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疑惑,升上易雲心頭,所以問道:“您說時間不多,不知何指?”他明顯的能感應到,將有大事發生。
清風突然肅容,道:“我以劍入道,飛升在即。不日之內就要離開這處空間,隻是……”他突然歎了口氣,才道:“人道成仙,拋卻凡俗一切,不再有牽絆、眷念,殊不知,即使升仙得道,也有煩惱之事,不能釋懷。”言下唏噓之意,易雲明顯的能感覺到。
“不知真人之煩惱,所為何事?”易雲奇怪的道:“我,能否幫上點什麽?”
清風眼睛一片純明,突然向易雲看來,道:“我掛心之事,隻怕,隻有你一溶幫忙了。”說著又歎了一口氣道:“在這塵世之間,我並沒有留下什麽,隻有深深的內疚。”
他的神情,在這一刻之間突然暗淡了下來,頹然道:“其實嚴格的說來,我甚至不屬於一個稱職的人,一個稱職的掌教,一個……稱職的父親。”
易雲心頭一震,據自己所知,一派掌教真人,除非中途晚年出家,否則都不能結婚生子,享受隻有凡人才能享受的天倫之樂的。據聞清風真人,驚才絕豔,幼時即隨名師入道出家,是道家三百年來最精絕的人物,卻從不曾聽說其有家室妻兒。
飄渺的雲霧,向兩旁自然分開,現出清風挺拔的身軀來,外表看上去,是輝煌燦爛的形態,頭頂之上,七彩的光暈凝聚,如一頂皇冠,仙氣逼人。
但是又有誰能夠體驗,其內心的苦楚和悲哀?
易雲小心翼翼的道:“真人言下之意,是……?”
清風似乎從迴憶中驚醒過來,神情麵色並無波動,道:“不錯,我也曾年輕過,也曾擁有過愛情。”他的聲音,此刻便如飄渺的雲氣,高遠飄忽,如夢如幻:“不曾得到過,怎能體會那美妙的感覺?又怎能以無限的念力,來克製五彩世界帶來的虛幻吸引,突破自身局限,去領悟那玄之又玄的道之精義?”
“放下,必先得到。舍棄,定要獲得?”易雲心有所悟,迴憶容相的話語,似乎捕捉到一絲什麽,卻不甚清晰。
清風驚喜的道:“唯隻有你,能明白其中真意,看來我找對了人。”
想起自己現在的樣子,連重一點的東西都無法拿起來,易雲道:“我現在已是廢人一個,或許,還是要令真人失望了。”說著苦笑不已。
清風不置可否,道:“晴兒的心中,其實一直有你,這孩子,隻是個性比較倔強,將所有的心酸苦楚,都深藏內心,折磨自己。她並不如你一般,能領悟到如此深邃的道理,有些東西,一味的去逃避抵抗,遠不如放開懷抱去接受感知,更加的獲益匪淺……”
“晴兒……”易雲再次震驚,喃喃道:“莫非……?”
清風淡淡微笑,道:“不錯,晴兒是我,和絕音所生的孩子。”
如同一顆響雷,在心頭炸開,感覺驚駭莫名。秦碧晴,居然是正道首領的清風真人和峨嵋掌門絕音所生的孩子?
這其間根本沒有絲毫的聯係,如同風牛馬不相及一般,但是此時從清風的口中說出來,證明這就是事實。
事實,從來就是不依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清風已在娓娓而談:“當初,年少輕狂,並不覺得那是離經叛道之舉。即使到了現在,我還仍然覺得,當初我們並沒有錯。似這般壓抑情感,百年苦修,才真正歪曲了感情原該有的美好……”
“但是後來,我師傅離世,受命我接掌上清宮,必須斬斷情絲,承擔正道首領該負責的壓力。”說到此處,他再次歎息:“晴兒她娘恐怕我們的戀情,有損我身為正道首領的尊嚴,所以一直秘而不宣,我還記得,那是一個清明之夜,我最後一次與她們分別,一直到現在,都不曾相認……”
易雲無語,沉默。
“晴兒她娘未出家前姓莫,名晚晴,我俗家本姓秦。”清風接著迴憶道:“晴兒出生後,就以我人之名姓,命名秦碧晴。當時我接位在即,就連晴兒出生我都不在場,如今想來,負疚良深。”
易雲默然道:“都是過去的事了,若是晴兒知曉這段隱晦秘史,必定不會怪責於您。”他實在想不出什麽安慰的語言。
“我還記得那個名叫‘亦昂’的小鎮,晴兒出生後,就托付給鎮上接生的一個叫陳婆的大夫收養,直到其歲之時,才被接上峨嵋學道。”清風麵上浮現迴憶的神色,道:“如今我將離開這裏,最放心不下的,隻有晴兒,若是今後有事,你能否答應我照顧她,保護她,不讓她受到傷害?”
易雲感覺一陣窒息,非是不願,而是此時自己已經選擇了絮茹,如何去答應他臨別的請求?若是答應,豈非對她們人,都不公平?
清風似乎看出了易雲的難處,似乎感應到自己女兒今後的危機,忙道:“晴兒從母學藝,自小感染了其母的偏激絕情性格,亂造殺孽,我怕終有一日業報反噬,無論如何,你要保護她不受到傷害,你……能答應我嗎?”
易雲點了點頭,迴憶起秦碧晴道:“若是她有危險,我自然是要幫的,真人可以放心。”
清風見他答應,臉上浮現了笑容,似是了結一切心願一般,渾身一種強大的仙靈之氣迸發而出,洶湧澎湃,直衝上天際。天空,流雲滾動,就在碧雲山頂峰之間,形成一道龐大而急速滾動的漩渦,猶如天空被一道無形而強大的氣流牽引撕扯,扭曲了整個空間。
再次向易雲望來,清風的眼中以失去了凡俗氣息,易雲能感覺到,他的眼,似乎深深看進了自己身體內部去,若洞察世情的神仙,看著生存大地之上的螻蟻,慈悲祥和、卻不帶喜怒,沒有自身半點感情色彩。
但是清風的語聲中,卻還有一絲的驚奇與詫異:“你體內,竟有無限的仙靈氣息,可惜,受創甚深,我現在沒有時間幫你調和。”
易雲身子一顫,苦笑道:“真人法眼,明察秋毫。弟子知道,是福是禍,一切自有主宰,強求不得。”
清風淡淡一笑,道:“難得你小小年紀,已有如此胸襟。你,是用劍的吧?”
升仙在即,易雲明白其法眼自然是通透睿智,知曉一切的,也並未為其知道這個而感覺詫異,恭敬的迴道:“弟子卻是用劍的,隻是,用的是峨嵋的仙靈神劍,如今已被峨嵋收迴,所以無劍可用。”
清風道:“仙靈劍?以你體內的仙靈之氣,若是駕馭此劍,的確風生水起、水到渠成。若非我的‘擎天劍’已有傳人,倒可以傳授給你。”
易雲正要迴話,隻聽得一聲霹靂雷鳴,天空中的那道漩渦旋轉得更加急劇起來,偶有轟鳴巨響之音,從中傳來,動地驚天。
清風卻似乎並未緊張,反而緩緩道:“劍術,如琴曲,如心念,如川流,亦如天地,可隨萬物而生。是故修習劍術,亦要順應時,吞飲日月,此間之功,非是朝夕可成……”
易雲不明所以,本想問詢,但是清風急切的繼續道:“體悟劍道,本需多年靜心修行,一旦悟道,頓覺投足舉手分外自如,行止間內息清沛穩固,氣韻自斂,返璞歸真。”
清風突然向易雲看來,眼神定定的注視著他,問道:“你用劍日淺,何以體內已經有劍氣?竟如修行了數十年無上劍道一般?”
易雲自小開始,便在孤峰之上,對鏡習劍,修習的還是正道峨嵋最純至正的劍法,雖不是修習了數十年,大概也有十年左右吧。世上或許就有此等天才,一日之功,可抵別人一年苦修。看來,易雲就是這一類的人。
易雲沒有解釋,清風抬頭看了看那急速旋轉的漩渦,又道:“或許,你可以修煉‘氣劍’。”
“何謂氣劍?”易雲一片茫然疑惑。
清風道:“禦劍之道,在心而不在於形,劍道之追求,本在於天人合一、人劍合一,人與劍靈身合,感應天機,化為大神通,以其身禦自然造化。或許,你此次失去仙靈劍,就是一個契機,一個你入道之契機。”
易雲似乎能領悟到一絲真意,喃喃道:“有得到,就有失去,反過來,有失去,也就是得到的契機?”
清風讚許的一笑,道:“你果然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奇才,有如此奇高的悟力,假以時日,前途不可估量。你此刻心中本已有劍意,要達人劍合一的境界,又何必一定要手中有劍?”
易雲突然抬起頭來,強大的自信浮現容顏之上,微笑道:“失去了仙靈劍,但是心中卻有仙靈劍,其實仙靈劍已經融入了我的胸中,與我合為一體。禦劍之道,在心而不在形,隻要心中有劍,何必強求手中之劍。真人的意思,我懂了!”
我懂了。
區區簡單的一句迴答,其中卻包含了多少痛苦的掙紮和領悟?多少人費盡一生,耗盡心力,能真正說出“我懂了”三字?
清風微笑,點頭,緩緩道:“我該走了!”
易雲躬身作禮,微笑道:“躬送仙駕。”
清風含笑轉身,身體與雲氣合一,天空之中,一道七彩玄光突破雲層,照射而下,那七彩的光華,凝聚成一個光環,圍繞在清風的頭頂,這一刻,他看起來光芒射,輝煌逼人。易雲感覺一陣暈眩,那飄逸的人身,已經隨著輕風,緩緩飛去。
光芒再聚,清風的身體,便沒入其中,與那七彩的仙雲,和為了一體,無分彼此,遠遠升空而起,灑下輝煌一片,照耀九州。
再然後,天空漩渦卷動,七彩的雲氣被吸納而去,如在水中投入一塊石子,扭曲的天空蕩起層層漣漪,最後,漣漪散盡,漸趨平靜,清風的身子,和七彩的流雲,都融入了進去,看不見絲毫痕跡。
碧空如洗,蔚藍如水。陽光穿透雲海,照耀在大地,若非親眼所見,易雲都會懷疑是身在夢裏。
一陣困意襲來,易雲昏昏睡去,渾不知身在何處。
清風突然肅容,道:“我以劍入道,飛升在即。不日之內就要離開這處空間,隻是……”他突然歎了口氣,才道:“人道成仙,拋卻凡俗一切,不再有牽絆、眷念,殊不知,即使升仙得道,也有煩惱之事,不能釋懷。”言下唏噓之意,易雲明顯的能感覺到。
“不知真人之煩惱,所為何事?”易雲奇怪的道:“我,能否幫上點什麽?”
清風眼睛一片純明,突然向易雲看來,道:“我掛心之事,隻怕,隻有你一溶幫忙了。”說著又歎了一口氣道:“在這塵世之間,我並沒有留下什麽,隻有深深的內疚。”
他的神情,在這一刻之間突然暗淡了下來,頹然道:“其實嚴格的說來,我甚至不屬於一個稱職的人,一個稱職的掌教,一個……稱職的父親。”
易雲心頭一震,據自己所知,一派掌教真人,除非中途晚年出家,否則都不能結婚生子,享受隻有凡人才能享受的天倫之樂的。據聞清風真人,驚才絕豔,幼時即隨名師入道出家,是道家三百年來最精絕的人物,卻從不曾聽說其有家室妻兒。
飄渺的雲霧,向兩旁自然分開,現出清風挺拔的身軀來,外表看上去,是輝煌燦爛的形態,頭頂之上,七彩的光暈凝聚,如一頂皇冠,仙氣逼人。
但是又有誰能夠體驗,其內心的苦楚和悲哀?
易雲小心翼翼的道:“真人言下之意,是……?”
清風似乎從迴憶中驚醒過來,神情麵色並無波動,道:“不錯,我也曾年輕過,也曾擁有過愛情。”他的聲音,此刻便如飄渺的雲氣,高遠飄忽,如夢如幻:“不曾得到過,怎能體會那美妙的感覺?又怎能以無限的念力,來克製五彩世界帶來的虛幻吸引,突破自身局限,去領悟那玄之又玄的道之精義?”
“放下,必先得到。舍棄,定要獲得?”易雲心有所悟,迴憶容相的話語,似乎捕捉到一絲什麽,卻不甚清晰。
清風驚喜的道:“唯隻有你,能明白其中真意,看來我找對了人。”
想起自己現在的樣子,連重一點的東西都無法拿起來,易雲道:“我現在已是廢人一個,或許,還是要令真人失望了。”說著苦笑不已。
清風不置可否,道:“晴兒的心中,其實一直有你,這孩子,隻是個性比較倔強,將所有的心酸苦楚,都深藏內心,折磨自己。她並不如你一般,能領悟到如此深邃的道理,有些東西,一味的去逃避抵抗,遠不如放開懷抱去接受感知,更加的獲益匪淺……”
“晴兒……”易雲再次震驚,喃喃道:“莫非……?”
清風淡淡微笑,道:“不錯,晴兒是我,和絕音所生的孩子。”
如同一顆響雷,在心頭炸開,感覺驚駭莫名。秦碧晴,居然是正道首領的清風真人和峨嵋掌門絕音所生的孩子?
這其間根本沒有絲毫的聯係,如同風牛馬不相及一般,但是此時從清風的口中說出來,證明這就是事實。
事實,從來就是不依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清風已在娓娓而談:“當初,年少輕狂,並不覺得那是離經叛道之舉。即使到了現在,我還仍然覺得,當初我們並沒有錯。似這般壓抑情感,百年苦修,才真正歪曲了感情原該有的美好……”
“但是後來,我師傅離世,受命我接掌上清宮,必須斬斷情絲,承擔正道首領該負責的壓力。”說到此處,他再次歎息:“晴兒她娘恐怕我們的戀情,有損我身為正道首領的尊嚴,所以一直秘而不宣,我還記得,那是一個清明之夜,我最後一次與她們分別,一直到現在,都不曾相認……”
易雲無語,沉默。
“晴兒她娘未出家前姓莫,名晚晴,我俗家本姓秦。”清風接著迴憶道:“晴兒出生後,就以我人之名姓,命名秦碧晴。當時我接位在即,就連晴兒出生我都不在場,如今想來,負疚良深。”
易雲默然道:“都是過去的事了,若是晴兒知曉這段隱晦秘史,必定不會怪責於您。”他實在想不出什麽安慰的語言。
“我還記得那個名叫‘亦昂’的小鎮,晴兒出生後,就托付給鎮上接生的一個叫陳婆的大夫收養,直到其歲之時,才被接上峨嵋學道。”清風麵上浮現迴憶的神色,道:“如今我將離開這裏,最放心不下的,隻有晴兒,若是今後有事,你能否答應我照顧她,保護她,不讓她受到傷害?”
易雲感覺一陣窒息,非是不願,而是此時自己已經選擇了絮茹,如何去答應他臨別的請求?若是答應,豈非對她們人,都不公平?
清風似乎看出了易雲的難處,似乎感應到自己女兒今後的危機,忙道:“晴兒從母學藝,自小感染了其母的偏激絕情性格,亂造殺孽,我怕終有一日業報反噬,無論如何,你要保護她不受到傷害,你……能答應我嗎?”
易雲點了點頭,迴憶起秦碧晴道:“若是她有危險,我自然是要幫的,真人可以放心。”
清風見他答應,臉上浮現了笑容,似是了結一切心願一般,渾身一種強大的仙靈之氣迸發而出,洶湧澎湃,直衝上天際。天空,流雲滾動,就在碧雲山頂峰之間,形成一道龐大而急速滾動的漩渦,猶如天空被一道無形而強大的氣流牽引撕扯,扭曲了整個空間。
再次向易雲望來,清風的眼中以失去了凡俗氣息,易雲能感覺到,他的眼,似乎深深看進了自己身體內部去,若洞察世情的神仙,看著生存大地之上的螻蟻,慈悲祥和、卻不帶喜怒,沒有自身半點感情色彩。
但是清風的語聲中,卻還有一絲的驚奇與詫異:“你體內,竟有無限的仙靈氣息,可惜,受創甚深,我現在沒有時間幫你調和。”
易雲身子一顫,苦笑道:“真人法眼,明察秋毫。弟子知道,是福是禍,一切自有主宰,強求不得。”
清風淡淡一笑,道:“難得你小小年紀,已有如此胸襟。你,是用劍的吧?”
升仙在即,易雲明白其法眼自然是通透睿智,知曉一切的,也並未為其知道這個而感覺詫異,恭敬的迴道:“弟子卻是用劍的,隻是,用的是峨嵋的仙靈神劍,如今已被峨嵋收迴,所以無劍可用。”
清風道:“仙靈劍?以你體內的仙靈之氣,若是駕馭此劍,的確風生水起、水到渠成。若非我的‘擎天劍’已有傳人,倒可以傳授給你。”
易雲正要迴話,隻聽得一聲霹靂雷鳴,天空中的那道漩渦旋轉得更加急劇起來,偶有轟鳴巨響之音,從中傳來,動地驚天。
清風卻似乎並未緊張,反而緩緩道:“劍術,如琴曲,如心念,如川流,亦如天地,可隨萬物而生。是故修習劍術,亦要順應時,吞飲日月,此間之功,非是朝夕可成……”
易雲不明所以,本想問詢,但是清風急切的繼續道:“體悟劍道,本需多年靜心修行,一旦悟道,頓覺投足舉手分外自如,行止間內息清沛穩固,氣韻自斂,返璞歸真。”
清風突然向易雲看來,眼神定定的注視著他,問道:“你用劍日淺,何以體內已經有劍氣?竟如修行了數十年無上劍道一般?”
易雲自小開始,便在孤峰之上,對鏡習劍,修習的還是正道峨嵋最純至正的劍法,雖不是修習了數十年,大概也有十年左右吧。世上或許就有此等天才,一日之功,可抵別人一年苦修。看來,易雲就是這一類的人。
易雲沒有解釋,清風抬頭看了看那急速旋轉的漩渦,又道:“或許,你可以修煉‘氣劍’。”
“何謂氣劍?”易雲一片茫然疑惑。
清風道:“禦劍之道,在心而不在於形,劍道之追求,本在於天人合一、人劍合一,人與劍靈身合,感應天機,化為大神通,以其身禦自然造化。或許,你此次失去仙靈劍,就是一個契機,一個你入道之契機。”
易雲似乎能領悟到一絲真意,喃喃道:“有得到,就有失去,反過來,有失去,也就是得到的契機?”
清風讚許的一笑,道:“你果然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奇才,有如此奇高的悟力,假以時日,前途不可估量。你此刻心中本已有劍意,要達人劍合一的境界,又何必一定要手中有劍?”
易雲突然抬起頭來,強大的自信浮現容顏之上,微笑道:“失去了仙靈劍,但是心中卻有仙靈劍,其實仙靈劍已經融入了我的胸中,與我合為一體。禦劍之道,在心而不在形,隻要心中有劍,何必強求手中之劍。真人的意思,我懂了!”
我懂了。
區區簡單的一句迴答,其中卻包含了多少痛苦的掙紮和領悟?多少人費盡一生,耗盡心力,能真正說出“我懂了”三字?
清風微笑,點頭,緩緩道:“我該走了!”
易雲躬身作禮,微笑道:“躬送仙駕。”
清風含笑轉身,身體與雲氣合一,天空之中,一道七彩玄光突破雲層,照射而下,那七彩的光華,凝聚成一個光環,圍繞在清風的頭頂,這一刻,他看起來光芒射,輝煌逼人。易雲感覺一陣暈眩,那飄逸的人身,已經隨著輕風,緩緩飛去。
光芒再聚,清風的身體,便沒入其中,與那七彩的仙雲,和為了一體,無分彼此,遠遠升空而起,灑下輝煌一片,照耀九州。
再然後,天空漩渦卷動,七彩的雲氣被吸納而去,如在水中投入一塊石子,扭曲的天空蕩起層層漣漪,最後,漣漪散盡,漸趨平靜,清風的身子,和七彩的流雲,都融入了進去,看不見絲毫痕跡。
碧空如洗,蔚藍如水。陽光穿透雲海,照耀在大地,若非親眼所見,易雲都會懷疑是身在夢裏。
一陣困意襲來,易雲昏昏睡去,渾不知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