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見太後


    萬壽節過去三日,正好到了向太後請安的日子。


    這位上屆宮鬥贏家,終於肯從小佛堂裏出來了。作為妃嬪,薑嫻的行程便是先到建章宮向皇後請安,再在皇後的帶領之下,到太後的長樂宮請安。


    不少妃嬪斜著眼睛看薑嫻,暗中祈禱——


    太後快快出手,收了這隻妖孽吧!


    薑嫻卻沒多緊張害怕,她一向平常心對待。皇上現在對她尚算熱乎,既然他沒特地在她麵前提起太後的事,想來太後也不是動輒發作宮妃的性情,要是受些敲打,也是應該的。


    兩個宮女為她挑選向太後請安的衣裳,眠秋拿了件墨綠的宮裝來:“這件莊重低調,正好能壓一壓主子的豔光,太後肯定見了喜歡。”


    薑嫻卻搖頭:“換一件嫩綠色的來。”


    “主子……”


    “太後是什麽人?我才多大,在她麵前裝莊重成熟,既笨拙又顯得心思重,不如做迴這歲數該有的樣子。”最好讓她一看就覺得皇上貪她年輕顏色好,得寵原因淺顯而懂,想必太後也懶得跟她計劃,在聰明人麵前裝聰明最為不智。


    聽了主子的話,枕秋便拿銅鬥將明日要穿的衣裳熨平。


    ※


    長春宮那邊,對倚竹軒也很是好奇。


    太後閉門禮佛是為了皇帝祈求子孫,加上禮佛是皇室的“傳統活動”,哪怕真心相信神佛之說,也沒去掉凡心,對後宮諸事仍是很關心的。皇帝初登基時,太後就管過一陣子的宮權,後來對皇後十分滿意,才漸漸放手讓她去幹,自己則不問俗務,安心享起富貴來。


    太後還是淑妃的時候,聖寵平平,不算最受寵也沒被先帝冷落,沒嚐過靠丈夫任性妄為的滋味。現在當上太後,靠兒子尊榮無限,比當人妻子是爽多了,午夜夢迴想起先帝急病去世,來不及再培養新兒子這件事,仍要努力迴憶被先帝太妃,也就是如今的純密太妃欺辱的悲慘迴憶,才能忍住瘋狂上揚的嘴角。


    太後問起敬事房的總管孫自忠:“皇上近來翻誰的牌子最多?”


    “本月的話,因為萬壽節事忙,皇上翻牌子的次數不多,其中新封的顧貴人被翻了五次,貴妃三次,宿在建章宮裏兩夜,陸容華和張才人各得一天。”


    顧貴人。


    太後對自己兒子很是了解,他既愛梅花,又愛賞月,在萬壽節上提到了《上雲樂》,便是把薑氏比在月亮,是極高的評價,也是對她頗為上心了。


    太後再問起這次選秀裏有誰被召幸了。


    為了多納些新人進宮,太後可是精心挑選了不少相貌好的。


    說到這個,孫自忠心中打起鼓,硬著頭皮迴話:“新選入宮的小主裏,郭貴人拔得頭籌,顧貴人隨後。隻是皇上隻翻了郭貴人一天牌子,就沒再召幸過了。”


    竟是一個也未能引起皇上的興趣。


    不過,太後想起萬壽節時薑氏所跳的一舞《無雙》,的確當得上是舉世無雙的舞姿,能得此妙人兒,難怪對同期入宮的興致缺缺。可她瘦得能在柱上起舞,綢緞上移步,真能為皇帝綿延子嗣嗎?她不能生卻獨占聖寵,豈不是耽誤正事?


    太後深深地憂慮起來。


    “明日哀家要傳馮太醫來。”


    馮太醫是太醫院裏的千金科聖手。


    若薑氏是個不易生養的,她縱然不能把人打殺了,也得好好規勸皇上注意節製,別在她身上多作浪費


    ------------


    第四十六章 請安被試探


    太後的緊張,是有原因的。


    先帝育有四字,子嗣已不算豐盛,被前朝念叨叨許久,後期兒子內鬥,鬥死了倆,就剩下當今聖上謝徹和他同父異母的哥哥謝樓。謝樓原名謝祚,有過一段得寵的時間,也曾是朝廷官員之中唿聲較高的皇位競爭者。


    可惜,最後出於一些沒有被先帝公示的原因,皇位落在了謝徹身上。先帝彌留之際,便喚來大臣傳旨,將謝祚改名為謝樓。


    皇家取名,必有好寓意,“祚”就有賜福的意思,可另一層涵意就很值得人深思玩味了——祚亦有帝位和國運的意思,而先帝給一個皇子取這樣的名兒,豈能不教朝臣側目,在三皇子身上押寶,賭他能繼承皇位。


    畢竟這人的名字,用現代大白話來翻譯,就是謝皇位啊!


    教人很難不多想!


    得“謝祚”這名的時候,謝樓才不到一歲,先帝這騷操作讓後宮不少女人窒息,猜想這孩子可能很難活下來,偏偏他扛住了這潑天的福氣,不僅活了下來,還得先帝青眼,當過一陣子意氣風發的隱形太子。


    但最後,先帝沒有選擇他。


    就曾經賜予的名字也要剝奪,因為怕犯了新皇的忌諱,怕謝徹會忍不住在他死後殺死這個曾經有望爭位的哥哥,把飽予厚望的“祚”變成了平平無奇的“樓”,也是如今的端親王。


    端親王至今未娶,大有要獨身一輩子的架勢。


    但,萬一他改變想法,又搶在皇帝之前誕下子嗣呢?


    皇帝無子,朝綱就不穩。


    這是很現實的事情,不容太後不去多想。


    ※


    翌日建章宮,見了薑嫻的鮮亮打扮,陸容華便斜著眼睛看她:“顧貴人竟打扮得比平常還漂亮些,等下去長樂宮請安,定然能討太後的喜歡。”


    打扮得這麽好看給誰看呢。


    難道連太後也想媚惑了去麽?陸容華大感不快。


    薑嫻身穿嫩綠的宮裝,妝容卻比平常要淡些,甚至刻意用化妝手法使眼睛看上去圓滾滾一些,減輕妖嬈,增加孩子氣。隻是她這張臉怎麽作都漂亮,難怪陸容華嫉妒。


    她福了福身:“臣妾謝陸容華誇獎。”


    陸容華冷笑,還想說點什麽,隻是這時皇後開口:“好了,到了該去長樂宮的時辰了。”


    眾人立時噤聲。


    給太後請安的時辰不能耽誤,誰也擔不起這個罪責,於是一塊起身,整齊結隊前往長樂宮。


    雖然貴人的位置不算靠前,但因為如今高位妃嬪不多,又有封號在身,她也算是拔尖兒的。同期進宮的新人都是第一次正式來跟太後磕頭請安,均是麵露緊張。


    薑嫻暗暗購買【暗香浮動】。


    她不知道太後喜歡什麽樣的味兒,就使點盤外招吧!


    結果章賢妃又多看了她好幾眼,暗忖:顧貴人今兒怎麽聞上去又有一股火鍋味?這也能去長樂宮請安嗎?但其他宮妃沒提出來,她也懶得出言提點。


    太後沒多為難,統一地賞了衣料後,便叫了起。


    薑嫻跟著磕頭謝恩。


    在建章宮還能得個座兒,在長樂宮就得老實站著了。


    皇後倒是有座位,隻是她也不真的坐下,而是候在太後身旁,擺足媳婦老實聽訓的姿態。


    “入了宮就是皇家的人,行事要有分寸,萬不能整日拈酸吃醋,該多想想如何為皇上綿延子嗣才是。”她統一敲打了眾人,接著問:“誰是顧貴人?”


    薑嫻出列,再次請安。


    殿選時太後覺得這孩子瞅著不錯,特別淡定,萬壽節時她也被《無雙》所驚豔,隻是當時燈火太盛,她眼神有點不好,隻能看出舞蹈很好,跳舞的人的臉則看不真切。今日再細看,果真瞧出了點東西來。


    原本薑嫻的五官眉眼就是極美的,得聖寵後又長開了些,整個人仿佛煥發著溫柔的光,連她瞧了也不禁心生幾分喜歡。嫩綠色的宮裝把皮膚襯得更加雪白,五官稍嫌稚嫩,與宮中之前流傳的妖豔傳言相差甚遠,貴妃比她還要妖豔些。


    而這,都是薑嫻化妝修容的成效。


    這樣漂亮的人兒,難怪皇上中意。


    眾人不知道太後的心理活動,暗暗期待太後能出手教訓一下薑氏,好壓一壓她的氣焰。


    “哀家閉門禮佛的時候,對你在昭陽宮發生的事略有耳聞,隻是終歸不及聽本人說,貴妃今兒不在,顧貴人可有什麽要跟哀家說的?”


    新入宮的宮妃震驚。


    看樣子,太後居然還要替她撐腰?多大的臉麵啊?


    “迴太後的話:當日臣妾和貴妃娘娘是有些誤會,事情已了,若說臣妾有什麽想和太後說的,便是想趁著這次來長樂宮拜見太後的機會,感謝太後在殿選當日的賞識。”


    說著,薑嫻再次向上首的婦人行大禮。


    “皇宮”這個家族式企業裏,皇後是後宮的執行總裁,皇帝是說一不二的董事長,那他媽就是這裏的榮譽董事了。家族式企業有個特點,就是你在大老板身上發現的缺點,往往在二老板身上也能見到,即使乍一眼覺得沒有,處久了也會發現。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這對天家母子的共同點,便是很愛說反話。


    皇帝就愛說:朕不生氣,朕不在意,朕聽你的意見,朕隨你來,朕隨便……活像熱戀期的作精女友,但凡信了半句,等著的就是他的記仇小本本,給你狂扣一百分。


    拿這套公式來套給太後,剛才那問句就純屬陷阱了。


    等於作精問你:我是不是很作?你可以說真話,我保證不生氣。


    兩者屬於純正的試探。


    可刪減為:我是不是很作?你說真話,我保證生氣。


    於是在聽到太後的問話後,薑嫻眼中精光微閃,輕巧繞過雷區,還表了一下忠心,言語間擺足對太後的恭敬。


    在殿選時,和薑嫻一起出列的全被賜花離宮。


    隻有她留了下來,因此宮中知道這一段的人不多,沒想到薑氏當初還被太後誇獎過,怕是太後老眼昏花,眼神不好使了!


    聽完她迴話,太後露出滿意之色:“哀家年事已高,對後宮諸事聽過便算,還得皇後多操心些。”


    皇後忙應聲。


    薑嫻一聽,又知自己做對了。


    太後問的是對昭陽宮一事的細節,她迴話時卻對該事一筆帶過,若然太後真對這事不了解且感興趣,必會不悅或者追問,讓她大膽的說,她再迴話。


    看樣子太後不僅不感興趣,而且對該事的細節說不定了解得比她還多。今日一提,隻是來試探試探她。


    果然,太後接著說:“聽說顧貴人在當日挨了凍,方才太醫剛到長樂宮為哀家診平安脈,想必還沒走遠,將他叫迴來替顧貴人好生診脈,看看有沒有落下病根。”


    薑嫻再次謝恩。


    太後口中的馮太醫也很快迴到了長樂宮。


    倒不是因為單純沒走遠。


    馮太醫為太後診完平安脈後,檀嬤嬤就請馮大人慢點兒走,待會興許還有用得著的地方。馮太醫一秒聽懂,那還走什麽?假裝走掉得了。


    等到馮太醫迴來,仔細地給薑嫻診了脈,得出極為健康的診斷後,太後的臉色再次緩和:


    謝徹先是皇帝,其次才是她的兒子。


    如無必要,她不想逆兒子的意。


    薑嫻能生,這是她希望見到的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的愛妃太能卷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山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山雀並收藏朕的愛妃太能卷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