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陳答應太能想了,都想到小廚房裏去!
薑嫻頷首:“早晚會有這一天的。”
她們倚竹軒,早晚會有屬於自己的員工食堂的。
梁遇寅不禁對二人另眼相看。
真是一個敢提,一個敢應啊。
※
昭陽宮。
容貴妃奔迴裏屋痛哭,顧不得淚珠兒打濕精致妝容,身邊伺候的宮女也不敢上來觸主子的黴頭,隻有秋堂命人拿來熱帕子勸著:“娘娘快別哭了,哭壞了眼睛難受。”
“本宮哭瞎了眼也無人關心,皇上眼裏哪還有本宮的位置,居然特地來我的昭陽宮維護那賤人,她怎麽配!本宮做什麽了?我堂堂貴妃,讓一個常在在外麵站著等一會,竟成我的不是了?我甚至沒罰她跪,就因為我不想見她,皇上竟如此落我的麵子……”說到激憤處,連本宮的自稱也忘了。
容貴妃哀哀痛哭,渾忘是自己招人傳召過來,薑嫻才會在門外久等。
她也覺得好委屈,好難過,好受傷。
隻是她方才沒像薑嫻那樣,把示弱的話誇張地說出來,做出精心設計過的動作。
所以直男皇帝不懂。
皇帝隻覺得貴妃好大的威風。
貴妃在裏麵哭,馬婉儀在走廊站著。她好想跑,卻不能就這麽跑了,貴妃記仇,更恨背主的,她這要是一聲不吭走了,以前拍的馬屁就前功盡棄了。
想到這裏,馬婉儀不禁慶幸皇上也罰了自己。
如果皇上獨獨罰了貴妃,貴妃看到安然無恙的她,心裏指不定怎麽恨呢。
“一個縣丞的女兒,若是進宮之前,連和本宮出現在同一席麵的體麵也不配有,本宮將她召來,是給她臉麵,她竟如此不識好歹,恩將仇報,在皇上麵前上本宮的眼藥,好大的狗膽!”
因貴妃失態,大宮女秋堂趕走了不夠格的宮女太監,隻餘下心腹在範圍內。
馬婉儀偷偷覷一眼秋堂,很想跟著粗使太監宮女一起滾。
沒想到秋堂向她福身央求:“娘娘一時傷懷,婉儀向來與娘娘交好,還望婉儀進去好言相勸,娘娘要是哭壞了身子,奴婢擔當不起。”
馬婉儀當場就想翻個白眼暈過去。
可不行,她硬挺著進去,囁囁:“皇上也太過分了些!竟如此冷待娘娘,娘娘何時受過這種委屈……”
她話沒說完,貴妃就抬手賞了她一巴掌。
馬婉儀好歹是個主位娘娘,隻在貴妃麵前做低伏小,在外頭還是很威風八麵的。如今被賞了一巴掌,說不出一句話,隻聽得貴妃恨聲道:“蠢才,皇上不曾冷待本宮,一切全是姝常在那狐媚子的錯,若不是她在皇上跟前作怪,皇上又豈會誤會本宮。”
……
得,罵皇上的話,貴妃她不愛聽。
馬婉儀抿了抿嘴,很利索地掉轉槍頭:“姝常在好深的心機,又慣會在皇上麵前矯揉作態,如今聖寵在身,臣妾拿她也是無可奈何!”
貴妃緩了緩臉色,才剛抬手,秋雲就送來手帕和溫度適中的水,伺候貴妃淨麵。
容貴妃心中鬱鬱,她一想到自己被禁足昭陽宮的事傳出去,會教多少人看自己笑話就不樂,再想到要罰抄交給自己的死對頭楚思芸檢閱,實實在在的難受上了,還有點後悔。
早知道姝常在能請動皇上,就不折騰她了。
等她失寵,貴妃讓一個常在在後宮無聲無息地消失,多麽簡單。
容貴妃閉了閉眼。
再度睜眼時,現了紅絲的明眸已恢複清明:“這迴竟是我小覷了她。”
馬婉儀寬慰:“娘娘不必掛懷。”
“也高看了你。”
容貴妃橫她一眼,她立馬噤聲。
而同一時間,正埋首於繁瑣宮務中的楚皇後聽到大宮女傳來的壞消息——
宮務沒看完,還要看貴妃的罰抄?
上書房的先生都沒她這麽忙!
------------
第三十一章 從此摸魚是路人
貴妃被禁足之事,不過半天,便傳遍六宮。
新入宮的妃嬪和老人是截然不同的反應。
前者不忿姝常在一枝獨秀,隆寵在身,風頭極盛,竟是連貴妃娘娘也敗下陣來!後者被貴妃魚肉多年,深受其害,看她栽在一個常在身上,紛紛關起宮門來偷笑。
章賢妃也對這姝常在來了興趣,跟自家宮女笑著說:“上迴在建章宮看到貴妃對姝常的發作就沒落到好,沒想到皇後免了一日請安,她都能想出法子來作踐姝常在……也該讓她知點分寸。”
“娘娘說的是,”
宮女笑眯眯地為章賢妃奉上牛乳。她喜歡養貓,特別是貓崽子,看它們喝奶的憨態可掬,不知不覺間也喜歡上了在冬日裏飲上一壺牛乳。
牛乳是密封的,自出了內務府後就沒被打開過,往煮好了的牛乳裏加入白糖,更是香甜四溢:“皇後娘娘好茶,建章宮裏便總是一股醇厚的茶香,奴婢還是喜歡娘娘這兒的甜香。”
宮女討巧的話,惹得章賢妃淡淡一笑:“皇後好茶?你聽誰說的,她也愛甜,茶味清苦,潛邸那會若皇後得了好茶,多半會被貴妃討去。”
“那……”
建章宮終日茶香,卻是去請安的宮妃都能聞得到的。
“皇後愛犯困,宮務繁重,才每日非得濃茶提神不可。”
章賢妃唇畔噙了笑。
她想,新人跟舊人所知的差異,時常會導致對一件事的看法截然不同:“這些年來,皇上不是沒寵過新鮮臉孔,貴妃習慣了出手稍稍施壓,新入宮的妃嬪便俯首帖耳,聽了她的話,惶恐的讓皇上失了興致,這迴來了個不怕她的,倒是踢到鐵板上了。”
如果薑嫻能聽到此話,定必會點著頭說——
嗯,這就是後宮裏的信息差了。
※
作為六宮之主,皇後的情報網不是擺著玩的。
梁遇寅來傳達貴妃被禁足罰抄之事的時候,皇後微微一笑:“本宮知道。”
早就有宮女來跟她說了。
不就是加班嗎?她頂得住。
梁遇寅笑著躬身,接著道:“皇上有旨,說是這迴定要貴妃娘娘好生反省,不僅要抄寫宮規,還需寫上每日的自省感悟,交由娘娘你批示。如此,既全了規矩,也不讓昭陽宮借此……”再後麵的話,他就不敢說了。
皇上的原話,是不讓貴妃借此邀寵。
梁遇寅帶過這個話題:“皇後批示過昭陽宮送過來的抄書後,原樣送迴即可,不必交到乾坤宮。”畢竟是從潛邸就伴君側的愛妾,皇上也怕自己心軟,又縱了她的性情。
說到這裏,皇後的秀麵一僵。
批示與批閱不同。
批閱隻用寫個已閱即可,批示則是要寫評價,以六宮之主的身份傳達向下級的意見指導……沒有用的工作量突然增加,皇後不禁抬手按住太陽穴,嬌軀搖搖欲墜。
福錦扶住皇後,心急遷怒:
“梁公公可吩咐完了,皇後娘娘的頭疾才剛好些,怎的昭陽宮生事……”
見狀,梁遇寅也跟著誠惶誠恐地告罪,得到皇後擺手示意後,道:“其實還有一件喜事……”
皇後強打起精神:“什麽喜事?”
“既然貴妃娘娘被禁足,自是不適宜再協理宮務了,皇上有旨,內務府諸事便交由皇後做主處理了。”
將被分出去的宮權拿迴手中,這是多少宮鬥文中皇後苦心孤詣,踩著旁人鮮血也要完成的事。對皇後來說,則沒那麽大的執念——被貴妃分走的一部份宮權,是內務府那邊兒的事,油水多,好立威,瑣事既多又細,正適合貴妃這一等富貴閑人拿來作威作福。
多年來,皇後寵愛平平,卻深得皇上敬重。她不像貴妃,對宮中後妃有諸多意見,但隻要她對什麽事兒開口了,皇上肯定不會置之不理,手握中宮箋表,又是由先帝賜婚的嫡妻,她的地位穩如泰山,實在很不必為點小事爭得麵紅耳赤。
梁遇寅不著痕跡地抬眼,觀察了一下皇後的臉色。
這……
是不是要傳太醫啊?
皇後微笑:“本宮知道了,建章宮事忙,就不留公公了,福錦。”
“奴才告退。”
待福錦送走梁遇寅,一臉擔憂地迴來,看到娘娘臉色都發白了,不禁憂心。皇後閉目不語,須臾:“把薛讓帶上內務府的賬一起召過來。”
薛讓是內務府總管。
他是貴妃的人,該部份宮權要正式收迴手裏,必須先看遍賬冊,免得有閑得發慌的貴妃在裏麵埋釘子,平生事端。
雖然不樂意攬權,份內的事,皇後會做好。
太後當年挑選太子妃,先從家世出發,楚思芸和容雪施的家裏一文一武,獨她是出了名的沉穩。沉穩是美化過的,她嫡兄稱她為“百年難得一見的王八性子”。有一次太後設局考驗她,讓宮女故意屢次在她身側失手摔碎盤子,貓兒從桌下鑽過,又往她雞湯裏多灑了許多糖,她就得了個“穩重”的考評。
一直到席麵散盡,她才慢悠悠地跟嫡兄提起:“方才宴席上我怎麽好像聽到身旁有異響,腿側又一直有茸毛掠過?”
嫡兄:“沒看出來,我看你吃得挺香的。”
“那碗湯味道香甜,的確不錯。”
等賜婚的旨意從宮中頒下,太後又把這事當作她慧眼選賢媳的美談,皇後和她哥才知道妹子經過了此等考驗,還有那碗加了致死量白糖的雞湯不是宮中特色調味,而是想嚇她一跳,引她失儀。
老人家不知道的是,她不是穩重。
她隻是沒反應過來。
因為出身世家貴女,皇後哪怕嫁誰,也是奔著執掌中饋的當家主母去的,當家的功夫不差,隻是後宮是比王府更大,更刁難人的一個地方。為了娘家和日後的體麵,她不能順著性子來,當起了全年無休的六宮之主。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摸魚是路人。
“姝常在侍寢過後還能抄完十次《女誡》的精氣神,若是能借給本宮一用就好了,”在建章宮裏,皇後不禁說起傻話,也生了點將她提拔上來輔助自己的心思,隻是轉念想到:“出身和位分是低了點……”
她悠悠長歎。
若是不執宮務,隻要有家世或寵愛在身,這後宮的生活,可真是悠閑愜意!
耿姑姑勸慰:“娘娘現在的身份地位,是多少女子的畢生追求呢!”
薑嫻頷首:“早晚會有這一天的。”
她們倚竹軒,早晚會有屬於自己的員工食堂的。
梁遇寅不禁對二人另眼相看。
真是一個敢提,一個敢應啊。
※
昭陽宮。
容貴妃奔迴裏屋痛哭,顧不得淚珠兒打濕精致妝容,身邊伺候的宮女也不敢上來觸主子的黴頭,隻有秋堂命人拿來熱帕子勸著:“娘娘快別哭了,哭壞了眼睛難受。”
“本宮哭瞎了眼也無人關心,皇上眼裏哪還有本宮的位置,居然特地來我的昭陽宮維護那賤人,她怎麽配!本宮做什麽了?我堂堂貴妃,讓一個常在在外麵站著等一會,竟成我的不是了?我甚至沒罰她跪,就因為我不想見她,皇上竟如此落我的麵子……”說到激憤處,連本宮的自稱也忘了。
容貴妃哀哀痛哭,渾忘是自己招人傳召過來,薑嫻才會在門外久等。
她也覺得好委屈,好難過,好受傷。
隻是她方才沒像薑嫻那樣,把示弱的話誇張地說出來,做出精心設計過的動作。
所以直男皇帝不懂。
皇帝隻覺得貴妃好大的威風。
貴妃在裏麵哭,馬婉儀在走廊站著。她好想跑,卻不能就這麽跑了,貴妃記仇,更恨背主的,她這要是一聲不吭走了,以前拍的馬屁就前功盡棄了。
想到這裏,馬婉儀不禁慶幸皇上也罰了自己。
如果皇上獨獨罰了貴妃,貴妃看到安然無恙的她,心裏指不定怎麽恨呢。
“一個縣丞的女兒,若是進宮之前,連和本宮出現在同一席麵的體麵也不配有,本宮將她召來,是給她臉麵,她竟如此不識好歹,恩將仇報,在皇上麵前上本宮的眼藥,好大的狗膽!”
因貴妃失態,大宮女秋堂趕走了不夠格的宮女太監,隻餘下心腹在範圍內。
馬婉儀偷偷覷一眼秋堂,很想跟著粗使太監宮女一起滾。
沒想到秋堂向她福身央求:“娘娘一時傷懷,婉儀向來與娘娘交好,還望婉儀進去好言相勸,娘娘要是哭壞了身子,奴婢擔當不起。”
馬婉儀當場就想翻個白眼暈過去。
可不行,她硬挺著進去,囁囁:“皇上也太過分了些!竟如此冷待娘娘,娘娘何時受過這種委屈……”
她話沒說完,貴妃就抬手賞了她一巴掌。
馬婉儀好歹是個主位娘娘,隻在貴妃麵前做低伏小,在外頭還是很威風八麵的。如今被賞了一巴掌,說不出一句話,隻聽得貴妃恨聲道:“蠢才,皇上不曾冷待本宮,一切全是姝常在那狐媚子的錯,若不是她在皇上跟前作怪,皇上又豈會誤會本宮。”
……
得,罵皇上的話,貴妃她不愛聽。
馬婉儀抿了抿嘴,很利索地掉轉槍頭:“姝常在好深的心機,又慣會在皇上麵前矯揉作態,如今聖寵在身,臣妾拿她也是無可奈何!”
貴妃緩了緩臉色,才剛抬手,秋雲就送來手帕和溫度適中的水,伺候貴妃淨麵。
容貴妃心中鬱鬱,她一想到自己被禁足昭陽宮的事傳出去,會教多少人看自己笑話就不樂,再想到要罰抄交給自己的死對頭楚思芸檢閱,實實在在的難受上了,還有點後悔。
早知道姝常在能請動皇上,就不折騰她了。
等她失寵,貴妃讓一個常在在後宮無聲無息地消失,多麽簡單。
容貴妃閉了閉眼。
再度睜眼時,現了紅絲的明眸已恢複清明:“這迴竟是我小覷了她。”
馬婉儀寬慰:“娘娘不必掛懷。”
“也高看了你。”
容貴妃橫她一眼,她立馬噤聲。
而同一時間,正埋首於繁瑣宮務中的楚皇後聽到大宮女傳來的壞消息——
宮務沒看完,還要看貴妃的罰抄?
上書房的先生都沒她這麽忙!
------------
第三十一章 從此摸魚是路人
貴妃被禁足之事,不過半天,便傳遍六宮。
新入宮的妃嬪和老人是截然不同的反應。
前者不忿姝常在一枝獨秀,隆寵在身,風頭極盛,竟是連貴妃娘娘也敗下陣來!後者被貴妃魚肉多年,深受其害,看她栽在一個常在身上,紛紛關起宮門來偷笑。
章賢妃也對這姝常在來了興趣,跟自家宮女笑著說:“上迴在建章宮看到貴妃對姝常的發作就沒落到好,沒想到皇後免了一日請安,她都能想出法子來作踐姝常在……也該讓她知點分寸。”
“娘娘說的是,”
宮女笑眯眯地為章賢妃奉上牛乳。她喜歡養貓,特別是貓崽子,看它們喝奶的憨態可掬,不知不覺間也喜歡上了在冬日裏飲上一壺牛乳。
牛乳是密封的,自出了內務府後就沒被打開過,往煮好了的牛乳裏加入白糖,更是香甜四溢:“皇後娘娘好茶,建章宮裏便總是一股醇厚的茶香,奴婢還是喜歡娘娘這兒的甜香。”
宮女討巧的話,惹得章賢妃淡淡一笑:“皇後好茶?你聽誰說的,她也愛甜,茶味清苦,潛邸那會若皇後得了好茶,多半會被貴妃討去。”
“那……”
建章宮終日茶香,卻是去請安的宮妃都能聞得到的。
“皇後愛犯困,宮務繁重,才每日非得濃茶提神不可。”
章賢妃唇畔噙了笑。
她想,新人跟舊人所知的差異,時常會導致對一件事的看法截然不同:“這些年來,皇上不是沒寵過新鮮臉孔,貴妃習慣了出手稍稍施壓,新入宮的妃嬪便俯首帖耳,聽了她的話,惶恐的讓皇上失了興致,這迴來了個不怕她的,倒是踢到鐵板上了。”
如果薑嫻能聽到此話,定必會點著頭說——
嗯,這就是後宮裏的信息差了。
※
作為六宮之主,皇後的情報網不是擺著玩的。
梁遇寅來傳達貴妃被禁足罰抄之事的時候,皇後微微一笑:“本宮知道。”
早就有宮女來跟她說了。
不就是加班嗎?她頂得住。
梁遇寅笑著躬身,接著道:“皇上有旨,說是這迴定要貴妃娘娘好生反省,不僅要抄寫宮規,還需寫上每日的自省感悟,交由娘娘你批示。如此,既全了規矩,也不讓昭陽宮借此……”再後麵的話,他就不敢說了。
皇上的原話,是不讓貴妃借此邀寵。
梁遇寅帶過這個話題:“皇後批示過昭陽宮送過來的抄書後,原樣送迴即可,不必交到乾坤宮。”畢竟是從潛邸就伴君側的愛妾,皇上也怕自己心軟,又縱了她的性情。
說到這裏,皇後的秀麵一僵。
批示與批閱不同。
批閱隻用寫個已閱即可,批示則是要寫評價,以六宮之主的身份傳達向下級的意見指導……沒有用的工作量突然增加,皇後不禁抬手按住太陽穴,嬌軀搖搖欲墜。
福錦扶住皇後,心急遷怒:
“梁公公可吩咐完了,皇後娘娘的頭疾才剛好些,怎的昭陽宮生事……”
見狀,梁遇寅也跟著誠惶誠恐地告罪,得到皇後擺手示意後,道:“其實還有一件喜事……”
皇後強打起精神:“什麽喜事?”
“既然貴妃娘娘被禁足,自是不適宜再協理宮務了,皇上有旨,內務府諸事便交由皇後做主處理了。”
將被分出去的宮權拿迴手中,這是多少宮鬥文中皇後苦心孤詣,踩著旁人鮮血也要完成的事。對皇後來說,則沒那麽大的執念——被貴妃分走的一部份宮權,是內務府那邊兒的事,油水多,好立威,瑣事既多又細,正適合貴妃這一等富貴閑人拿來作威作福。
多年來,皇後寵愛平平,卻深得皇上敬重。她不像貴妃,對宮中後妃有諸多意見,但隻要她對什麽事兒開口了,皇上肯定不會置之不理,手握中宮箋表,又是由先帝賜婚的嫡妻,她的地位穩如泰山,實在很不必為點小事爭得麵紅耳赤。
梁遇寅不著痕跡地抬眼,觀察了一下皇後的臉色。
這……
是不是要傳太醫啊?
皇後微笑:“本宮知道了,建章宮事忙,就不留公公了,福錦。”
“奴才告退。”
待福錦送走梁遇寅,一臉擔憂地迴來,看到娘娘臉色都發白了,不禁憂心。皇後閉目不語,須臾:“把薛讓帶上內務府的賬一起召過來。”
薛讓是內務府總管。
他是貴妃的人,該部份宮權要正式收迴手裏,必須先看遍賬冊,免得有閑得發慌的貴妃在裏麵埋釘子,平生事端。
雖然不樂意攬權,份內的事,皇後會做好。
太後當年挑選太子妃,先從家世出發,楚思芸和容雪施的家裏一文一武,獨她是出了名的沉穩。沉穩是美化過的,她嫡兄稱她為“百年難得一見的王八性子”。有一次太後設局考驗她,讓宮女故意屢次在她身側失手摔碎盤子,貓兒從桌下鑽過,又往她雞湯裏多灑了許多糖,她就得了個“穩重”的考評。
一直到席麵散盡,她才慢悠悠地跟嫡兄提起:“方才宴席上我怎麽好像聽到身旁有異響,腿側又一直有茸毛掠過?”
嫡兄:“沒看出來,我看你吃得挺香的。”
“那碗湯味道香甜,的確不錯。”
等賜婚的旨意從宮中頒下,太後又把這事當作她慧眼選賢媳的美談,皇後和她哥才知道妹子經過了此等考驗,還有那碗加了致死量白糖的雞湯不是宮中特色調味,而是想嚇她一跳,引她失儀。
老人家不知道的是,她不是穩重。
她隻是沒反應過來。
因為出身世家貴女,皇後哪怕嫁誰,也是奔著執掌中饋的當家主母去的,當家的功夫不差,隻是後宮是比王府更大,更刁難人的一個地方。為了娘家和日後的體麵,她不能順著性子來,當起了全年無休的六宮之主。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摸魚是路人。
“姝常在侍寢過後還能抄完十次《女誡》的精氣神,若是能借給本宮一用就好了,”在建章宮裏,皇後不禁說起傻話,也生了點將她提拔上來輔助自己的心思,隻是轉念想到:“出身和位分是低了點……”
她悠悠長歎。
若是不執宮務,隻要有家世或寵愛在身,這後宮的生活,可真是悠閑愜意!
耿姑姑勸慰:“娘娘現在的身份地位,是多少女子的畢生追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