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櫟陽國難,諸侯之子齊聚


    一座城毀壞或許不會給劉邦帶來什麽不好的名聲,但一座城的庶民因為水淹而死,必然會給漢王之名抹黑,不會輕易采取,隻要在劉邦返迴前,解決掉關中就會沒問題。


    因此章邯認為當優先選擇分兵行事,重點拿下函穀關,這樣可以遏製住函穀一線,劉邦欲從武關入關中,必然繞路會費很長時間。


    到時拿下櫟陽後,立刻奔向藍田大營,隻要能拿下嶢關一樣可以困住劉邦。


    彼時就看劉邦如何再攻一次關中,而且他確定已經從楚的司馬欣、董翳必然會率軍來收複自己的失地,到時二人定也會帶來曉勇善戰的楚軍。


    隻要能堅守個數月,相信天下格局一定會大變,劉邦到時必然會再次縮迴到巴蜀漢中去。


    隻要劉邦再次縮迴巴蜀中去,章邯就絕不會再讓他那麽容易的出來,定大修要塞,堵住劉邦的野心。


    再之後,章邯覺得太遠就不再去想。


    王周對章邯的這個策略也是讚成的,可現在兵力有限,守廢丘都費勁,道,“大王,雍軍兵力太弱,分不得,漢中兵力雖虛,然守城有餘,如不能速拔,反受其累。”


    王周的擔心不無道理,兵力多時分兵非常好,一次性解決,一勞永逸,可如果兵力不足,分兵反而有被對方各個擊破的危險。


    如果櫟陽打不下來,留守在其他城池的兵一旦趕來援救,將大大的不妙,諸如重泉、懷德、下邽、高陵等城池,這可是拱衛櫟陽的城池。


    尤其是重泉這個城池更是出騎士,各個驍勇,雖然大部分兵力都調到關外,但每個城池還是有千餘人留守的。


    每個城池留守的兵力不多,但匯聚起來那可就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大殿上除章邯和王周外,還有諸多已經甲胄在身的戰將,各個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好出城一場好殺,再看章邯也不是王服同樣的一身甲胄,也是準備親自上戰場。


    王周見章邯還在猶豫,催促道,“大王,機不可失,請大王下令。”


    章邯知道開弓沒有迴頭箭,一旦下達命令,再也沒有更改的機會,他複國的機會有且僅有一次。


    該如何選擇,是根據自己的判斷下命令,還是按照王周的建議。


    章邯手裏不斷的摸著兵符,眸光不斷的在諸將臉上掃視,腳下邁著緩緩的步伐,來迴踱步,章邯最終還是下達集中兵力攻擊櫟陽的命令。


    嗚鳴…


    櫟陽城上空響起深沉的號角聲,低沉悠揚。


    城外的漢軍嚴陣以待,城上人影攢動,一個個俊朗少年披甲上陣,看他們身上的甲胄絕對不是尋常士卒可以穿的,皆是將校才能配備的。


    可再看他們身上卻沒有久經沙場的戾氣,但卻有著一股傲氣。


    這些甲胄之士一個個神色迥異,千奇百怪,或意氣風發,或戰意高昂,或鷹眼掃視,或怒目而視,或滿有懼色,或暗藏人群中……


    如那一身甲胄的酈寄鷹眼環視,掃視著櫟陽城外的雍軍,似乎稍有風吹草動便能立刻覺知。


    與之神態頗似的還有一位年輕的戰士,盔甲在身,身形高大,健如野狼,憨厚耿直,但兩眼如炬,正是酈寄的從兄酈庎。


    二兄弟對視一眼,互相讚賞鼓勵。


    “寄兄,腿為何抖,怕乎?”一道突兀而來的聲音,讓酈庎二兄弟臉色微變,眸光齊刷刷尋聲望去。


    隻見一青少年肩披紅色鬥篷而來,眨眼一看端的一個少年將軍模樣,眸如鬥星,身似虯槐。


    酈寄佯怒道,“怕甚,吾酈寄與呂祿誰先立於箭樓?”


    那神色如同一個高傲的鳳注視著後來的呂祿。


    酈庎反而饒有興趣的看著呂產,“吾看呂產兄弟真畏懼。”


    酈庎指著呂產握劍的手,隻見呂產的手沒有抖,卻是滲出汗珠。


    呂產臉色一紅,但隨即鎮定道,“胡言,此乃天熱耳。”


    酈庎哈哈笑道,“不必如此,怕又何妨,吾第一次上戰場亦懼兮。”


    呂產還不願承認,他的確是第一次上戰場。


    “產弟,尚小,今日首次為漢國而戰,勇氣可嘉,庎兄,就不要取笑犬弟矣。”及時出來為呂產解圍的是其兄呂台。


    呂台身穿魚鱗甲,手持一杆長戟向這裏大踏步而來。


    “雍軍算甚,怕個鳥,快走。”就在呂台給呂產一個台階下後,又有一道聲音,使得呂產臉色微變,不過望眼一看才知道是周勝之在說樊伉。


    樊伉看年紀約莫十歲左右,但已經身材高大,吃的肥肥的,舉手抬足之間似乎帶著一股稚氣,但眉宇間還殘留著其父的煞氣,但已經沒有其父的威猛之勁。


    平時深受其母呂媭的寵愛,並未受過什麽苦。


    在楚攻沛縣時,呂雉、劉太公被抓,呂媭及樊伉與劉邦的其他譽屬逃走。


    劉邦在途中遇到劉盈和魯元公主,經曆三番五次推下車曲折經曆,劉盈和魯元公主最終才算得救,入豐邑,劉邦的其他宗屬也逃入豐邑。


    豐邑當時由任敖堅守,在任敖檢查劉邦宗親時發現劉邦妻妹及其子不在。


    這呂媭得知姐姐被抓後,她感覺豐邑也不安全,便帶著兒子向關中逃。


    呂媭覺得其姊夫劉邦建立的漢國在關中,關中肯定較為安全,於是帶著樊伉一路向關中逃。


    彭城一戰劉邦大敗後,帶來的影響是席卷式的,劉邦麾下的很多戰將之子在豐沛的都開始逃,這些諸侯之子一個個非常默契的向一個地方逃,那就是關中。


    有些諸侯之子本身隨父入關,又入漢,後又還定三秦,最後留在關中,居住在其父的官邸內,偶爾去食邑看看,覺得這關中日子不錯,於是就開始聯絡曾經的玩伴,曾在一個縣的諸侯之子開始被唿喚進關中。


    在漢伐楚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去關中的不多,聽說鹹陽被項羽一把火燒掉,再沒有念想,去的動力不足,去關中的也就少,可在漢於彭城大敗後,諸侯之子人人自危,便搶著入關。


    諸侯之子中,地位較為特殊的自然是呂媭的兒子樊伉。


    由於樊噲和劉邦連襟,使得樊伉在諸侯之子中有著非常獨特的位置,但此刻看到樊伉有些懼怕的樣子,周勝之心中忍不住要打趣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