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嫻離開長樂宮時,走的是接近花園那條西側門,從這邊走,迴去碧華宮最近,結果才穿過第二道慈安門,就碰見一張老麵孔。
「哎喲,原來娘娘走這邊來了,」
梁遇寅伸長了脖子候著,見到薑嫻後雙眼一亮:「皇上在那邊等著娘娘呢。」
聽見皇上來找她了,薑嫻頷首:「勞煩公公帶路。」
「娘娘這麽說真是折煞奴才了!」
梁遇寅笑眯眯地將事情來龍去脈道來。
原來皇上得知太後傳了薑嫻過去,還帶了兩個粗使太監抬東西後,怕在長樂宮出了什麽事,放不下心來,隻是恰逢外邦使節進宮,他必須把人應付了才能空下來,使節前腳剛走,他後腳就直奔長樂宮。
皇上也怕貿然進去,倒讓母後對嫻兒心生不喜。
進退兩難,隻好守在外麵,萬一有啥大動靜,也有他及時護著。
長樂宮有多條走道,皇帝便讓梁遇寅守在另一邊,截到人了領過去見他。
薑嫻失笑:「皇上太愛操心了點。」
「娘娘是皇上心尖尖上的人,怎麽小心都不為過。」
梁遇寅一邊陪笑臉,一邊覺得昭儀娘娘說得可真對。
先不說顧昭儀何等周全機靈的人物,更別說她可是救過太後的命,隻要不指著太後的鼻子罵她老妖婆,太後再不高興,也不會對她上大刑。
但就連他這個沒了根的人也曉得「關心則亂」的道理。
因為是放在心尖上的人兒,風大了些都牽動心緒,才覺得她柔弱可欺,人人會誤解她,欺辱她,一不留神,她便會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受委屈。
穿過一道山牆,遠遠瞧見那道明黃色的身影,梁遇寅便識趣地功成身退了。
謝徹喚她一聲,她笑意盈盈地應了,蝴蝶似的落到他的懷中。
長樂宮附近顯然不是談情的好地方,兩人邊走邊說,謝徹上下打量她一遍,確定她是全須全尾地從母後宮裏出來的,才問她在裏邊兒發生了什麽,臉色怎麽這般差:「可是母後責罰於你了?」
薑嫻忙道沒有,將長樂宮裏發生的事盡數告知。
「既然勞累,就少操心些。」
謝徹心中翻開宮妃名單,想從中找出個能幹的來,別總累著他的嫻兒。
想想看,章賢妃就很不錯。
辦事能力是有的,人也安分,就是不太積極。
「差事是皇後娘娘給臣妾的體麵,皇上作主奪了去,在旁人眼中,豈不是真應了臣妾失寵的流言?」
「宮裏什麽時候傳起你失寵的流言了?」
謝徹皺眉。
梁遇寅也心想沒有啊。
卻見昭儀娘娘沒骨頭似的靠在皇帝懷裏,一改在長樂宮內的堅強作派,委委屈屈地訴起苦來:「臣妾辦了許多事,卻不得嘉賞,怕是在旁人眼中,還不如那暈倒的呢。」
對男人,該撒嬌示弱還是不能少。
然而狗男人卻麵露疑惑:「誰暈倒了?」
------------
第一百八十七章
饒是薑嫻,也不禁一噎。
轉念一想,紀貴人等於是剛進公司不久的新人,即使她父輩是高層管理,日理萬機的大老板也不可能將她有個頭疼腦熱的事情都記在心中。放眼後宮中,能用身體不適把皇帝請過去的,除了皇後,就隻有容貴妃和她了。
其餘人等,隻能得到一句“朕不是太醫”的嗬斥。
“昭兒暈倒了?”
見她不說話,謝徹隻能自行猜測。
又見旁邊的梁遇寅一臉欲言又止,謝徹便瞥他一眼,叫他有話直說。梁遇寅便將紀貴人為皇後茹素祈福,把自己折騰得暈了過去的事情道出:“太後娘娘誇獎了紀貴人孝心可嘉,送了一些補血的藥材過去。”
梁遇寅沒敢說,其實皇上也送了的。
他沒說,謝徹自己想起來了。
近年他給後宮妃嬪送賞,一般隻在過年過節,或者對方生辰的時候送上一份心意,更多是皇後或者太後要嘉賞某位妃嬪,他再添一分,以示恩寵。太後送藥材,那他跟著送點,這種一句話的事兒,謝徹壓根就沒記著。
“她要為皇後祈福,那便隨她去吧,原也礙不著嫻兒,難不成有人要你跟著吃素?”
“倒也沒有,就是怕皇上覺得臣妾不如她。”
謝徹對她的吃醋舉動非常受用,抬手擰擰她的臉頰,笑意直達眼底:“胡說八道,你是朕正兒八經的昭儀娘娘,豈是她可相比的?記著朕給你的封號,你對朕來說,便是天上的月宮仙娥,旁的女子,都是螢火之光。”
嗬。
朕就說嘛,嫻兒心裏是有朕的。
薑嫻從他的隻言片語裏,就聽出皇上根本不吃祈福這一套。
皇上如果生在現代,怕是一位無神論者,君權天授是給百姓看的,皇上心裏門兒清,封建迷信中隻取對自己有用的。他覺得祈福對皇後根本無用,後宮妃嬪閑著沒事也愛禮佛,想祈就祈了,如果嫻兒為此消瘦受罪,他就要阻止了。
他並非對皇後無情,相反,這陣子他對楚家極為寬和容忍,要太醫院醫術最好的太醫日夜為皇後研發緩解孕期反應之法,這些都是皇上覺得對孕婦有實際作用的——改善心情,提高醫術。
總之,不包括祈福。
“皇上慣會撿些好聽的話來哄臣妾。”
“大膽,朕金口玉言,到你這成撿來的了。”
薑嫻不僅沒被一句大膽嚇住,反而作起來:“再正兒八經也隻是個昭儀娘娘,比不得賢妃姐姐,也比不了貴妃姐姐。”
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已經過了得些小恩小惠就感恩戴德裝可憐的階段,她之於皇上有寵有功也有子,大可恃寵而驕,給他製造點波瀾,省得日子過著太平淡沒勁。
梁遇寅覺得這誰聽了都會覺得她心大。
昭儀的位分前麵,無論如何不讓搭一句隻是。
謝徹:“等皇後平安生產完,妃位給你留著,不必著急。”
梁遇寅心中了然。
再大的心,都是皇上養出來的。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梁遇寅覺得皇上這承諾很可以了。
然而,沒有落到實處的升職,一律當作畫餅處理。
薑嫻側了側身不去看他,竟是不受用的樣子:
“皇上這話說的,臣妾著急也沒用。”
那語氣,氣惱又委屈。
謝徹低頭去看她,看到美人兒眼尾嫣紅,心都軟了,想想她多辛苦,為了給皇後和他分憂,一直累著自己,平日又不忘照拂兩位皇子,光酬以妃位都是委屈了她。於是他立刻吩咐下去,先把顧昭儀的份例待遇提上來,等同妃位,不日再晉。
薑嫻一想,升職之前先加薪也行。
她見好就收,換了張笑臉兒給皇上。
皇上在碧華宮陪了她一會,便迴去乾坤宮處理白天的政務了,枕秋替自家娘娘沏了一壺寧神的熱茶。薑嫻見自家大宮女一副有話想說的模樣,便道:“想問什麽便問吧,我們多年主仆,還能因你失言治你的罪不成?”
誤會和猜疑才是感情生變的主要原因。
被主子道破心事,枕秋一臉赧然:“原也不是什麽大事,哪有奴婢過問主子的道理呢!隻是看娘娘把想晉妃位之事提在嘴邊,皇上一再許諾後娘娘態度大變,奴婢怕如此前倨後恭之態,惹皇上不喜。”
說罷,她跪了下來請罪。
薑嫻將她扶起:“你待我的心如何,我能不懂嗎?”
這時代的人受皇權思想影響,很難跳出原有的敬畏框架來思考人性,枕秋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忠仆,薑嫻明白她急自己所急,便解釋道:“我在膳房花銀子,想換的恭敬的態度和美食,皇上亦是如此。聖上日理萬機,我在他麵前拿腔作態,讓他去猜,反倒不美。我讓皇上知道做什麽能使我展顏,他想要我的笑臉,就得待我實實在在的好。”
“要的就是差別待遇,你對恩人和路人都一個態度,誰還要施恩給你?”
-----------------
到了太醫院算出來的預產期,皇後卻遲遲沒有發動,整個後宮都籠罩在烏雲之下,不敢高聲歡笑。薑嫻每迴去建章宮,皇後都不下床了,她就在榻邊向她報備。
說著,薑嫻仿佛沒頭沒腦地提起一句:
“上迴長樂宮的事,謝娘娘成全。”
皇後娘娘派人去長樂宮遞的話,才讓太後想起她的功勞來。
“都是你應得的,你我之間說這個就生分了,”許是身子不適,皇後比以往更容易傷懷,這時榻上垂著一道簾——上位者都講究不願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病態,薑嫻隻能看到她蒼白纖瘦的手,手背上青筋凸出:“今日的賬本……可都看完了?”
薑嫻道是:“娘娘可是要休息了?”
“今兒本宮精神不錯,想說些閑話。”
“皇上每日都要來,我在建章宮久待,怕礙了皇上的事。”
聞言,皇後竟笑了起來,反問:“難道皇上跟你迴去碧華宮,本宮就會垂淚到天明?如果本宮隻有這點肚量,太後就不會相中本宮了。皇上之於本宮,雖有夫妻情分,卻不至於生妒。還是說,你不願意陪陪本宮?”
無愛便不生妒。
兩個人間清醒打工人隔簾而笑。
“娘娘這話說的,別說是陪娘娘說會子話,便是娘娘生產的時候要我作陪,我也舍命陪美人。”
薑嫻這話雖是調侃,卻有三分真心。
皇後待她,一直沒話說的。
哪怕是利益的置換,有人能夠不帶著坑她的歹意,和她做敞亮的交易,光這點已很難能可貴。古代女子生娩如闖鬼門關,萬一皇後出事,有她若在旁,她能跟係統兌換救急的藥物。
“說胡話,進血房多衝撞,有事你也幫不上忙,再說了,本宮這胎懷相不好,要是有個萬一……”
皇後話沒說完,福錦就著急:“娘娘!”
古人說話多忌諱,怕被胎神聽了去,更觸黴頭。
皇後卻不介意,繼續說:“縱與你無關,可在旁人眼中,就是你的罪責,太後也難免遷怒於你。如果本宮過不了這一坎,是本宮沒福氣,何必讓你沾一身洗不淨的汙泥!你以後莫要說這種傻話了。”
皇後不知薑嫻有的底牌,隻當她待自己用心至誠。
結果薑嫻聽完更感動了。
「哎喲,原來娘娘走這邊來了,」
梁遇寅伸長了脖子候著,見到薑嫻後雙眼一亮:「皇上在那邊等著娘娘呢。」
聽見皇上來找她了,薑嫻頷首:「勞煩公公帶路。」
「娘娘這麽說真是折煞奴才了!」
梁遇寅笑眯眯地將事情來龍去脈道來。
原來皇上得知太後傳了薑嫻過去,還帶了兩個粗使太監抬東西後,怕在長樂宮出了什麽事,放不下心來,隻是恰逢外邦使節進宮,他必須把人應付了才能空下來,使節前腳剛走,他後腳就直奔長樂宮。
皇上也怕貿然進去,倒讓母後對嫻兒心生不喜。
進退兩難,隻好守在外麵,萬一有啥大動靜,也有他及時護著。
長樂宮有多條走道,皇帝便讓梁遇寅守在另一邊,截到人了領過去見他。
薑嫻失笑:「皇上太愛操心了點。」
「娘娘是皇上心尖尖上的人,怎麽小心都不為過。」
梁遇寅一邊陪笑臉,一邊覺得昭儀娘娘說得可真對。
先不說顧昭儀何等周全機靈的人物,更別說她可是救過太後的命,隻要不指著太後的鼻子罵她老妖婆,太後再不高興,也不會對她上大刑。
但就連他這個沒了根的人也曉得「關心則亂」的道理。
因為是放在心尖上的人兒,風大了些都牽動心緒,才覺得她柔弱可欺,人人會誤解她,欺辱她,一不留神,她便會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受委屈。
穿過一道山牆,遠遠瞧見那道明黃色的身影,梁遇寅便識趣地功成身退了。
謝徹喚她一聲,她笑意盈盈地應了,蝴蝶似的落到他的懷中。
長樂宮附近顯然不是談情的好地方,兩人邊走邊說,謝徹上下打量她一遍,確定她是全須全尾地從母後宮裏出來的,才問她在裏邊兒發生了什麽,臉色怎麽這般差:「可是母後責罰於你了?」
薑嫻忙道沒有,將長樂宮裏發生的事盡數告知。
「既然勞累,就少操心些。」
謝徹心中翻開宮妃名單,想從中找出個能幹的來,別總累著他的嫻兒。
想想看,章賢妃就很不錯。
辦事能力是有的,人也安分,就是不太積極。
「差事是皇後娘娘給臣妾的體麵,皇上作主奪了去,在旁人眼中,豈不是真應了臣妾失寵的流言?」
「宮裏什麽時候傳起你失寵的流言了?」
謝徹皺眉。
梁遇寅也心想沒有啊。
卻見昭儀娘娘沒骨頭似的靠在皇帝懷裏,一改在長樂宮內的堅強作派,委委屈屈地訴起苦來:「臣妾辦了許多事,卻不得嘉賞,怕是在旁人眼中,還不如那暈倒的呢。」
對男人,該撒嬌示弱還是不能少。
然而狗男人卻麵露疑惑:「誰暈倒了?」
------------
第一百八十七章
饒是薑嫻,也不禁一噎。
轉念一想,紀貴人等於是剛進公司不久的新人,即使她父輩是高層管理,日理萬機的大老板也不可能將她有個頭疼腦熱的事情都記在心中。放眼後宮中,能用身體不適把皇帝請過去的,除了皇後,就隻有容貴妃和她了。
其餘人等,隻能得到一句“朕不是太醫”的嗬斥。
“昭兒暈倒了?”
見她不說話,謝徹隻能自行猜測。
又見旁邊的梁遇寅一臉欲言又止,謝徹便瞥他一眼,叫他有話直說。梁遇寅便將紀貴人為皇後茹素祈福,把自己折騰得暈了過去的事情道出:“太後娘娘誇獎了紀貴人孝心可嘉,送了一些補血的藥材過去。”
梁遇寅沒敢說,其實皇上也送了的。
他沒說,謝徹自己想起來了。
近年他給後宮妃嬪送賞,一般隻在過年過節,或者對方生辰的時候送上一份心意,更多是皇後或者太後要嘉賞某位妃嬪,他再添一分,以示恩寵。太後送藥材,那他跟著送點,這種一句話的事兒,謝徹壓根就沒記著。
“她要為皇後祈福,那便隨她去吧,原也礙不著嫻兒,難不成有人要你跟著吃素?”
“倒也沒有,就是怕皇上覺得臣妾不如她。”
謝徹對她的吃醋舉動非常受用,抬手擰擰她的臉頰,笑意直達眼底:“胡說八道,你是朕正兒八經的昭儀娘娘,豈是她可相比的?記著朕給你的封號,你對朕來說,便是天上的月宮仙娥,旁的女子,都是螢火之光。”
嗬。
朕就說嘛,嫻兒心裏是有朕的。
薑嫻從他的隻言片語裏,就聽出皇上根本不吃祈福這一套。
皇上如果生在現代,怕是一位無神論者,君權天授是給百姓看的,皇上心裏門兒清,封建迷信中隻取對自己有用的。他覺得祈福對皇後根本無用,後宮妃嬪閑著沒事也愛禮佛,想祈就祈了,如果嫻兒為此消瘦受罪,他就要阻止了。
他並非對皇後無情,相反,這陣子他對楚家極為寬和容忍,要太醫院醫術最好的太醫日夜為皇後研發緩解孕期反應之法,這些都是皇上覺得對孕婦有實際作用的——改善心情,提高醫術。
總之,不包括祈福。
“皇上慣會撿些好聽的話來哄臣妾。”
“大膽,朕金口玉言,到你這成撿來的了。”
薑嫻不僅沒被一句大膽嚇住,反而作起來:“再正兒八經也隻是個昭儀娘娘,比不得賢妃姐姐,也比不了貴妃姐姐。”
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已經過了得些小恩小惠就感恩戴德裝可憐的階段,她之於皇上有寵有功也有子,大可恃寵而驕,給他製造點波瀾,省得日子過著太平淡沒勁。
梁遇寅覺得這誰聽了都會覺得她心大。
昭儀的位分前麵,無論如何不讓搭一句隻是。
謝徹:“等皇後平安生產完,妃位給你留著,不必著急。”
梁遇寅心中了然。
再大的心,都是皇上養出來的。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梁遇寅覺得皇上這承諾很可以了。
然而,沒有落到實處的升職,一律當作畫餅處理。
薑嫻側了側身不去看他,竟是不受用的樣子:
“皇上這話說的,臣妾著急也沒用。”
那語氣,氣惱又委屈。
謝徹低頭去看她,看到美人兒眼尾嫣紅,心都軟了,想想她多辛苦,為了給皇後和他分憂,一直累著自己,平日又不忘照拂兩位皇子,光酬以妃位都是委屈了她。於是他立刻吩咐下去,先把顧昭儀的份例待遇提上來,等同妃位,不日再晉。
薑嫻一想,升職之前先加薪也行。
她見好就收,換了張笑臉兒給皇上。
皇上在碧華宮陪了她一會,便迴去乾坤宮處理白天的政務了,枕秋替自家娘娘沏了一壺寧神的熱茶。薑嫻見自家大宮女一副有話想說的模樣,便道:“想問什麽便問吧,我們多年主仆,還能因你失言治你的罪不成?”
誤會和猜疑才是感情生變的主要原因。
被主子道破心事,枕秋一臉赧然:“原也不是什麽大事,哪有奴婢過問主子的道理呢!隻是看娘娘把想晉妃位之事提在嘴邊,皇上一再許諾後娘娘態度大變,奴婢怕如此前倨後恭之態,惹皇上不喜。”
說罷,她跪了下來請罪。
薑嫻將她扶起:“你待我的心如何,我能不懂嗎?”
這時代的人受皇權思想影響,很難跳出原有的敬畏框架來思考人性,枕秋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忠仆,薑嫻明白她急自己所急,便解釋道:“我在膳房花銀子,想換的恭敬的態度和美食,皇上亦是如此。聖上日理萬機,我在他麵前拿腔作態,讓他去猜,反倒不美。我讓皇上知道做什麽能使我展顏,他想要我的笑臉,就得待我實實在在的好。”
“要的就是差別待遇,你對恩人和路人都一個態度,誰還要施恩給你?”
-----------------
到了太醫院算出來的預產期,皇後卻遲遲沒有發動,整個後宮都籠罩在烏雲之下,不敢高聲歡笑。薑嫻每迴去建章宮,皇後都不下床了,她就在榻邊向她報備。
說著,薑嫻仿佛沒頭沒腦地提起一句:
“上迴長樂宮的事,謝娘娘成全。”
皇後娘娘派人去長樂宮遞的話,才讓太後想起她的功勞來。
“都是你應得的,你我之間說這個就生分了,”許是身子不適,皇後比以往更容易傷懷,這時榻上垂著一道簾——上位者都講究不願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病態,薑嫻隻能看到她蒼白纖瘦的手,手背上青筋凸出:“今日的賬本……可都看完了?”
薑嫻道是:“娘娘可是要休息了?”
“今兒本宮精神不錯,想說些閑話。”
“皇上每日都要來,我在建章宮久待,怕礙了皇上的事。”
聞言,皇後竟笑了起來,反問:“難道皇上跟你迴去碧華宮,本宮就會垂淚到天明?如果本宮隻有這點肚量,太後就不會相中本宮了。皇上之於本宮,雖有夫妻情分,卻不至於生妒。還是說,你不願意陪陪本宮?”
無愛便不生妒。
兩個人間清醒打工人隔簾而笑。
“娘娘這話說的,別說是陪娘娘說會子話,便是娘娘生產的時候要我作陪,我也舍命陪美人。”
薑嫻這話雖是調侃,卻有三分真心。
皇後待她,一直沒話說的。
哪怕是利益的置換,有人能夠不帶著坑她的歹意,和她做敞亮的交易,光這點已很難能可貴。古代女子生娩如闖鬼門關,萬一皇後出事,有她若在旁,她能跟係統兌換救急的藥物。
“說胡話,進血房多衝撞,有事你也幫不上忙,再說了,本宮這胎懷相不好,要是有個萬一……”
皇後話沒說完,福錦就著急:“娘娘!”
古人說話多忌諱,怕被胎神聽了去,更觸黴頭。
皇後卻不介意,繼續說:“縱與你無關,可在旁人眼中,就是你的罪責,太後也難免遷怒於你。如果本宮過不了這一坎,是本宮沒福氣,何必讓你沾一身洗不淨的汙泥!你以後莫要說這種傻話了。”
皇後不知薑嫻有的底牌,隻當她待自己用心至誠。
結果薑嫻聽完更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