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韓信調兵遣將欲戰齊楚聯軍,群策群力欲借冬水克敵
盧縣令默然搖頭,主吏掾又道,“可見漢軍坑殺降卒,羞辱降將?”
盧縣令道,“未見,既如此,如諸吏所言,開城投降。”
曹參一直在等王襄的訊息,相信他可以策動內亂,直到旁晚未見王襄,齊受請戰。
猶豫之間卻見城門大開,王襄出來,卻帶著盧縣令的頭顱,以及眾官吏歸降。
原來是同意投降的盧縣令又後悔,恐投降後被仇家誅殺,欲殺王襄,盧縣令舍人告知王襄。
如此王襄先下手為強,直接殺掉被孤立的縣令,眾群吏沒想到王襄陽會如此幹淨利索,說殺就殺,竟看似無準備。
一些未服者,曹參命戚鰓率軍掃平,盧縣拿下,稍作休整,曹參準備向東南方向的博陽(今泰安南)進發。
在濟北郡,盧縣是曹參掃平濟水之南的第一戰,接下來就是比較難打的博陽,在尚未進發之前,一名走小道的漢傳令使帶來一個命令,
大將軍韓信命其迴援,從韓信東擊齊王幹高密。
未能迅速到達,特挑選齊人出身的傳令使者,善騎射,縱馬狂奔。
與此同時,灌嬰在圍困嬴縣,聽聞田橫已走向博陽,欲追,恰亦聞傳令使者之言,速速向韓信靠攏。
灌嬰放棄追擊田橫此功,率軍穿過臨淄郡,直奔膠東。
灌嬰這支軍乃車騎居多,尤其是郎中騎,故而追擊速度較快,這才將追擊田橫的重任交給禦史大夫(此官職隻是軍中一個頭銜,以示灌嬰的身份,可威懾諸騎將)灌嬰。
田橫此人不同其他官吏,就是因為此人齊國得以複立,他若不死,還會立他人為王,齊地將不得安寧,會如同項羽陷於齊地而出不來一樣。
項羽雖能擊破田榮,直到田榮死去,但卻沒能阻止田橫的叛齊,使得項羽陷於齊地的泥沼,無法拔出,故而韓信命灌嬰率威震天下的漢鐵騎追擊。
密水,波濤滾滾,雖然海風自北向南不斷吹來,這股寒流未能將密水凍結。
不過清晨時分,一些薄薄的冰層還是會有的,待旭日東升,才變成冰渣,最後消失無蹤。
韓信站在密水西岸遙望高密,心中思慮破敵之策,那凝重的眼神閃現一絲難以覺察的喜色。
欒說道,“大將軍,禦史大夫灌嬰到。”
聞得此言,韓信這才迴過神,“立刻升帳。”
灌嬰見到韓信,未用軍禮見禮,而是以三公平級的身份,開口道,“韓相國,灌嬰率郎中騎趕到。”
韓信也知道灌嬰隻是劉邦暫調給自己節製,非直屬之將,與曹參略有不同。
不過韓信也聽聞禦史大夫周苛被項羽烹殺後,劉邦及時做調整,為穩定教倉的周昌,拜其為禦史大夫,授三公之印。
周昌才是真正的大漢國的禦史大夫,當時項羽圍困滎陽,在敖倉的周昌很想率兵去援助但遵從劉邦之令,沒有擅離職守,
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堂兄被項羽烹殺,心裏五味雜陳,恨、悔、無奈等情緒不斷襲擊周昌。
劉邦很能體會人失去親人的感覺,先是拜周昌為禦史大夫,後是提高周苛之子周成的職位。
話說韓信當時在略趙,也是深為欣賞周勃的將兵能力,本想著有周勃、灌嬰跟從自己去擊齊即可,但當時的劉邦沒有準許,而是再調曹參從韓信,並遷曹參為右丞相輔佐韓信。
周勃則被劉邦調迴敖倉,繼續與周昌堅守敖倉。
敖倉之地太重要,這點劉邦非常堅信,中間隻動搖過一次,那就是劉邦準備南下複取成皋、滎陽時,想調周勃離開敖倉從自己擊楚,甚至放棄滎陽、成皋,退兵鞏、洛之間,
後經酈食其的極力勸說,才作罷,也是這一次勸說,酈食其竟走向未路。
劉邦的安排,讓韓信心中感到一絲絲敬佩和暖心,周勃和曹參相比將兵能力不相上下,但二人性格不同,安排曹參從韓信,而調周勃迴守敖倉。
這安排看似無關緊要,但讓韓信能感覺到一絲謹慎,曹參此人能力不弱,但心思又深不可測,既暖心其能力的輔佐,又謹慎這雙“劉邦”的眼睛。
入齊之後,經蒯徹的提醒,韓信才意識到曹參和周勃的區別,舉的最生動的例子,那就是周勃、灌嬰等讒言陳平,但曹參沒有參與。
這一點讓韓信對曹參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和對灌嬰不同。
灌嬰的禦史大夫隻是一個頭街,並沒有印綬,但既然灌嬰如此稱唿自己,他也迴道,“灌禦史,欲擊齊王與龍且,可有良策?”
龍且是西楚中所剩唯一一個能得項羽信任且能獨擋一麵的大將,
用兵之才不弱,欲破齊,灌嬰覺得需使龍且和齊王廣剝離,分而食之。
灌嬰請引兵擊龍且,調離他們,如同做買賣,要防止自己的競爭對手做壟斷。
韓信思慮後,沒有立刻同意灌嬰的主張,隨後問廣武君李左車。
李左車道,“待曹將軍至,同議,破齊楚聯軍,環環相扣,需知諸將心思。”
數日後,曹參才風塵仆仆趕來,稍作休息,便參與議事之中。
大帳內,簡易燎爐劈裏啪啦的燃燒著,一陣陣暖意飄散,
韓信、曹參、灌嬰、李左車、蒯徹、傅寬、高邑、宣虎等諸將吏在大帳裏,各自靠齊酒取暖。
之前很少有存在感的高邑開口道,“高密城依水而建,城高水險,強奪不可取,如灌禦史所言,當分而食之。”
韓信詢問曹參,是否有計。
曹參卻岔開話題,實然說道,“以十萬之眾戰齊楚聯軍,兵力不占優勢,參想起大將軍背水之戰。”
水,利用水戰,似乎是韓信比較擅長的,曹參的提醒,使傅寬、宣虎異口同聲的相應,“可誘楚渡河擊漢,待半渡而擊,可破楚。”
隨後高邑、冷耳、孫赤、衛無擇、徐厲等皆同意誘敵半渡而擊。
不過李左車卻不這麽認為,“密水之險,可用,然誘敵西擊,不易,且聯軍渡半,難以一擊而潰。”
韓信道,“信亦乃如此之意,可用密水阻擊齊楚之軍,如能擒殺楚將龍且,其軍必散,先生可詳言於諸將。”
盧縣令默然搖頭,主吏掾又道,“可見漢軍坑殺降卒,羞辱降將?”
盧縣令道,“未見,既如此,如諸吏所言,開城投降。”
曹參一直在等王襄的訊息,相信他可以策動內亂,直到旁晚未見王襄,齊受請戰。
猶豫之間卻見城門大開,王襄出來,卻帶著盧縣令的頭顱,以及眾官吏歸降。
原來是同意投降的盧縣令又後悔,恐投降後被仇家誅殺,欲殺王襄,盧縣令舍人告知王襄。
如此王襄先下手為強,直接殺掉被孤立的縣令,眾群吏沒想到王襄陽會如此幹淨利索,說殺就殺,竟看似無準備。
一些未服者,曹參命戚鰓率軍掃平,盧縣拿下,稍作休整,曹參準備向東南方向的博陽(今泰安南)進發。
在濟北郡,盧縣是曹參掃平濟水之南的第一戰,接下來就是比較難打的博陽,在尚未進發之前,一名走小道的漢傳令使帶來一個命令,
大將軍韓信命其迴援,從韓信東擊齊王幹高密。
未能迅速到達,特挑選齊人出身的傳令使者,善騎射,縱馬狂奔。
與此同時,灌嬰在圍困嬴縣,聽聞田橫已走向博陽,欲追,恰亦聞傳令使者之言,速速向韓信靠攏。
灌嬰放棄追擊田橫此功,率軍穿過臨淄郡,直奔膠東。
灌嬰這支軍乃車騎居多,尤其是郎中騎,故而追擊速度較快,這才將追擊田橫的重任交給禦史大夫(此官職隻是軍中一個頭銜,以示灌嬰的身份,可威懾諸騎將)灌嬰。
田橫此人不同其他官吏,就是因為此人齊國得以複立,他若不死,還會立他人為王,齊地將不得安寧,會如同項羽陷於齊地而出不來一樣。
項羽雖能擊破田榮,直到田榮死去,但卻沒能阻止田橫的叛齊,使得項羽陷於齊地的泥沼,無法拔出,故而韓信命灌嬰率威震天下的漢鐵騎追擊。
密水,波濤滾滾,雖然海風自北向南不斷吹來,這股寒流未能將密水凍結。
不過清晨時分,一些薄薄的冰層還是會有的,待旭日東升,才變成冰渣,最後消失無蹤。
韓信站在密水西岸遙望高密,心中思慮破敵之策,那凝重的眼神閃現一絲難以覺察的喜色。
欒說道,“大將軍,禦史大夫灌嬰到。”
聞得此言,韓信這才迴過神,“立刻升帳。”
灌嬰見到韓信,未用軍禮見禮,而是以三公平級的身份,開口道,“韓相國,灌嬰率郎中騎趕到。”
韓信也知道灌嬰隻是劉邦暫調給自己節製,非直屬之將,與曹參略有不同。
不過韓信也聽聞禦史大夫周苛被項羽烹殺後,劉邦及時做調整,為穩定教倉的周昌,拜其為禦史大夫,授三公之印。
周昌才是真正的大漢國的禦史大夫,當時項羽圍困滎陽,在敖倉的周昌很想率兵去援助但遵從劉邦之令,沒有擅離職守,
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堂兄被項羽烹殺,心裏五味雜陳,恨、悔、無奈等情緒不斷襲擊周昌。
劉邦很能體會人失去親人的感覺,先是拜周昌為禦史大夫,後是提高周苛之子周成的職位。
話說韓信當時在略趙,也是深為欣賞周勃的將兵能力,本想著有周勃、灌嬰跟從自己去擊齊即可,但當時的劉邦沒有準許,而是再調曹參從韓信,並遷曹參為右丞相輔佐韓信。
周勃則被劉邦調迴敖倉,繼續與周昌堅守敖倉。
敖倉之地太重要,這點劉邦非常堅信,中間隻動搖過一次,那就是劉邦準備南下複取成皋、滎陽時,想調周勃離開敖倉從自己擊楚,甚至放棄滎陽、成皋,退兵鞏、洛之間,
後經酈食其的極力勸說,才作罷,也是這一次勸說,酈食其竟走向未路。
劉邦的安排,讓韓信心中感到一絲絲敬佩和暖心,周勃和曹參相比將兵能力不相上下,但二人性格不同,安排曹參從韓信,而調周勃迴守敖倉。
這安排看似無關緊要,但讓韓信能感覺到一絲謹慎,曹參此人能力不弱,但心思又深不可測,既暖心其能力的輔佐,又謹慎這雙“劉邦”的眼睛。
入齊之後,經蒯徹的提醒,韓信才意識到曹參和周勃的區別,舉的最生動的例子,那就是周勃、灌嬰等讒言陳平,但曹參沒有參與。
這一點讓韓信對曹參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和對灌嬰不同。
灌嬰的禦史大夫隻是一個頭街,並沒有印綬,但既然灌嬰如此稱唿自己,他也迴道,“灌禦史,欲擊齊王與龍且,可有良策?”
龍且是西楚中所剩唯一一個能得項羽信任且能獨擋一麵的大將,
用兵之才不弱,欲破齊,灌嬰覺得需使龍且和齊王廣剝離,分而食之。
灌嬰請引兵擊龍且,調離他們,如同做買賣,要防止自己的競爭對手做壟斷。
韓信思慮後,沒有立刻同意灌嬰的主張,隨後問廣武君李左車。
李左車道,“待曹將軍至,同議,破齊楚聯軍,環環相扣,需知諸將心思。”
數日後,曹參才風塵仆仆趕來,稍作休息,便參與議事之中。
大帳內,簡易燎爐劈裏啪啦的燃燒著,一陣陣暖意飄散,
韓信、曹參、灌嬰、李左車、蒯徹、傅寬、高邑、宣虎等諸將吏在大帳裏,各自靠齊酒取暖。
之前很少有存在感的高邑開口道,“高密城依水而建,城高水險,強奪不可取,如灌禦史所言,當分而食之。”
韓信詢問曹參,是否有計。
曹參卻岔開話題,實然說道,“以十萬之眾戰齊楚聯軍,兵力不占優勢,參想起大將軍背水之戰。”
水,利用水戰,似乎是韓信比較擅長的,曹參的提醒,使傅寬、宣虎異口同聲的相應,“可誘楚渡河擊漢,待半渡而擊,可破楚。”
隨後高邑、冷耳、孫赤、衛無擇、徐厲等皆同意誘敵半渡而擊。
不過李左車卻不這麽認為,“密水之險,可用,然誘敵西擊,不易,且聯軍渡半,難以一擊而潰。”
韓信道,“信亦乃如此之意,可用密水阻擊齊楚之軍,如能擒殺楚將龍且,其軍必散,先生可詳言於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