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餘敏的嘀咕,是她八卦心作祟,那麽司機大哥的這番話,就讓何小麗有不同的看法了。
付鷗不會真的?
不敢想不敢想,何小麗搖了搖頭,她跟付鷗是革命友誼,這些人的靈魂還真的是不單純啊。
這次停車的地方離縣城挺遠的,走了二十分鍾,才到達縣城。
先去供銷社買了紅糖月餅,半斤有三個,也就是大概80克一個,一個一毛錢,所以也就花了三毛錢,然後在供銷社問了一下有沒有碎布頭,結果沒有。
其實供銷社也不負責加工,這種碎布頭要去做成衣的裁縫廠才能找得到,兩人又找人問了路,找到了縣城的裁縫廠,趁著中午休息的當口,混了進去。
何小麗還是不敢相信,真的不用布票能搞到碎布頭?
“看我的。”餘敏悄聲說:“我從小就在裁縫廠長大啊,這種事情我幹得多了,那些加工成衣的碎布頭,廠裏有人會偷偷拿迴去一些,也會賣掉一些,這種怎麽算布票嘛。”
看餘敏的樣子,十拿九穩了,不過她忽悠人向來很厲害,再過十幾年,肯定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那你買迴去做什麽?”何小麗有些不解。
“最好的棉布,拿來做小褲子跟胸衣,差一點的白棉布,拿來糊鞋底,隻是做鞋麵的這種布料,廠裏很少有加工做什麽東西的,很難找到合適的碎布,這個得買,不過我們一般都是先把鞋底做好,鞋底要曬,還要放一放,還要納鞋底,事情可多了。”
餘敏雖然沒說,但是何小麗感覺到,她肯定拿自己做好的布鞋,換過不少的錢或者票,這年頭,票據比錢還值錢。這丫頭,確實很有做生意的頭腦,拿不花錢弄來的底價布料,做成成品拿去交換更值錢的東西,厲害了。
但這種事情不能明說,明著交易那叫投機倒把,所以即使她跟餘敏關係好,這種話也不能明著問。她可以拿雞蛋,拿紅糖,甚至那她珍藏的奶粉大白兔私下跟餘敏換東西,也不能拿錢買。
兩人躲過了門衛來到車間裏麵,聽餘敏說,廠裏會由專人把這個布處理掉,這幾乎是裁縫廠的慣例了,但有沒有那個運氣弄到這個布頭,就要看實力和運氣了。
看守車間的是一個五十來歲的大嬸,餘敏看著車間的人都走的差不多幹淨了,走近問:“大嬸,我想問問,你們這裏的碎布頭怎麽處理的?”
大嬸瞅了她一眼:“哪有什麽碎布頭,
沒有沒有!”廠裏連紐扣都是要規範管理的,要是讓外人知道這裏有碎布頭買,還不得吵死她了。
“大嬸,我知道你們廠裏加工完的碎布頭,也沒有那麽多出處,我就是想找一些做鞋底,你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反正你們……也用不完是不是?”說到後麵她自己也心虛,聲音低了下來。
大嬸停下手裏準備要關門的手,看了她一眼,聽這個口氣,幹過這種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我真沒有別的心思,你也知道現在布票很難買到,如果有細布,我還想弄點來做小褲頭跟胸衣……”她說的實在是太誠懇,大嬸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
要說餘敏裝起可憐來還真是可憐,那個年紀,估計比大嬸的女兒還小上一截子,哎哎淒淒的訴了很久的苦以後,大嬸終於點了點頭,從庫房裏麵扒拉出來一包純棉的白色碎布頭,大大小小的都有,餘敏反正也是做鞋墊,也不挑,弄了一大包,都裝到軍色的書包裏麵去了。
看見餘敏嫻熟的挑東西,大嬸忍不住問:“你這麽大一點,會做鞋底?”
“我從小就喜歡搞這些。”餘敏說。
大嬸估計也能看得出來這姑娘是知青,也知道背井離鄉的不容易,自己也沒有布票,隻能來廠找好一些的碎布,反正這些布頭也是廢品,廠裏是不管的,她歎了口氣:“你也不容易,這些布就收你五毛錢吧。”給了她一堆粗布的布頭,另外還饒了一把納鞋底的麻繩給她。
何小麗對五毛錢也沒什麽概念,但還是搶著付了錢。
“這怎麽好意思。”餘敏低聲在何小麗耳邊說:“我不要意思白要你的錢,到時候做好了送你兩雙鞋。”
嘿嘿嘿,何小麗就是這樣想的,大家禮尚往來嘛,她有點錢,餘敏剛好沒有,但她會做手腳也不愛閑著,又搭了個順風車。
“那我就不客氣了啊。”何小麗這樣說,如果可以,最好弄一雙給付歐,幹脆等下去供銷社買鞋麵,她就把鞋麵的布票和錢掏了吧,上次李書記給了她兩尺的布票還沒用掉。
餘敏不知道她內心的小九九,在一旁收拾布料的時候簡直樂開了花,這麽多的碎布頭,可以做十幾雙鞋底了,而且那一把麻繩也是夠用了,剛好她沒有買繩子的票。
兩人都樂個高興,盤算著心裏的小九九。
大嬸見比女兒還小的小姑娘,居然收拾起這些來,比大人還內行
她說的是做小內內的布頭,這種不
能是粗布,必須是很柔軟的。
大嬸連說沒有,這麽好的布,怎會給到她們賣呢。
餘敏連連說,自己是外地過來的知青,隊裏不像是工廠偶爾還發發布票什麽的,自己來新蔡一年了,連個小褲頭都沒做過新的,穿得真的破的不能再破了。
當下的紡織技術沒有後來那麽好,衣服多洗幾水都會破掉,要說外麵的衣服縫縫補補還可以,裏麵的破了要怎麽穿啊……
大嬸看著比自己女兒還小的餘敏,歎了一口氣:“你跟我過來。”
其實裁縫廠裏麵的碎布頭,一般也不會賣給外麵的人的,要的,也是內部處理掉了。
剛好這家廠裏出了點事情,分碎布頭的時候有兩個大媽打過一架,造成的影響很不好,廠長一氣之下說這些布頭幹脆燒掉都不要分了,分得不均,還會引起人打架。
這個大媽剛好就是負責處理這件事情的老員工。
她也知道領導是氣頭上說的這種話,燒掉這麽浪費且奢侈的行徑,她做不來,仔細想想還不如賣掉,記入公帳裏麵,反正這個錢她也不貪進自己口袋裏麵,沒什麽不好說的。
“你記得這件事情,無論如何,都是不能給外麵的人說的,知道不知道?”
餘敏自然是賭咒發誓一番好說。
最後她掏了五毛錢,又收走一小包精細的布頭,全放在何小麗背著的挎包裏麵了。
兩人從裁縫廠裏麵出來的時候,兩個姑娘笑得都要合不攏嘴了,沒成想這麽順利的又把事情辦妥了,看樣子餘敏幹這種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裝起可憐來,簡直不要太熟練。
兩人又合計了一下,何小麗出了兩尺的布票,買了做鞋麵的黑布,這些布大概可以做六七雙的鞋麵,有三雙都是給何小麗的。
餘敏算了一下,鞋底可以做十幾雙,但黑布隻夠做六七雙的鞋麵,那麽先把鞋底做好,以後有了布票再做剩下的吧。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夠兩人開心好一陣子了,何小麗也沒有買鞋的票,花了兩尺布票和一塊錢,得了三雙鞋。
餘敏則費了嘴上功夫還有買黑布鞋麵的錢,得了一大堆子的東西。
背迴去的那些布頭,足夠她忙上好一陣子的了。
所以出了裁縫廠,兩人的嘴巴笑的都歪了起來。
這種小小的滿足,還真是讓人幸福感暴增了。
兩人又緊
趕慢趕的,又去了一趟供銷社,剛好下午上班的時間到了,兩人扯了兩尺黑布,餘敏也把自己僅剩下的布票拿出來扯了一些的確良,又跟供銷社的店員磨了很久,又磨到兩根粗針,這才歡天喜地的出來。
出了供銷社,日頭還老高呢,看了下時間剛好中午兩點,這個時候往迴走還太早了點,但縣城裏麵也無處可以去了。
兩人在樹下走了一會兒,喝了兩杯茶,隻覺得腹中空空。
大軍這會兒還在上班呢,還真是不好意思打擾他,何小麗摸了摸自己口袋裏麵的錢,決定還是忍一忍吧,反正幾杯茶下肚,她也不是那麽餓了。
她掏出來書,在樹蔭底下看了起來,餘敏又覺得很無聊,很想弄一弄她剛收來的布頭了,但是不敢在大街上公然把布頭拿出來倒飭,怕別人見到了會問,到時候一穿幫,以後估計都沒得搞了。
於是心裏癢得跟貓撓似的。
又坐了一會兒,一個穿著女色軍裝的婦女走到兩人跟前,看了何小麗很久,問道:“小何,我聽你李伯伯說你也在新蔡,怎麽沒去找我們呢?”
何小麗倒是認出這個人來了,原主母親的閨蜜,也就是李書記的妻子——俞小宛。
付鷗不會真的?
不敢想不敢想,何小麗搖了搖頭,她跟付鷗是革命友誼,這些人的靈魂還真的是不單純啊。
這次停車的地方離縣城挺遠的,走了二十分鍾,才到達縣城。
先去供銷社買了紅糖月餅,半斤有三個,也就是大概80克一個,一個一毛錢,所以也就花了三毛錢,然後在供銷社問了一下有沒有碎布頭,結果沒有。
其實供銷社也不負責加工,這種碎布頭要去做成衣的裁縫廠才能找得到,兩人又找人問了路,找到了縣城的裁縫廠,趁著中午休息的當口,混了進去。
何小麗還是不敢相信,真的不用布票能搞到碎布頭?
“看我的。”餘敏悄聲說:“我從小就在裁縫廠長大啊,這種事情我幹得多了,那些加工成衣的碎布頭,廠裏有人會偷偷拿迴去一些,也會賣掉一些,這種怎麽算布票嘛。”
看餘敏的樣子,十拿九穩了,不過她忽悠人向來很厲害,再過十幾年,肯定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那你買迴去做什麽?”何小麗有些不解。
“最好的棉布,拿來做小褲子跟胸衣,差一點的白棉布,拿來糊鞋底,隻是做鞋麵的這種布料,廠裏很少有加工做什麽東西的,很難找到合適的碎布,這個得買,不過我們一般都是先把鞋底做好,鞋底要曬,還要放一放,還要納鞋底,事情可多了。”
餘敏雖然沒說,但是何小麗感覺到,她肯定拿自己做好的布鞋,換過不少的錢或者票,這年頭,票據比錢還值錢。這丫頭,確實很有做生意的頭腦,拿不花錢弄來的底價布料,做成成品拿去交換更值錢的東西,厲害了。
但這種事情不能明說,明著交易那叫投機倒把,所以即使她跟餘敏關係好,這種話也不能明著問。她可以拿雞蛋,拿紅糖,甚至那她珍藏的奶粉大白兔私下跟餘敏換東西,也不能拿錢買。
兩人躲過了門衛來到車間裏麵,聽餘敏說,廠裏會由專人把這個布處理掉,這幾乎是裁縫廠的慣例了,但有沒有那個運氣弄到這個布頭,就要看實力和運氣了。
看守車間的是一個五十來歲的大嬸,餘敏看著車間的人都走的差不多幹淨了,走近問:“大嬸,我想問問,你們這裏的碎布頭怎麽處理的?”
大嬸瞅了她一眼:“哪有什麽碎布頭,
沒有沒有!”廠裏連紐扣都是要規範管理的,要是讓外人知道這裏有碎布頭買,還不得吵死她了。
“大嬸,我知道你們廠裏加工完的碎布頭,也沒有那麽多出處,我就是想找一些做鞋底,你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反正你們……也用不完是不是?”說到後麵她自己也心虛,聲音低了下來。
大嬸停下手裏準備要關門的手,看了她一眼,聽這個口氣,幹過這種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我真沒有別的心思,你也知道現在布票很難買到,如果有細布,我還想弄點來做小褲頭跟胸衣……”她說的實在是太誠懇,大嬸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
要說餘敏裝起可憐來還真是可憐,那個年紀,估計比大嬸的女兒還小上一截子,哎哎淒淒的訴了很久的苦以後,大嬸終於點了點頭,從庫房裏麵扒拉出來一包純棉的白色碎布頭,大大小小的都有,餘敏反正也是做鞋墊,也不挑,弄了一大包,都裝到軍色的書包裏麵去了。
看見餘敏嫻熟的挑東西,大嬸忍不住問:“你這麽大一點,會做鞋底?”
“我從小就喜歡搞這些。”餘敏說。
大嬸估計也能看得出來這姑娘是知青,也知道背井離鄉的不容易,自己也沒有布票,隻能來廠找好一些的碎布,反正這些布頭也是廢品,廠裏是不管的,她歎了口氣:“你也不容易,這些布就收你五毛錢吧。”給了她一堆粗布的布頭,另外還饒了一把納鞋底的麻繩給她。
何小麗對五毛錢也沒什麽概念,但還是搶著付了錢。
“這怎麽好意思。”餘敏低聲在何小麗耳邊說:“我不要意思白要你的錢,到時候做好了送你兩雙鞋。”
嘿嘿嘿,何小麗就是這樣想的,大家禮尚往來嘛,她有點錢,餘敏剛好沒有,但她會做手腳也不愛閑著,又搭了個順風車。
“那我就不客氣了啊。”何小麗這樣說,如果可以,最好弄一雙給付歐,幹脆等下去供銷社買鞋麵,她就把鞋麵的布票和錢掏了吧,上次李書記給了她兩尺的布票還沒用掉。
餘敏不知道她內心的小九九,在一旁收拾布料的時候簡直樂開了花,這麽多的碎布頭,可以做十幾雙鞋底了,而且那一把麻繩也是夠用了,剛好她沒有買繩子的票。
兩人都樂個高興,盤算著心裏的小九九。
大嬸見比女兒還小的小姑娘,居然收拾起這些來,比大人還內行
她說的是做小內內的布頭,這種不
能是粗布,必須是很柔軟的。
大嬸連說沒有,這麽好的布,怎會給到她們賣呢。
餘敏連連說,自己是外地過來的知青,隊裏不像是工廠偶爾還發發布票什麽的,自己來新蔡一年了,連個小褲頭都沒做過新的,穿得真的破的不能再破了。
當下的紡織技術沒有後來那麽好,衣服多洗幾水都會破掉,要說外麵的衣服縫縫補補還可以,裏麵的破了要怎麽穿啊……
大嬸看著比自己女兒還小的餘敏,歎了一口氣:“你跟我過來。”
其實裁縫廠裏麵的碎布頭,一般也不會賣給外麵的人的,要的,也是內部處理掉了。
剛好這家廠裏出了點事情,分碎布頭的時候有兩個大媽打過一架,造成的影響很不好,廠長一氣之下說這些布頭幹脆燒掉都不要分了,分得不均,還會引起人打架。
這個大媽剛好就是負責處理這件事情的老員工。
她也知道領導是氣頭上說的這種話,燒掉這麽浪費且奢侈的行徑,她做不來,仔細想想還不如賣掉,記入公帳裏麵,反正這個錢她也不貪進自己口袋裏麵,沒什麽不好說的。
“你記得這件事情,無論如何,都是不能給外麵的人說的,知道不知道?”
餘敏自然是賭咒發誓一番好說。
最後她掏了五毛錢,又收走一小包精細的布頭,全放在何小麗背著的挎包裏麵了。
兩人從裁縫廠裏麵出來的時候,兩個姑娘笑得都要合不攏嘴了,沒成想這麽順利的又把事情辦妥了,看樣子餘敏幹這種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裝起可憐來,簡直不要太熟練。
兩人又合計了一下,何小麗出了兩尺的布票,買了做鞋麵的黑布,這些布大概可以做六七雙的鞋麵,有三雙都是給何小麗的。
餘敏算了一下,鞋底可以做十幾雙,但黑布隻夠做六七雙的鞋麵,那麽先把鞋底做好,以後有了布票再做剩下的吧。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夠兩人開心好一陣子了,何小麗也沒有買鞋的票,花了兩尺布票和一塊錢,得了三雙鞋。
餘敏則費了嘴上功夫還有買黑布鞋麵的錢,得了一大堆子的東西。
背迴去的那些布頭,足夠她忙上好一陣子的了。
所以出了裁縫廠,兩人的嘴巴笑的都歪了起來。
這種小小的滿足,還真是讓人幸福感暴增了。
兩人又緊
趕慢趕的,又去了一趟供銷社,剛好下午上班的時間到了,兩人扯了兩尺黑布,餘敏也把自己僅剩下的布票拿出來扯了一些的確良,又跟供銷社的店員磨了很久,又磨到兩根粗針,這才歡天喜地的出來。
出了供銷社,日頭還老高呢,看了下時間剛好中午兩點,這個時候往迴走還太早了點,但縣城裏麵也無處可以去了。
兩人在樹下走了一會兒,喝了兩杯茶,隻覺得腹中空空。
大軍這會兒還在上班呢,還真是不好意思打擾他,何小麗摸了摸自己口袋裏麵的錢,決定還是忍一忍吧,反正幾杯茶下肚,她也不是那麽餓了。
她掏出來書,在樹蔭底下看了起來,餘敏又覺得很無聊,很想弄一弄她剛收來的布頭了,但是不敢在大街上公然把布頭拿出來倒飭,怕別人見到了會問,到時候一穿幫,以後估計都沒得搞了。
於是心裏癢得跟貓撓似的。
又坐了一會兒,一個穿著女色軍裝的婦女走到兩人跟前,看了何小麗很久,問道:“小何,我聽你李伯伯說你也在新蔡,怎麽沒去找我們呢?”
何小麗倒是認出這個人來了,原主母親的閨蜜,也就是李書記的妻子——俞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