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梁地楚將心思活,召迴途中遇反叛


    “將軍,漢軍駐紮於山頭,似欲攻昌邑。”


    “漢軍似有長期駐紮之意。”


    斥候們帶來的消息多為張蒼於山間駐紮,實則虛置旗幟,以作攻城之狀。


    召平得知這個消息,心中竟有一種放鬆的感覺,下命令嚴防漢軍攻城,勿出擊。


    總之召平找到一個舒服楚諸將堅守的理由,不用出擊,他知道漢軍雖在彭城大敗,但漢軍戰力並沒有完全消失。


    知己知彼,方能作戰,城中的諸將自不會說什麽,隨著對這支漢軍的了解,城中的諸將開口出戰的越來越少。


    漢將第一狠人,樊噲,這可是一個敢屠城的主,在天下諸侯王中比較注重以仁義之師取天下的乃屬劉邦。


    漢王劉邦也是一個比較注重出師有名的人,故而在西征入關時聽張良的建議,以仁義誅殘暴之名,並聽取陳恢的建議,使得一路上的城池望風而降。


    入關後更以約法三章來取得秦民之心,還定三秦也是一樣,總之劉邦的每一步皆帶著仁義、取民之心的名號。


    如此漢王,豈能容許麾下諸將屠城,這是萬萬不能的,因此漢王麾下的戰將尤其曹參、周勃、灌嬰等麒麟將皆不敢屠城。


    可樊噲卻敢屠城,這是一位實至名歸的狠人。


    得知這位狠人率領張蒼、奚涓能在魯地遊刃有餘的周旋,而且還能從龍且、範增、項冠等軍中撤出,他們就沒有信心。


    借助張蒼得到疑兵,加上樊噲漢軍第一狠人的名號,使得昌邑軍一直沒出城。


    這支漢軍便順利渡過濟水,沒什麽特殊的地方,一路無話,話說樊噲先渡濟水而去,繞著定陶走。


    定陶當初在龍且、項襄手裏,雖然曹參將駐守之見龍且和前來援助的項它大敗,但未能拔城。


    拔城和野戰還是頗為不同的兩碼事,尤其是曹參得益於韓信的兵法後,攻城更是認為下下策,誘敵出城才是上策。


    將攻城能轉變成野戰,那才是用兵的高手。


    曹參非常希望成為這樣的高手,故而在當初經過定陶時隻將前來迎戰的龍且打敗,但沒有去拔城。


    那意思是若守城,吾過路,若敢出城戰,敢叫有來無迴,後來固然楚軍不敢追擊。


    可樊噲卻不是這樣,隻是如今漢王打敗仗,士氣低落,定陶肯定是今非昔比,能繞則繞。


    至煮棗時,樊噲、奚涓、張蒼沒有率軍從城中過,而是走村落。


    沒有夾道歡迎,就連熱鬧的集市皆空無一人,家家閉門不出,完全出乎意料。


    樊噲、奚涓、張蒼三人商榷的是欲在煮棗補充糧草,在燕縣進行休整,補充兵源,因為燕縣有漢將駐守。


    在燕縣休整之後就繼續向西過酸棗、卷縣至滎陽與漢王匯合。


    不料煮棗人人自危,閉門不出,街上除一些孩童天不怕地不怕的玩耍,竟然看不到青壯年人。


    這些人在何處,是被迫從軍,還是受到什麽驚嚇,在無法覺察的背後有一股力量使得他們皆躲避起來。


    見如此情景,無奈,樊噲隻好率軍繼續趕路。


    前方的路忽然變得有些昏暗,天空不知何時已經烏雲密布。


    暮春之陽本已經有些熱辣,此刻努力的刺破烏雲,似乎千把光劍被折斷一樣撒向大地。


    將變天,人困馬乏,擺在樊噲麵前的問題是繼續趕路,還是就此結營過夜。


    樊噲詢問奚涓,此地為何處,距離燕縣還有多遠的距離。


    未等奚涓開口,張蒼卻率先開口,說此處乃長桓地界,南麵是平丘,西邊是燕縣。


    這裏本是魏國兼並衛之匡邑、蒲邑,後設置首桓,秦並天下後改為長桓。這裏乃河水衝擊平原,地勢平坦,少有緩坡。


    本該一馬平川,可現在荒草叢生,這裏竟有緩坡實在有點怪異。


    略通陰陽八卦之術的張蒼,感覺這裏不吉利,換句話說這裏陰氣太重,非煞星不能壓製。


    樊噲心想,何為煞星,現在吾樊噲身上不知背負多少條人命,煞氣很重,害怕個鳥,為反秦殺過不少人,現在為對付楚,屠過煮棗。


    現在他樊噲不就是一個煞星嗎?


    奚涓月影衛早就對周圈進行過查探,這裏方圓十裏渺無人煙,甚至連隻野兔皆不願在這裏待,因為這裏曾是處理死士的地方。


    什麽意思,就是曾經戰鬥陣亡的士卒皆堆埋在這裏,時間一長竟然荒草之地。


    沒有危險,但駐紮在這裏多少有些晦氣,想到這裏樊噲道,“既如此,繼續趕路,天黑前趕到燕縣。”


    才出虎窩,又遇狼群,樊噲等人那裏知曉,等待他們的並非是漢將的出營。


    天空烏雲一片,無法根據太陽計算時辰,可是張蒼根據風向,估算天已至黃昏時分。


    燕縣,春秋時為姞姓燕國的國都,後世稱為南燕國,燕有二國,一稱北燕,一為南燕。


    算是一個曆史久遠的城池,經過後世的修繕,至秦末楚漢之際,這裏已經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城池,向北那河內朝歌,向西與酸棗共同遏製三川大地。


    燕縣城郭之東,在蘆葦叢中有人影晃動,接著突然的變天,可以看到那些人影多為紅色戰服之卒。


    天空忽然出現一道絢麗的光,使得烏雲燒成彩雲,天空像是火爐炸裂一樣,將那烏雲燒成火雲。


    借助這火雲可以看到蘆葦叢中,還有那荒草中皆有紅色的人影,方能是漢卒,可他們的神色卻有著偷偷摸摸。


    “吾等本乃漢軍男兒,今日為楚賣命,可否妥當?”


    “有何妥當不妥當,何人給餉錢多,吾等兄弟便為孰賣命。”


    “然也,如今何人不知漢王大敗,今楚強盛,漢弱,為漢戰,何來歸途?”


    “可吾總覺與程處背漢從楚,多有不妥。”


    “何來不妥,願聞其詳?”


    這些新換陣營的士卒頗為忐忑的議論著,其中一位關中子弟說道,“程將軍言漢將樊噲將至燕縣,令吾等在此埋伏,為投楚獻上誠意之禮,可吾聞那樊噲乃漢軍第一狠人,有人屠之稱,程將軍能戰勝否?”


    漢軍上下多知樊噲甚為勇猛,暴怒之下渾身煞氣四溢,在漢軍中敢屠城者唯有他。


    為此劉邦重重責罰樊噲,命其戴罪立功,如今漢不利,漢王不知所蹤,更無人約束,與之戰,這些士卒皆對程處能否戰勝樊噲而心裏犯嘀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