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巨大的反差
這個童話和我知道的不一樣 作者:樂墩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羽薇雖早已料到:如果劉宇翔和張連平是一夥兒的,那麽在劉宇翔把她用心研究過“藝伎迴憶錄”的消息傳達過去後,將會使自己潛入張連平身邊的難度成幾何倍數增加。
但張連平突然說出這樣一句和死者相關的莫名其妙的話,還是會讓她不免有些心慌。
“是要動手了嗎?”
羽薇不禁想起了老李關於催眠的提示,立刻把目光投向了地麵,並緊張地咬起了嘴唇,快速模擬著接下來的應對策略。
和心理學相關的催眠是她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知識領域。從圖書館借來的書籍也是還沒等開始詳細研究,就葬身火海。
這種對於未知領域的陌生,讓她打心底裏產生了一股由神秘而生的恐懼感。
可張連平隻是淡淡地唿出雪茄煙霧後,便打開豪華皮卡的車門,從副駕座位上取出了一個包裹,順手遞給了她,“呶,送你。”
包裹裏裝著的,是新款紅色蘋果手機。
紅舞鞋、紅酒、紅色手機、紅色豪華皮卡……和紅色過高的相關度,讓羽薇有些猶豫,不敢輕易接過眼前的禮物。
張連平隻是把羽薇的抗拒看作以往的內向,直接把包裹掛在了她不方便移動的右臂上,道:“拿著吧,你的翻蓋手機早就該淘汰了。一部手機而已,沒那麽招搖的。”
見羽薇遲遲未動,他又接了一句:“怎麽?還真打算讓我開車給你送進學校?”
“沒…沒有。謝謝張總。”說著,羽薇低著頭慌張地給張連平鞠了個躬,便匆忙轉身向通往學校的過街天橋走去。
張連平透過吐出的煙霧看著漸漸走遠的羽薇,拿出了褲兜裏剛剛收到了條消息的手機。
隻見微信聊天框裏,發送來了一張有些模糊的圖,一看就是在一個十分隱秘的角落裏抓拍到的鏡頭。
鏡頭裏,正是羽薇在一輛十分豪華的皮卡旁邊,“接過了”他送給她的手機的畫麵。
隻是,他和車的絕大部分都被拍攝者所藏匿的建築物遮擋住了,隻有羽薇和她手上的包裹最為清晰。
張連平一個冷笑過後,飛快地移動著自己的拇指,發出去了一條消息:“真不愧是娛樂圈記者,攝影技術不錯。”
“您過獎,稿子我已編好,明天就會在學校大賣,可別忘了您的承諾。”
張連平在發送出一個“ok”的手勢後,便把手機揣迴了兜裏。“嗬嗬,我看你還能堅持多久。”
而手機屏幕的另一邊,一個坐在酒吧裏的油膩男人,在收到了“ok”表情後,也開始嘚瑟地狂抖著腿,敲起了筆記本上的鍵盤,叼著香煙喃喃道:“嘿嘿,也不知道這小妞兒得罪了誰,一下子有這麽多人要搞她。一個稿子賺兩份兒錢,真他媽的爽!”
………………
6月25日,周四,14點32分。
距離大一下半學期考前知識總結的最後一課結束還有18分鍾。
現在,本應是大家整理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再去向老師請教一下的時間。
可教室裏幾乎所有人都一臉八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手機新聞或娛樂報紙上,興致勃勃地悄聲談論著最近在校內最受爭議的同學。
隻見八卦新聞,用“我們眼裏的英雄真的是英雄嗎”這樣頗具爭議的標題吸引著大眾的眼球,並將羽薇收下禮物的超大圖片放在了主版。
內容則是將04年7月在學校發生的一死一傷的墜樓事件,和這次火災救人事件聯係了起來,把兩個同為“任”姓的人物進行了對比。
並提出了:“既然都是在酒吧這種社會之地摸爬滾打的心機女,兩人是否都是想要去除入選舞蹈團的競爭對手,才用心導演的這出戲呢?”這樣的猜測。
於是,從新聞出現的周二開始發酵,還不到三天的時間,校內學生對於羽薇的態度和評價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慢慢地,從開始不時有人打招唿、求合影的女俠,變成了現在有人沒事兒向她踢石頭、吐口水的賤人,甚至經常會在迴寢時看到宿舍門上貼滿了用過的姨媽巾。
而前幾天剛剛和她建立起室友關係的小豬,也在大家的挑撥和教唆下,不得不遠離了眾人口中的“心機女”,從學校新分的宿舍裏搬了出去,和男朋友臨時租了間房住。
此刻的羽薇,正獨自一人坐在大教室最後一排的角落裏,完全無視著眾人對她明目張膽的竊竊私語,通過手中全新的紅色蘋果手機查閱著自己需要了解的信息。
她對小道消息的持續發酵已經有了一定心理準備,自然不會把眾人的態度太放在心上。
像這種對信息了解得不全麵,就義憤填膺地上前伸張正義的人,隻是被有心人拿來利用的工具而已,沒有必要為他們浪費自己的精力。
可現在,羽薇的腦子裏依然很亂,亂得像一團雜草,找不到一絲頭緒。
原來,為避免出現意外,羽薇在收到手機的當晚又迴到了警局。
在請老李派人花了兩天的功夫,確認過手機沒有任何異常之後,才敢打開使用的。
而老李也十分高效地,在24號把劉宇翔的調查信息發給了她。
劉宇翔,31歲,畢業於濱海民族大學·計算機專業,是學校張副教授的兒子。從小被母親單獨撫養長大,卻與母親的關係非常緊張。
高考比學校分數線高出了幾十分卻執意要報濱海民族大學,錄取後卻經常曠課,學位證是他母親托關係好不容易辦下來的;
畢業後,也執意要留在學校工作,現主要負責校內網的監管;
經調查,他除在維也納酒吧作舞者外,和張連平間無明顯關聯,兩人無任何電話和電子信息往來。
“31的年齡,20多的臉,對陳阿姨的笑,天真得像個大男孩;
早就把自己定位在了濱海民族大學,卻又和張連平之間沒有直接關聯;
選的是計算機專業,卻有足以成為vip專屬舞者的舞技;
還要通過如此危險的方法阻止我繼續調查下去……
這個處處都是矛盾的劉宇翔,簡直是一個謎一樣的存在。
相比較起來,反而是張連平更加簡單、直接。
從娛樂新聞的配圖來看,照片很明顯地迴避了他的身份;而且除他以外,也不會有人知道我接受禮物的時間和地點。
所以,他應該和我一樣,想通過新聞的發酵,讓我在心理防線崩塌後,把他作為依靠點,以達到快速接近的目的。
可是,劉宇翔阻止我繼續調查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難道,‘藝伎迴憶錄’讓我有些先入為主,從一開始就把調查重點搞錯了?”
但張連平突然說出這樣一句和死者相關的莫名其妙的話,還是會讓她不免有些心慌。
“是要動手了嗎?”
羽薇不禁想起了老李關於催眠的提示,立刻把目光投向了地麵,並緊張地咬起了嘴唇,快速模擬著接下來的應對策略。
和心理學相關的催眠是她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知識領域。從圖書館借來的書籍也是還沒等開始詳細研究,就葬身火海。
這種對於未知領域的陌生,讓她打心底裏產生了一股由神秘而生的恐懼感。
可張連平隻是淡淡地唿出雪茄煙霧後,便打開豪華皮卡的車門,從副駕座位上取出了一個包裹,順手遞給了她,“呶,送你。”
包裹裏裝著的,是新款紅色蘋果手機。
紅舞鞋、紅酒、紅色手機、紅色豪華皮卡……和紅色過高的相關度,讓羽薇有些猶豫,不敢輕易接過眼前的禮物。
張連平隻是把羽薇的抗拒看作以往的內向,直接把包裹掛在了她不方便移動的右臂上,道:“拿著吧,你的翻蓋手機早就該淘汰了。一部手機而已,沒那麽招搖的。”
見羽薇遲遲未動,他又接了一句:“怎麽?還真打算讓我開車給你送進學校?”
“沒…沒有。謝謝張總。”說著,羽薇低著頭慌張地給張連平鞠了個躬,便匆忙轉身向通往學校的過街天橋走去。
張連平透過吐出的煙霧看著漸漸走遠的羽薇,拿出了褲兜裏剛剛收到了條消息的手機。
隻見微信聊天框裏,發送來了一張有些模糊的圖,一看就是在一個十分隱秘的角落裏抓拍到的鏡頭。
鏡頭裏,正是羽薇在一輛十分豪華的皮卡旁邊,“接過了”他送給她的手機的畫麵。
隻是,他和車的絕大部分都被拍攝者所藏匿的建築物遮擋住了,隻有羽薇和她手上的包裹最為清晰。
張連平一個冷笑過後,飛快地移動著自己的拇指,發出去了一條消息:“真不愧是娛樂圈記者,攝影技術不錯。”
“您過獎,稿子我已編好,明天就會在學校大賣,可別忘了您的承諾。”
張連平在發送出一個“ok”的手勢後,便把手機揣迴了兜裏。“嗬嗬,我看你還能堅持多久。”
而手機屏幕的另一邊,一個坐在酒吧裏的油膩男人,在收到了“ok”表情後,也開始嘚瑟地狂抖著腿,敲起了筆記本上的鍵盤,叼著香煙喃喃道:“嘿嘿,也不知道這小妞兒得罪了誰,一下子有這麽多人要搞她。一個稿子賺兩份兒錢,真他媽的爽!”
………………
6月25日,周四,14點32分。
距離大一下半學期考前知識總結的最後一課結束還有18分鍾。
現在,本應是大家整理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再去向老師請教一下的時間。
可教室裏幾乎所有人都一臉八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手機新聞或娛樂報紙上,興致勃勃地悄聲談論著最近在校內最受爭議的同學。
隻見八卦新聞,用“我們眼裏的英雄真的是英雄嗎”這樣頗具爭議的標題吸引著大眾的眼球,並將羽薇收下禮物的超大圖片放在了主版。
內容則是將04年7月在學校發生的一死一傷的墜樓事件,和這次火災救人事件聯係了起來,把兩個同為“任”姓的人物進行了對比。
並提出了:“既然都是在酒吧這種社會之地摸爬滾打的心機女,兩人是否都是想要去除入選舞蹈團的競爭對手,才用心導演的這出戲呢?”這樣的猜測。
於是,從新聞出現的周二開始發酵,還不到三天的時間,校內學生對於羽薇的態度和評價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慢慢地,從開始不時有人打招唿、求合影的女俠,變成了現在有人沒事兒向她踢石頭、吐口水的賤人,甚至經常會在迴寢時看到宿舍門上貼滿了用過的姨媽巾。
而前幾天剛剛和她建立起室友關係的小豬,也在大家的挑撥和教唆下,不得不遠離了眾人口中的“心機女”,從學校新分的宿舍裏搬了出去,和男朋友臨時租了間房住。
此刻的羽薇,正獨自一人坐在大教室最後一排的角落裏,完全無視著眾人對她明目張膽的竊竊私語,通過手中全新的紅色蘋果手機查閱著自己需要了解的信息。
她對小道消息的持續發酵已經有了一定心理準備,自然不會把眾人的態度太放在心上。
像這種對信息了解得不全麵,就義憤填膺地上前伸張正義的人,隻是被有心人拿來利用的工具而已,沒有必要為他們浪費自己的精力。
可現在,羽薇的腦子裏依然很亂,亂得像一團雜草,找不到一絲頭緒。
原來,為避免出現意外,羽薇在收到手機的當晚又迴到了警局。
在請老李派人花了兩天的功夫,確認過手機沒有任何異常之後,才敢打開使用的。
而老李也十分高效地,在24號把劉宇翔的調查信息發給了她。
劉宇翔,31歲,畢業於濱海民族大學·計算機專業,是學校張副教授的兒子。從小被母親單獨撫養長大,卻與母親的關係非常緊張。
高考比學校分數線高出了幾十分卻執意要報濱海民族大學,錄取後卻經常曠課,學位證是他母親托關係好不容易辦下來的;
畢業後,也執意要留在學校工作,現主要負責校內網的監管;
經調查,他除在維也納酒吧作舞者外,和張連平間無明顯關聯,兩人無任何電話和電子信息往來。
“31的年齡,20多的臉,對陳阿姨的笑,天真得像個大男孩;
早就把自己定位在了濱海民族大學,卻又和張連平之間沒有直接關聯;
選的是計算機專業,卻有足以成為vip專屬舞者的舞技;
還要通過如此危險的方法阻止我繼續調查下去……
這個處處都是矛盾的劉宇翔,簡直是一個謎一樣的存在。
相比較起來,反而是張連平更加簡單、直接。
從娛樂新聞的配圖來看,照片很明顯地迴避了他的身份;而且除他以外,也不會有人知道我接受禮物的時間和地點。
所以,他應該和我一樣,想通過新聞的發酵,讓我在心理防線崩塌後,把他作為依靠點,以達到快速接近的目的。
可是,劉宇翔阻止我繼續調查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難道,‘藝伎迴憶錄’讓我有些先入為主,從一開始就把調查重點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