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綠綺說完,容貴妃的視線便落到她身上:「你讓本宮去紀貴人住的地方?」
綠綺被她一瞥,膝蓋骨都在哆嗦。
「本宮貴人不踏賤地。」
一句輕慢的話,把紀貴人說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的。
薑嫻:「那好歹是我住過的地方呢。」
「早該搬了,那麽點大的地方怎麽住人,光放伺候的奴才就塞得滿滿當當的,現在碧華宮就不錯,離昭陽宮也近。」
容貴妃說道。
「她說的話薛讓你都聽見了,你有何說法?」
薛讓一臉無辜:「內務府不過是按規矩辦事,貴人的份例有多少,紀貴人就能領走多少,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哪怕是同一批布匹裏也有顏色不同之分,奴才隻能保證送到小主手中的是完整的布匹
,至於燒炭有煙……除了銀絲炭,什麽炭燒著沒煙?小主矜貴,奴才也愛莫能助。」
銀絲炭的好,誰不知道?
也得看看自己配不配。
紀貴人已經被說得惶恐,誰料薛讓話鋒一轉,抖落起別的事兒來:「奴才倒是經常聽說,紀貴人身邊的綠綺經常打賞內務府的太監,奴才還以為小主對咱家滿意得很,也允許空閑的小太監到倚竹軒去幫忙,這本是不合規矩的,奴才被紀貴人說得心中不安,這就將銀子盡數歸還,望娘娘輕饒。」
自打進宮以來,紀貴人為了日子過得舒服,沒少往內務府花銀兩。
砸了下去小幾百兩也是有的。
這點銀子砸得動內務府的太監,對薛讓來說是九牛一毛,他這話說出來就是以後紀貴人有錢也不好使了。
「你能反省便已很好,本宮允你將功補過,你跟紀貴人迴去,看看倚竹軒有哪裏花銀子改過的地方,或者不該屬於她的,都歸還給內務府。」
花錢補好的家具和屋頂全被鑿開。
用銀兩買的東西被盡數收走。
當然,薛讓也把銀兩還給她了——不過是扣了「折舊價」的,畢竟好些物品被使用過,就不能隨便給其他貴人主子用了,給答應常在呢,又有違品級。
紀貴人和綠綺都傻了。
這擱前朝就是抄家,後宮從來沒出過這麽丟人的先例,可容貴妃說出來的話就從沒有收迴去的,縱然紀貴人哭求,也未讓她動搖半分。一個下午的功夫,大半個後宮都知道紀貴人的倚竹軒被抄了,且曉得是出自容貴妃的手筆。
貴妃的陣仗,何等的威風。
大半個後宮都在想,容貴妃無子,早晚有她失意的時候。
隻是所有人都沒想到,那一天會來得如此之快。.
江山雀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大雪突然而至,使得皇宮銀裝裹素。
這場天降瑞雪,使得皇上的心情很好,前朝平安無大事,但大雪下了三天,在他快要看膩之時,北夏那邊的戰事卻生了變故。在入冬前,雲麾大將軍向皇上請了數萬人馬,出於對他的信任,皇上準了他調動一支火器營的申請,要的箭和軍餉也如數撥下。
所費耗大,想的是一擊必殺,斷絕後患。
打仗打的是錢糧,燕赤再財大氣粗,也不想耗在北夏太久,那是片窮苦之地,打下來也沒多少資源油水可分,反倒經常騷擾燕赤百姓,此次生亂,便讓皇上師出有名,打定主意要一次將他們打痛打怕,要是能直接幹下來最好。
最好的將領,充足的後勤,皇上覺得此戰必勝。
偏偏伴著鵝毛大雪而來的,卻是僵持住了的折子。
這怎麽能僵持住呢?
不說打仗那麽遙遠的事兒,就跟拍戲劇組出國似的,多耽誤一天都是經費在燃燒。古代行軍則更加嚴苛,糧草跟不上會兵變,會餓死士兵,消耗的全是燕赤的有生戰力,光想想皇帝就心痛。
還有火器營……
這玩意沒別的,就是貴,還稀少。
訓練一個會用火器的編隊,不便宜。
至於有多昂貴?
「皇上,皇上,此戰宜快不宜拖啊!」
兵部尚書當庭表演心肌梗塞。
容將軍送迴來的折子裏,仍然是跟朝廷要糧要錢要人。
皇帝不是苛刻的人,他深知牛耕田就得喂牛吃草的道理,所以即使容將軍出征前跟他索要的數目之巨,他也頂著壓力,應給就給,沒有一句二話。
君臣主打的就是一個信任!
畢竟容將軍出征前給他的承諾是——他要這個數,保證把叛軍打得落花流水。
實際上卻是僵持住了,折子中所述還隱見頹勢。
不止皇帝震怒,其他大臣也是震驚又疑惑,同時不禁心中打起了小九九——容大將軍在軍中威勢甚高,不會是要錢要糧後擁兵自重,自立為王去了吧!貴妃娘娘還在宮裏呢,容將軍最疼他閨女了,向來是看得比眼珠子更重,要月亮便連著星星一起給。
隻是轉念一想,如果生了異心後能成事,少一顆眼珠子又算得了什麽呢?
這個猜想伴隨著殿外的寒意滲透了文武百官。
「陣前換將動搖軍心,朕便再信他一迴。」皇上起草旨意,言辭嚴厲,表明這是最後一迴,勒令容將軍必須速戰速決。其實皇帝不僅想他搞快點,還想讓他闡明軍費之去向,隻是敵在前,不宜疑將,便暫且按下不表。
百官憂心忡忡,宣政殿烏雲壓頂。
就像塞爾維亞學生狙向奧匈帝國王儲的第一發子彈,並不知道自己會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平平無奇的軍機折子,卻迅速引起燕赤王朝的政局動蕩。
郭瑞柯遞上折子,參了容雪濤一本,賄賂結黨的證據確鑿,而往年皇上曾外派容雪濤賑災水患,其中虛報花費,任用親信,靡費賑災和治河銀兩的指控字字誅心,竟將這位曾經的寵臣推到了懸崖邊上。
皇上麵沉如水,卻將折子留中不發,看得一眾文臣心焦。
難道皇上對容家的寵愛,竟縱容至斯嗎?
但在將折中留中不發後,皇上又做了一個舉動——他厚賞了郭瑞柯。
前朝動蕩,後宮跟著人心惶惶。
就連最消息閉塞的常在答應,也聽到風聲,最近最好安份點兒別生事,千萬別招惹容貴妃。
經皇上授意,皇後掐斷了後妃和宮外的書信來往渠道,而郭小儀趕在「截信日」之前,收到了來自爹娘的消息,知道這
迴容家興許是有難了,文臣裏打響第一炮的還是她爹郭瑞柯。
容家風光那麽久,也是該讓風水轉一下了!
郭小儀感到快樂極了。
她當場就想去昭陽宮拜訪容貴妃,隻是被謝晟拉住了。
「你不要擔心,貴妃她過不了多久的風光日子。」
謝晟:「我不是擔心這個。」
「那你幹什麽拽住我?難道你被薑氏蠱惑,也認為貴妃是好人?」
郭小儀不敢相信!
淑妃給她兒子灌的什麽***!
「母妃你聽我說完,」謝晟無奈道:「無論容家倒台與否,她依然是皇上親封的貴妃。你上門去奚落她,母妃覺得以貴妃娘娘的性情,是會隱忍,還是會勃然大怒,不管不顧地要重罰於你?我為人子,豈可坐視母妃以身犯險?還請母妃三思。」
謝晟沒說的是,按貴妃在父皇那的情分……
發作一個郭小儀,算不得多大事。
一段話把郭小儀說蔫菜了。
按容貴妃的性子,怕是她陰陽怪氣的話還沒說完,就要賞她十個耳光:「你說得有理,我且冷眼看她能風光到幾時,有她倒黴的時候!」
郭小儀容易頭腦發熱就幹出作死的事,誰來勸都不好使,唯獨聽得進兒子的話,免了一頓皮肉之苦。
-----------------
和郭小儀想的相反,容貴妃的生活質量並未下降。
隻有容貴妃本人感覺到,她在後宮的話語權大不如前,奴才對她也沒有那麽殷勤了。在旁人看來,皇帝對參容雪濤的折子留中不發,容將軍要兵要糧的折子也準了,可見容家還沒失寵。
建章宮裏。
自從生下太華公主之後,皇後本就多病的身子更加虛藥,她早早停了熏香,因為經年熬著湯藥,無論哪種熏香,混著藥的氣味都不大好聞。
皇後半闔著眼,讓內殿伺候的宮人都退出去。
退出去之前,福錦放下烏黑如墨的湯藥,一步三迴頭的擔憂,看得薑嫻好笑:「福錦若是放不下心來,待會我來喂娘娘喝藥便是。」
「奴婢不敢,隻是太醫說了,娘娘最近該靜養,不宜憂思太過。」
皇後笑道:「福錦這孩子,就是太愛操心了。出去吧,有淑妃在,沒什麽好擔心的,不過說些體己話。」
待宮人都退出去後,皇後才感歎:「本宮嫁給皇上之前,周圍也是前唿後擁著一幫伺候的人,習慣成自然,隻是近來才覺得,她們緊張本宮,就像怕本宮隨時會去了似的,」她鋪墊了一句話後,徐徐道:「這事和本宮原本沒有關係,可是為大皇子,也為太華著想,卻不得不喚你來。」
楚氏雖為世家,行事風格卻低調內斂,沒有參與這次黨爭,而皇後又早已立於後宮之巔,職業生涯幹到頭了,多做多錯,不做便立於不敗之地。
可貴為皇後,也不是沒有弱點。
她的軟肋便是唯一的女兒,太華公主。
皇後沒有係統,不知道皇上特別能活,她怕自己活不長,皇帝駕崩後無人護住太華,隻能寄望於日後繼位的少帝厚待她,而她將寶押在了大皇子身上,便怕一向和容貴妃交好的薑嫻錯判形勢,連累大皇子。
「這些話,本宮隻和你一個人說,」皇後把話挑明了說:「皇上對參容雪濤的折子留中不發,並非留情,而是待大勢已成,將其連根拔起,你千萬別趟這渾水。此事不能說對貴妃全無影響,但絕不會危及性命。」
見薑嫻神色了然,顯然早有心理準備,皇後不禁意外。
薑嫻說:「容將軍積威甚深,權勢滔天,皇上不能貿然殺之,此舉折其威,重
點是嘉賞了郭大人,向文武百官釋出信號——這是一個扳倒容家的絕佳時機,盡管彈劾吧。別人看皇上沒責罰容雪濤,卻又賞賜郭大人,必然會認為貪墨款項的事兒屬實,隻是礙於容家威勢不宜責罰,才補償了郭大人以作安撫。」
接著,皇上隻需要安坐高台之上,等待彈劾容家的奏折如雪花般飛來。
而多年來被捧得高高的容將軍,隻會覺得皇上非常寵信他,不至於被逼得狗急跳牆,幹出造反叛亂的事兒來。畢竟就連其他朝臣也覺得,皇上壓下折子,是要保護容家呢。
肱股大臣和附骨之疽,僅在一念之間。
皇後靜靜聽了半晌,笑了:「皇上沒白寵你,你是真懂他。」
綠綺被她一瞥,膝蓋骨都在哆嗦。
「本宮貴人不踏賤地。」
一句輕慢的話,把紀貴人說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的。
薑嫻:「那好歹是我住過的地方呢。」
「早該搬了,那麽點大的地方怎麽住人,光放伺候的奴才就塞得滿滿當當的,現在碧華宮就不錯,離昭陽宮也近。」
容貴妃說道。
「她說的話薛讓你都聽見了,你有何說法?」
薛讓一臉無辜:「內務府不過是按規矩辦事,貴人的份例有多少,紀貴人就能領走多少,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哪怕是同一批布匹裏也有顏色不同之分,奴才隻能保證送到小主手中的是完整的布匹
,至於燒炭有煙……除了銀絲炭,什麽炭燒著沒煙?小主矜貴,奴才也愛莫能助。」
銀絲炭的好,誰不知道?
也得看看自己配不配。
紀貴人已經被說得惶恐,誰料薛讓話鋒一轉,抖落起別的事兒來:「奴才倒是經常聽說,紀貴人身邊的綠綺經常打賞內務府的太監,奴才還以為小主對咱家滿意得很,也允許空閑的小太監到倚竹軒去幫忙,這本是不合規矩的,奴才被紀貴人說得心中不安,這就將銀子盡數歸還,望娘娘輕饒。」
自打進宮以來,紀貴人為了日子過得舒服,沒少往內務府花銀兩。
砸了下去小幾百兩也是有的。
這點銀子砸得動內務府的太監,對薛讓來說是九牛一毛,他這話說出來就是以後紀貴人有錢也不好使了。
「你能反省便已很好,本宮允你將功補過,你跟紀貴人迴去,看看倚竹軒有哪裏花銀子改過的地方,或者不該屬於她的,都歸還給內務府。」
花錢補好的家具和屋頂全被鑿開。
用銀兩買的東西被盡數收走。
當然,薛讓也把銀兩還給她了——不過是扣了「折舊價」的,畢竟好些物品被使用過,就不能隨便給其他貴人主子用了,給答應常在呢,又有違品級。
紀貴人和綠綺都傻了。
這擱前朝就是抄家,後宮從來沒出過這麽丟人的先例,可容貴妃說出來的話就從沒有收迴去的,縱然紀貴人哭求,也未讓她動搖半分。一個下午的功夫,大半個後宮都知道紀貴人的倚竹軒被抄了,且曉得是出自容貴妃的手筆。
貴妃的陣仗,何等的威風。
大半個後宮都在想,容貴妃無子,早晚有她失意的時候。
隻是所有人都沒想到,那一天會來得如此之快。.
江山雀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大雪突然而至,使得皇宮銀裝裹素。
這場天降瑞雪,使得皇上的心情很好,前朝平安無大事,但大雪下了三天,在他快要看膩之時,北夏那邊的戰事卻生了變故。在入冬前,雲麾大將軍向皇上請了數萬人馬,出於對他的信任,皇上準了他調動一支火器營的申請,要的箭和軍餉也如數撥下。
所費耗大,想的是一擊必殺,斷絕後患。
打仗打的是錢糧,燕赤再財大氣粗,也不想耗在北夏太久,那是片窮苦之地,打下來也沒多少資源油水可分,反倒經常騷擾燕赤百姓,此次生亂,便讓皇上師出有名,打定主意要一次將他們打痛打怕,要是能直接幹下來最好。
最好的將領,充足的後勤,皇上覺得此戰必勝。
偏偏伴著鵝毛大雪而來的,卻是僵持住了的折子。
這怎麽能僵持住呢?
不說打仗那麽遙遠的事兒,就跟拍戲劇組出國似的,多耽誤一天都是經費在燃燒。古代行軍則更加嚴苛,糧草跟不上會兵變,會餓死士兵,消耗的全是燕赤的有生戰力,光想想皇帝就心痛。
還有火器營……
這玩意沒別的,就是貴,還稀少。
訓練一個會用火器的編隊,不便宜。
至於有多昂貴?
「皇上,皇上,此戰宜快不宜拖啊!」
兵部尚書當庭表演心肌梗塞。
容將軍送迴來的折子裏,仍然是跟朝廷要糧要錢要人。
皇帝不是苛刻的人,他深知牛耕田就得喂牛吃草的道理,所以即使容將軍出征前跟他索要的數目之巨,他也頂著壓力,應給就給,沒有一句二話。
君臣主打的就是一個信任!
畢竟容將軍出征前給他的承諾是——他要這個數,保證把叛軍打得落花流水。
實際上卻是僵持住了,折子中所述還隱見頹勢。
不止皇帝震怒,其他大臣也是震驚又疑惑,同時不禁心中打起了小九九——容大將軍在軍中威勢甚高,不會是要錢要糧後擁兵自重,自立為王去了吧!貴妃娘娘還在宮裏呢,容將軍最疼他閨女了,向來是看得比眼珠子更重,要月亮便連著星星一起給。
隻是轉念一想,如果生了異心後能成事,少一顆眼珠子又算得了什麽呢?
這個猜想伴隨著殿外的寒意滲透了文武百官。
「陣前換將動搖軍心,朕便再信他一迴。」皇上起草旨意,言辭嚴厲,表明這是最後一迴,勒令容將軍必須速戰速決。其實皇帝不僅想他搞快點,還想讓他闡明軍費之去向,隻是敵在前,不宜疑將,便暫且按下不表。
百官憂心忡忡,宣政殿烏雲壓頂。
就像塞爾維亞學生狙向奧匈帝國王儲的第一發子彈,並不知道自己會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平平無奇的軍機折子,卻迅速引起燕赤王朝的政局動蕩。
郭瑞柯遞上折子,參了容雪濤一本,賄賂結黨的證據確鑿,而往年皇上曾外派容雪濤賑災水患,其中虛報花費,任用親信,靡費賑災和治河銀兩的指控字字誅心,竟將這位曾經的寵臣推到了懸崖邊上。
皇上麵沉如水,卻將折子留中不發,看得一眾文臣心焦。
難道皇上對容家的寵愛,竟縱容至斯嗎?
但在將折中留中不發後,皇上又做了一個舉動——他厚賞了郭瑞柯。
前朝動蕩,後宮跟著人心惶惶。
就連最消息閉塞的常在答應,也聽到風聲,最近最好安份點兒別生事,千萬別招惹容貴妃。
經皇上授意,皇後掐斷了後妃和宮外的書信來往渠道,而郭小儀趕在「截信日」之前,收到了來自爹娘的消息,知道這
迴容家興許是有難了,文臣裏打響第一炮的還是她爹郭瑞柯。
容家風光那麽久,也是該讓風水轉一下了!
郭小儀感到快樂極了。
她當場就想去昭陽宮拜訪容貴妃,隻是被謝晟拉住了。
「你不要擔心,貴妃她過不了多久的風光日子。」
謝晟:「我不是擔心這個。」
「那你幹什麽拽住我?難道你被薑氏蠱惑,也認為貴妃是好人?」
郭小儀不敢相信!
淑妃給她兒子灌的什麽***!
「母妃你聽我說完,」謝晟無奈道:「無論容家倒台與否,她依然是皇上親封的貴妃。你上門去奚落她,母妃覺得以貴妃娘娘的性情,是會隱忍,還是會勃然大怒,不管不顧地要重罰於你?我為人子,豈可坐視母妃以身犯險?還請母妃三思。」
謝晟沒說的是,按貴妃在父皇那的情分……
發作一個郭小儀,算不得多大事。
一段話把郭小儀說蔫菜了。
按容貴妃的性子,怕是她陰陽怪氣的話還沒說完,就要賞她十個耳光:「你說得有理,我且冷眼看她能風光到幾時,有她倒黴的時候!」
郭小儀容易頭腦發熱就幹出作死的事,誰來勸都不好使,唯獨聽得進兒子的話,免了一頓皮肉之苦。
-----------------
和郭小儀想的相反,容貴妃的生活質量並未下降。
隻有容貴妃本人感覺到,她在後宮的話語權大不如前,奴才對她也沒有那麽殷勤了。在旁人看來,皇帝對參容雪濤的折子留中不發,容將軍要兵要糧的折子也準了,可見容家還沒失寵。
建章宮裏。
自從生下太華公主之後,皇後本就多病的身子更加虛藥,她早早停了熏香,因為經年熬著湯藥,無論哪種熏香,混著藥的氣味都不大好聞。
皇後半闔著眼,讓內殿伺候的宮人都退出去。
退出去之前,福錦放下烏黑如墨的湯藥,一步三迴頭的擔憂,看得薑嫻好笑:「福錦若是放不下心來,待會我來喂娘娘喝藥便是。」
「奴婢不敢,隻是太醫說了,娘娘最近該靜養,不宜憂思太過。」
皇後笑道:「福錦這孩子,就是太愛操心了。出去吧,有淑妃在,沒什麽好擔心的,不過說些體己話。」
待宮人都退出去後,皇後才感歎:「本宮嫁給皇上之前,周圍也是前唿後擁著一幫伺候的人,習慣成自然,隻是近來才覺得,她們緊張本宮,就像怕本宮隨時會去了似的,」她鋪墊了一句話後,徐徐道:「這事和本宮原本沒有關係,可是為大皇子,也為太華著想,卻不得不喚你來。」
楚氏雖為世家,行事風格卻低調內斂,沒有參與這次黨爭,而皇後又早已立於後宮之巔,職業生涯幹到頭了,多做多錯,不做便立於不敗之地。
可貴為皇後,也不是沒有弱點。
她的軟肋便是唯一的女兒,太華公主。
皇後沒有係統,不知道皇上特別能活,她怕自己活不長,皇帝駕崩後無人護住太華,隻能寄望於日後繼位的少帝厚待她,而她將寶押在了大皇子身上,便怕一向和容貴妃交好的薑嫻錯判形勢,連累大皇子。
「這些話,本宮隻和你一個人說,」皇後把話挑明了說:「皇上對參容雪濤的折子留中不發,並非留情,而是待大勢已成,將其連根拔起,你千萬別趟這渾水。此事不能說對貴妃全無影響,但絕不會危及性命。」
見薑嫻神色了然,顯然早有心理準備,皇後不禁意外。
薑嫻說:「容將軍積威甚深,權勢滔天,皇上不能貿然殺之,此舉折其威,重
點是嘉賞了郭大人,向文武百官釋出信號——這是一個扳倒容家的絕佳時機,盡管彈劾吧。別人看皇上沒責罰容雪濤,卻又賞賜郭大人,必然會認為貪墨款項的事兒屬實,隻是礙於容家威勢不宜責罰,才補償了郭大人以作安撫。」
接著,皇上隻需要安坐高台之上,等待彈劾容家的奏折如雪花般飛來。
而多年來被捧得高高的容將軍,隻會覺得皇上非常寵信他,不至於被逼得狗急跳牆,幹出造反叛亂的事兒來。畢竟就連其他朝臣也覺得,皇上壓下折子,是要保護容家呢。
肱股大臣和附骨之疽,僅在一念之間。
皇後靜靜聽了半晌,笑了:「皇上沒白寵你,你是真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