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範增謀局反製漢,薄姬入織室有憾


    魯地這步棋一旦被激活,戰局又會發生變化,不隻是漢在意,楚也一樣。


    不久前,項羽拿下下邑,進一步掃除泗水郡內漢的殘存實力,使得西楚對彭城附近的城池達到完全掌控。


    下邑城拿下,沒啥值得驕傲,故而不僅項羽沒在意這場小仗,範增也趁機繼續提出戰略建議。


    範增道,“大王,現在楚三麵有敵,南有黥布叛亂,北有齊、趙,西有漢,楚難以長久應對此局麵,當立刻改之。”


    項羽道,“寡人亦有疲於應對之感,顧此失彼,亞父有何良計?”


    範增則捋著胡須,開口道,“楚雖敗漢,然天下戰局依舊對楚不利,諸侯之間不存在絕對之敵,如與齊言和,與趙結盟,則大王可全力西征漢。”


    項羽猶豫,他才將田榮大敗,逼的田榮被人殺死,又乘勝徇齊,齊民反,又與田橫戰城陽。


    可以說就是因為齊地的不斷判斷,使得項羽陷入齊地又抽不開身,使得劉邦老兒趁虛攻入彭城。


    和齊相田橫約和,這的確讓項羽從心裏上一下子難以轉變,上一刻還在全心思考如何攻克城陽,擊殺田橫,生擒田廣,下一刻就要與之把酒言歡,握手言和。


    別說項羽,就是田橫恐怕也難以迴過神,現在的田橫也是趁著項羽和漢戰,才逐一收複失地,使得齊地重迴田氏手中。


    項羽道,“齊楚苦戰猶在昨日,田榮已死,城郭多毀於楚,田橫願與楚修和否?”


    範增很自信道,“此一時彼一時,齊元氣大傷,不願再與楚有大衝突,況漢王誌在得天下,齊地欲保持獨立為王,必須依靠強楚。楚與漢兩者選其一,齊必選楚。”


    範增斷定隻要曉之以理,那麽齊必定會選擇與楚和,不會從漢,“如果齊願助漢,在彭城大敗時,田橫不會一直旁觀。”


    項羽點頭道,“既如此,寡人親筆手書一封交予田橫……”


    話音未落,話鋒陡轉,“趙陳餘怨寡人分封過少,於趙地反楚,其可爭取乎?”


    範增又道,“大王雖未封陳餘為王,不過三縣之侯,然終究有封,陳餘最怨恨者乃張耳;


    以張耳之命而從漢,今漢王欺騙陳餘,未殺張耳,其已背漢,如大王遣使入襄國,陳餘比歡迎……”


    範增給項羽詳細分析一下此刻齊與趙可以爭取的地方,尤其在趙陳餘這一方麵,範增又特意追加一句,“陳餘不滿張耳王趙地,今已王代地,且為趙太傅,大王如趁此特封陳餘為王,承認其為王地位,送其王印,勝過十萬雄兵。”


    項羽同意範增的建議,立刻遣使者分赴齊地與趙地。


    項羽的這個變化,使得楚漢相爭的局勢變得撲朔迷離,自然也第一時間被陳平這個秘密組織捕捉到。


    陳平將此消息告知劉邦後,劉邦立刻給正在襲擾楚軍後,絕其餉道的灌嬰下達命令,“令中大夫灌嬰立刻去擊王武,並千裏襲擊魯地,牽製項冠,絕不可令魯地兵北上入趙。”


    劉邦聽完陳平的消息後,發現並未影響北上增兵伐趙地之計,隻是立刻做出微調。


    命令下達後,灌嬰接到後立刻調轉馬頭向燕西奔襲而去,暫且不提,繼續單說劉邦。


    劉邦的這場會議開的很長,中途除由庖廚準備一些飯食酒水,大家暢飲一番外,就一直在進行商談。


    待劉邦安排完一切,已秋陽西下,滎陽城沐浴在一片火紅之中,天空那麽美麗,像是在燃燒自己給人間帶來最後一絲溫暖。


    石奮終於等到劉邦閑暇下來,但尚不知該如何開口,卻聽劉邦道,“今日不同尋常,有何事旦言無妨。”


    石奮開口道,“大王,魏豹後宮妻妾宮女全部已至滎陽宮。”


    劉邦一天下來神色有些疲倦,話音一落,此刻隻見劉邦的疲倦之色稍緩,眼神總透著光亮,“帶我一觀。”


    石奮等一天這算將這份看似很小且無聊的工作完成。


    自從成為漢王已經閱女無數的劉邦,眸光在眾女子身上輕輕掃過,他來到一個女子麵前。


    此女豐潤凸凹,文靜如水,給人的感覺就是肉肉的,劉邦問道,“可有名字?”


    此女向劉邦行禮,“眾人皆稱唿我為管夫人。”


    劉邦對石奮道,“令管夫人入宮,今夜侍奉寡人。”


    此言一出,管夫人大喜,花容綻放,臉上蕩起層層笑意,“拜謝漢王。”


    劉邦沒有再和管夫人說什麽,但這句話立刻讓站在中間的趙子兒,嬌美的身軀微微一顫。


    站在最後麵的薄姬也是微微一愣,心中微驚,“居然那麽快入後宮,幸甚,但願管夫人勿忘前約。”


    薄姬正在走神之際忽聞劉邦又道,“若可有名?”


    隻見一個嬌美女子,體態玲瓏,柔弱無骨,嫵媚至極,柔聲道,“姊妹們皆稱妾為趙子兒。”


    劉邦點頭道,“石奮,亦記下,一並納入後宮,其餘皆充入織室。”


    這話一出,趙子兒欣喜至極,開心的欲跳起來,已經踮起腳跟,忽然想到什麽,生生的控製住。


    緊握小手,指甲將潛入肉裏,生疼的感覺讓趙子兒冷靜下來,因為她知道戰在其後的薄姬尚未選中。


    想到身後的薄姬,趙子兒就想到那個不久前的約定,無形之中又將這興奮降低。


    趙子兒和管夫人由侍女領著入後宮,其餘宮人包括薄姬在內則由宦人帶到織室。


    劉邦為減輕滎陽子民的負擔,宮室中的所用之物,盡力靠自己編織獲得,故而建有織室。


    薄姬初進織室心有失望,依舊不願相信,和她一同來到這個陌生環境的三姊妹,其餘二人被選中,偏偏她進織室。


    不過見到織室裏的宮女們,她又找到一份平靜,在這裏至少不必擔心食飯穿衣,也不用擔心後宮裏的勾心鬥角。


    至少現在可以先安穩下來,每月領點工錢,上下打點一下,讓自己日後尋個機會可以離開這裏。


    薄姬來到滎陽,並非沒有夢想,而是懷著“先富貴,勿相忘”的理念而來。


    可在機緣麵前,薄姬懂得凡事不可強求,清靜自然,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貴生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