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活用聲東擊西,韓信點將伐魏


    從酈食其口中得知魏豹所用之將後,心中無患,又增加一名使者向關中迴報,告知韓信放手去做。


    這算是考察時間結束,劉邦正式啟用韓信為統軍大將,快馬傳至關中,韓信立刻召集諸將,準備點將伐魏。


    又是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留在關中的諸將皆躍躍欲試,期待著跟隨大將軍韓信略魏,建功立業。


    “吾曾隨漢王東爭西伐,屢立戰功,吾定能選中。”


    “吾亦是,吾在西伐入秦中立過小功,至此再無機會,吾思慮,大將軍定會優先選吾等無戰機者。”


    “吾在京索之間立過功,那可是大將軍親自指揮之戰,此次定能再創新高,或許還有封侯拜相之機緣……嗬嗬……”


    諸將得知韓信欲點將略魏,各個興奮異常。


    可等到諸將齊聚,很多將領才傻眼,並沒有現象中的事情發生。


    韓信的點將很特別,再次之前欒說還建議韓信多選未被劉邦重用之人,如此必死心塌地為韓信戰。


    韓信不置可否,沒有正麵迴應欒說。


    韓信喊道,“高邑、宣虎何在?”


    高邑是個從齧桑就加入劉邦的老將,以上隊將入漢,隨著韓信入漢中,軍隊進行第一次的改編。


    在還定三秦時高邑已經是將軍級別的人物,可不知為何就被劉邦冷落,或許能人太多。


    可高邑不願一直如此,故而他在京索之間就選擇加入韓信指揮的京索之戰。


    算是站在韓信這一邊,韓信自然不能虧待在他不被看好的情況就來投奔之人。


    諸將看到韓信點將高邑,心中竊喜,靜靜等著自己的命運。


    可宣虎此人卻有點特殊,此人乃劉邦委任的河南將軍,收編申陽的部隊,將河南地(秦時為三川郡)變成漢東出的前言陣地。


    如此人物,韓信也立刻啟用,這讓諸將有些迷惑。


    隨著高邑和宣虎一聲響亮的唱諾聲,諸將心神才猛然清醒。


    隻聽韓信繼續道,“若二人立刻征集戰船,做陳船欲渡臨晉之狀,益為疑兵,助曹將軍率一部主力渡河東進。”


    高邑、宣虎有些發愣,疑兵,為何還要做疑兵,不是準備渡河直接開打嗎?


    不過高邑心中隱隱已經猜到什麽,他知道魏豹反漢後不僅絕河津,還增兵蒲阪以塞臨晉。


    在臨晉渡河擊魏,難度較大,此疑兵之計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立刻領命道,“末將領命。”


    宣虎自然也不敢落後,為跟著自己的弟兄尋找立刻獲爵的機會,立刻唱諾。


    諸將皆知此伐魏之戰,劉邦拜韓信為左丞相,曹參為假左丞相,級別僅次於韓信,可謂是此次伐魏的副帥。


    跟著此曹參必然也能立下大功,畢竟曹參的輝煌戰績在那,除彭城敗於項羽外,幾乎無敗績。


    韓信繼續點將,“孔聚、陳賀,率兵立刻與上郡守襄尋以木罌鮓,從夏陽偷渡,接應灌嬰率二部主力渡河。”


    灌嬰乃劉邦新提拔出來的騎將,他本來在滎陽之東大破楚騎,一路向東絕楚餉道,但為下西魏,消除臥榻之旁的敵人,命灌嬰與曹參一同助韓信下魏。


    灌嬰本打算從陝縣北渡黃河去援助韓信,亦可吸引一部分西魏軍,為韓信、曹參的正麵戰場分擔壓力。


    韓信得到漢王的任命後,立刻下達緊急軍令,快馬向灌嬰下達迴關中的命令,不得擅自從陝縣渡河北上。


    這一波操作還惹得灌嬰麾下的諸將心中很不爽,比如單甯(單寧)和周定,這兩位是豐沛集團的老資格。


    單甯之前跟從周勃,後來在還定三秦時跟隨周勃平定隴西,逐漸成為郎中騎將,後來劉邦在滎陽重組郎中騎兵時,他被調配劃入灌嬰帳下。


    郎中騎兵在還定關中時已經組建,樊噲在定三秦立功時也被拜為郎中騎將,隻是一直數量不多,而且建製漏洞百出,裝備也差,在注重步兵建設的漢軍中沒有受到劉邦的高度重視。


    彭城大敗後,劉邦痛定思痛,決定改組郎中騎兵,將大漢鐵騎建立起來,從此不必再懼怕楚騎。


    可以說劉邦在滎陽對郎中騎兵進行大的改製,新編入很多騎士和將領。


    這支騎兵之所以成為郎中騎兵,因為這支騎兵的中高級將領皆由劉邦的郎中擔任,是非常信任之人,故名。


    可見郎中騎兵是劉邦的王牌軍之一,調給韓信去打魏,他著實感到肉疼。


    因為在劉邦準備再次出關至滎陽時,他曾單獨見韓信,詢問如果下魏,有幾成把握。


    韓信迴答是要看劉邦給他什麽樣的兵。


    劉邦讓韓信自己選,韓信也毫不客氣,直接點名兩大戰將,曹參和灌嬰。


    一個是步卒將之首,一個騎兵之梟將,不僅是劉邦的信重之人,還是漢軍中精銳的精銳。


    劉邦也爽快的答應,隨後迴到滎陽,在酈食其勸說失敗後,就立刻下達伐魏的命令,並言除關外的要位人員,其餘諸將領任其挑選。


    部署完大的戰略,接下來韓信繼續點出一批將領,諸如陳豨、欒說、冷耳、孫赤、衛無擇、徐厲、馮谿等等。


    韓信將一個個將領的名字,以及要做事情皆簡短的交代完畢,一點不卡殼,像是交代尋常事情一樣。


    諸將覺得韓信用兵謀略更是高深莫測,縱使臨時有將領不明白,他立刻能給予解答。


    可他們哪裏知曉,韓信心裏早就為東進下魏默默做功課。


    因為渡河掃除大漢的隱患即西魏,勢在必行,故而韓信早就在做準備。


    在得知漢王的王令之後,韓信立刻與曹參、上郡守襄三人商議,同時立刻召灌嬰迴關中。


    三人最終達成一致,決定采取疑兵之計,按照兵法而言就是“聲東擊西”的演變。


    曹參起事後就一直熟讀兵法,對於聲東擊西並不陌生,但擊魏還是要渡河才行,如同當年首次渡臨晉下魏一眼。


    隻要大軍渡過去,必然可以給西魏造成震懾,再穩紮穩打,尋機滅西魏。


    聲東擊西在河水之西是難以實行的。


    可韓信的策略讓曹參打開眼界,居然可以活用聲東擊西和避實擊虛,將其完全融合在一起。


    魏豹在反漢後也擔心漢渡河擊河東,也揣測到隻有從臨晉才能便宜大批渡軍,故而盛兵蒲阪,塞臨晉。


    既然魏豹認定漢軍會從臨晉渡河,那就隨魏豹之意,大張旗鼓,多多陳船於臨晉,造成綿延數十裏的聲勢,多多吸引魏軍主力。


    然後用奇兵從陽夏偷渡,奇襲安邑,必可打亂魏軍部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