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不敢說話,她隻是看著失而複得的丈夫,滿眼的信任。


    在經曆漫長而痛苦的分別後,她此刻的眼神似乎極為堅定,任由潼關拉著手向樓上奔跑。


    從十層到十一、十二、十三……


    這期間她沒有說過一句話,也沒有問過什麽,隻是這麽靜靜地看著。


    比起常念,潼關要承受真相帶來的巨大壓力。


    這條路是他的“黃泉路”,盡管這個比喻並不算恰當,因為他應該早就已經死過了,但某種意義上也的確如此。


    潼關究竟在什麽時候死的現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隻有現在他被肢解、跳進巨爐,才能夠救下常念。


    他的一生總是被各種情感所困。


    在這二十五年的人生中,他一直身處父母失蹤的靈異旋渦中不能抽離,並最終演變成了一條死路。


    潼關因為父母來到天海,但離開的時候卻是為了常念。


    他很後悔與常念相識相戀,並將其扯進了宿命的輪迴之中,現在唯一的念想就僅僅隻是補救。


    潼關認為,他這隻鬼是由於執念產生,那麽必然也將在執念了結後,徹底轉化為殺人厲鬼。


    人生已經結束了,現在的一些清醒,已經算是“上天”的恩賜。


    萬幸的是,此次任務店員死後化鬼會留有執念,這給了他送常念最後一程的時間。


    在這眨眼即逝的時間裏,他偷偷看了常念許多次。


    知曉真相的人,往往要承受更多痛苦。


    潼關不敢流露出半點哀傷或是心痛,就連看常念的眼神也要躲躲藏藏,否則一旦想法敗露,那麽兩者必然會發生糾纏。


    糾纏過了,那麽時間也過了。


    潼關作為一隻鬼還有時間,但常念已經快沒有了。


    當二人抵達十五層時,常念自胸口往下的身體已經完全呈現了透明化,這是即將散去的跡象。


    可以想象,如果常念完全成為了透明,那麽她就將成為餘老街新一個被創造出的鬼魂。


    因為她沒有完成將鬼物丟進巨爐的工作,亦沒有得到那個焚燒惡鬼者的身份。


    陰界,神秘莫測,規則莫測。


    但有一條應該是可以確定的,在這裏焚燒惡鬼者最大,且鬼物僅僅隻有潼關一人。


    在這對夫妻之間,孰生孰死,其實早已下了定論。


    潼關此前不知是何原因身死,調轉陽界,成為了陰界中的鬼物;


    常念為了尋夫,從陽界走進了陰界,卻遭遇焚燒惡鬼身份的事件。


    而在這個事件中,她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找到其他鬼物,進行肢解與焚燒,完成身份的轉化。


    偏偏,陰界之中隻剩下潼關一隻鬼物。


    那麽潼關的犧牲是必然的,用一個本就已死之人的身份,去換取常念的存活。


    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最優解。


    在這一種種事件的發展來看,你可以解釋為天意的愚弄,或是宿命的必然。


    但也許是在做鬼之後,某些心態已經發生了改變。


    在這種時刻,潼關甚至有一種敬佩感,突兀的在心頭浮現。


    “我從陽到陰之際死亡化鬼,常念事後趕來又開始了焚燒惡鬼的工作。


    這一步步,真就好似精妙的儀器,嚴絲合縫、巧妙刁鑽……”


    潼關這樣想著,突然胳膊被拉了一下,轉頭看去隻見常念正用一種很奇怪的眼神望向自己。


    “怎麽了?”


    他說了第二句話,但這一次的語氣明顯要更急切一些。


    因為常念身上的透明化已經蔓延到了脖頸位置,這說明時間即將到了極限程度。


    時間越短,思考越短,能夠分析的東西就會被大大壓縮。


    潼關顯然在這種時刻有一些亂了方寸,他開始忽略一些細節處的疑點,以及自身的偽裝問題。


    聚焦效應:我們會發現自己過於關注某一特定因素,而忽視了其他可能會影響我們決策的因素。


    過度聚焦,忽略全局。


    潼關現在滿心滿眼都是常念一個人,這就讓他開始變得不再顧忌外物,包括一些明明可以左右整體判斷的疑點。


    而這些疑點,嚴重到可以決定兩個人的生或死。


    “我快要真正做鬼了,你別管我,自己上去吧。”


    常念貼出了一張紙,上麵正用黑色圓珠筆寫下了一行小字,是她常用的方形小字。


    潼關忽視的,不僅僅是這種狂奔狀態如何寫字問題,更是連常念為何知曉自己快要做鬼這個重大疑點都忽略了。


    十七、十八……


    潼關的速度在焦急中變得飛快無比,他沒有去迴答常念的問題,隻是拖著她快速向上跑。


    “我已經死了,再死一次也是應該,隻要你活著就行。”


    在他作為鬼的視角裏,其實應該有很多可以快速抵達1818號的方法,但不知是怎麽,他並沒有選擇使用靈異力量。


    也許,是潼關本身還停留在人性的思維中,導致他不知如何使用。


    “肢解就不必了,我應該直接跳進火爐。


    不管是我帶她來,還是她帶我來,但我能夠進爐也是因她而來。


    隻要火爐將我燒死,那麽常念就能夠獲得陰界唯一的身份,一個淩駕於鬼物之上的身份。”


    1818號,一如既往。


    那爐火燒的更旺,狂風吹動著黑煙卷出窗外,房間裏卻是毫無嗆人的氣味。


    火光衝天的時刻,卻並沒有多少炙熱的溫度,反而是泛起陣陣的陰冷,令人骨頭都發冷。


    潼關一進門就打了一個寒顫,剛要一轉頭就看到常念已經僅剩下半邊臉……


    那最後的半張臉依舊對準著他,眼神中滿是平靜,似乎對自身的處境並不知情一般。


    擺在眼前的隻剩下最後一條路,潼關連告別的機會都不能有,他隻有這最後一眼的時間。


    緊接著,他雙手搭在爐壁,原地起跳撐起雙臂,就要跌入巨爐之中。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一聲慘叫響徹在了陰界的餘老街,帶著極為濃鬱的怨恨,以及某種隱藏至深的恐懼。


    那聲音猶如利刃一般,瞬間刺破了黑暗,劃開了寧靜。


    也正是這聲突然的慘叫,讓潼關即將跌入巨爐的身影猛然一頓。


    好像這慘叫猶如一道靈光擊中了他的腦海,一些沒能考慮清楚、甚至是連考慮都沒考慮的問題,猛然浮現在了腦海。


    “不對……


    如果小念也要因焚燒失敗而成鬼的話,她為什麽沒有執念留下,而是直接透明消散?”


    一點通,事事通。


    顯然,按照潼關一直以來的邏輯推算,常念也要死後成鬼,那麽她就不該以透明化的形象出現。


    因為透明代表了消失,連執念都不剩。


    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那麽結果錯誤了,是不是就意味著開始也是錯的?


    潼關在這一刻,停下了投身巨爐自焚的行為,一陣陣清明之感在腦海中浮現。


    也正因為那一聲慘叫,他才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大腦出現了某種“遮蔽”。


    讓他被一個個錯誤的表象所迷惑,又因心中執念所牽絆,最終走向了一條險些自焚的死路。


    “我,絕對沒死!”


    那個一個被不斷加深執念影響力的恐怖力量作用於潼關的身上,讓他變得偏激、偏執、乃至於徹底走偏。


    在“心”被影響之下,潼關所見、所聞、所經曆的事情,全都是半真、半假、半臆想的產物。


    幸好的是……


    有一個意外,在最後一刻出現在了陰界。


    莫名其妙的兩隻鬼,莫名其妙地來到了陰界的十四層,它們的慘叫聲疊在一起,震醒了潼關,也震碎了某個陰謀。


    與此同時,十八層頂樓,大眼娃娃的幌子旁,那個戴著白玉扳指的手掌微微垂下,一聲歎息響在風中。


    “梅聲啊……你還真把十四層的靈異事件解決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詭異監管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露餡的芝麻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露餡的芝麻胡並收藏詭異監管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