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漢營自然沒有燒成,至少薄暮時分漢營並未起火,因為姚卬阻止這種近乎衝動的做法。


    城外漢營中漢軍雖然大大減少,然戰鬥力究竟如何,並未可知,況且此刻駐守好畤的漢軍大多在城內。


    城外看起來倒像一個誘餌,如果貿然進軍,可能會腹背受敵。


    好畤已經近在咫尺,一個動人的美人在麵前很少有人能忍住不去看一眼,讓章平眼睜睜看著他顯然很難做到。


    一個人心中有憤怒時判斷往往會錯誤,章平道,“姚將軍可有良計?”


    雖然在問計,但話裏的怨意開始在增長,姚卬很清楚任何人無法阻止章平對奪迴好畤的渴望。


    姚卬道,“太子,可遣一千人先嚐漢軍,臣引二千設下埋伏,如城內漢軍出援,伏擊之。如先嚐獲利,太子再引軍掩殺不遲。”


    姚卬話音未落,章平立刻同意,毫無思考的同意,章平相信漢將中曹參、周勃、樊噲離開,還有何人能阻止他奪迴好畤。


    滿天星辰鑲嵌在黑色幕布上,被流雲遮蓋,若隱若現,月色朦朧,的確是一個夜襲的好時辰。


    漢營內篝火跳動,有漢卒又新添炭火,紅色的旗幟隨風擺動,漢卒在火光中走動。


    漢卒借助火光觀黑夜,黑夜裏的眼睛卻借助黑夜觀火光,觀火光中的漢軍。


    黑夜中那黑色的甲胄閃閃發亮,那雙眼睛更加明亮,這是一名千夫長的雙眸。


    漢卒添炭火,又逐個熄滅幾個,僅留有幾個做照明用。


    見漢軍已經準備入眠,此名千夫長如同算準時間似的,立刻吹起號角,一個個黑色的影子向著火光撲去。


    奔襲的速度確實很快,但還是不夠快,因為雍卒再快亦快不過事前的部署。


    雍卒的長劍、長矛刺的很快,卻落空,篝火跳動的營內竟然沒有人,就在這一瞬間他暗叫不妙。


    漢軍迅速將雍卒包圍。


    早有一將衝出,舞動長長的彎刀,彎刀閃著光,映著火光,映著月光,泛著寒光。


    寒光過處隻留下一道溫熱的液體在月光下飄灑。


    此名千夫長的眼睛裏還留著驚恐,驚恐中還帶著難以置信。


    漢軍的確在此營地內,隻是章平、姚卬這次遇見的對手乃戚鰓、陳夫乞,尤其戚鰓這位老將。


    昔日的老秦將如今的新銳漢將,他自然知曉曾經秦軍所留下的傳統,夜襲。


    在曹參、周勃、樊噲引兵不打廢丘,直取鹹陽時,戚鰓和陳夫乞便做好準備。漢營依舊篝火點燃,一樣的炊煙嫋嫋,但漢軍在入夜後要在漆黑與明亮的軍帳內來迴調換。


    整個軍營內便出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半熄火漆黑,一半篝火通明,漢軍究竟在何處安歇,沒有定數,今夜在黑暗中,明夜或許在篝火的明亮中。


    如此即便夜襲,亦無法準確的判斷漢軍究竟在何處安歇。


    戚鰓和陳夫乞在大軍離開時他們便嗅到一絲絲危險的氣息,戰敗的章平肯定不甘心。


    二人相信隻要能阻止好畤被反奪,便能給鹹陽以西的戰場帶來正麵影響。


    鹹陽以西的趙賁和內史保在接到雍王章邯的合兵命令時,他們彼此各有想法。


    看彼此的眼神總有一種敵視的感覺,趙賁看他不順眼,因為章邯給他保護內史的任務,這點讓人很不爽。


    內史保看趙賁的眼神自其投降給項羽的那一刻便怪怪的,當時的趙賁洛陽一帶抵擋住劉邦向西入函穀關,待劉邦轉戰南陽後,他便繼續鞏固防守。


    隻是後來章邯投降後,秦軍成為進攻函穀關的先鋒軍,董翳、章邯一直在項羽軍中,自然被軟禁,司馬欣為當時的秦軍上將軍。


    作為上將軍自然不會身先士卒,那些衝鋒陷陣的戰將自然是姚卬、盜巴、周類、蘇駔、王周、內史保等將。


    於是內史保和趙賁相遇,二者相遇沒有尋常的針鋒相對,因為趙賁采取非常獨特的迴應方式。


    趙賁居然將內史保大罵一頓,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內史保出列去叫戰趙賁,趙賁的確有迴應,甚至親自縱馬來應,隻是來一個破口大罵。


    罵內史保有負皇恩,有負大秦,竟然罵的內史保毫無脾氣,竟然無言以對,手裏的秦斧險些拿不住,因為忽然之間內史保覺得這把秦斧比往常重很多。


    此把秦斧自他從軍便一直跟隨他,從來沒有此刻重。


    當時內史保在想如果趙賁忽然縱馬持長刀殺來,他或許招架不住,自此一命嗚唿,可是趙賁沒有。


    趙賁沒有殺過去,亦沒有等內史保心神穩定再拚殺,經常在戰場上拚殺的人心神穩定較快。


    所能想到的都沒有發生,趙賁接下來直接向項羽投降。


    沒錯,趙賁沒有與內史保戰,更沒有與姚卬等交鋒,竟然在與內史保對峙時選擇投降。


    趙賁的選擇比較識時務,但這讓內史保大怒,莫名被罵,然後選擇投降。


    內史保自認他的投降乃大勢所趨,因章邯降而降,可趙賁不同,他的那點兵馬雖無法與諸侯聯軍對抗,但至少可以搏一搏,畢竟兵馬不是很少,可趙賁沒有。


    不戰而降,他跟著章邯那是先戰後降。


    至此內史保看不慣趙賁,令內史保更不解的是章邯在建立雍國時給趙賁的待遇相當高。


    趙賁和他章邯不算一個體係,他和楊熊算是一個派係,除王離的戍邊防胡的軍隊外,趙賁和楊熊算是秦集結軍隊後派出的兩員大將。


    在章邯被項梁打敗之後,秦征集各郡縣的兵馬已經初步完成,那些這些兵馬交在何人手裏就非常的重要。


    李斯尚未死的時候,曾經輔佐秦始皇一統天下,其軍事才能不是說說的,故而他的目光瞄向幾個將才,即楊熊、趙賁、內史保等人。


    內史保被派遣增兵章邯,故而章邯在定陶大破項梁,最終項梁戰死,這一戰內史保和章邯結下不解之緣。


    自此內史保隨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漸漸對章邯所折服。


    在內史保被派遣增兵章邯時,楊熊、趙賁被委任阻擊劉邦西征,阻止劉邦入函穀關。


    不幸的是楊熊因各種原因接連戰敗,最終被二世問罪而斬,隻剩趙賁孤力獨擋,在洛陽等地方郡縣兵的協助下成功阻擋劉邦的步伐,雖然趙賁依舊戰敗,但至少阻止劉邦的步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