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寧死不屈顯忠魂,韓王信詐降複歸漢
項羽一心求才,給予高官厚爵,誰知竟然如此迴應,怒,怒不可製,“起火,燒鼎。”
僅僅四個字,立刻讓在場的諸將感到一股寒意,暑氣之中感到背脊發涼,周蘭立刻知曉這四個字是什麽含義。
項羽又要烹人。
周蘭欲進諫,但見項羽怒不可製,咆哮的樣子,實在是令人後怕,即便是他這位久經沙場的戰將都有些腿肚子打轉。
周蘭隻好將不可輕易殺漢國三公九卿的人物,盡量招降,如此可削減伐漢阻力的建議告知龍且。
龍且也明白城破就殺守將,一個不放過,那麽接下來再去攻打其他城池,其將必當死守,不利西征。
龍且勸之,項羽氣憤難平,未聽,“寡人厚召之,其竟辱楚,其罪魁禍首,不加以嚴懲,令天下諸侯輕笑我。”
遂烹周苛,項羽又看向樅公,詢問其是否願降,聽著周苛忍不住在沸水鼎內發出的痛苦之聲,樅公同樣罵之,項羽怒而拔劍殺之,頭顱滾落。
沸鼎內的痛苦之聲漸漸變小,馬蹄聲卻越來越大。
滎陽內的漢臣、漢將眼神裏的恐懼還沒消散,就被另一個事實所震驚。
驍勇善戰的韓王姬信居然被俘虜,曾把項羽所封的韓王鄭昌打敗,算是韓國軍隊中比較善戰的一支。
韓王姬信所率領的這支漢軍,和當年張良所引的那一支有相當大的差別。
如今經過姬信的一番曆練,已經算是勁韓,卻在項羽一到,立刻被俘虜。
不知道是項羽太厲害,還是項羽親自帶的主力軍太過強大。
項羽看著這位曾把吳縣(今蘇州)令鄭昌擊降,使得他失去韓地的韓王信,內心有一股冷意。
凡是和他項羽爭天下之人,項羽的眸光時常帶著殺意,不過也僅僅是殺意。
“韓王……”項羽的嗓門不大,但是聲音卻能透金石。
“霸王麵前,臣不敢稱王。”韓王信看著沸鼎中被烹煮的人,已經知道怎麽迴事。
項羽喜歡烹人,在關中烹煮過一個諫言者,在楚軍營中烹過王陵之母(雖然是死後烹煮),這麽一個人物,
如今看到一口鼎,韓王姬信已經明白,想必禦史大夫周苛已經成為沸水中的亡魂。
項羽覺得滎陽守將比較多,像韓王姬信這樣善將兵者,殺之可惜,如能為己所用,正好緩解楚國各處吃緊的狀況,“可願為我將?”
韓王姬信倒是沒有一點猶豫,“臣,不勝榮幸。”
項羽又掃視韓王姬信身後的幾個部將王黃、曼丘臣、王喜等,此刻被楚卒用長矛圍困著。
姬信率先開口,其他人也跟著開口,紛紛表示願意為楚國效力。
不久前韓王姬信在被季布和鍾離眛合圍時,曾下令王喜、王黃二人突圍,無奈一次次被擊迴。
突圍無望,不忍這些家底在楚漢爭雄中被拚光,這才與曼丘臣商議,決定投降。
曼丘臣建議韓王信既然目前滎陽已下,漢王縮在成皋,死扛下去,就是死。
王業未成身先死,憾事。
韓王信這才果斷放棄抵抗,不令士卒做無畏的犧牲……
隻聽項羽又接著道,“寡人拜若楚將軍,賜爵封萬戶。”
降者封侯拜爵,不降者便如那周苛、樅公等人被殺。
其餘諸漢將,紛紛躬身,“末將願為楚將。”
榮華富貴和性命麵前,很多人還是會選擇性命。
魏豹作為王,被俘虜,沒有如章邯那般選擇寧死不降,而是選擇苟活,以圖東山再起。
隻是命運在滎陽戛然而止。
劉邦出走滎陽,滎陽一帶的統帥暫時為呂澤,守滎陽者除周苛、樅公、魏豹外,還有可隨時增援的韓王信。
韓王信乖乖的投誠,令項羽總算找迴點麵子,於是下令道,“酒食犒勞全軍,休整一日,明日隨寡人西下成皋,活捉漢王。”
原本就擊敗彭越的楚軍士氣就不弱,如今聽聞項羽此言,各個麵露喜色。
如果活捉漢王劉邦,那就意味著楚漢相爭終於結束,可以獲賞迴家享福。
可以約故友,可以與妻子團聚,楚軍高聲歡唿。
諸將酒爵交碰,士卒酒卮互碰,軍中一片歡騰,酒氣彌散,歡聲笑語。
星夜之下,韓王信的軍帳內,幾個人圍坐在一起,曼丘臣小心翼翼的站在軍帳前,仔細的傾聽。
然後又撩開軍帳,眸光閃爍的看看四周,楚卒已經喝嗨,巡邏的人都開始打酒嗝。
特命幾個韓執戟郎在外守著。
曼丘臣直接開口道,“大王,臣以為楚國大勢已去,楚必為漢所擒,願大王今夜速速亡複歸漢。”
王黃和王喜也表示讚同,“河北趙、燕、代已歸漢,如今隻齊,楚後方又有彭越與諸漢將攻略,項羽又失亞父,今勢必弱。”
韓王姬信心中也是明了,他並不相死,故而投降,但未來如何他也看得清楚,
現在漢王雖然被擊壓在成皋,待河北聯軍一到,事情如何,韓信自然看得明白。
韓王姬信道,“該如何逃?逃向何處?”
曼丘臣道,“入成皋,歸漢王。”
韓王姬信則有深深的憂慮,“項王今拔滎陽,必率軍圍困成皋,豈非再入虎口。”
王黃道,“大王所言末將亦憂,楚軍雖飲酒醉睡,然城外楚軍皆醒,難以躲過耳目。”
曼丘臣笑道,“有一人可為吾所用,吾等雖逃亡成皋,然無需進城,可見機行事。如漢軍能阻楚向西,大王再歸漢,漢王必複立大王為韓王。”
韓王姬信大喜,“何人?”
曼丘臣道,“季布母弟,丁公,此人昔日與臣有舊,可以金錢驅使。”
韓王姬信道,“善,寡人隨身之貨物,可盡取。”
滎陽被拔,周苛被烹、樅公被殺的消息迅速傳到成皋。
劉邦聞之,大驚,與群臣諸將泣曰:“周苛,寡人之禦史大夫,忠貞不二,寧死不屈,為國盡忠,然項羽殘暴不仁,竟令吾禦史大夫屍骨無存,此等殘忍獸行,是可忍孰不可忍。”
陳平見狀,非常事宜的給劉邦畫策道,“項王之殘暴堪比秦皇,烹三公,殺樅公,當真謂城破人將亡,大王,臣願與成皋共存亡……”
陳平聽聞周苛、樅公被殺,立刻反應出,此事乃凝聚漢群臣諸將的機會,可令成皋城池變得更加堅固。
項羽一心求才,給予高官厚爵,誰知竟然如此迴應,怒,怒不可製,“起火,燒鼎。”
僅僅四個字,立刻讓在場的諸將感到一股寒意,暑氣之中感到背脊發涼,周蘭立刻知曉這四個字是什麽含義。
項羽又要烹人。
周蘭欲進諫,但見項羽怒不可製,咆哮的樣子,實在是令人後怕,即便是他這位久經沙場的戰將都有些腿肚子打轉。
周蘭隻好將不可輕易殺漢國三公九卿的人物,盡量招降,如此可削減伐漢阻力的建議告知龍且。
龍且也明白城破就殺守將,一個不放過,那麽接下來再去攻打其他城池,其將必當死守,不利西征。
龍且勸之,項羽氣憤難平,未聽,“寡人厚召之,其竟辱楚,其罪魁禍首,不加以嚴懲,令天下諸侯輕笑我。”
遂烹周苛,項羽又看向樅公,詢問其是否願降,聽著周苛忍不住在沸水鼎內發出的痛苦之聲,樅公同樣罵之,項羽怒而拔劍殺之,頭顱滾落。
沸鼎內的痛苦之聲漸漸變小,馬蹄聲卻越來越大。
滎陽內的漢臣、漢將眼神裏的恐懼還沒消散,就被另一個事實所震驚。
驍勇善戰的韓王姬信居然被俘虜,曾把項羽所封的韓王鄭昌打敗,算是韓國軍隊中比較善戰的一支。
韓王姬信所率領的這支漢軍,和當年張良所引的那一支有相當大的差別。
如今經過姬信的一番曆練,已經算是勁韓,卻在項羽一到,立刻被俘虜。
不知道是項羽太厲害,還是項羽親自帶的主力軍太過強大。
項羽看著這位曾把吳縣(今蘇州)令鄭昌擊降,使得他失去韓地的韓王信,內心有一股冷意。
凡是和他項羽爭天下之人,項羽的眸光時常帶著殺意,不過也僅僅是殺意。
“韓王……”項羽的嗓門不大,但是聲音卻能透金石。
“霸王麵前,臣不敢稱王。”韓王信看著沸鼎中被烹煮的人,已經知道怎麽迴事。
項羽喜歡烹人,在關中烹煮過一個諫言者,在楚軍營中烹過王陵之母(雖然是死後烹煮),這麽一個人物,
如今看到一口鼎,韓王姬信已經明白,想必禦史大夫周苛已經成為沸水中的亡魂。
項羽覺得滎陽守將比較多,像韓王姬信這樣善將兵者,殺之可惜,如能為己所用,正好緩解楚國各處吃緊的狀況,“可願為我將?”
韓王姬信倒是沒有一點猶豫,“臣,不勝榮幸。”
項羽又掃視韓王姬信身後的幾個部將王黃、曼丘臣、王喜等,此刻被楚卒用長矛圍困著。
姬信率先開口,其他人也跟著開口,紛紛表示願意為楚國效力。
不久前韓王姬信在被季布和鍾離眛合圍時,曾下令王喜、王黃二人突圍,無奈一次次被擊迴。
突圍無望,不忍這些家底在楚漢爭雄中被拚光,這才與曼丘臣商議,決定投降。
曼丘臣建議韓王信既然目前滎陽已下,漢王縮在成皋,死扛下去,就是死。
王業未成身先死,憾事。
韓王信這才果斷放棄抵抗,不令士卒做無畏的犧牲……
隻聽項羽又接著道,“寡人拜若楚將軍,賜爵封萬戶。”
降者封侯拜爵,不降者便如那周苛、樅公等人被殺。
其餘諸漢將,紛紛躬身,“末將願為楚將。”
榮華富貴和性命麵前,很多人還是會選擇性命。
魏豹作為王,被俘虜,沒有如章邯那般選擇寧死不降,而是選擇苟活,以圖東山再起。
隻是命運在滎陽戛然而止。
劉邦出走滎陽,滎陽一帶的統帥暫時為呂澤,守滎陽者除周苛、樅公、魏豹外,還有可隨時增援的韓王信。
韓王信乖乖的投誠,令項羽總算找迴點麵子,於是下令道,“酒食犒勞全軍,休整一日,明日隨寡人西下成皋,活捉漢王。”
原本就擊敗彭越的楚軍士氣就不弱,如今聽聞項羽此言,各個麵露喜色。
如果活捉漢王劉邦,那就意味著楚漢相爭終於結束,可以獲賞迴家享福。
可以約故友,可以與妻子團聚,楚軍高聲歡唿。
諸將酒爵交碰,士卒酒卮互碰,軍中一片歡騰,酒氣彌散,歡聲笑語。
星夜之下,韓王信的軍帳內,幾個人圍坐在一起,曼丘臣小心翼翼的站在軍帳前,仔細的傾聽。
然後又撩開軍帳,眸光閃爍的看看四周,楚卒已經喝嗨,巡邏的人都開始打酒嗝。
特命幾個韓執戟郎在外守著。
曼丘臣直接開口道,“大王,臣以為楚國大勢已去,楚必為漢所擒,願大王今夜速速亡複歸漢。”
王黃和王喜也表示讚同,“河北趙、燕、代已歸漢,如今隻齊,楚後方又有彭越與諸漢將攻略,項羽又失亞父,今勢必弱。”
韓王姬信心中也是明了,他並不相死,故而投降,但未來如何他也看得清楚,
現在漢王雖然被擊壓在成皋,待河北聯軍一到,事情如何,韓信自然看得明白。
韓王姬信道,“該如何逃?逃向何處?”
曼丘臣道,“入成皋,歸漢王。”
韓王姬信則有深深的憂慮,“項王今拔滎陽,必率軍圍困成皋,豈非再入虎口。”
王黃道,“大王所言末將亦憂,楚軍雖飲酒醉睡,然城外楚軍皆醒,難以躲過耳目。”
曼丘臣笑道,“有一人可為吾所用,吾等雖逃亡成皋,然無需進城,可見機行事。如漢軍能阻楚向西,大王再歸漢,漢王必複立大王為韓王。”
韓王姬信大喜,“何人?”
曼丘臣道,“季布母弟,丁公,此人昔日與臣有舊,可以金錢驅使。”
韓王姬信道,“善,寡人隨身之貨物,可盡取。”
滎陽被拔,周苛被烹、樅公被殺的消息迅速傳到成皋。
劉邦聞之,大驚,與群臣諸將泣曰:“周苛,寡人之禦史大夫,忠貞不二,寧死不屈,為國盡忠,然項羽殘暴不仁,竟令吾禦史大夫屍骨無存,此等殘忍獸行,是可忍孰不可忍。”
陳平見狀,非常事宜的給劉邦畫策道,“項王之殘暴堪比秦皇,烹三公,殺樅公,當真謂城破人將亡,大王,臣願與成皋共存亡……”
陳平聽聞周苛、樅公被殺,立刻反應出,此事乃凝聚漢群臣諸將的機會,可令成皋城池變得更加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