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並沒有如李母所想,這次,何直也是迅速的找到小河村,並說飽了好話把李桂花送迴去,結果等了半個月,都沒見到何直的人影。
這下可不就玩大發了!
最後派了家人來大河村打聽,好家夥,何家這幾個小子,且活的好好著呢,平時看著瘦瘦小小的狗蛋,這會兒個子也長了許多,建設和衛革兩人也沒有以淚洗麵天天哭著要媽媽,反而過的相當的好。
原來這段時間都是六嬸幫著忙做飯,她老人家實在是厚道人,見三個小子營養也不算很好,加上隊裏到年底了,分的東西確實也比往常多些,炒菜的時候也比平時多擱幾勺油。
葷菜的話,分了豬肉就吃豬肉,分一次,也能細細的,勻勻的吃上四五天,沒有豬肉吃的日子就炒雞蛋吃。
這些孩子們,有了吃的哪裏還記得娘,當初他們媽媽在家的時候,跟個耗子似的,都是卯足了勁兒的把東西往娘家搬,這下可好,沒了媽在家,孩子們的營養更能得到保證了。
這簡直成了大河村最大的笑話。
當然,這倒不是笑何直沒用媳婦兒跑了,笑話的主角是李桂花,都說她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跑迴娘家去作死,她那老娘也是個腦子不清楚的,非得要逼著女兒走絕路不可。
過了半個月,何家還沒有動靜,李家派人去大河村去打聽,好家夥,何家幾個兒子,如今過得好好的呢,家裏四隻大母雞,隔一天能生一隻蛋,每天有兩個雞蛋可以吃,另外何直自己掏錢給兒子們每天添補著營養。
自李桂花離開家以後,大河村又分了兩次肉。
這群熊孩子發現娘不在家,日子過的更好些,起先還偷偷抹眼淚兒要媽媽,後麵也不要了。
李家未曾料到,何家竟然沒有因為李桂花的出走而起任何的波瀾,反而孩子們在漸漸淡忘自己的親娘,想到這裏,李家就氣不打一處來,索性的,把何直告到了鄉公社裏去,負責婦女工作的彭主任,聽到李桂花添油加醋的一番說道,著實生了一迴氣。
原本,何直在大河村幹的有聲有色,公社準備在年底給他轉成正式的大隊長的,讓李桂花這樣一鬧,何直去做工作匯報的時候,讓公社書記給約談了。
內容當然是為什麽何直會拋棄妻子。
何直隻覺得碰到這樣的女人,有些頭暈目眩的,幫不了什麽忙不算,還要幫倒忙,本來打算等到煉完蔗糖,去小河村試探一下李桂花到底有沒有
悔改的,讓李家人這樣一鬧,何直徹底斷了這個心思。
並且,他還叫彭主任自己去大河村了解了一番情況。
站在女人的立場,彭主任確實不太相信何直的,畢竟他剛剛當了個大隊長,老婆就這樣衝迴娘家,半個月他都不找迴,但基於實事求是的原則,他們也不想看見自己的同誌受到冤枉。
所以彭主任便代表公社書記,來大河村走訪,順便調查一下何直這個大隊長當的到底怎樣。
彭主任穿著一身土裏土氣的破襖子,打扮成一個家裏媳婦要生孩子,去收雞蛋的婆婆,去到了大河村。
“雞蛋啊,哎喲這位同誌,你也不看看現在是幾月份了,雞蛋金貴著呢,你要是開了春二月份三月份來收,大把的雞蛋給你收,那會兒又便宜,四分錢一個,現在你出六分錢都沒人肯賣給你的。”粗聲粗氣的是老張嬸,這村頭到村尾的事情,大概問這些婦女最可靠了。
“為啥?”彭主任問:“我一路問過來,人家都說要上大河村就有雞蛋收了,我那個兒媳婦現在九個月了,眼看著就要生了,家裏的雞又不生蛋,我這可不是心疼孩子,坐個月子沒有雞吃,雞蛋總是要一天吃上一個的。”
這年頭生孩子能一天吃上一個糖水荷包蛋,也算是比較好過的人家了,可彭主任穿的實在是太破,破衣破襖的老婦人,都說要給兒媳婦坐月子天天吃雞蛋,可真就是心地善良的人了。
所以,對於彭主任的印象,一下子好了不少。
老張嬸笑出來幾個謔謔牙來,說:“換做以前,大河村雖然產糧多,又富裕,但咱老百姓分不到糧食,當然有好點的東西,都要留著換錢了,可現在不一樣了,快到年下了,雞本身生蛋就比旺季少了許多,要是再賣,這大過年的都沒有雞蛋吃了,我們現在也不缺這點賣雞蛋的錢。”
“哦?”彭主任一臉不解:“可我老表姐還跟我說了,夏天的時候也來這裏收雞蛋了,收到了五十幾個呢,那會兒母雞孵蛋,又不肯生,雞蛋可不是比現在更少了,為啥那會兒有雞蛋,現在反而沒有?”
婦人們聊起這些來總是津津有味的,剛巧學校四點鍾放學,何小麗站在校門口看著孩子們出校門,自己也懶洋洋的伸了個懶腰,對著老張嬸,花嫂子這邊笑了笑。
花嫂子指著何小麗,說:“看看那個小何老師,一家子都是好人啊,她叔叔何直如今是大隊的隊長,帶著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呐,以前賣雞蛋,那可是窮的沒辦
法,到那份上能吃一頓飽飯都難,誰舍得把雞蛋吃掉,現在可不一樣了。
她叔叔何直當上了隊長,如今分的糧食比以前翻了個倍,大家日子過好了,當然要省著雞蛋給老人家、小孩子過嘴癮了,再有多的,也是她叔叔收了去的,她家裏三個娃娃可憐的緊,娘又不疼,再加上孩子爹帶著大家過上好日子,別說他買雞蛋,就是送他們家孩子吃,我們也是舍得的。我們兩家實在是沒有,不如你多問幾家。”
通過上麵的對話,也看得出來,雖然就是短短小半年時間,一季稻子的功夫,大河村的村民,日子過得比先前要好多了。
並且,花嫂子一席話,成功的把話題扯到了何直身上,剛巧她還想問問何直家裏什麽情況呢。
婦女們都是喜歡聊著家常裏短的,說到李桂花,都不用彭主任牽引,就聊開了。
剛巧劉彩從這裏過,聽到何直家的名字,嘴巴撇了撇,十分不滿:“何直也真是倒黴,啥都好,偏自己日子過得亂七八糟,要不是娶了這樣一個媳婦兒,咱大河村最最勤勞的男人,咋搞的又當爹又當娘了?”
花嫂子嘻嘻一笑:“大河村最勤勞的男人又不是你的男人,住在隔鄰隔壁可別起啥歪心思啊。”
說罷一群婦人嘻嘻笑了起來,這也不過是玩笑話罷了,再怎樣也不會對著隔壁下手啊。
彭主任忍不住插了一句嘴:“那孩子娘呢?”
說到李桂花,劉彩就覺得這女人,不該這麽好命,既這麽好命,就該好好珍惜的,她搖搖頭:“這女人啊,實在是不行,年輕的時候,何直他娘還活著的那會兒,何直的哥何正還在省城做醫生呢,三不五時寄迴來一些麥乳精和奶糖給孩子,都叫她偷摸摸的拿迴娘家去顯擺去了,自己家的孩子,都吃不著。”
“若是這邊過的確實是好些,拉扯一下娘家,也是應該的。”彭主任想起李桂花提過一嘴,何直很煩她拉扯娘家,當時她挺反感的,當男人怎能這樣,娘家的情況差一點,拉扯一下也是應該的。
說到這裏,劉彩的聲音壓得低低的:“您該加一個詞——適度,咱是平民小老板姓,不是吃不完,挖不空的貴族,哪裏有多少閑錢,去往娘家送啊,你想想,她生了五個娃,個個都是男娃子,這一長大吃起飯來,可真是每次要煮上一大鍋,您要知道,也就是上半年,咱大河村的日子過的還並不怎麽樣,要不是何直勤快,五個娃子怎能拉扯到這麽大,我是無法想象,我家兩個男娃子,一個女娃
子,都要吃幹我了。”
彭主任眉頭一皺,便覺察出來這事兒沒有那麽單純了。
看看李桂花那模樣,雖說地裏的日頭大,是把她曬黑了一些,但看個頭,看氣色,都是極好的,那可是長年累月的好生活滋養出來的。
可何家還有五個男娃子呢,養著這麽多孩子,還能把李桂花滋養成那樣,可見何直從未虧待過她啊。
“不說了啊,我再去找找還有沒有人有雞蛋。”彭主任找了個借口,就跟她們道別了。
剛走到半道上,被劉彩攔住了:“大嫂,你是要收雞蛋的對吧。”
彭主任:“是,但聽說大河村現在也不好收,我想去小河村找找。”
劉彩拉了她一把,壓低了聲音:“嫂子,你收雞蛋也不能這樣明目張膽的收啊,誰敢賣給你,你去我家,我家還有些。”
彭主任:……
她不知道套路這麽多,再說了她來也隻是調查一下何直這個人到底怎樣,壓根沒想過收雞蛋啊。
既然有雞蛋可以收到一些,那就收一些吧,入冬以後也該給幾個大孫子補補身子了。
這下可不就玩大發了!
最後派了家人來大河村打聽,好家夥,何家這幾個小子,且活的好好著呢,平時看著瘦瘦小小的狗蛋,這會兒個子也長了許多,建設和衛革兩人也沒有以淚洗麵天天哭著要媽媽,反而過的相當的好。
原來這段時間都是六嬸幫著忙做飯,她老人家實在是厚道人,見三個小子營養也不算很好,加上隊裏到年底了,分的東西確實也比往常多些,炒菜的時候也比平時多擱幾勺油。
葷菜的話,分了豬肉就吃豬肉,分一次,也能細細的,勻勻的吃上四五天,沒有豬肉吃的日子就炒雞蛋吃。
這些孩子們,有了吃的哪裏還記得娘,當初他們媽媽在家的時候,跟個耗子似的,都是卯足了勁兒的把東西往娘家搬,這下可好,沒了媽在家,孩子們的營養更能得到保證了。
這簡直成了大河村最大的笑話。
當然,這倒不是笑何直沒用媳婦兒跑了,笑話的主角是李桂花,都說她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跑迴娘家去作死,她那老娘也是個腦子不清楚的,非得要逼著女兒走絕路不可。
過了半個月,何家還沒有動靜,李家派人去大河村去打聽,好家夥,何家幾個兒子,如今過得好好的呢,家裏四隻大母雞,隔一天能生一隻蛋,每天有兩個雞蛋可以吃,另外何直自己掏錢給兒子們每天添補著營養。
自李桂花離開家以後,大河村又分了兩次肉。
這群熊孩子發現娘不在家,日子過的更好些,起先還偷偷抹眼淚兒要媽媽,後麵也不要了。
李家未曾料到,何家竟然沒有因為李桂花的出走而起任何的波瀾,反而孩子們在漸漸淡忘自己的親娘,想到這裏,李家就氣不打一處來,索性的,把何直告到了鄉公社裏去,負責婦女工作的彭主任,聽到李桂花添油加醋的一番說道,著實生了一迴氣。
原本,何直在大河村幹的有聲有色,公社準備在年底給他轉成正式的大隊長的,讓李桂花這樣一鬧,何直去做工作匯報的時候,讓公社書記給約談了。
內容當然是為什麽何直會拋棄妻子。
何直隻覺得碰到這樣的女人,有些頭暈目眩的,幫不了什麽忙不算,還要幫倒忙,本來打算等到煉完蔗糖,去小河村試探一下李桂花到底有沒有
悔改的,讓李家人這樣一鬧,何直徹底斷了這個心思。
並且,他還叫彭主任自己去大河村了解了一番情況。
站在女人的立場,彭主任確實不太相信何直的,畢竟他剛剛當了個大隊長,老婆就這樣衝迴娘家,半個月他都不找迴,但基於實事求是的原則,他們也不想看見自己的同誌受到冤枉。
所以彭主任便代表公社書記,來大河村走訪,順便調查一下何直這個大隊長當的到底怎樣。
彭主任穿著一身土裏土氣的破襖子,打扮成一個家裏媳婦要生孩子,去收雞蛋的婆婆,去到了大河村。
“雞蛋啊,哎喲這位同誌,你也不看看現在是幾月份了,雞蛋金貴著呢,你要是開了春二月份三月份來收,大把的雞蛋給你收,那會兒又便宜,四分錢一個,現在你出六分錢都沒人肯賣給你的。”粗聲粗氣的是老張嬸,這村頭到村尾的事情,大概問這些婦女最可靠了。
“為啥?”彭主任問:“我一路問過來,人家都說要上大河村就有雞蛋收了,我那個兒媳婦現在九個月了,眼看著就要生了,家裏的雞又不生蛋,我這可不是心疼孩子,坐個月子沒有雞吃,雞蛋總是要一天吃上一個的。”
這年頭生孩子能一天吃上一個糖水荷包蛋,也算是比較好過的人家了,可彭主任穿的實在是太破,破衣破襖的老婦人,都說要給兒媳婦坐月子天天吃雞蛋,可真就是心地善良的人了。
所以,對於彭主任的印象,一下子好了不少。
老張嬸笑出來幾個謔謔牙來,說:“換做以前,大河村雖然產糧多,又富裕,但咱老百姓分不到糧食,當然有好點的東西,都要留著換錢了,可現在不一樣了,快到年下了,雞本身生蛋就比旺季少了許多,要是再賣,這大過年的都沒有雞蛋吃了,我們現在也不缺這點賣雞蛋的錢。”
“哦?”彭主任一臉不解:“可我老表姐還跟我說了,夏天的時候也來這裏收雞蛋了,收到了五十幾個呢,那會兒母雞孵蛋,又不肯生,雞蛋可不是比現在更少了,為啥那會兒有雞蛋,現在反而沒有?”
婦人們聊起這些來總是津津有味的,剛巧學校四點鍾放學,何小麗站在校門口看著孩子們出校門,自己也懶洋洋的伸了個懶腰,對著老張嬸,花嫂子這邊笑了笑。
花嫂子指著何小麗,說:“看看那個小何老師,一家子都是好人啊,她叔叔何直如今是大隊的隊長,帶著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呐,以前賣雞蛋,那可是窮的沒辦
法,到那份上能吃一頓飽飯都難,誰舍得把雞蛋吃掉,現在可不一樣了。
她叔叔何直當上了隊長,如今分的糧食比以前翻了個倍,大家日子過好了,當然要省著雞蛋給老人家、小孩子過嘴癮了,再有多的,也是她叔叔收了去的,她家裏三個娃娃可憐的緊,娘又不疼,再加上孩子爹帶著大家過上好日子,別說他買雞蛋,就是送他們家孩子吃,我們也是舍得的。我們兩家實在是沒有,不如你多問幾家。”
通過上麵的對話,也看得出來,雖然就是短短小半年時間,一季稻子的功夫,大河村的村民,日子過得比先前要好多了。
並且,花嫂子一席話,成功的把話題扯到了何直身上,剛巧她還想問問何直家裏什麽情況呢。
婦女們都是喜歡聊著家常裏短的,說到李桂花,都不用彭主任牽引,就聊開了。
剛巧劉彩從這裏過,聽到何直家的名字,嘴巴撇了撇,十分不滿:“何直也真是倒黴,啥都好,偏自己日子過得亂七八糟,要不是娶了這樣一個媳婦兒,咱大河村最最勤勞的男人,咋搞的又當爹又當娘了?”
花嫂子嘻嘻一笑:“大河村最勤勞的男人又不是你的男人,住在隔鄰隔壁可別起啥歪心思啊。”
說罷一群婦人嘻嘻笑了起來,這也不過是玩笑話罷了,再怎樣也不會對著隔壁下手啊。
彭主任忍不住插了一句嘴:“那孩子娘呢?”
說到李桂花,劉彩就覺得這女人,不該這麽好命,既這麽好命,就該好好珍惜的,她搖搖頭:“這女人啊,實在是不行,年輕的時候,何直他娘還活著的那會兒,何直的哥何正還在省城做醫生呢,三不五時寄迴來一些麥乳精和奶糖給孩子,都叫她偷摸摸的拿迴娘家去顯擺去了,自己家的孩子,都吃不著。”
“若是這邊過的確實是好些,拉扯一下娘家,也是應該的。”彭主任想起李桂花提過一嘴,何直很煩她拉扯娘家,當時她挺反感的,當男人怎能這樣,娘家的情況差一點,拉扯一下也是應該的。
說到這裏,劉彩的聲音壓得低低的:“您該加一個詞——適度,咱是平民小老板姓,不是吃不完,挖不空的貴族,哪裏有多少閑錢,去往娘家送啊,你想想,她生了五個娃,個個都是男娃子,這一長大吃起飯來,可真是每次要煮上一大鍋,您要知道,也就是上半年,咱大河村的日子過的還並不怎麽樣,要不是何直勤快,五個娃子怎能拉扯到這麽大,我是無法想象,我家兩個男娃子,一個女娃
子,都要吃幹我了。”
彭主任眉頭一皺,便覺察出來這事兒沒有那麽單純了。
看看李桂花那模樣,雖說地裏的日頭大,是把她曬黑了一些,但看個頭,看氣色,都是極好的,那可是長年累月的好生活滋養出來的。
可何家還有五個男娃子呢,養著這麽多孩子,還能把李桂花滋養成那樣,可見何直從未虧待過她啊。
“不說了啊,我再去找找還有沒有人有雞蛋。”彭主任找了個借口,就跟她們道別了。
剛走到半道上,被劉彩攔住了:“大嫂,你是要收雞蛋的對吧。”
彭主任:“是,但聽說大河村現在也不好收,我想去小河村找找。”
劉彩拉了她一把,壓低了聲音:“嫂子,你收雞蛋也不能這樣明目張膽的收啊,誰敢賣給你,你去我家,我家還有些。”
彭主任:……
她不知道套路這麽多,再說了她來也隻是調查一下何直這個人到底怎樣,壓根沒想過收雞蛋啊。
既然有雞蛋可以收到一些,那就收一些吧,入冬以後也該給幾個大孫子補補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