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曹咎兵敗塞王欣失命,燕相率軍南下助漢王


    聽聞楚軍剛登岸的一半被圍困,這等於分而擊之,曹咎怒,下令突圍者重傷。


    呂澤命朱軫、戎賜出擊,朱軫率一支騎兵,親自持青銅長矛往來阻擊楚軍上岸。


    戎賜則率長戈士卒,組成方陣死死的咬住楚軍,曹咎不得突圍。


    曹咎的心隨著戰鬥的繼續,心越來越涼,隻到得知又有兩支漢軍從南北方向夾擊而來,他的心揪揪的痛。


    司馬欣對曹咎說,“漢軍迴兵,恐楚之半隊皆入漢之虎口也。”


    此言一出,曹咎隻覺得天旋地轉。


    泥水之風吹走曹咎的黑色戰袍,吹的曹咎胡須飄飄,也吹裂他的臉。


    寒風夾雜著水腥味、血腥味,曹咎能嗅到士卒死亡前的恐懼。


    漢軍迴擊,說明他曹咎所帶的士卒有一半已經戰死。


    漢兵合軍,兵力大盛,突圍變得更加不可能,隻有退迴。


    想到這,曹咎給司馬欣下令,使其率軍迴成皋。


    曹咎自覺無顏再見項羽,違抗命令,大敗於漢軍,致使楚國的貨賂盡失,不願再迴成皋。


    即便迴,曹咎也知道無法守住,兵力已損失過半。


    曹咎望向東邊,“大王,臣有愧大王信重,臣有罪!”


    言畢,自刎於汜水之岸,曹咎的自盡給司馬欣很大的觸動。


    主將一死,即便等到項羽迴來,恐怕也是會被項羽問斬。


    這麽大的責任總有個人來頂。


    投降漢軍?劉邦是不可能饒恕他的!


    他司馬欣作為塞王投降劉邦後,劉邦還是非常禮遇的,可是司馬欣的反叛使得漢軍在彭城大戰中損失慘重,小命差點玩完。


    劉邦對其那是恨之入骨,投漢恐怕會被烹殺,


    可等待項羽迴歸,那也是背鍋而死,思來想去,隻有一死。


    至少現在怎麽死,可以自己選擇,司馬欣遂拔劍自刎。


    司馬欣和曹咎的自刎,令剩餘的楚軍徹底失去鬥誌,棄械投降,所有的貨賂自然全部便宜漢軍。


    大破楚軍後,呂澤將消息第一時間向河北小修武南的劉邦飛報。


    此時的劉邦正在進餐,熱氣騰騰的燉羊肉下肚,使得劉邦渾身暖洋洋,說不出的暢快。


    接連戰敗的寒意也好很多。


    就在此時中涓石奮從外麵謁見,“大王,有消息。”


    劉邦一邊飲湯,一邊開口道,“報來。”


    石奮道,“韓信破齊,廣野君酈食其已遭烹殺。”


    前半句,劉邦眉色一喜,打下齊國意義重大,自此漢必勝楚。


    可後麵的一句話令劉邦吐出剛飲下的湯,身子彈起,“酈生遭烹殺?”


    石奮點點頭,“廣野君說下齊王,然韓信突然襲破齊軍,齊王烹殺酈食其。”


    劉邦神色複雜,“韓信,竟不等寡人思慮周全再擊乎?竟不向寡人請示。”


    或許是飛馬的速度不夠快,等到劉邦得知酈食其下齊時,已經和韓信破齊的捷報時間走到一起。


    酈食其在說服齊王後,沒有及時匯報,等到縱酒之後,才想起來,而且走的路線恰恰是韓信大戰後出現混亂的地方,


    於是這時間居然很巧妙的疊在一起,前後腳相差不多。


    劉邦聞之,五味雜陳。


    劉邦遣酈食其使齊,本就沒抱有希望,所以酈食其去齊國後,劉邦沒有立刻給韓信下達停止的命令。


    韓信打下齊國,漢國對齊的掌控將更加牢固,但劉邦內心卻沒有一絲歡喜,反而有一絲絲隱憂。


    韓信太強,連下魏、趙、代、燕、齊,河北的諸侯被韓信一掃而空。


    這種蓋世奇功該如何賞賜,封侯恐怕不足以彰顯其功,跟著韓信的那些將領恐怕也會有想法。


    他劉邦在這裏和項羽對峙,接連吃敗仗,韓信卻一路凱歌,這軍心恐怕會向韓信那裏傾斜。


    如今韓信已經是相國,在大漢國的諸侯裏,他算是走到頂端,再走就是他的位置。


    劉邦的心思尚未從複雜中走出,忽聞寨外馬蹄聲脆,而且聽聲音不像是數百,劉邦眉頭一皺。


    出大帳,尚未開口詢問,便見鄭忠快速走來,“大王,好消息。”


    劉邦那緊鎖的眉宇緩緩鬆開,“可是成皋之報乎?”


    鄭忠道,“燕軍至……燕相親率燕軍來助大王。”


    這個消息讓劉邦臉上的酒窩迷人笑出現,“快,請進大帳來。”


    劉邦在小修武南駐紮後,已經建立其幕府,說是大帳其實和房屋差不多。


    燕王臧荼遣燕相昭涉掉尾率燕軍終於南下助漢而來。


    昭涉掉尾作為燕國的貴族後裔,早就聽聞漢王的諸多事跡,如今見漢王氣度不凡,甚是恭敬。


    劉邦也見昭涉掉尾相貌非庸俗之人,身子看似不夠筆直,卻隱隱蓄養力量,仿佛即將起跳的猿類,充滿著爆發力,


    那雙眸子更是靈動中透著堅毅,眼神如刀一樣堅韌,乃一文武全才的良將。


    劉邦看到的第一眼就是如能收為漢用,日後可借助其控製燕地,甚是禮遇之。


    燕相昭涉掉尾正欲介紹兩員戰將,又有飛馬來報。


    總說禍不單行,但喜事也會成雙,在得知韓信破齊,燕相南下相助後,又有一事讓劉邦心情大好。


    “大王,漢大破楚軍於汜水上,楚大司馬曹咎與塞王司馬欣自刎。”快馬飛報的消息最終借著石奮的嘴道出。


    鄭忠立刻道,“大王,曹咎大敗自殺,複取成皋時機已到。”


    劉邦也覺得時機成熟,曹咎大敗而死,楚軍再也沒有能力阻止劉邦迴成皋,至少在項羽迴來前。


    不過劉邦有個特點,那就是當太順利的時候總會想想是不是哪裏有遺漏,


    是否考慮不夠全麵,他的對手皆不笨,問道,“目前成皋尚在楚軍掌控否?”


    石奮道,“據來報,尚有翟王董翳在留守。”


    劉邦沉思片刻,“傳令全軍,渡河取成皋。”


    石奮唱諾,欲將命令傳達全軍。


    此時的昭涉掉尾突然開口道,“漢王,外臣率軍初至,尚未建功,請擊。”


    昭涉掉尾的這波操作,讓燕將溫疥和燕都尉翟盱感到驚訝。


    這二人奉命南下也隻是例行公事,但看昭涉掉尾這架勢似乎時真心助漢,甚至是有點歸漢的意思。


    這是燕將溫疥第一次看到劉邦,觀其相貌,思其言行,知臧荼不及劉邦十之有一,更在心中判定漢王將得天下,跟著漢王幹,一定會比在臧荼麾下有前途。


    人各有誌,溫疥想封侯拜相,那麽在燕國是不可能,隻有跟著漢擊楚方可。


    最主要的是溫疥料定,將來劉邦得天下,那些項羽所封之王,一定會遭殃,輕則丟爵,重則丟命。


    都尉翟盱曾為燕令,因為識時務,及時投靠臧荼,拜為都尉,但他還想更進一步,否則也不會選擇從燕相南下,留在燕地即可。


    見燕相此舉,又觀劉邦此人,知曉今日選擇將決定未來命運。


    隻是二人心裏雖有此打算,但實際上尚未心定,欲觀望一下,誰知燕相立刻請戰,這令二人驚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