在白峻搬來的幾張條凳上坐下,白裏正問她,“朝廷有哪條律法,還是禮法裏有哪條規矩,說了有兒子的婦人就不能被休迴娘家嗎?”
王氏張口結舌。這她哪裏知道啊?
白裏正又道:“你犯了七出之條卻還不知悔改,自以為生了兒子就可以在夫家為所欲為,我白氏一族可容不下你這種挑唆夫君兄弟不和,還總拿夫家的東西貼補娘家兄弟的不賢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