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活頁本的巧思濾鏡在前,他便不吝於給這寶鑒高評價:“這寶鑒的畫風清新可喜,娘娘用的不是傳統畫技,以寫實為主,偏偏又藏了些頑劣童心,想必是希望皇上在繁瑣政務之中偶爾拿來賞玩放鬆,心意可嘉。能得此別具匠心的美人,等臣真替皇上高興!”
“不錯,朕正是這麽想的。”
皇帝滿意的連連點頭。
對勁,這就是他想說的。
薑嫻習慣用寫實的方式畫畫,落在皇帝眼裏,他想到的卻是薑嫻為了刻畫出物品的細節,熬得眼睛都生澀的畫麵。那q版的畫風,肯定是她怕他被政務纏得枯燥,特意畫了來逗樂他的。
嗚嗚,嫻兒好愛他,全是細節!
秦承懿誇到了他的癢處,他大感稱意。
這感覺就像是點開自家愛豆作品的熱門評論裏,看見一個權威路人誇中了作品裏的優秀之處,讓粉絲不禁拍膝直唿再來億句。看到皇帝這巴不得把老秦引為知己的架勢,其他臣子也不甘落後,爭先恐後地誇起了寶鑒,連帶著把薑嫻也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六法俱全,筆跡磊落!”
“惟妙惟肖,顧貴人娘娘簡直是天工在手!
秦承懿看他們捧的沒在關鍵上,便點了一句:“你們認真看看這寶鑒上的金扣和孔洞。”
聽到這話,五人迴過頭來看他。
怎麽的,還指導上怎麽拍馬屁了?
隻是很快,他們也發現了此物的精妙所在,於是閉眼吹就變成了真心實意的驚歎。
唯獨張明慈不大願意承認女子能有此等務實的巧思,“也許是顧貴人家中流傳下來的法子,被她呈到皇上麵前來了。”他寧願榮及她的父兄。
皇帝卻點點頭:“是很該封賞一下顧貴人家裏。”
張明慈:???
(本章完)
------------
第六十七章 榮及家人
後宮裏消息靈通的,都知道薑嫻又有新的大事兒。
宮妃多是達官之女,她們家中的父兄都以獲得聖賜的活頁本為榮,還有傳信進來問能不能跟顧貴人多要幾本的,家中小輩鬧得狠,誰要是有活頁本,誰就是族學裏最靚的崽。
郭才人家中也不例外,她聽到這話慪死了:
“還讓我去跟薑氏討要活頁本,想都不要想!”
郭才人在鍾粹宮裏對著自家帶進宮的婢女痛罵了一會薑嫻,宮女才小聲提點:“也許老爺是想小主借活頁本為機,和顧貴人修補關係,恢複來往。”眼下薑嫻正得寵,這冤家自是宜解不宜結。
郭才人悶不吭聲地坐了一會,才掩麵痛哭起來:“父兄到底是沒想過我的感受!”
※
因為皇帝的瘋狂炫耀,薑嫻作品得六部讚賞的美名便傳了出去。
不僅如此,樸素版本的活頁本也加班加點的趕製出來,從緊要的崗位為源分發下去。於是朝中便起了一股攀比風氣——
你還沒用上顧貴人做的活頁本?
那看來你的工作對朝廷社稷不重要嘛。
再瞧瞧天子近臣手上用的皇家vip尊貴活頁本,那是身份象征,是得皇上寵愛信任的證明。皇上賜
黃馬褂穿在身上太招搖,辦公時把金光閃閃的特供版活頁本掏出來,分分鍾羨煞同僚。
手握活頁本的到處炫耀,沒有的隻能眼巴巴看著別人招搖過市。
隻是古代的生產力有限,哪怕皇帝知道這是好東西,命人趕製,可也未能惠及京中所有官員。普通商人拿不準聖意,不敢隨便仿製出山寨品,怕觸怒聖顏,於是活頁本在一些夫人小姐眼中,便成了傳說。
往常,皇帝的後宮裏隻有容貴妃一個傳說。
每次集體活動,大家都能收到容貴人豔壓全場的通稿。
這迴,傳說的主角卻換了個人,換成了美貌與才華兼備的顧貴人。
起初她們是有點懵的:“顧貴人?上迴跳舞跟仙女下凡似的那位麽?”
“是的,活頁本就是她拿出來的,也有人說是她家父兄流傳下來的好東西,總之朝中要員都用上了,我家老爺前日也得了一本。”
“我家那位也是,可寶貝著呢,都不許他兒子碰。”
家裏男人沒得到活頁本的夫人隻能灰溜溜地閉麥了。
平常社交圈子裏,拚的就是人有自己也得有的麵子,於是就有人想到這東西既然是顧貴人獻出來的,她家裏肯定也有,跟她家人打打交道,要上一兩本的,也不算仿製。
“就你能想到這一出?顧貴人的家不在京中,在梅澤縣。”
梅澤縣在哪裏來著……
眾人想了一圈,愣是沒想起來是哪裏的窮鄉辟壤,居然能出一位得寵的娘娘,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而這時,祖墳冒青煙的薑家在幹嗎?
皇上體貼起人來很細致,他不僅給梅澤縣送去了嘉獎賞賜,還升了薑嫻她爹的官。
梅澤縣的消息實在是太滯後了,他們還沒為女兒晉封常在的事高興完,就收到了升官的聖旨。
薑嫻她後娘喜極而泣:“太好了,嫻兒在宮中過得體麵,剛得晉貴人,相公你又被皇上晉位……”
“……”
薑父:“等一等,我那個不叫晉位。”
這2天好卡哦,哭泣
(本章完)
------------
第六十八章 書房擬旨
“不叫晉位,該叫什麽?”
張氏警惕起來:“你向來清高,該不會是覺得嫻兒進宮追名逐利,墜了你的名聲吧?你要是這麽想,我就要跟你好好說道了。”原主的親娘死得早,續弦是祖母張羅著娶進來的,一直沒開懷,也把原主當成親閨女一樣疼愛。
薑恪好氣又好笑,直唿婦人愛多想:
“我這叫升官。”
“人家說升官發財,那咱家是發財了麽?”
知縣的工資是四十五兩,加上養廉銀,能在梅澤縣過上非常不錯的體麵日子了,可說到發財,那還有頗為遙遠的一段距離。張氏麵露憾色:“隻升官不發財,少了點意思。”
薑恪看不得她談錢的樣子,嗤道:“按土話說,升官發財後麵還有一句死老婆呢,你怎麽不說?”
“你又不是沒死過。”
被謠傳克妻,且已經克死了一位原配的薑恪:“……”
自從薑老太駕鶴西去,多愁善感的女兒又進京去後,這個家裏說話是越發的不仔細了。
薑恪不跟她計較,喜滋滋地跟妻子科普:“我從前隻是一個縣丞,知縣和縣丞雖然隻差著一級,但我之前是屬官,現在是正印官,這一字之差啊,以後我就是梅澤縣的一把手了,也不再用看何知縣的臉色!我等了那麽多年,終於被提拔了啊!”
說到最後,他雙眼含了熱淚,臉上綻出狂喜的笑容。
他不擅鑽營官場,和誰交情都是淡淡。
這輩子來往得最頻密的是何教諭。
本來想著何家知根知底的,又被他壓著,能為女兒謀一門靠譜的好親事,沒想到人心大得很,進京攀高枝去了,從此和何家結了死仇,他也和何教諭割袍斷義,從此薑家變得更孤辟冷清。
“相夫現在是知縣了,距離京官還會遠嗎?”
“……很遠。”
薑恪不知道該怎麽跟妻子解釋,自己的官位要是擱後宮裏,那就是個答應。他打起精神來:“放心吧,為夫會發奮圖強,爭取把官做大做強……也不難,你看今兒不就得皇上賞識了嗎?我有才幹,皇上是看得見的。”
這純純是自欺欺人了。
一個八品官的才幹,比一個答應的美貌更加難以被皇帝發現。
結果,張氏向他投來狐疑的目光:“相公,朝堂的事我不懂,但方才接旨的時候,我是一塊兒跟著聽旨的。”
皇上頒的聖旨裏說得很明白,誇讚薑恪教女有方,洋洋灑灑地吹了一段彩虹屁,內容大意是薑氏有女溫柔賢淑大方,秀外慧中,書畫雙絕,對朝廷獻上活頁本,深得朕心,觀其父多年在縣丞一職上恪守本分,因此提拔成知縣,望他戒驕戒躁,繼續在新崗位上發光發熱。
誇薑嫻的內容,占四分之三。
到了結尾,才極為敷衍地提了一下薑恪的才幹,予以期許,比例為四分之一。
有耳朵的人都能聽出來,皇上是因為什麽提拔他。
畢竟,皇帝是個很親疏分明的人。
一個綠豆芝麻官,不能讓他自降身份的多談兩句,於是由著性子來,在聖旨上一通誇誇薑嫻,閉著眼睛聽還以為是薑嫻的晉封聖旨。薑恪被說得臉紅,抬手以袖掩麵:“女兒出息,我記首功。”
“要說有功也是前頭那位十月懷胎,要不你現在去給姐姐上兩柱香?”
“……”
“你不去我去了,嫻兒晉位了得告訴她。”
薑家一直有牌位供奉著逝者。
說著,張氏就去給原主的生母上香磕頭去了,跪在下首叨叨近況:“嫻兒進京後得了皇上賞識,在後宮站穩腳跟,現在已經是貴人娘娘了,你在泉下有知,也能安心啦,”她一頓,嘟噥:“相公也因為嫻兒的緣故被皇上提拔了,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
薑恪一進門就聽到妻子把他比成了畜生。
※
且說迴皇宮。
皇帝擬提拔薑恪的聖旨時,特意將薑嫻召來乾坤宮伴駕,讓她替自己磨墨。
薑嫻換了一件水綠色的錦袍來,手上戴著皇後所贈的碧璽鐲子,襯得研磨墨錠時的手蔥白勝雪,在白蠟燭光下細看,更是細嫩無瑕如玉,纖細動人。
皇帝隻瞥了一眼,便心猿意馬起來。
別的宮妃來伴駕,無不想著溫柔小意的跟他說說話,談談風花雪月,可在承寵時最妖嬈撩人的薑嫻卻專心地研墨,磨好後將墨錠拿出來,用布將其仔細擦幹,再收走。
“不錯,朕正是這麽想的。”
皇帝滿意的連連點頭。
對勁,這就是他想說的。
薑嫻習慣用寫實的方式畫畫,落在皇帝眼裏,他想到的卻是薑嫻為了刻畫出物品的細節,熬得眼睛都生澀的畫麵。那q版的畫風,肯定是她怕他被政務纏得枯燥,特意畫了來逗樂他的。
嗚嗚,嫻兒好愛他,全是細節!
秦承懿誇到了他的癢處,他大感稱意。
這感覺就像是點開自家愛豆作品的熱門評論裏,看見一個權威路人誇中了作品裏的優秀之處,讓粉絲不禁拍膝直唿再來億句。看到皇帝這巴不得把老秦引為知己的架勢,其他臣子也不甘落後,爭先恐後地誇起了寶鑒,連帶著把薑嫻也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六法俱全,筆跡磊落!”
“惟妙惟肖,顧貴人娘娘簡直是天工在手!
秦承懿看他們捧的沒在關鍵上,便點了一句:“你們認真看看這寶鑒上的金扣和孔洞。”
聽到這話,五人迴過頭來看他。
怎麽的,還指導上怎麽拍馬屁了?
隻是很快,他們也發現了此物的精妙所在,於是閉眼吹就變成了真心實意的驚歎。
唯獨張明慈不大願意承認女子能有此等務實的巧思,“也許是顧貴人家中流傳下來的法子,被她呈到皇上麵前來了。”他寧願榮及她的父兄。
皇帝卻點點頭:“是很該封賞一下顧貴人家裏。”
張明慈:???
(本章完)
------------
第六十七章 榮及家人
後宮裏消息靈通的,都知道薑嫻又有新的大事兒。
宮妃多是達官之女,她們家中的父兄都以獲得聖賜的活頁本為榮,還有傳信進來問能不能跟顧貴人多要幾本的,家中小輩鬧得狠,誰要是有活頁本,誰就是族學裏最靚的崽。
郭才人家中也不例外,她聽到這話慪死了:
“還讓我去跟薑氏討要活頁本,想都不要想!”
郭才人在鍾粹宮裏對著自家帶進宮的婢女痛罵了一會薑嫻,宮女才小聲提點:“也許老爺是想小主借活頁本為機,和顧貴人修補關係,恢複來往。”眼下薑嫻正得寵,這冤家自是宜解不宜結。
郭才人悶不吭聲地坐了一會,才掩麵痛哭起來:“父兄到底是沒想過我的感受!”
※
因為皇帝的瘋狂炫耀,薑嫻作品得六部讚賞的美名便傳了出去。
不僅如此,樸素版本的活頁本也加班加點的趕製出來,從緊要的崗位為源分發下去。於是朝中便起了一股攀比風氣——
你還沒用上顧貴人做的活頁本?
那看來你的工作對朝廷社稷不重要嘛。
再瞧瞧天子近臣手上用的皇家vip尊貴活頁本,那是身份象征,是得皇上寵愛信任的證明。皇上賜
黃馬褂穿在身上太招搖,辦公時把金光閃閃的特供版活頁本掏出來,分分鍾羨煞同僚。
手握活頁本的到處炫耀,沒有的隻能眼巴巴看著別人招搖過市。
隻是古代的生產力有限,哪怕皇帝知道這是好東西,命人趕製,可也未能惠及京中所有官員。普通商人拿不準聖意,不敢隨便仿製出山寨品,怕觸怒聖顏,於是活頁本在一些夫人小姐眼中,便成了傳說。
往常,皇帝的後宮裏隻有容貴妃一個傳說。
每次集體活動,大家都能收到容貴人豔壓全場的通稿。
這迴,傳說的主角卻換了個人,換成了美貌與才華兼備的顧貴人。
起初她們是有點懵的:“顧貴人?上迴跳舞跟仙女下凡似的那位麽?”
“是的,活頁本就是她拿出來的,也有人說是她家父兄流傳下來的好東西,總之朝中要員都用上了,我家老爺前日也得了一本。”
“我家那位也是,可寶貝著呢,都不許他兒子碰。”
家裏男人沒得到活頁本的夫人隻能灰溜溜地閉麥了。
平常社交圈子裏,拚的就是人有自己也得有的麵子,於是就有人想到這東西既然是顧貴人獻出來的,她家裏肯定也有,跟她家人打打交道,要上一兩本的,也不算仿製。
“就你能想到這一出?顧貴人的家不在京中,在梅澤縣。”
梅澤縣在哪裏來著……
眾人想了一圈,愣是沒想起來是哪裏的窮鄉辟壤,居然能出一位得寵的娘娘,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而這時,祖墳冒青煙的薑家在幹嗎?
皇上體貼起人來很細致,他不僅給梅澤縣送去了嘉獎賞賜,還升了薑嫻她爹的官。
梅澤縣的消息實在是太滯後了,他們還沒為女兒晉封常在的事高興完,就收到了升官的聖旨。
薑嫻她後娘喜極而泣:“太好了,嫻兒在宮中過得體麵,剛得晉貴人,相公你又被皇上晉位……”
“……”
薑父:“等一等,我那個不叫晉位。”
這2天好卡哦,哭泣
(本章完)
------------
第六十八章 書房擬旨
“不叫晉位,該叫什麽?”
張氏警惕起來:“你向來清高,該不會是覺得嫻兒進宮追名逐利,墜了你的名聲吧?你要是這麽想,我就要跟你好好說道了。”原主的親娘死得早,續弦是祖母張羅著娶進來的,一直沒開懷,也把原主當成親閨女一樣疼愛。
薑恪好氣又好笑,直唿婦人愛多想:
“我這叫升官。”
“人家說升官發財,那咱家是發財了麽?”
知縣的工資是四十五兩,加上養廉銀,能在梅澤縣過上非常不錯的體麵日子了,可說到發財,那還有頗為遙遠的一段距離。張氏麵露憾色:“隻升官不發財,少了點意思。”
薑恪看不得她談錢的樣子,嗤道:“按土話說,升官發財後麵還有一句死老婆呢,你怎麽不說?”
“你又不是沒死過。”
被謠傳克妻,且已經克死了一位原配的薑恪:“……”
自從薑老太駕鶴西去,多愁善感的女兒又進京去後,這個家裏說話是越發的不仔細了。
薑恪不跟她計較,喜滋滋地跟妻子科普:“我從前隻是一個縣丞,知縣和縣丞雖然隻差著一級,但我之前是屬官,現在是正印官,這一字之差啊,以後我就是梅澤縣的一把手了,也不再用看何知縣的臉色!我等了那麽多年,終於被提拔了啊!”
說到最後,他雙眼含了熱淚,臉上綻出狂喜的笑容。
他不擅鑽營官場,和誰交情都是淡淡。
這輩子來往得最頻密的是何教諭。
本來想著何家知根知底的,又被他壓著,能為女兒謀一門靠譜的好親事,沒想到人心大得很,進京攀高枝去了,從此和何家結了死仇,他也和何教諭割袍斷義,從此薑家變得更孤辟冷清。
“相夫現在是知縣了,距離京官還會遠嗎?”
“……很遠。”
薑恪不知道該怎麽跟妻子解釋,自己的官位要是擱後宮裏,那就是個答應。他打起精神來:“放心吧,為夫會發奮圖強,爭取把官做大做強……也不難,你看今兒不就得皇上賞識了嗎?我有才幹,皇上是看得見的。”
這純純是自欺欺人了。
一個八品官的才幹,比一個答應的美貌更加難以被皇帝發現。
結果,張氏向他投來狐疑的目光:“相公,朝堂的事我不懂,但方才接旨的時候,我是一塊兒跟著聽旨的。”
皇上頒的聖旨裏說得很明白,誇讚薑恪教女有方,洋洋灑灑地吹了一段彩虹屁,內容大意是薑氏有女溫柔賢淑大方,秀外慧中,書畫雙絕,對朝廷獻上活頁本,深得朕心,觀其父多年在縣丞一職上恪守本分,因此提拔成知縣,望他戒驕戒躁,繼續在新崗位上發光發熱。
誇薑嫻的內容,占四分之三。
到了結尾,才極為敷衍地提了一下薑恪的才幹,予以期許,比例為四分之一。
有耳朵的人都能聽出來,皇上是因為什麽提拔他。
畢竟,皇帝是個很親疏分明的人。
一個綠豆芝麻官,不能讓他自降身份的多談兩句,於是由著性子來,在聖旨上一通誇誇薑嫻,閉著眼睛聽還以為是薑嫻的晉封聖旨。薑恪被說得臉紅,抬手以袖掩麵:“女兒出息,我記首功。”
“要說有功也是前頭那位十月懷胎,要不你現在去給姐姐上兩柱香?”
“……”
“你不去我去了,嫻兒晉位了得告訴她。”
薑家一直有牌位供奉著逝者。
說著,張氏就去給原主的生母上香磕頭去了,跪在下首叨叨近況:“嫻兒進京後得了皇上賞識,在後宮站穩腳跟,現在已經是貴人娘娘了,你在泉下有知,也能安心啦,”她一頓,嘟噥:“相公也因為嫻兒的緣故被皇上提拔了,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
薑恪一進門就聽到妻子把他比成了畜生。
※
且說迴皇宮。
皇帝擬提拔薑恪的聖旨時,特意將薑嫻召來乾坤宮伴駕,讓她替自己磨墨。
薑嫻換了一件水綠色的錦袍來,手上戴著皇後所贈的碧璽鐲子,襯得研磨墨錠時的手蔥白勝雪,在白蠟燭光下細看,更是細嫩無瑕如玉,纖細動人。
皇帝隻瞥了一眼,便心猿意馬起來。
別的宮妃來伴駕,無不想著溫柔小意的跟他說說話,談談風花雪月,可在承寵時最妖嬈撩人的薑嫻卻專心地研墨,磨好後將墨錠拿出來,用布將其仔細擦幹,再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