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坤宮來來去去的朝臣都能見到此琉璃杯,知道淑妃娘娘聖寵不衰,更勝從前,膝下又兒女雙全,怕是早晚要被晉為貴妃。
其中來當值之一的大臣就有章大人。
章大人聽他們吃瓜聽得挺來氣,四妃上還有個資曆更深的章賢妃呢,怎麽論起晉位貴妃的人選,愣是沒人想到他閨女?
旁人安慰他:“賢妃娘娘穩重,居高位已久,起碼不給家中惹禍事。”
人比人比死人。
章大人還是心塞。
-----------------
容貴妃又“病”了。
這病是經皇上默許的,知她心高氣傲,準她不想見人的時候,隨便尋個由頭稱病在昭陽宮便是,也不許旁人拿這事煩皇後。皇後也不在意來給自己請安的人多一個或是少一個,非常佛係。
自從父兄被下獄後,容貴妃再也不提皇上的事兒,隻對昭兒和永平感興趣。
還是個小寶寶的永平展現出了顏控本性,她對容貴妃特別熱情,而隻要容貴妃提出來,薑嫻都會讓永平去昭陽宮住宿過夜,讓後宮妃嬪側目——淑妃心大成這樣,不怕二公主不親她了?
薑嫻的行動迴答是不怕。
越多人喜歡她閨女越好,戒掉對兒女的獨占欲是防止產後抑鬱的第一步。
隻是薑嫻也問過容貴妃:“從前覺得你疼昭兒,如今看來卻不及你待永平十分之一,你更喜歡閨女嗎?”
容貴妃瞥她一眼,拒絕迴答。
當夜,謝徹來碧華宮想看女兒,結果卻撲了個空,堂堂天子氣道:“永平模樣長得特別像你,難怪貴妃愛不釋手。”
此謎才算解開。
小永平活像袖珍版的淑妃,還能在她身上看到不會出現在薑嫻臉上的表情,例如在榻上懶散地攤成餅,以及神遊太虛做白日夢,謝徹覺得這些表情細節可愛極了,閨女生得不虧。
-----------------
大魔王閉門不出,後宮又恢複到了往常的慢節奏之中。
這些年來啊,大家算是看明白了,皇上就是個純純單線程生物,看中誰了就一直翻她牌子。以前是貴妃,現在是淑妃,不去碧華宮就不來後宮。皇後公正嚴明,不克扣大家吃穿用度,爭了也是白爭,不如吃吃喝喝領領低保,少走三十年彎路,快進到退休。
這原也是曆史上大多數宮妃的日子,點卯報到,被翻牌子了就去侍寢,沒被翻就幹等。
等什麽?
等懷孕,等壽終正寢。
前者算意外之喜,後者是必然會等到的。
六宮妃嬪躺平,卷王渾身難受。
薑嫻發現,她竟沒有活兒可以卷了!
後宮,她最得寵。
兒子,排課排滿。
閨女每日還隻會在嬤嬤懷裏吐泡泡。
除去伴駕的時間,薑嫻的去處就隻能找三個女人——皇後、容貴妃和章賢妃。
由於薑嫻用現代打工經驗優化了宮務處理流程,皇後每日經手的事兒也比以前輕鬆不少,落到薑嫻手上的活兒就更輕了,聽她抱怨太閑,皇後驚訝:“竟有人嫌事兒少,本宮真是開了眼了。這樣的日子日複一日地過,很快一輩子就過去了,不必著急。”
聽到要躺平終老,薑嫻差點暈過去。
在章賢妃那,她也沒得到認可。
“無事可做的時候,那便和貓兒玩玩,在佛堂裏念念經。”
薑嫻:“賢妃你覺得妃嬪的本職是什麽?”
章賢妃沉吟:“伺候好皇上。”
“還有爭寵宮鬥……沒人跟我鬥了,賢妃娘娘要不跟我切磋切磋?”
薑嫻充滿希望地看向賢妃娘娘。
賢妃娘娘非常客氣:“送客,請。”
被請出來的薑嫻隻好將主意又打到皇帝身上。
------------
第二百零六章
乾坤宮。
因為萬歲爺近來心情不佳,送湯送點心的一律不見,所以等在乾坤宮外的各宮宮女已經是少了許多,守門的太監也少向宮女逞威風,收好處的機會。
今日,當值的常喜眼尖地看到有個宮女小跑著過來時,心中一樂,正準備對她說教一番―-皇上忙著呢!你什麽身份什麽地位,不見不見!給銀子也不傳話!
除非給得特別多。
章賢妃、陸容華、郭小儀和馬容華就屬於給得特別多的。
“常喜公公,這是淑妃娘娘親手做的菜,請問能送進去給皇上嗎?順便帶句話,就說淑妃娘娘想皇上了。”
…3
一聽到淑妃倆字,常喜就萎了。
淑妃的宮女啊!那不僅不能勒索好處,還要小心伺候著。
平時皇上心情不佳,禦前的人難熬,要搬救兵也隻能搬淑妃來,等下把淑妃親手做的菜攔在外邊兒了,都不用淑妃告狀,皇上沒事問起來就得挨頓板子。
想是這麽想,常喜臉上笑得跟收到千兩打賞似的:“枕秋姑娘快別這麽說,什麽能不能的,這都是做奴才的本分,快拿來吧,淑妃娘娘親手做的可不能放涼了……
後宮裏說自己洗手作羹湯以示真心的妃嬪不少,能本人跟著去廚房指點兩句就算不錯的了,都不會親自掌勺。就這,已經算是很感動人心的了――廚房煙火大,哪裏是身嬌肉貴的主子們呆得住的。
“哎喲,這湯水怪沉的,連我拿著都有點費勁,辛苦枕秋姑娘一路送過來了……淑妃娘娘做了什麽湯?”
枕秋說裏麵不是湯。
枕秋麵露難色:“是娘娘做的佛跳牆。”
常喜立馬靜了靜。
即使在禦膳房,佛跳牆也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大菜,它很費功夫和時間,要將各種食材提前處理好,再慢慢熬製,古代沒有高壓鍋,隻能讓人柴火不斷的燒著,保持著同一火候。
當然,在皇宮,人力都不是事。
但後宮妃嬪給皇上送吃食,送的都是輕巧食物,如點心或者燉湯之類的,吃著輕巧省事……哪有送一盅大菜來的?這跟送烤全羊有什麽分?讓陛下要怎麽吃!?
“這……奴才這就送進去。”
進去乾坤宮裏的走廊外,放著一張長案。
案上放著四個小巧精致的湯盅和食盒,常喜將淑妃送來的佛跳牆往旁邊一放,這龐然大物登時將旁邊的四個湯盅對比得弱小可憐又無助。
梁遇寅見狀納悶:“還沒到用膳的時辰。”“這是淑妃娘娘給皇上送的佛跳牆。”
“,
這座乾坤宮,又多了一個因為薑嫻而無語的人。
梁遇寅躬身進門通傳,不出意料,皇上一聽是淑妃送來的吃食,還沒說話,笑意已經染上眼眸,使那張對著朝政時冷冰冰的閻王臉在刹那間柔和了下來:“拿進來吧,難得她給朕送湯水來,怎麽人不在?你去傳淑妃來伴駕。”
謝徹特別自信。
給他送湯水,肯定是想他了。
“是。”
片刻,謝徹看見梁遇寅顫顫巍巍地環抱著一盅龐然大物進來。
謝徹:“淑妃她燉的什麽湯?”
梁遇寅:“迴皇上的話,是淑妃娘娘親手做的佛跳牆。”
聞言,謝徹也沉默了一瞬。
隻是很快地,還是戀愛腦占了上風,他吩咐道:“再抬一張長案來……罷了,這裏也不是用膳的地方,提前傳膳吧,”他一頓,玩心大起:“你去查一查,這佛跳牆是否真是淑妃親手做的。”
謝徹沒覺得這真是薑嫻親手做的。
但也不打算因此怪罪她,隻是逗她玩玩――他覺得淑妃也是存了和他開玩笑的心思,不然怎會送一盅佛跳牆來?
這事兒好查,碧華宮隻防其他妃嬪,不防皇上。薑嫻從來不管皇帝在碧華宮裏安插的眼線,橫豎她沒有見不得人的東西,省得多疑的帝王猜來猜去。
查到的結果卻出乎謝徹所料。
這佛跳牆,還真是淑妃親手做的。
當然,看火候的事兒還是由太監代勞,畢竟得在旁邊呆四個小時隻盯著火,那就不叫卷,叫浪費時間了。但食材處理、燉煮和調味全由她一手包辦,沒讓旁人插手。
於是謝徹不由擔憂起來。
一是擔憂這佛跳牆的味道,會不會太難以下咽
二是擔憂嫻兒要提出他滿足不了的要求,才擺這場龍門陣。
片刻,淑妃步輦抵達乾坤宮。
薑嫻一路暢通無阻的入內,謝徹見了她,不等她行禮便親自扶起,握著她的一雙柔黃,語帶親昵地責怪道:“讓這麽漂亮的一雙手洗手作羹湯,簡直是煮鶴焚琴的事兒……怎麽突然想起來下廚?”
薑嫻想了想。
就這兩秒遲疑的功夫,謝徹就看出了她在編話:“不許編話哄朕,朕要聽實話。”
再頂尖的演員,也很難十年如一日地對枕邊人偽裝得完美無缺。
而隨著當皇帝的年資漸久,謝徹看人的眼光也比以往更準確,此消彼長之下,自能輕易看出薑嫻開始給老板反向畫大餅的端倪。
“實話便是,我覺得自己最近太疏懶了。”
謝徹:?
皇帝這迴是真無語了。
謝徹:“整個後宮的人都能用這詞形容自己,就你不能。”
聞言,薑嫻淺淺地歎了口氣。
其中來當值之一的大臣就有章大人。
章大人聽他們吃瓜聽得挺來氣,四妃上還有個資曆更深的章賢妃呢,怎麽論起晉位貴妃的人選,愣是沒人想到他閨女?
旁人安慰他:“賢妃娘娘穩重,居高位已久,起碼不給家中惹禍事。”
人比人比死人。
章大人還是心塞。
-----------------
容貴妃又“病”了。
這病是經皇上默許的,知她心高氣傲,準她不想見人的時候,隨便尋個由頭稱病在昭陽宮便是,也不許旁人拿這事煩皇後。皇後也不在意來給自己請安的人多一個或是少一個,非常佛係。
自從父兄被下獄後,容貴妃再也不提皇上的事兒,隻對昭兒和永平感興趣。
還是個小寶寶的永平展現出了顏控本性,她對容貴妃特別熱情,而隻要容貴妃提出來,薑嫻都會讓永平去昭陽宮住宿過夜,讓後宮妃嬪側目——淑妃心大成這樣,不怕二公主不親她了?
薑嫻的行動迴答是不怕。
越多人喜歡她閨女越好,戒掉對兒女的獨占欲是防止產後抑鬱的第一步。
隻是薑嫻也問過容貴妃:“從前覺得你疼昭兒,如今看來卻不及你待永平十分之一,你更喜歡閨女嗎?”
容貴妃瞥她一眼,拒絕迴答。
當夜,謝徹來碧華宮想看女兒,結果卻撲了個空,堂堂天子氣道:“永平模樣長得特別像你,難怪貴妃愛不釋手。”
此謎才算解開。
小永平活像袖珍版的淑妃,還能在她身上看到不會出現在薑嫻臉上的表情,例如在榻上懶散地攤成餅,以及神遊太虛做白日夢,謝徹覺得這些表情細節可愛極了,閨女生得不虧。
-----------------
大魔王閉門不出,後宮又恢複到了往常的慢節奏之中。
這些年來啊,大家算是看明白了,皇上就是個純純單線程生物,看中誰了就一直翻她牌子。以前是貴妃,現在是淑妃,不去碧華宮就不來後宮。皇後公正嚴明,不克扣大家吃穿用度,爭了也是白爭,不如吃吃喝喝領領低保,少走三十年彎路,快進到退休。
這原也是曆史上大多數宮妃的日子,點卯報到,被翻牌子了就去侍寢,沒被翻就幹等。
等什麽?
等懷孕,等壽終正寢。
前者算意外之喜,後者是必然會等到的。
六宮妃嬪躺平,卷王渾身難受。
薑嫻發現,她竟沒有活兒可以卷了!
後宮,她最得寵。
兒子,排課排滿。
閨女每日還隻會在嬤嬤懷裏吐泡泡。
除去伴駕的時間,薑嫻的去處就隻能找三個女人——皇後、容貴妃和章賢妃。
由於薑嫻用現代打工經驗優化了宮務處理流程,皇後每日經手的事兒也比以前輕鬆不少,落到薑嫻手上的活兒就更輕了,聽她抱怨太閑,皇後驚訝:“竟有人嫌事兒少,本宮真是開了眼了。這樣的日子日複一日地過,很快一輩子就過去了,不必著急。”
聽到要躺平終老,薑嫻差點暈過去。
在章賢妃那,她也沒得到認可。
“無事可做的時候,那便和貓兒玩玩,在佛堂裏念念經。”
薑嫻:“賢妃你覺得妃嬪的本職是什麽?”
章賢妃沉吟:“伺候好皇上。”
“還有爭寵宮鬥……沒人跟我鬥了,賢妃娘娘要不跟我切磋切磋?”
薑嫻充滿希望地看向賢妃娘娘。
賢妃娘娘非常客氣:“送客,請。”
被請出來的薑嫻隻好將主意又打到皇帝身上。
------------
第二百零六章
乾坤宮。
因為萬歲爺近來心情不佳,送湯送點心的一律不見,所以等在乾坤宮外的各宮宮女已經是少了許多,守門的太監也少向宮女逞威風,收好處的機會。
今日,當值的常喜眼尖地看到有個宮女小跑著過來時,心中一樂,正準備對她說教一番―-皇上忙著呢!你什麽身份什麽地位,不見不見!給銀子也不傳話!
除非給得特別多。
章賢妃、陸容華、郭小儀和馬容華就屬於給得特別多的。
“常喜公公,這是淑妃娘娘親手做的菜,請問能送進去給皇上嗎?順便帶句話,就說淑妃娘娘想皇上了。”
…3
一聽到淑妃倆字,常喜就萎了。
淑妃的宮女啊!那不僅不能勒索好處,還要小心伺候著。
平時皇上心情不佳,禦前的人難熬,要搬救兵也隻能搬淑妃來,等下把淑妃親手做的菜攔在外邊兒了,都不用淑妃告狀,皇上沒事問起來就得挨頓板子。
想是這麽想,常喜臉上笑得跟收到千兩打賞似的:“枕秋姑娘快別這麽說,什麽能不能的,這都是做奴才的本分,快拿來吧,淑妃娘娘親手做的可不能放涼了……
後宮裏說自己洗手作羹湯以示真心的妃嬪不少,能本人跟著去廚房指點兩句就算不錯的了,都不會親自掌勺。就這,已經算是很感動人心的了――廚房煙火大,哪裏是身嬌肉貴的主子們呆得住的。
“哎喲,這湯水怪沉的,連我拿著都有點費勁,辛苦枕秋姑娘一路送過來了……淑妃娘娘做了什麽湯?”
枕秋說裏麵不是湯。
枕秋麵露難色:“是娘娘做的佛跳牆。”
常喜立馬靜了靜。
即使在禦膳房,佛跳牆也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大菜,它很費功夫和時間,要將各種食材提前處理好,再慢慢熬製,古代沒有高壓鍋,隻能讓人柴火不斷的燒著,保持著同一火候。
當然,在皇宮,人力都不是事。
但後宮妃嬪給皇上送吃食,送的都是輕巧食物,如點心或者燉湯之類的,吃著輕巧省事……哪有送一盅大菜來的?這跟送烤全羊有什麽分?讓陛下要怎麽吃!?
“這……奴才這就送進去。”
進去乾坤宮裏的走廊外,放著一張長案。
案上放著四個小巧精致的湯盅和食盒,常喜將淑妃送來的佛跳牆往旁邊一放,這龐然大物登時將旁邊的四個湯盅對比得弱小可憐又無助。
梁遇寅見狀納悶:“還沒到用膳的時辰。”“這是淑妃娘娘給皇上送的佛跳牆。”
“,
這座乾坤宮,又多了一個因為薑嫻而無語的人。
梁遇寅躬身進門通傳,不出意料,皇上一聽是淑妃送來的吃食,還沒說話,笑意已經染上眼眸,使那張對著朝政時冷冰冰的閻王臉在刹那間柔和了下來:“拿進來吧,難得她給朕送湯水來,怎麽人不在?你去傳淑妃來伴駕。”
謝徹特別自信。
給他送湯水,肯定是想他了。
“是。”
片刻,謝徹看見梁遇寅顫顫巍巍地環抱著一盅龐然大物進來。
謝徹:“淑妃她燉的什麽湯?”
梁遇寅:“迴皇上的話,是淑妃娘娘親手做的佛跳牆。”
聞言,謝徹也沉默了一瞬。
隻是很快地,還是戀愛腦占了上風,他吩咐道:“再抬一張長案來……罷了,這裏也不是用膳的地方,提前傳膳吧,”他一頓,玩心大起:“你去查一查,這佛跳牆是否真是淑妃親手做的。”
謝徹沒覺得這真是薑嫻親手做的。
但也不打算因此怪罪她,隻是逗她玩玩――他覺得淑妃也是存了和他開玩笑的心思,不然怎會送一盅佛跳牆來?
這事兒好查,碧華宮隻防其他妃嬪,不防皇上。薑嫻從來不管皇帝在碧華宮裏安插的眼線,橫豎她沒有見不得人的東西,省得多疑的帝王猜來猜去。
查到的結果卻出乎謝徹所料。
這佛跳牆,還真是淑妃親手做的。
當然,看火候的事兒還是由太監代勞,畢竟得在旁邊呆四個小時隻盯著火,那就不叫卷,叫浪費時間了。但食材處理、燉煮和調味全由她一手包辦,沒讓旁人插手。
於是謝徹不由擔憂起來。
一是擔憂這佛跳牆的味道,會不會太難以下咽
二是擔憂嫻兒要提出他滿足不了的要求,才擺這場龍門陣。
片刻,淑妃步輦抵達乾坤宮。
薑嫻一路暢通無阻的入內,謝徹見了她,不等她行禮便親自扶起,握著她的一雙柔黃,語帶親昵地責怪道:“讓這麽漂亮的一雙手洗手作羹湯,簡直是煮鶴焚琴的事兒……怎麽突然想起來下廚?”
薑嫻想了想。
就這兩秒遲疑的功夫,謝徹就看出了她在編話:“不許編話哄朕,朕要聽實話。”
再頂尖的演員,也很難十年如一日地對枕邊人偽裝得完美無缺。
而隨著當皇帝的年資漸久,謝徹看人的眼光也比以往更準確,此消彼長之下,自能輕易看出薑嫻開始給老板反向畫大餅的端倪。
“實話便是,我覺得自己最近太疏懶了。”
謝徹:?
皇帝這迴是真無語了。
謝徹:“整個後宮的人都能用這詞形容自己,就你不能。”
聞言,薑嫻淺淺地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