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涉掉尾乃將相之才,這讓韓廣內心五味雜陳。
霞光變烈日,殘陽戀山巒,直到薄暮將至,城外的臧荼軍依舊沒有發動攻城,而是將此城圍起來,圍城必闕,臧荼的確沒有將城圍死,但將最好走的方向全部堵住,唯有一處,那便是向東之路。韓廣不願東遷,臧荼偏偏隻留東行之路。
薄暮時分,暑氣還在,但涼意已經漸漸升空,吱呀一聲,城門打開一個縫隙,勁裝緊衣的黑衣人魚貫而出,各個手持劍盾,沒有長矛,沒有笨重的甲胄,隻有前胸有一處皮韌護住。
各個身手矯健,快速向一片山林行去,數量不少,有數百人,他們的腳步皆很輕,沿著山澗向上走,在他們所走之路的盡頭有一處亮光,是跳動的火光,隱隱約約還有嘈雜聲。
“溫將軍,大王實在偏心,明明乃燕軍之將,卻在此斷守水源。那翟盱不過一小小燕令如今卻成為守城之將,實在……”
溫疥直接打斷此人的話,“不得胡言亂語,大王如知,若有幾顆腦袋!”
溫疥雖然在訓斥一位百夫長,但眼睛裏沒有絲毫怒意,有的是明亮,如同燃燒的火焰,那是渴望的火焰。溫疥渴望建功,如今卻守在一個泉水的地方,他心裏很不憤,不憤臧荼分配的任務。斷薊城水源,這種遣一名百夫長可以完成的事情偏偏讓他一個燕將來做。
不悅,失望,甚至有一絲絲怨氣,溫疥對臧荼有怨氣,如此小事讓一個將軍來做,溫疥氣極。
那名百夫長依舊替溫疥不滿,卻不敢再言語,一名千夫長卻開口道,“將軍,大王的確有偏愛,難怪兄弟們有怨言,此截斷水源之事,本乃一百夫長可完成之事,實在……”
溫疥臉色不太好看,不知道是一語中的,還是在生麾下諸將多管閑事之氣,“實在什麽?實在大材小用?”
那名千夫長點點頭,顯然認為臧荼太過偏愛某人,不夠公允。
溫疥道,“如大王所料非虛,韓廣趁夜襲此地當如何?”
千夫長眼中透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臧荼給欒布立功機會,不給溫疥機會,他為溫疥不平道,“大王此舉不願將軍借立功發展實力而已,大王……懼怕將軍。”
千夫長自覺此言乃犯殺頭之罪,猶豫片刻還是不吐不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將軍乃封王拜侯之人……”
後麵的話千夫長直接咽下,他的眼睛還沒看到什麽,耳朵卻已經聽到不同尋常的聲音。
如臧荼所料,果然有突襲,溫疥那原本幽怨的眼神立刻變成興奮的火焰,此刻唯有多殺敵,才能不斷立功獲爵,才能和那可能即將攻城的欒布一分高低。
溫疥自知他沒有欒布能討臧荼的喜,或許臧荼看眼緣,總之臧荼不太喜歡他溫疥,在趙地征戰時,在入關的征途上,凡是有好事臧荼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欒布,是昭涉掉尾,很少會想到他溫疥。
無論是各地美酒,還是美食,亦或是解解乏的美姬,似乎臧荼每到這個時候就會忘記溫疥。
如說溫疥是一個不太容易讓人記起的人,可每次有危險的任務,臧荼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他溫疥。
引領斤候探查軍情,作為先鋒和秦軍較量,負責看守俘虜,甚至參與坑殺降卒,臧荼總會想起溫疥,並拍著他的肩膀道,“孰能傲視四方,彰顯燕地氣魄,唯吾溫將。”
那個時候臧荼的意思是能力大,責任大,願將溫疥培育成燕將。
可溫疥心裏跟明鏡似的,不過是將他作為劍尖而已。如能刺穿硬木功勞在於劍身,在於劍刃,如不能刺穿,怪劍尖不夠鋒利,劍尖亦會崩斷。
曾經的溫疥心裏很想另謀出路,發現除臧荼外,無論趙相張耳還是齊國田都、田安,亦或是魏豹,皆不太待見他,他吃驚的發現這些諸侯將相們皆喜歡本國之士,優先會任用本地之人,更不用說麾下戰將如雲,又有智囊範增相助的項羽,根本不可能會重用他。
那個時候溫疥覺得恐怕隻有待在燕軍中,待在臧荼麾下才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有能力之人不在少數,隻是施展能力的機會不多,不是時時皆有,不是每個人皆有機會。
直到入關,在鴻門偷偷看到劉邦一行人,聽聞劉邦在關中的約法三章事跡後,他才知道世上還是有用人不拘一格者,當時的武安侯劉邦麾下諸將吏遍布各國各地,更不嫌出身。
什麽吹鼓手、販繒者、屠夫、廄禦等等,低賤之人用之,將門之家,書香之家用之,那個時候溫疥沒有和劉邦見過麵,沒有過一次交流,但沛公劉邦已在溫疥心中留下很好的印象。
每次其下屬提到臧荼待人不公時,溫疥就會想起劉邦,想起如今已是漢王的劉邦。
聽聞漢王劉邦開始還入三秦,準備奪迴關中,漢王將大出於天下,這讓溫疥的心跟著顫抖。
七月份的溫疥內心焦灼的多,他在臧荼這已經是燕將,雖然不是他想的大將軍,欒布這個大將軍,或者昭涉掉尾這個燕相,才是溫疥想在燕國得到的。
可如果真的離開,帶著跟著他的兄弟們離開,到漢王魔下,他真的能獲得重用嗎?
或許連一名將軍亦無法獲得。無論是前、後、左、右這四個位置,他溫疥未必能在漢國找到位置。
想到這些溫疥那眼神中的火焰就燃燒的更旺,他決定為自己,亦為兄弟們爭取更多的資本。
在燕軍中隻要能穩坐大將軍之下,諸將之上,那麽將來便能有更雄厚的資本。
隨臧荼與韓廣爭燕王,爭較為富饒的三郡,所獲得榮耀並非恆定不變的,因為溫疥有預感,漢王打出漢中,欲得關中,意味著天下將變,他可能會迎來第二春。
此刻溫疥所作的隻有一個字,殺,殺光夜襲的韓廣軍。
斷水源本來數百人即可,但臧荼對溫疥道,“天氣漸熱,水源需求增加,斷其水,不出數日必有軍夜襲,如全殲之,必定可引起城內慌亂。”
斷其主要水源,加上七月的酷熱,薊縣城必起慌亂,此隻是其一。
圍而不打,行各種手段耗其士氣,等其自潰,發起猛攻,必可一舉克之,此為臧荼製定的總策略,但溫疥並不相信,不相信能將韓廣圍垮。
霞光變烈日,殘陽戀山巒,直到薄暮將至,城外的臧荼軍依舊沒有發動攻城,而是將此城圍起來,圍城必闕,臧荼的確沒有將城圍死,但將最好走的方向全部堵住,唯有一處,那便是向東之路。韓廣不願東遷,臧荼偏偏隻留東行之路。
薄暮時分,暑氣還在,但涼意已經漸漸升空,吱呀一聲,城門打開一個縫隙,勁裝緊衣的黑衣人魚貫而出,各個手持劍盾,沒有長矛,沒有笨重的甲胄,隻有前胸有一處皮韌護住。
各個身手矯健,快速向一片山林行去,數量不少,有數百人,他們的腳步皆很輕,沿著山澗向上走,在他們所走之路的盡頭有一處亮光,是跳動的火光,隱隱約約還有嘈雜聲。
“溫將軍,大王實在偏心,明明乃燕軍之將,卻在此斷守水源。那翟盱不過一小小燕令如今卻成為守城之將,實在……”
溫疥直接打斷此人的話,“不得胡言亂語,大王如知,若有幾顆腦袋!”
溫疥雖然在訓斥一位百夫長,但眼睛裏沒有絲毫怒意,有的是明亮,如同燃燒的火焰,那是渴望的火焰。溫疥渴望建功,如今卻守在一個泉水的地方,他心裏很不憤,不憤臧荼分配的任務。斷薊城水源,這種遣一名百夫長可以完成的事情偏偏讓他一個燕將來做。
不悅,失望,甚至有一絲絲怨氣,溫疥對臧荼有怨氣,如此小事讓一個將軍來做,溫疥氣極。
那名百夫長依舊替溫疥不滿,卻不敢再言語,一名千夫長卻開口道,“將軍,大王的確有偏愛,難怪兄弟們有怨言,此截斷水源之事,本乃一百夫長可完成之事,實在……”
溫疥臉色不太好看,不知道是一語中的,還是在生麾下諸將多管閑事之氣,“實在什麽?實在大材小用?”
那名千夫長點點頭,顯然認為臧荼太過偏愛某人,不夠公允。
溫疥道,“如大王所料非虛,韓廣趁夜襲此地當如何?”
千夫長眼中透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臧荼給欒布立功機會,不給溫疥機會,他為溫疥不平道,“大王此舉不願將軍借立功發展實力而已,大王……懼怕將軍。”
千夫長自覺此言乃犯殺頭之罪,猶豫片刻還是不吐不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將軍乃封王拜侯之人……”
後麵的話千夫長直接咽下,他的眼睛還沒看到什麽,耳朵卻已經聽到不同尋常的聲音。
如臧荼所料,果然有突襲,溫疥那原本幽怨的眼神立刻變成興奮的火焰,此刻唯有多殺敵,才能不斷立功獲爵,才能和那可能即將攻城的欒布一分高低。
溫疥自知他沒有欒布能討臧荼的喜,或許臧荼看眼緣,總之臧荼不太喜歡他溫疥,在趙地征戰時,在入關的征途上,凡是有好事臧荼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欒布,是昭涉掉尾,很少會想到他溫疥。
無論是各地美酒,還是美食,亦或是解解乏的美姬,似乎臧荼每到這個時候就會忘記溫疥。
如說溫疥是一個不太容易讓人記起的人,可每次有危險的任務,臧荼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他溫疥。
引領斤候探查軍情,作為先鋒和秦軍較量,負責看守俘虜,甚至參與坑殺降卒,臧荼總會想起溫疥,並拍著他的肩膀道,“孰能傲視四方,彰顯燕地氣魄,唯吾溫將。”
那個時候臧荼的意思是能力大,責任大,願將溫疥培育成燕將。
可溫疥心裏跟明鏡似的,不過是將他作為劍尖而已。如能刺穿硬木功勞在於劍身,在於劍刃,如不能刺穿,怪劍尖不夠鋒利,劍尖亦會崩斷。
曾經的溫疥心裏很想另謀出路,發現除臧荼外,無論趙相張耳還是齊國田都、田安,亦或是魏豹,皆不太待見他,他吃驚的發現這些諸侯將相們皆喜歡本國之士,優先會任用本地之人,更不用說麾下戰將如雲,又有智囊範增相助的項羽,根本不可能會重用他。
那個時候溫疥覺得恐怕隻有待在燕軍中,待在臧荼麾下才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有能力之人不在少數,隻是施展能力的機會不多,不是時時皆有,不是每個人皆有機會。
直到入關,在鴻門偷偷看到劉邦一行人,聽聞劉邦在關中的約法三章事跡後,他才知道世上還是有用人不拘一格者,當時的武安侯劉邦麾下諸將吏遍布各國各地,更不嫌出身。
什麽吹鼓手、販繒者、屠夫、廄禦等等,低賤之人用之,將門之家,書香之家用之,那個時候溫疥沒有和劉邦見過麵,沒有過一次交流,但沛公劉邦已在溫疥心中留下很好的印象。
每次其下屬提到臧荼待人不公時,溫疥就會想起劉邦,想起如今已是漢王的劉邦。
聽聞漢王劉邦開始還入三秦,準備奪迴關中,漢王將大出於天下,這讓溫疥的心跟著顫抖。
七月份的溫疥內心焦灼的多,他在臧荼這已經是燕將,雖然不是他想的大將軍,欒布這個大將軍,或者昭涉掉尾這個燕相,才是溫疥想在燕國得到的。
可如果真的離開,帶著跟著他的兄弟們離開,到漢王魔下,他真的能獲得重用嗎?
或許連一名將軍亦無法獲得。無論是前、後、左、右這四個位置,他溫疥未必能在漢國找到位置。
想到這些溫疥那眼神中的火焰就燃燒的更旺,他決定為自己,亦為兄弟們爭取更多的資本。
在燕軍中隻要能穩坐大將軍之下,諸將之上,那麽將來便能有更雄厚的資本。
隨臧荼與韓廣爭燕王,爭較為富饒的三郡,所獲得榮耀並非恆定不變的,因為溫疥有預感,漢王打出漢中,欲得關中,意味著天下將變,他可能會迎來第二春。
此刻溫疥所作的隻有一個字,殺,殺光夜襲的韓廣軍。
斷水源本來數百人即可,但臧荼對溫疥道,“天氣漸熱,水源需求增加,斷其水,不出數日必有軍夜襲,如全殲之,必定可引起城內慌亂。”
斷其主要水源,加上七月的酷熱,薊縣城必起慌亂,此隻是其一。
圍而不打,行各種手段耗其士氣,等其自潰,發起猛攻,必可一舉克之,此為臧荼製定的總策略,但溫疥並不相信,不相信能將韓廣圍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