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飯迴到知青點,已經是晚上七點了。
農村的空氣可真是好,而且也不熱,一到傍晚就降溫,到了晚間連扇子都不用扇。
就是蛇蟲鼠蟻多了點。
何小麗本來說自己走走,但聽何大軍說農村有蛇,嚇的差點爬他背上。
從小到大,何大軍都沉溺在這種小小的惡作劇裏麵,覺得很有意思,看到何小麗嚇得臉發白,哈哈大笑起來。
他打著手電筒,準備把何小麗送迴知青點,好在一路上都是走大路,並不從草叢裏麵經過,遇到蛇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但外麵蚊子比較多,一路上她都在啪啪的打蚊子。
“咋這麽多蚊子呢?”何小麗又拍了一個吸血鬼,心想大概原主的血是o型血吧,而且她肉嫩,好吸。
“你小時候就招蚊子,所以剛來村裏,我爹就叫我娘給你裝上蚊帳了,家裏就這一床蚊帳,以前還是奶奶用的。”何大軍的聲音裏麵充滿了快活,他還真的是個又勤快,又樂觀的青年。
還好有蚊帳,否則今天得喂蚊子了,何小麗這樣想。
*****
知青點其實就是村口一處小破房子,附近都沒有人,據說是解放前一個絕戶的房子,本來隊裏要拆掉的,因為前幾年有個五保戶的房子塌了,給她住了幾年,住到那人過世,就到了□□。
後來斷斷續續的有知青過來,大隊長孫有才便把這房子,分給了新來的知青了。
最開始來的是王有誌,因此他獨占了一間。
到後麵又來了一個青年,但跟這些高中還未畢業的青年不一樣,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畢業的大學生,畢業以後分配到研究所上班,後來不知道怎麽迴事,被分配到鄉下地方來學習。但他一個人獨來獨往慣了,很少跟知青交流,也比不得這些青年嬌氣,他是每天都要下地幹活的。
另外的那間主屋,就住了三個女生,,女生膽子小就住在一間屋,因此挪了主屋出來給她們。裏麵放了三個木板搭出來的架子床,上麵鋪著兩層棉絮,上麵那層棉絮到冬天要蓋的,這裏也沒有櫃子可以收,到了夏天不需要蓋,便鋪在床板上麵做墊絮。
何小麗迴去的時候,其他幾個知青已經吃完飯收拾好了。
她雖然不幫忙做飯,但米和油都是發到知青點的,因為她也不往外拿,所以其他幾個知青也不說什麽閑話。
按書裏麵
的節奏,因為劉恩慈暗刀子使得好,何小麗經常會找劉恩慈的麻煩,而劉恩慈,則是很好的扮演了白蓮花的角色,從不從正麵攻擊何小麗,但是溫柔刀,刀刀割肉。
比起何小麗那張嬌俏可人又怎麽都曬不黑的小臉,劉恩慈隻能算得上清秀了,難怪書裏麵的男主王有誌,見到了何小麗以後會移情別戀。
“小麗,又去你叔家了?”王有誌在院子裏麵劈柴,他本來是大學教授的孩子,斯斯文文的,卻叫生活磨礪成這樣,劈柴砍柴這樣的活,對他來說都不算事了。
何小麗對王有誌不算有什麽感情,但兩個女孩子在一起,因為一個男生爭風吃醋是常有的,這才顯得王有誌金貴了些。
更何況他父母是教授,總體來說他身上的氣質和素養還是不錯的。
劉恩慈和另外一個知青餘敏在廊下搓洗著衣服,衣服並不是很髒,隻有塵土,這裏也沒有洗衣粉或者肥皂,用皂角搓一搓就好。這處屋子離溪水邊有點遠,大晚上的女孩子家家不敢單獨出門,都要兩兩結伴而行。
看見何小麗迴來了,劉恩慈臉上掛起來笑來:“才迴來啊,早點去洗吧,等會兒我們一起去溪邊。”
書裏麵的何小麗有點懶,所以也不能太快崩人設。
何小麗懶懶的坐在廊下,伸了伸懶腰:“走太遠路了,我要歇一會兒。”其實從叔叔家到知青點才一兩裏路,不至於太遠,但這樣才符合原主的性格嘛。
劉恩慈的嘴角不可察覺的笑了一下,說:“那等你過會兒去溪邊,就沒有人陪你了。”
這個時候農村還沒有通電,桐油也不便宜,但凡有點月光的夜,都不會點桐油燈,蠟燭就更奢侈了。
借著亮堂的月光,劉恩慈的這一抹不易察覺的笑,被何小麗盡收眼底。
這個白蓮花,大概是想趁這個機會表現自己吧。
這個劉恩慈,大概是天蠍座少女,無時無刻都要表現出自己很腹黑的那一麵,腹黑,而又執著。
何小麗微微一笑:“那我也不怕,從這裏到溪邊才幾百米,萬一有蛇什麽的,王同學也能聽得到的吧。”
她這話的意思很明顯了,王有誌但凡對她有點意思,應該都會陪她一起去溪邊了。
反正在這漆黑無邊際的夜,沒有手機電腦,沒有抖音吃雞,還能幹什麽嘛,知青們晚上聚在一起讀讀詩,唱一唱進步歌曲,打發漫長而又無聊的時光。
剛剛開始來到大河村的時候,知青們還一腔熱血,滿懷激情的朗誦詩歌,度過一夜夜空虛無聊的生活,可漸漸的,被生活磨滅了棱角的青年們,漸漸在閑暇的時光中,去山上撿柴禾,利用晚上不用幹活的時間,把散亂的木柴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第二天燒火要用。
晚上怕地裏有蛇,知青們也不敢去地裏打野菜。
王有誌眼底裏露出一抹不可察覺的笑來,看來他倒是很願意陪何小麗去溪邊洗衣服的。
“王同學今天劈柴,我和餘敏答應幫他洗衣服的,你忙完了趕緊去洗澡吧,等會兒天氣涼了,再用冷水洗澡就不太好了。”
雖然是夏天,但山上的樹木也不能隨便砍。
全村人都燒柴,山上的枯枝爛葉早就被砍完了,樹木都是隊裏的,輕易不能砍伐,所以一到夏天,不論男女,都是用冷水淋浴。
女孩子特殊的那幾天除外。
王有誌見木柴劈得也差不多了,便搬到灶房裏麵去了,這個季節雨水多,放在屋簷下會淋到雨。
劉恩慈跟另外那個小知青,名叫餘敏的那位小聲聊著天,講的無非就是白天下地碰到的事。
無非是這個嬸子出了什麽醜,那家的嫂子又怎樣怎樣了。
隔壁屋的那位還沒有迴來。
聊了一會兒,何小麗也覺得聽這些瑣瑣碎碎的事情確實沒意思了,便走進屋裏去洗澡,冷水衝一衝,兩分鍾就能完事。
隻是她每天用沐浴液洗習慣了,突如其來的,就這樣衝一衝,總覺得沒衝幹淨一樣。
於是再衝了一次。
依稀仿佛聽見外麵的劉恩慈在說:“有什麽衝不幹淨的,每次都要洗好幾遍,她倒是愛幹淨,別人從溪邊挑水過來也是很辛苦的呀。”
聲音不大,但勝在安靜,一字不差的都讓何小麗給聽見了。
緊接著便是餘敏低聲壓住劉恩慈的話:“好了別說了。”
劉恩慈繼續抱怨:“又不是什麽千金大小姐,每次都要洗那麽久,這裏也就是隻有這個條件,難道跟我們以前一樣,還能天天用香皂不成?”
她總描繪以前在城裏時間的幸福生活,每次都有天天用香皂洗臉洗身子。
因為原主經常聽到這些,何小麗便想起來了。
想到這裏,她都覺得好笑,香皂刺激性比較大,即使用香皂,她也不會天天都用香皂擦身體的
,這樣對皮膚不好。
但是衝的幹幹淨淨,這是她覺得很必要的。
再衝洗了一次,穿好衣服出來時,劉恩慈已經換了另外一幅麵孔。
“洗好了,等著你一起去溪邊呢。”她是害怕王有誌真的陪同何小麗去溪邊了,她要給王有誌洗衣服,一邊可以獻殷情,一邊還可以防止何小麗跟王有誌獨處,一舉兩得。
借著月色,何小麗用手搓起衣服來。
這種地方,即使下地幹活也不會要女孩子做最粗笨的活,因此她們身上的衣服都不髒,隻是沾了些塵土,倒是王有誌身上的衣服充滿了汗味跟泥土的味道,搓得劉恩慈手疼。
但看了看何小麗的好打算落空,她覺得值得了。
被人丟到這個窮山溝溝裏麵能怎麽樣呢,她覺得王有誌是一個很不錯的托付對象,盡管他現在還沒有出頭,但他好歹也是教授的兒子,總有一天他父母,還是會把他從這窮山溝溝裏麵弄出去的。
這樣的人也不是沒有過。
劉恩慈不像其他的知青,從小她家裏條件就不怎麽好,父親因為患病做不了重活,隻能在一家倉庫給人看大門,這工作還是單位照顧家屬才給的,待遇自然不好。
因此她格外珍惜讀書的機會,誰知道剛讀到高二,就被分配到這個小山村裏麵來了。
她也不是沒見過其他嫁人的知青是什麽樣子,生了娃,就跟農村裏麵的婦女一模一樣了,兩口子經常因為柴米油鹽吵架,那就是好一番雞飛狗跳。
她是實在是無法想象自己從城裏過來,嫁給一個滿腿是泥的鄉下漢子。
沒有燭光,沒有音樂,幾個知青沉默了一會。
外麵過來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門口,然後一動不動。
還是餘敏認出來了,叫了一聲:“付大哥。”原來是住在最旁邊那間的姓付的年輕人,他比幾個知青又都年長一些,平時見了麵,也就打一聲招唿的交情而已。
也許是何小麗多心了,她竟然覺得門口那位高大的人,對自己多看了兩眼,她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臉,難道是原主自帶的自戀體質。
這種體質她本身並沒有啊!
那人果然是看著何小麗走來,肩上挎著一個竹簍子,說道:“找個高一點的盆過來。”
何小麗一看,滑溜溜的東西在裏麵相互糾纏著,這啥啊,嚇人!
農村的空氣可真是好,而且也不熱,一到傍晚就降溫,到了晚間連扇子都不用扇。
就是蛇蟲鼠蟻多了點。
何小麗本來說自己走走,但聽何大軍說農村有蛇,嚇的差點爬他背上。
從小到大,何大軍都沉溺在這種小小的惡作劇裏麵,覺得很有意思,看到何小麗嚇得臉發白,哈哈大笑起來。
他打著手電筒,準備把何小麗送迴知青點,好在一路上都是走大路,並不從草叢裏麵經過,遇到蛇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但外麵蚊子比較多,一路上她都在啪啪的打蚊子。
“咋這麽多蚊子呢?”何小麗又拍了一個吸血鬼,心想大概原主的血是o型血吧,而且她肉嫩,好吸。
“你小時候就招蚊子,所以剛來村裏,我爹就叫我娘給你裝上蚊帳了,家裏就這一床蚊帳,以前還是奶奶用的。”何大軍的聲音裏麵充滿了快活,他還真的是個又勤快,又樂觀的青年。
還好有蚊帳,否則今天得喂蚊子了,何小麗這樣想。
*****
知青點其實就是村口一處小破房子,附近都沒有人,據說是解放前一個絕戶的房子,本來隊裏要拆掉的,因為前幾年有個五保戶的房子塌了,給她住了幾年,住到那人過世,就到了□□。
後來斷斷續續的有知青過來,大隊長孫有才便把這房子,分給了新來的知青了。
最開始來的是王有誌,因此他獨占了一間。
到後麵又來了一個青年,但跟這些高中還未畢業的青年不一樣,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畢業的大學生,畢業以後分配到研究所上班,後來不知道怎麽迴事,被分配到鄉下地方來學習。但他一個人獨來獨往慣了,很少跟知青交流,也比不得這些青年嬌氣,他是每天都要下地幹活的。
另外的那間主屋,就住了三個女生,,女生膽子小就住在一間屋,因此挪了主屋出來給她們。裏麵放了三個木板搭出來的架子床,上麵鋪著兩層棉絮,上麵那層棉絮到冬天要蓋的,這裏也沒有櫃子可以收,到了夏天不需要蓋,便鋪在床板上麵做墊絮。
何小麗迴去的時候,其他幾個知青已經吃完飯收拾好了。
她雖然不幫忙做飯,但米和油都是發到知青點的,因為她也不往外拿,所以其他幾個知青也不說什麽閑話。
按書裏麵
的節奏,因為劉恩慈暗刀子使得好,何小麗經常會找劉恩慈的麻煩,而劉恩慈,則是很好的扮演了白蓮花的角色,從不從正麵攻擊何小麗,但是溫柔刀,刀刀割肉。
比起何小麗那張嬌俏可人又怎麽都曬不黑的小臉,劉恩慈隻能算得上清秀了,難怪書裏麵的男主王有誌,見到了何小麗以後會移情別戀。
“小麗,又去你叔家了?”王有誌在院子裏麵劈柴,他本來是大學教授的孩子,斯斯文文的,卻叫生活磨礪成這樣,劈柴砍柴這樣的活,對他來說都不算事了。
何小麗對王有誌不算有什麽感情,但兩個女孩子在一起,因為一個男生爭風吃醋是常有的,這才顯得王有誌金貴了些。
更何況他父母是教授,總體來說他身上的氣質和素養還是不錯的。
劉恩慈和另外一個知青餘敏在廊下搓洗著衣服,衣服並不是很髒,隻有塵土,這裏也沒有洗衣粉或者肥皂,用皂角搓一搓就好。這處屋子離溪水邊有點遠,大晚上的女孩子家家不敢單獨出門,都要兩兩結伴而行。
看見何小麗迴來了,劉恩慈臉上掛起來笑來:“才迴來啊,早點去洗吧,等會兒我們一起去溪邊。”
書裏麵的何小麗有點懶,所以也不能太快崩人設。
何小麗懶懶的坐在廊下,伸了伸懶腰:“走太遠路了,我要歇一會兒。”其實從叔叔家到知青點才一兩裏路,不至於太遠,但這樣才符合原主的性格嘛。
劉恩慈的嘴角不可察覺的笑了一下,說:“那等你過會兒去溪邊,就沒有人陪你了。”
這個時候農村還沒有通電,桐油也不便宜,但凡有點月光的夜,都不會點桐油燈,蠟燭就更奢侈了。
借著亮堂的月光,劉恩慈的這一抹不易察覺的笑,被何小麗盡收眼底。
這個白蓮花,大概是想趁這個機會表現自己吧。
這個劉恩慈,大概是天蠍座少女,無時無刻都要表現出自己很腹黑的那一麵,腹黑,而又執著。
何小麗微微一笑:“那我也不怕,從這裏到溪邊才幾百米,萬一有蛇什麽的,王同學也能聽得到的吧。”
她這話的意思很明顯了,王有誌但凡對她有點意思,應該都會陪她一起去溪邊了。
反正在這漆黑無邊際的夜,沒有手機電腦,沒有抖音吃雞,還能幹什麽嘛,知青們晚上聚在一起讀讀詩,唱一唱進步歌曲,打發漫長而又無聊的時光。
剛剛開始來到大河村的時候,知青們還一腔熱血,滿懷激情的朗誦詩歌,度過一夜夜空虛無聊的生活,可漸漸的,被生活磨滅了棱角的青年們,漸漸在閑暇的時光中,去山上撿柴禾,利用晚上不用幹活的時間,把散亂的木柴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第二天燒火要用。
晚上怕地裏有蛇,知青們也不敢去地裏打野菜。
王有誌眼底裏露出一抹不可察覺的笑來,看來他倒是很願意陪何小麗去溪邊洗衣服的。
“王同學今天劈柴,我和餘敏答應幫他洗衣服的,你忙完了趕緊去洗澡吧,等會兒天氣涼了,再用冷水洗澡就不太好了。”
雖然是夏天,但山上的樹木也不能隨便砍。
全村人都燒柴,山上的枯枝爛葉早就被砍完了,樹木都是隊裏的,輕易不能砍伐,所以一到夏天,不論男女,都是用冷水淋浴。
女孩子特殊的那幾天除外。
王有誌見木柴劈得也差不多了,便搬到灶房裏麵去了,這個季節雨水多,放在屋簷下會淋到雨。
劉恩慈跟另外那個小知青,名叫餘敏的那位小聲聊著天,講的無非就是白天下地碰到的事。
無非是這個嬸子出了什麽醜,那家的嫂子又怎樣怎樣了。
隔壁屋的那位還沒有迴來。
聊了一會兒,何小麗也覺得聽這些瑣瑣碎碎的事情確實沒意思了,便走進屋裏去洗澡,冷水衝一衝,兩分鍾就能完事。
隻是她每天用沐浴液洗習慣了,突如其來的,就這樣衝一衝,總覺得沒衝幹淨一樣。
於是再衝了一次。
依稀仿佛聽見外麵的劉恩慈在說:“有什麽衝不幹淨的,每次都要洗好幾遍,她倒是愛幹淨,別人從溪邊挑水過來也是很辛苦的呀。”
聲音不大,但勝在安靜,一字不差的都讓何小麗給聽見了。
緊接著便是餘敏低聲壓住劉恩慈的話:“好了別說了。”
劉恩慈繼續抱怨:“又不是什麽千金大小姐,每次都要洗那麽久,這裏也就是隻有這個條件,難道跟我們以前一樣,還能天天用香皂不成?”
她總描繪以前在城裏時間的幸福生活,每次都有天天用香皂洗臉洗身子。
因為原主經常聽到這些,何小麗便想起來了。
想到這裏,她都覺得好笑,香皂刺激性比較大,即使用香皂,她也不會天天都用香皂擦身體的
,這樣對皮膚不好。
但是衝的幹幹淨淨,這是她覺得很必要的。
再衝洗了一次,穿好衣服出來時,劉恩慈已經換了另外一幅麵孔。
“洗好了,等著你一起去溪邊呢。”她是害怕王有誌真的陪同何小麗去溪邊了,她要給王有誌洗衣服,一邊可以獻殷情,一邊還可以防止何小麗跟王有誌獨處,一舉兩得。
借著月色,何小麗用手搓起衣服來。
這種地方,即使下地幹活也不會要女孩子做最粗笨的活,因此她們身上的衣服都不髒,隻是沾了些塵土,倒是王有誌身上的衣服充滿了汗味跟泥土的味道,搓得劉恩慈手疼。
但看了看何小麗的好打算落空,她覺得值得了。
被人丟到這個窮山溝溝裏麵能怎麽樣呢,她覺得王有誌是一個很不錯的托付對象,盡管他現在還沒有出頭,但他好歹也是教授的兒子,總有一天他父母,還是會把他從這窮山溝溝裏麵弄出去的。
這樣的人也不是沒有過。
劉恩慈不像其他的知青,從小她家裏條件就不怎麽好,父親因為患病做不了重活,隻能在一家倉庫給人看大門,這工作還是單位照顧家屬才給的,待遇自然不好。
因此她格外珍惜讀書的機會,誰知道剛讀到高二,就被分配到這個小山村裏麵來了。
她也不是沒見過其他嫁人的知青是什麽樣子,生了娃,就跟農村裏麵的婦女一模一樣了,兩口子經常因為柴米油鹽吵架,那就是好一番雞飛狗跳。
她是實在是無法想象自己從城裏過來,嫁給一個滿腿是泥的鄉下漢子。
沒有燭光,沒有音樂,幾個知青沉默了一會。
外麵過來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門口,然後一動不動。
還是餘敏認出來了,叫了一聲:“付大哥。”原來是住在最旁邊那間的姓付的年輕人,他比幾個知青又都年長一些,平時見了麵,也就打一聲招唿的交情而已。
也許是何小麗多心了,她竟然覺得門口那位高大的人,對自己多看了兩眼,她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臉,難道是原主自帶的自戀體質。
這種體質她本身並沒有啊!
那人果然是看著何小麗走來,肩上挎著一個竹簍子,說道:“找個高一點的盆過來。”
何小麗一看,滑溜溜的東西在裏麵相互糾纏著,這啥啊,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