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欲召石奮之姊為美人,這讓石奮很詫異,如此家中豈非隻有一老母,如何能行。


    不僅石奮覺得不妥,其姊石姬亦不同意,然其母卻是麵帶笑容,始終都是很淡定。


    漢王在她麵前似乎與他人並無益處,反正看什麽都是一樣,她不再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


    老媼的心很明亮,說道,“老身最擔心者乃奮兒,如今姊弟二人皆有去處,老身甚慰。”


    跟在身旁的樊噲笑道,“吾王既有此意,豈能獨留老夫人在家。”


    石奮驚喜道,“大王此意莫非……”


    石奮激動的說不出話,但臉上的恭敬之意更甚,經樊噲後麵的介紹,其家可徙至關中,包括屬族親人,隻要石姬願意。


    石奮激動的跪拜劉邦,再次恭恭敬敬的拜謝,但石姬一直沒有點頭。


    劉邦笑道,“如姑娘不願,吾不勉強。”


    石姬那眼睛滴溜溜直轉,看著劉邦帶著石奮即將走出門。


    石姬道,“為何對吾家如此看重,如此好?”


    石姬在等,等一個還算比較滿意的答複,對這種突然來的幸福,她有些不知所錯,甚至不知是福是禍,或者說這種好事怎麽可能會落到他們石家頭上。


    劉邦笑道,“一碗茶水之恩勝過金玉寶器,鄉野之善乃世間最美。”


    嘴上如此說,但眸光看向石奮後,又瞟向那紅衣姑娘。


    劉邦迴過身看著這位在鄉野田間長大的姑娘,總覺得她和出身名門世家的女子不同,有著獨特的氣質,獨特的韻味,這讓劉邦想起他的情竇初開,曹氏。


    曹氏出身卑微,但頗有智慧,對劉邦亦是真心實意,尤其在他人看不起劉邦時,她一如既往的支持劉邦,鼓勵劉邦朝自己的夢想走。


    不管他(她)是何人,心中總會有夢想,於是一個布衣之人完全是靠著自己的能力成為亭長,沒有任何人脈,這不僅是劉邦努力的結果,更是曹氏、王媼、武負在背後默默的支持。


    畢竟交朋友是要錢的,劉邦沒有多餘的錢來酷酒。每酤耗費的錢或許不多,一年積攢下來卻不少,好在劉邦擅長拉顧客,一年下來給劉邦賒的錢遠遠少於因劉邦而賺的錢。


    劉邦在她們這裏算是無底薪的勞務人員,完全可以靠提成來折算。對曹氏之情,那不隻是感激還有說不清的情愫在。


    看到這石姬讓劉邦想起那不一樣的曹氏。


    不知此時的曹氏在沛縣如何……


    劉邦眼眸中流露出複雜的神色。


    石姬那水靈的大眼睛盯著劉邦忽然問出一句,“從大王歸城,吾尚能種地否?”


    話音未落,劉邦被逗樂,嗬嗬直笑。


    夏侯嬰和樊噲見到劉邦開懷大笑,心裏亦跟著晴朗,這麽久他很少看到劉邦有那麽開心的笑容。


    自從成為漢王後劉邦的開懷大笑不見,但臉上那迷人酒窩笑時常浮現。


    二人皆明白那是擋箭牌的笑,從那種笑裏可以感受到劉邦的親和力,卻無法感覺劉邦的內心波動。


    無法感受劉邦真正的內心。


    劉邦笑道,“可,寡人之地任由耕種。”


    石姬這才笑著對石奮道,“容吾收拾一下,與母親後來。”


    劉邦欲留下一輛車駕給石姬和其母,自己騎馬迴城,被石姬拒絕,“吾等鄉下人沒這等嬌貴。”


    說到這裏石姬不經意間瞥一眼戚姬,等到劉邦即將走出竹院時又補充幾句,“願得幾匹馬為腳力。”


    劉邦便將騎士的戰馬留下數匹,那些騎士隻好徒步隨劉邦向修武城奔去。


    石奮隨著劉邦入城,被拜為中涓,負責受書謁。一進城,石奮有些目不暇接,他幾乎沒進過大成,能去一個小集市就算是不錯的機遇。


    如今不僅入得城,還進得漢王的行宮,算是中軍大帳所在。


    石奮平時見過的排場不過是三老級別的,長至十四五見過最大的排場不過溫縣令的排場,如今看到漢王的陣仗完全懵掉,這可比那溫縣令逼格高很多,對劉邦更加的恭謹。


    一入行宮,劉邦便立刻接到中謁者灌嬰和太尉盧綰呈上的謁貼,發現已經有很多人欲拜見他劉邦謀求一職。


    人生際遇不是時常有,沒人願意錯過一個天大的機會,如今漢王入河內,這是一個難得送到家門口的機會。


    漢王可是比殷王要強大數倍的王,跟著漢王混自然會比殷王司馬印強。更何況此刻的殷王已經投降,河內已歸漢,最後殷地是否會被取消王國,恢複郡縣製,何人能說得準。


    這個時候如果不能抓住機會,那麽再找這樣的機會必然要難上加難。


    劉邦於漢中拜韓信為大將的用人形象早已傳遍山東(即關外),每個人皆欲博一下,萬一實現富貴。


    劉邦看著一位能征善戰的中謁者和太尉還在兼任送書謁的事情,心中忽然有一絲歉意,是該讓一切更加清晰明了,給他們減壓,讓合適的人幹合適的事,這是劉邦給自己的定位。


    越是能專心做事,越能成功。


    人才縱使最多,人才就算是再厲害,如果不能合理有效使用,不僅沒有好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劉邦道,“此等小事,今後可交與石奮來做。”


    劉邦便簡單給石奮做介紹,亦告知盧綰和灌嬰石奮已為中涓。中涓這個職責,灌嬰再熟悉不過,當初他曾經就是以中涓的身份跟從劉邦擊東郡尉於成武而開啟裂變人生。


    劉邦道,“共有幾人?”


    盧綰道,“經初步挑選,已有七人,其中一人持魏無知之薦貼。”


    劉邦本在下意識點點頭,突聞有人持魏無知的舉薦帖而來,這讓劉邦大有興趣。


    魏無知是何許人也,這和趙國名將李牧之孫李左車一樣,那是有著很響當當的身份。


    據魏無知自薦時說自己乃信陵君魏無忌的孫子,一向崇拜魏無忌的劉邦,有點愛屋及烏的意思,對魏無知比較寵愛。


    一般能成為寵臣的不是能聊得來,誌趣相投,就是愛屋及烏。


    劉邦立刻道,“現召七人俱進。”


    盧綰和灌嬰皆有些詫異,盧綰看著外麵的天空,今日豔陽高照,正是午飯之時。


    盧綰略微提醒道,“大王,已到午飯時辰,不如飯後再召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