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初聞龍且戰死項羽驚恐慫恿韓信割齊自立而三分天下
話說鍾離眛被圍困,楚軍人人畏懼,多有惶惶不可終日者,鍾離眛即便再鼓舞人心,也是杯水車薪。
就在鍾離眛快撐不住時,忽聞殺聲震天,漢軍大亂,燕軍四散,直接被打開突破口。
“項王歸來,眾將士,隨吾殺出去!”意識到項羽歸來,鍾離眛變得極其亢奮。
不得不說項羽在楚軍中的形象很高大,也很有號召力,在項羽的帶領下,對付漢軍、燕軍、黥布軍(統稱為漢軍),如同摧枯拉朽,打的漢軍畏懼,仿佛迴到彭城大戰時刻。
黥布、昭涉掉尾、靳強見狀不妙,立刻下令盡走險阻,以自保。
靳強作為漢軍主將,深知這些是劉邦帶迴來的家底,不能都讓項羽很吃掉。
一旦項羽將這些家底吃掉,那麽滎陽中的劉邦將危險,甚至比上次滎陽之圍還危險,故而果斷入壁壘,堅壁不出。
此時靳強才知道這些戰無不勝的漢軍,是要看在何人手裏指揮,在他手裏卻成敗軍,不過心裏安慰自己,敗給威震天下的霸王,不丟人。
黥布、昭涉掉尾、靳強不敢分開太遠,怕被項羽各個擊破,又不敢完全聚在一起,怕被項羽完全圍困而不能相互救援。
數日後,不見項羽對他們發起進攻,隻是圍住滎陽,截斷滎陽的各個要道,這令三人疑惑。
黥布更是認為這是項羽要困死滎陽,不敢獨自拿主意,便建議一起擬定方案,向城內的劉邦請示。
三人此刻尚不知項羽的狀況,雖然救出鍾離眛,但所處的情況一點不比劉邦好多少。
大帳內,鍾離眛、季布、項伯、項莊等將聚在一起,眸光皆聚在項羽身上。
項羽臉色陰沉,那令人畏懼的雙瞳,此刻消失不見,眼神豁淡很多。
龍且戰死?龍且怎麽會戰死?
十餘萬的主力就這麽消失?
項羽完全懵掉,在印象中,他覺得龍且是可以匹敵韓信的。
齊楚聯軍,兵力絕不少於韓信,怎麽會是這個戰果?
龍且南渡淮水戰黥布,皆能戰勝而歸,即便韓信比黥布厲害,但不至於如此慘敗。
龍且之死給項羽的衝擊不隻是驚,因為龍且所率的主力不是戰死,就是盡數被虜,項羽第一次深深感到恐懼。
項羽從未有過此種感覺。
即便是上次他項羽陷於齊地,劉邦攻入彭城時,他都沒有恐,隻是驚怒。
龍且之死的消息第一時間傳來,給項羽的感覺首先是他失去最能信賴的愛將,最能懂他的知己,
其次才反映過來而詢問留公旋、周蘭是否將兵馬帶迴來一部分,哪怕是帶迴來一半也好。
話說周蘭先逃跑至梁地,欲投歸項羽,發現項羽已經西還,便縱馬去追。
等到入西楚軍營,恰好遇到留公旋隻率千餘人迴來。
周蘭作為亞將,將戰況告知項王,請求責罰,項羽驚恐,沒有震怒,沒有責罰,久久一言不發,事已至此,責罰無益。
項羽漸漸冷靜下來,然後暫停對滎陽的進攻,首先對周蘭道,“龍司馬戰死,楚危,寡人遷若(你)為將軍,以使者入梁地,如能勸彭越勿反梁地,可裂地封侯。”
周蘭見項羽沒有責罰,還遷自己為將軍,出使彭越,心下感激。
別人可能覺得項羽不怎麽樣,為人小氣,摳門,不願賞賜爵位和土地,但項羽給周蘭的感覺那就是明君。
十指尚且長短不齊,況人乎?
周蘭馬不停蹄,領命前往梁地暫且不提,項羽將眸光看向遙遠的東方齊地,詢問誰可出使齊地,勸韓信不要南下擊楚,脫離漢王的掌控。
事到如今,項羽不再愛惜霸王這個名號,想要使韓信脫離劉邦,但這個任務比較難完成。
項莊等請求出使,被項羽——否定,因為滎陽一帶還需要他們。
其餘諸將無一人敢入齊地,此時盱眙人武涉向項羽獻計,“大王,事到如今,楚事緊急,臣以為楚漢強弱已逆轉,獨楚難抗漢,竊以為當勸韓信自立為齊王,使其與楚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令其不擊楚。使其知楚在,則齊安;
另欲使彭越不擾楚,不如承認其在梁地之權,如其不反楚,則定下盟約,封其為梁王,天下事或可謀……”
這種話由武涉口說出,等於挑戰霸王的稱號,承認韓信的存在,也承認彭越的存在。
對於彭越不斷擾楚,如今不僅無過,還封其為王,這種行為,項羽怎麽忍得了。
諸將見項羽眼運雙瞳,認為會一怒之下將其烹殺。
項羽則狂笑一聲,感歎道,“不過晚封幾個王而已。”
隨後立即賞賜武涉,並命武涉代自己出使齊地,勸其中立,如成功則封萬戶侯。
話音一落,首先提出反對意見的是項伯,“大王,此時封立彭越、韓信,非時機也,會令天下諸侯認為彭越不斷為漢擾楚,楚不勝其煩而封王,如開此例,天下諸侯皆來伐,以求王爵當如何?
昔日韓信在大王身旁未曾顯,如今韓信威震天下,此刻勸其為王,天下皆以為楚恐韓信軍,屈於漢,天下諸侯豈不盡反楚為漢?”
項伯本是令尹,留在彭城,但現在項羽可用之人越來越少,隻好令尹親自上戰場,先是參與收拾淮南的殘局,盡殺黥布妻、子,隨後就隨項羽往來於梁地與滎陽、成皋一帶。
項羽道,“以令尹之言,當如何,龍且戰死,寡人無力開辟第三戰場,梁地與滎陽一帶已令楚軍疲於奔命,齊地何人可獨擋?”
項伯道,“如此時勸其王,韓信未必肯聽。可借力化之,使人暗中慫恿韓信為齊王,割齊地自居,大王再以楚使使齊,以伐交之計令其中立,與楚漢三分天下。
梁地彭越,也不必遣使冊立,如今韓信敗田齊,田氏於彭越有恩,或可投彭越,可暗令田氏策反彭越。”
聞言,項羽陷入深思當中。
項羽的一切煩惱皆源自齊地,此刻的齊地漢軍尚未完全平定。
城陽下韓信和灌嬰正進行著一場交涉,關乎著臨淄郡的歸屬。
韓信道,“灌禦史擊田吸於千乘,待破殺敵軍後,於臨淄會合。”
韓信對灌嬰軍的表現非常讚賞,破殺龍且,俘虜齊王田廣,這些赫赫戰功多是灌嬰軍先立。
話說鍾離眛被圍困,楚軍人人畏懼,多有惶惶不可終日者,鍾離眛即便再鼓舞人心,也是杯水車薪。
就在鍾離眛快撐不住時,忽聞殺聲震天,漢軍大亂,燕軍四散,直接被打開突破口。
“項王歸來,眾將士,隨吾殺出去!”意識到項羽歸來,鍾離眛變得極其亢奮。
不得不說項羽在楚軍中的形象很高大,也很有號召力,在項羽的帶領下,對付漢軍、燕軍、黥布軍(統稱為漢軍),如同摧枯拉朽,打的漢軍畏懼,仿佛迴到彭城大戰時刻。
黥布、昭涉掉尾、靳強見狀不妙,立刻下令盡走險阻,以自保。
靳強作為漢軍主將,深知這些是劉邦帶迴來的家底,不能都讓項羽很吃掉。
一旦項羽將這些家底吃掉,那麽滎陽中的劉邦將危險,甚至比上次滎陽之圍還危險,故而果斷入壁壘,堅壁不出。
此時靳強才知道這些戰無不勝的漢軍,是要看在何人手裏指揮,在他手裏卻成敗軍,不過心裏安慰自己,敗給威震天下的霸王,不丟人。
黥布、昭涉掉尾、靳強不敢分開太遠,怕被項羽各個擊破,又不敢完全聚在一起,怕被項羽完全圍困而不能相互救援。
數日後,不見項羽對他們發起進攻,隻是圍住滎陽,截斷滎陽的各個要道,這令三人疑惑。
黥布更是認為這是項羽要困死滎陽,不敢獨自拿主意,便建議一起擬定方案,向城內的劉邦請示。
三人此刻尚不知項羽的狀況,雖然救出鍾離眛,但所處的情況一點不比劉邦好多少。
大帳內,鍾離眛、季布、項伯、項莊等將聚在一起,眸光皆聚在項羽身上。
項羽臉色陰沉,那令人畏懼的雙瞳,此刻消失不見,眼神豁淡很多。
龍且戰死?龍且怎麽會戰死?
十餘萬的主力就這麽消失?
項羽完全懵掉,在印象中,他覺得龍且是可以匹敵韓信的。
齊楚聯軍,兵力絕不少於韓信,怎麽會是這個戰果?
龍且南渡淮水戰黥布,皆能戰勝而歸,即便韓信比黥布厲害,但不至於如此慘敗。
龍且之死給項羽的衝擊不隻是驚,因為龍且所率的主力不是戰死,就是盡數被虜,項羽第一次深深感到恐懼。
項羽從未有過此種感覺。
即便是上次他項羽陷於齊地,劉邦攻入彭城時,他都沒有恐,隻是驚怒。
龍且之死的消息第一時間傳來,給項羽的感覺首先是他失去最能信賴的愛將,最能懂他的知己,
其次才反映過來而詢問留公旋、周蘭是否將兵馬帶迴來一部分,哪怕是帶迴來一半也好。
話說周蘭先逃跑至梁地,欲投歸項羽,發現項羽已經西還,便縱馬去追。
等到入西楚軍營,恰好遇到留公旋隻率千餘人迴來。
周蘭作為亞將,將戰況告知項王,請求責罰,項羽驚恐,沒有震怒,沒有責罰,久久一言不發,事已至此,責罰無益。
項羽漸漸冷靜下來,然後暫停對滎陽的進攻,首先對周蘭道,“龍司馬戰死,楚危,寡人遷若(你)為將軍,以使者入梁地,如能勸彭越勿反梁地,可裂地封侯。”
周蘭見項羽沒有責罰,還遷自己為將軍,出使彭越,心下感激。
別人可能覺得項羽不怎麽樣,為人小氣,摳門,不願賞賜爵位和土地,但項羽給周蘭的感覺那就是明君。
十指尚且長短不齊,況人乎?
周蘭馬不停蹄,領命前往梁地暫且不提,項羽將眸光看向遙遠的東方齊地,詢問誰可出使齊地,勸韓信不要南下擊楚,脫離漢王的掌控。
事到如今,項羽不再愛惜霸王這個名號,想要使韓信脫離劉邦,但這個任務比較難完成。
項莊等請求出使,被項羽——否定,因為滎陽一帶還需要他們。
其餘諸將無一人敢入齊地,此時盱眙人武涉向項羽獻計,“大王,事到如今,楚事緊急,臣以為楚漢強弱已逆轉,獨楚難抗漢,竊以為當勸韓信自立為齊王,使其與楚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令其不擊楚。使其知楚在,則齊安;
另欲使彭越不擾楚,不如承認其在梁地之權,如其不反楚,則定下盟約,封其為梁王,天下事或可謀……”
這種話由武涉口說出,等於挑戰霸王的稱號,承認韓信的存在,也承認彭越的存在。
對於彭越不斷擾楚,如今不僅無過,還封其為王,這種行為,項羽怎麽忍得了。
諸將見項羽眼運雙瞳,認為會一怒之下將其烹殺。
項羽則狂笑一聲,感歎道,“不過晚封幾個王而已。”
隨後立即賞賜武涉,並命武涉代自己出使齊地,勸其中立,如成功則封萬戶侯。
話音一落,首先提出反對意見的是項伯,“大王,此時封立彭越、韓信,非時機也,會令天下諸侯認為彭越不斷為漢擾楚,楚不勝其煩而封王,如開此例,天下諸侯皆來伐,以求王爵當如何?
昔日韓信在大王身旁未曾顯,如今韓信威震天下,此刻勸其為王,天下皆以為楚恐韓信軍,屈於漢,天下諸侯豈不盡反楚為漢?”
項伯本是令尹,留在彭城,但現在項羽可用之人越來越少,隻好令尹親自上戰場,先是參與收拾淮南的殘局,盡殺黥布妻、子,隨後就隨項羽往來於梁地與滎陽、成皋一帶。
項羽道,“以令尹之言,當如何,龍且戰死,寡人無力開辟第三戰場,梁地與滎陽一帶已令楚軍疲於奔命,齊地何人可獨擋?”
項伯道,“如此時勸其王,韓信未必肯聽。可借力化之,使人暗中慫恿韓信為齊王,割齊地自居,大王再以楚使使齊,以伐交之計令其中立,與楚漢三分天下。
梁地彭越,也不必遣使冊立,如今韓信敗田齊,田氏於彭越有恩,或可投彭越,可暗令田氏策反彭越。”
聞言,項羽陷入深思當中。
項羽的一切煩惱皆源自齊地,此刻的齊地漢軍尚未完全平定。
城陽下韓信和灌嬰正進行著一場交涉,關乎著臨淄郡的歸屬。
韓信道,“灌禦史擊田吸於千乘,待破殺敵軍後,於臨淄會合。”
韓信對灌嬰軍的表現非常讚賞,破殺龍且,俘虜齊王田廣,這些赫赫戰功多是灌嬰軍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