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過了早飯就八點半了,各人是上了一會兒工,才吃早飯的,隻因何小麗跟劉恩慈要去公社考試,今天吃飯就比平常早了些。
大河村離公社有十裏路,何小麗現在腿還瘸著,自然走不了那麽遠,還是付鷗從廠裏借來了一輛自行車,把她載去了公社。
劉恩慈在後麵氣的眼暈,怎麽何小麗的命就這麽好,昨天晚上迴來的時候,她的腳瘸著。
那個時候她就悄麽麽的想了,要是何小麗去不了就好了。
結果堅強的何小麗今天還神采飛揚的去了。
一路上付鷗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何小麗,你英語還不錯嘛,以前學的挺好的吧。”他父母好歹也是留學迴來的,但何小麗的英語也好的太不可思議了。
其實何小麗的好,也是相對別人來說好了一些而已,對於幾十年後上國際學校或者出國留學,一口標準美式發音的孩子來說,她的口語能力也不過爾爾,隻是她的閱讀能力還可以。
何小麗淡淡的答道:“也就是那樣啊,我英語成績一向不錯,不過數學更好。”
鄉下的路實在是不好走,自行車在石頭上麵蹦了一下,生生的把人彈高了一些,何小麗感覺自己快要掉下去了,趕緊抱住付鷗的腰,好險,差點掉下去。
隔著薄薄的一層衣衫,何小麗也感覺到了一股迎麵而來的男性氣息,她有些不自然的輕咳一聲:“剛才我不是故意的,真的是要掉下去了。”
完全忽視了別人剛才咯到她前麵兩塊軟綿綿的肉,有什麽異常的地方。
她不自然,付鷗實際上更不自然。
因為一次意外的碰撞,兩個人陷入了沉默中。
付鷗本來就是那種異常沉默的性子,這下子犯囧,就更不會說話了。
騎自行車快,騎到公社的時候才八點五十,因為沒有規定的時間,誰先到了誰先試課,到十一點,再集體考試,這個考試嘛,也是測試一下基本的能力,並不算很規範。
來到現場的是公社的教導主任,和一個語文,一個英語,一個數學老師,當然初中也要講政治課,但政治課比較死板,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就可以,因此對老師的素質,也沒有太高的要求,有可能讓三個老師分別兼課就可以了。
到了現場了解了一下具體的情況,大河村附近五個大隊離得都很近,呈匯攏型把大河村包圍在中間,其他的四個村子,就算是再遠的,離大河
村的距離也相隔不遠,但是距離公社就有些遠了。
因為農忙,孩子們還要兼顧著隊裏的活,很多孩子,都沒有上初中就輟學了。
這個現象其實很常見,但是最近公社組織年輕人開會,竟然發現很多年輕人就認識語錄上的字,連意思都沒辦法理解,甚至有些人,連字麵意思都領悟不了。
據公社書記了解,村裏很多人,連小學都沒有讀。
這可不行,現如今也是社會主義新中國,勞動群眾除了要勞動,還要學會讀書認字,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為祖國的發展增磚添瓦。
實際上想開的是兩個班,一個小學,一個初中班,至於目的,也就是讓大部分的群眾能夠脫離文盲的範疇。
學校就設立在五個村子裏麵比較大的大河村,恰好以前大河村還有個老夫子的私塾,是三進三出的院子,裏麵有兩間敞亮的教室,還有當年老夫子住的地方,整整一個幹淨的院落,當年破四舊的時候抄了來,夫子年紀大了也過世了,因此這麽多年來,都沒人曾經使用過。
孫有才雖然貪,但也不敢用這舊社會的東西,就這樣好好的保存了下來,一直到現在,還是幾間利利索索的木屋。
稍微修繕一下便可用。
也就是說學校招三個老師,不僅要教小學,還要教初中了?
因為英語課隻有初中開,所以英語老師,還要兼任政治課的老師。
現如今的計劃是這樣,招人隻有三個名額,但報名的知青,卻有十個,要從十個人裏麵選三個人出來,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報名者是要淘汰的。
考試分為兩部分,試課占了60分,筆試占了40分,兩部分一起計算,語文、英語、數學組各選出一個人來。
除了大河村的這兩個女知青報名,其他的四個村也是各兩個女知青。
候選人倒是平均的很。
來麵試英語老師的,除了何小麗,還有劉恩慈,還有隔壁小河村的另外一個知青。
至於語文組和數學組,她倒是沒有關心。
當下的語文教材跟幾十年後的差異比較大,何小麗突擊了一下感覺自己還是不行。
而數學,公式什麽的她也還給老師多年,雖說要複習一下應該上道的也挺快的,但年紀大了的芯子,總比不了當年青蔥少年時,她覺得也有點頭疼。
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英語,當下許多
人學的都是啞巴英語,老師自己都講不好,怎麽能教學生呢,因為英語底子差,到了幾十年以後,這個時代出來的英語老師基本都被淘汰了。
好在四十年以後是個英語使用非常頻繁的年代,她還經常看美劇,工作中也經常要迴複商務英語的郵件,英語還沒丟。
而且前幾天一直跟付歐英語實戰對話,也有顯著的提高。
不過題外話,付歐的英語可真的是好,不過當下他學的是英式英語,跟以後比較流行的美式腔有些不搭,但兩個人用英語進行日常的對話都沒有問題,就說明何小麗的英語水平,要超過當下絕大部分的知青了。
最後教導主任陳主任出麵也說了,此次招收的都是民辦教師,雖然在待遇上比不得公辦教師,但對於知青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升機會,希望青年們都能把握好這次機會。
劉恩慈到的時候,陳主任的話才說完。
她也不知道怎麽一迴事,半路上走錯路了,到的時候就晚了十五分鍾,最近風塵仆仆的出現在教室門口的時候,人家話都訓完了。
也不知道怎麽迴事,一向順風順水的劉恩慈,在何小麗穿書來以後,就格外的倒黴,喝涼水都能嗆一口。
接下來是試課,何小麗試講的是英語。
她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時候也給新員工培訓過,再加上前幾天已經拿到教材複習過一輪,試講課十五分鍾下來,下麵聽著講課的人,臉上都露出來笑容來。
大概是對試課的結果很滿意吧。
何小麗也不知道怎麽說,她自己也挺滿意自己的表現。
因為劉恩慈也是選擇試英語課,所以她講完就是劉恩慈。
她倒不擔心劉恩慈會有什麽特別的表現,左不過是個高中肄業而已,而她,卻是二十一世紀出品的大學生芯子啊。
倒是付歐,比她還緊張了:“怎樣,講的還可以吧?”
何小麗俏皮的吐了吐舌頭:“砸了,怎麽辦,我進去教室就腳發軟,我覺得完蛋了。”
她看見付歐眼中閃過一縱即逝的失望,很快他就在想辦法安慰她了:“沒關係,我覺得你可以備戰高考,說不定未來幾年很快就能重新恢複高考了,你那麽聰明,這也是一條路。”說不出的感覺,他倒不是因為何小麗隻能在地裏刨坑就嫌棄她什麽的,倒是他還擔心她如果在這群女知青了裏麵脫穎而出以後,還看不起自己呢。
不過
比起讓她在地裏辛苦的勞作,他真心希望她能輕鬆一些。
“騙你的。”不忍看見付歐這樣失望,何小麗笑了笑:“我試的很好啦,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我也經常上台演講,所以難不倒我。”
這個付歐相信,何小麗一直都是自信滿滿的,看得出來她以前在學校拋頭露麵的機會也挺多的。
大河村離公社有十裏路,何小麗現在腿還瘸著,自然走不了那麽遠,還是付鷗從廠裏借來了一輛自行車,把她載去了公社。
劉恩慈在後麵氣的眼暈,怎麽何小麗的命就這麽好,昨天晚上迴來的時候,她的腳瘸著。
那個時候她就悄麽麽的想了,要是何小麗去不了就好了。
結果堅強的何小麗今天還神采飛揚的去了。
一路上付鷗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何小麗,你英語還不錯嘛,以前學的挺好的吧。”他父母好歹也是留學迴來的,但何小麗的英語也好的太不可思議了。
其實何小麗的好,也是相對別人來說好了一些而已,對於幾十年後上國際學校或者出國留學,一口標準美式發音的孩子來說,她的口語能力也不過爾爾,隻是她的閱讀能力還可以。
何小麗淡淡的答道:“也就是那樣啊,我英語成績一向不錯,不過數學更好。”
鄉下的路實在是不好走,自行車在石頭上麵蹦了一下,生生的把人彈高了一些,何小麗感覺自己快要掉下去了,趕緊抱住付鷗的腰,好險,差點掉下去。
隔著薄薄的一層衣衫,何小麗也感覺到了一股迎麵而來的男性氣息,她有些不自然的輕咳一聲:“剛才我不是故意的,真的是要掉下去了。”
完全忽視了別人剛才咯到她前麵兩塊軟綿綿的肉,有什麽異常的地方。
她不自然,付鷗實際上更不自然。
因為一次意外的碰撞,兩個人陷入了沉默中。
付鷗本來就是那種異常沉默的性子,這下子犯囧,就更不會說話了。
騎自行車快,騎到公社的時候才八點五十,因為沒有規定的時間,誰先到了誰先試課,到十一點,再集體考試,這個考試嘛,也是測試一下基本的能力,並不算很規範。
來到現場的是公社的教導主任,和一個語文,一個英語,一個數學老師,當然初中也要講政治課,但政治課比較死板,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就可以,因此對老師的素質,也沒有太高的要求,有可能讓三個老師分別兼課就可以了。
到了現場了解了一下具體的情況,大河村附近五個大隊離得都很近,呈匯攏型把大河村包圍在中間,其他的四個村子,就算是再遠的,離大河
村的距離也相隔不遠,但是距離公社就有些遠了。
因為農忙,孩子們還要兼顧著隊裏的活,很多孩子,都沒有上初中就輟學了。
這個現象其實很常見,但是最近公社組織年輕人開會,竟然發現很多年輕人就認識語錄上的字,連意思都沒辦法理解,甚至有些人,連字麵意思都領悟不了。
據公社書記了解,村裏很多人,連小學都沒有讀。
這可不行,現如今也是社會主義新中國,勞動群眾除了要勞動,還要學會讀書認字,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為祖國的發展增磚添瓦。
實際上想開的是兩個班,一個小學,一個初中班,至於目的,也就是讓大部分的群眾能夠脫離文盲的範疇。
學校就設立在五個村子裏麵比較大的大河村,恰好以前大河村還有個老夫子的私塾,是三進三出的院子,裏麵有兩間敞亮的教室,還有當年老夫子住的地方,整整一個幹淨的院落,當年破四舊的時候抄了來,夫子年紀大了也過世了,因此這麽多年來,都沒人曾經使用過。
孫有才雖然貪,但也不敢用這舊社會的東西,就這樣好好的保存了下來,一直到現在,還是幾間利利索索的木屋。
稍微修繕一下便可用。
也就是說學校招三個老師,不僅要教小學,還要教初中了?
因為英語課隻有初中開,所以英語老師,還要兼任政治課的老師。
現如今的計劃是這樣,招人隻有三個名額,但報名的知青,卻有十個,要從十個人裏麵選三個人出來,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報名者是要淘汰的。
考試分為兩部分,試課占了60分,筆試占了40分,兩部分一起計算,語文、英語、數學組各選出一個人來。
除了大河村的這兩個女知青報名,其他的四個村也是各兩個女知青。
候選人倒是平均的很。
來麵試英語老師的,除了何小麗,還有劉恩慈,還有隔壁小河村的另外一個知青。
至於語文組和數學組,她倒是沒有關心。
當下的語文教材跟幾十年後的差異比較大,何小麗突擊了一下感覺自己還是不行。
而數學,公式什麽的她也還給老師多年,雖說要複習一下應該上道的也挺快的,但年紀大了的芯子,總比不了當年青蔥少年時,她覺得也有點頭疼。
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英語,當下許多
人學的都是啞巴英語,老師自己都講不好,怎麽能教學生呢,因為英語底子差,到了幾十年以後,這個時代出來的英語老師基本都被淘汰了。
好在四十年以後是個英語使用非常頻繁的年代,她還經常看美劇,工作中也經常要迴複商務英語的郵件,英語還沒丟。
而且前幾天一直跟付歐英語實戰對話,也有顯著的提高。
不過題外話,付歐的英語可真的是好,不過當下他學的是英式英語,跟以後比較流行的美式腔有些不搭,但兩個人用英語進行日常的對話都沒有問題,就說明何小麗的英語水平,要超過當下絕大部分的知青了。
最後教導主任陳主任出麵也說了,此次招收的都是民辦教師,雖然在待遇上比不得公辦教師,但對於知青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升機會,希望青年們都能把握好這次機會。
劉恩慈到的時候,陳主任的話才說完。
她也不知道怎麽一迴事,半路上走錯路了,到的時候就晚了十五分鍾,最近風塵仆仆的出現在教室門口的時候,人家話都訓完了。
也不知道怎麽迴事,一向順風順水的劉恩慈,在何小麗穿書來以後,就格外的倒黴,喝涼水都能嗆一口。
接下來是試課,何小麗試講的是英語。
她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時候也給新員工培訓過,再加上前幾天已經拿到教材複習過一輪,試講課十五分鍾下來,下麵聽著講課的人,臉上都露出來笑容來。
大概是對試課的結果很滿意吧。
何小麗也不知道怎麽說,她自己也挺滿意自己的表現。
因為劉恩慈也是選擇試英語課,所以她講完就是劉恩慈。
她倒不擔心劉恩慈會有什麽特別的表現,左不過是個高中肄業而已,而她,卻是二十一世紀出品的大學生芯子啊。
倒是付歐,比她還緊張了:“怎樣,講的還可以吧?”
何小麗俏皮的吐了吐舌頭:“砸了,怎麽辦,我進去教室就腳發軟,我覺得完蛋了。”
她看見付歐眼中閃過一縱即逝的失望,很快他就在想辦法安慰她了:“沒關係,我覺得你可以備戰高考,說不定未來幾年很快就能重新恢複高考了,你那麽聰明,這也是一條路。”說不出的感覺,他倒不是因為何小麗隻能在地裏刨坑就嫌棄她什麽的,倒是他還擔心她如果在這群女知青了裏麵脫穎而出以後,還看不起自己呢。
不過
比起讓她在地裏辛苦的勞作,他真心希望她能輕鬆一些。
“騙你的。”不忍看見付歐這樣失望,何小麗笑了笑:“我試的很好啦,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我也經常上台演講,所以難不倒我。”
這個付歐相信,何小麗一直都是自信滿滿的,看得出來她以前在學校拋頭露麵的機會也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