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矛斷流,要斷三秦之念,斷絕他們再欲反抗之念,這是曹參對三軍下達的命令。


    寂靜,唯有腳步聲和甲盾兵器之聲,站在戰車上的曹參穩穩的,利劍一般立於天地之間。


    先鋒軍廝殺持續很久,齊受已經急不可耐,“將軍,是否發起衝擊?”


    “再等。”


    “可雍軍即將衝出圍困。”


    “雍軍衝不出。”


    曹參的話很簡單,判斷很犀利,齊受心急如火,但他依舊相信曹參的判斷,手裏的一柄吳鉤微微抖動,不知是緊張還是激動。


    三秦決戰中的決戰即將打響,他有些激動又有些緊張。


    曹參知曉齊受一向遵守他的命令,幾乎從無異議,亦多問,但曹參還是為其解釋心中所想,“等灌嬰殺亂三秦軍,其兵猶眾,此時擊未必破,如亂則必敗,可一劍封喉。”


    曹參等的便是那一劍封喉的機會,任何時候,麵對何種敵人曹參始終不忘耐心二字,始終懂得抓住最恰當的時機。


    打蛇打七寸,刨樹先刨根,就餐七分飽,安眠亦如是。


    前後夾擊,三秦將敗,卻尚未敗,合適時機直擊要害方能有勝算。


    曹參又補充道,“殺虎而非傷虎,否則易被虎傷。”


    如不能一擊必殺,那麽被傷的猛虎反咬,恐怕是殘勝,曹參不願是殘勝。


    此時的灌嬰坐鎮中軍,眼睛看著那翻飛的旗幟,聽著那嘹亮的戰歌,蠶絲槍還插在地上,並沒有在灌嬰的手裏。


    “曹將軍為何還不發兵,吾等廝殺多時已到強弩之末矣。”


    這道聲音帶著一點粗野,一點狂野,還有一點點倔強和不滿,他對曹參至今未發動主力上陣二不滿。


    吃驚,士卒吃驚於戴野敢不滿曹將軍,入漢時曹參為將軍,灌嬰隻是中謁者,在還攻關中之戰中,曹參作為主力中的主力,可以說是前線總指揮。


    如果劉邦、韓信等為三秦之戰的核心指揮者,總策略者,那麽曹參便是總執行者。


    這麽一個人物,入漢時不過隊率,敢不滿曹將軍,其膽略眾士卒敬佩。


    丁禮和範目正在與三秦軍交戰,打的急,打的烈,亦打的艱難,他們二人此刻麵對的是欲突圍的章平、姚卬。


    塞軍和雍軍開始猛撲丁禮和範目,每每戰歌響起,章平的頭皮便發麻,每當此時他便對身旁的將士道,“戰歌不過嘲弄耳,為生尚需破重圍。”


    此句章平直到此刻才道出,早些遲些皆不妥。


    早時,士卒見被圍,逃不掉,戰不過,欲活命唯有投降,但那又跳又舞的漢兵還是在殺人,殺雍卒,殺翟卒,殺塞卒,根本不給投降的機會。


    漢軍是要全滅他們,讓杜得臣、戚鰓突圍的始成此刻臉色有些鐵青,因為他的使命並非與漢軍拚個死活,而是保住其主力,保住看家的本錢。


    始成曾暗中向漢求降,然毫無迴應。


    非毫無迴應,求降之意根本沒有傳遞到灌嬰耳中,因為沒有機會,求降之人皆被殺。


    求降無望,臉色鐵青,唯有一拚,翟軍與雍軍一同猛烈向灌嬰撲去,塞軍則在佯攻。


    為衝出去,章平下達錐形衝刺命令,如一鋒利錐刺,直接釘向欲破之口,這是一個很危險的陣型。


    因為是錐字形,所以一頭窄,一頭寬,太窄易折,太寬而左右不能相顧。


    曹參雖沒有站在巢車上,不能居高臨下,但有人可以,此時景陵箭樓上一直有一將在默默觀察著城外的一切。


    曹參鎮守城內時候,他在箭樓上堅守,殺伐果斷,幾次將攀上城的塞軍打退,曹參出擊時,他依舊在箭樓上堅守。


    是風是雨,他皆如一青竹,始終是挺拔的身姿,危機時他目光冷峻,無戰時他的目光依舊冷峻,似乎沒有不冷峻的時候。


    此人是曹參帳下一員不太引人注意的戰將,朱濞,在曹參率領齊受、魏選、毛澤等將出擊時,他默默鎮守於箭樓之上,似乎任何事情皆無法轉移他的目光,唯有城下的戰局。


    朱濞一發覺章平在聚合軍隊準備突圍,陣型將成,立刻擂動戰鼓,擺動戰旗。


    紅色巨大的戰旗由朱濞親自搖動,在城外一直密切注視城上旗幟的漢卒立刻亦搖動旗幟。


    紅色的漢旗如扭動的紅色長蛇一樣向漢中軍的位置傳去,站在戰車上的曹參立刻懂得,時機一到。


    曹參放下令旗,拔出長劍,喊道,“漢軍士卒,定三秦,東出還鄉就在此時!殺……”


    還鄉,故裏有什麽?曹參當人沒有問出此句話,但答案卻早已在士卒心中刻下。


    故裏有鄉酒,故裏有鄉音,故裏有女人,故裏有溫暖的被窩,故裏有久違的笑容,還有孩子那一聲“翁父。”


    此比立功獲爵更有吸引力,爵位太遙遠,鄉酒、女人才最實際,孰無初次心動的女人。


    還有什麽比衣錦還鄉更榮耀,在漢中富貴如錦衣夜行,他們內心的需求其實很簡單。


    錘,漢軍忽然變換陣型,不再是一把利劍,而是一把錘,可以砸碎三秦之錐刺。


    這把錘的時機剛剛好,力道剛剛好,因為握著這把錘子的人是曹參,曹參沒有砸三秦軍的尖刺,而是直接砸向錐的本體。


    曹參不但自己砸,還讓灌嬰砸,灌嬰之軍如一把長槍,但長槍再鋒利,再有穿透力,不過一擊一點,此點再大難以大過麵。


    灌嬰立刻變換陣型,如一把銅錘,與曹參會合各砸一麵。


    尖銳之物能經過幾次砸,不過唿吸隻見,再次大敗章平等三秦軍。


    此敗,敗的徹底,章平、姚卬知道此次如欲曹參手中遁走,別無他法,唯有舍棄。


    舍棄一直護著他的雍武卒,章邯親自訓練的五百勇士,不僅弓馬嫻熟,而且各個能做千夫長之將。


    能為將,能為卒,能為士,自章邯出關征戰以來,一直帶在身邊,從未覆滅過,一次又一次將章邯從失敗危機中救出。


    敗而命在因為有他們,項梁如果當初如此重視自身安全,一次大敗絕不會喪命,連突圍活命的機會都無法把握。


    此次五百雍武卒全部陣亡,章平、姚卬得以突圍從密林小道向北而逃,不敢走大路。


    始成亦成功突圍,但他的臉色已經轉為蒼白,絕望的蒼白之色,因為他所帶來的翟軍主力全部覆滅,永遠的留在景陵。


    “甚善,碎三秦之骨,大功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