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相遇,至少要知己知彼方可用兵,夾道相逢總要問個姓名再行廝殺吧?兩軍對壘,總有一個擺兵布陣吧?
可這一切皆沒有,東郡郡監不太明白,令他更加不明白的眼前這是什麽人,思維還算正常嗎?
他東郡郡監好歹率領著一支秦軍,且馬弓手就在兩側隨時可以將箭雨向對方身上射去。
可是眼前這一將實在太過勇猛,不僅單騎單人,還單錘的直接砸了過來。
那馬奔跑如箭,刹那間居然竄出一丈之遠,原本還在一丈之外,此刻卻戰馬前蹄騰空如人立,昂首嘶鳴,東郡郡監震驚,接著便看到那大錘砸將下來。
東郡郡監還在思考如何勸降對方,免動刀兵,他不喜歡見到血,可是卻看到了自己的血。
接著便是一股撕裂的痛,再接著便沒了知覺,因為他已經從戰馬上跌落。
此時的鍾離昧是剛從秦軍包圍圈內衝出,故而渾身是血,瞬間又砸殺東郡郡監,兩邊的弓箭手當場愣在原地。
眼神的戰將已經超出他們能理解的範圍,此刻恆楚同樣是渾身是血的引軍向愣神的秦軍喊殺過去。
恆楚、鍾離昧戰鬥的血液依舊在燃燒,依舊在品味衝出重圍的那股狠勁,他們皆知道自己的主帥項梁要被困死在章邯的大軍之下。
憤怒,愧疚,不安,自責等複雜的情緒皆化成了此刻他們手中的力量和兵器。
完全不顧前方的弓弩齊發後,他們身中幾箭,隻是本能的先前衝,那種隻有向前衝才能活下來的求勝本能在每個楚兵的血液裏燃燒。
這種感覺就是他們從數萬秦軍裏死裏逃生拚殺出來的,餘味猶存,此刻再次被點燃。
東郡郡監帶來的秦兵還未經曆過慘烈的大戰,一時間嚇得魂飛天外,四散奔逃,東郡郡監帶來的兩位裨將亦被恆楚的長矛,連續刺下戰馬,秦軍一哄而散。
看著被衝散的秦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恆楚哈哈大笑,笑著笑著變成了哭,哭著哭著,他擦了一眼眼淚,轉身對鍾離昧道,“公去報羽將軍,吾欲迴救武信君。”
鍾離昧聞言沉默片刻,道,“吾得遇武信君時日尚短,但吾之忠心不比將軍少,武信君命令吾等重圍,是要保住精銳,若將軍迴軍援救,豈不辜負武信君。”
恆楚其實很清楚,可是他不願接受這個事實,眼淚又止不住流下來……
濟水南岸,定陶以北的叢林內,黑色的旌旗,黑色的甲士在緩慢向前移動,長長的戈、矛像林中的狼群在圍困一隻猛虎。
單隻相鬥,猛虎最厲害,麵對狼群亦隻有束手就擒的份,不然虎被累的抽筋。
銀色的長槍上血液如紅色的小蛇在蔓延,槍尖上的血珠滴答滴,滴入草叢上,已然分不清是此槍主人之血,還是這些黑色甲士之血。
此槍的主人是一個中年人,頂盔貫甲,胯下戰馬亦是鐵甲、牛皮麵具,正是全副武裝的項梁,在他的前方不遠處躺著一個個黑色甲士。
站著的黑色甲士越走越慢,手中的長戈向前送,腳下不肯多走一步,似乎前方有巨大的危險。
項梁與身邊的戰將皆是全副武裝,各個身上染滿鮮血,項梁環視周圍,頗為感慨,他真的很想再見侄兒項羽一麵。
自會稽起義,至今整整一年,大小戰役已經不知經曆多少次,從沒經曆過大敗,亦從沒殺的如此痛快。
原以為可以帶著侄兒殺進鹹陽,不僅為自己父親項燕報仇,更是去看看秦始皇當年居住過的地方到底什麽樣子,可是今生他無法看到,在心底默默祝願,祝願自己的侄兒可以殺進鹹陽。
摧毀這殘暴的酷秦,還楚國一個享樂盛世,亦還天下一個安平之年,項梁心中有諸多的抱負,他心中有一個理想王國,甚至他還沒細細謀劃出來它的藍圖,卻不得不停筆。
願侄兒項羽能讀懂他的理想,繼續執筆畫出他心中的藍圖,建立一個項氏王國。
長槍再次舞動,項梁用盡身體裏的最後一絲力氣,又殺進秦軍,砍殺一番。
黑色秦軍中有一大將立於帥旗之前,額頭上不斷滲出汗珠,正是與項梁曾大戰幾十迴合,難分勝負的章邯。
章邯默默歎道,“既生邯何生梁。”
如果真的要他章邯和項梁正麵對決,調兵遣將,左右衝殺,使用計謀,誰勝誰敗不可知,幾成勝算亦未可知。
章邯很敬佩自己的對手,項梁,這是一隻猛虎,敗在了群狼之下,不然若讓猛虎脫困,他日再遇到,狼群未必能如今夜順利,可能反成對方食物。
章邯走到戰車前,抄起錘子擂起戰鼓,秦軍變換隊形,後方的弓弩手走上前去,持長戈的甲士後退。
章邯繼續擂鼓,弓弩手箭矢齊發,黑亮的箭雨疾射項梁軍。
項梁與身邊的戰將、甲士皆筋疲力盡,望著滿天繁星般的箭雨,項梁臉上異常平靜,嘴角反而泛起一抹笑容。
寧可戰死,絕不投降,亦不做俘虜,生當為人傑,死亦為英雄,這是項梁此刻的念頭。
箭頭射入項梁的身體,他感覺涼涼的,並沒有疼痛,像是淋了一場雨,隻是這雨越來越涼,最後讓他失去知覺……
雍丘城內,忽然下起一場秋雨,涼涼的,隨風潛入夜,多數人已經入眠,但亦有少數不僅聽見,亦看到這場秋雨。
秋雨最能惹人思,站在窗前的項羽忽聞胸口一悶,眼前一黑,差點跌倒。
一直陪伴在旁的虞姬急忙上前去扶,其實以她的力量扶不住項羽,項羽在第一時間穩住了身心。
項羽眼前一亮,這是一場好雨,皆說雨夜不易行軍,糧草輜重難以運行,可是項羽覺得這即是兵家大忌,亦是兵家奇計,隻帶三日口糧,趁夜襲擊,陳留定能拿下。
項羽這般想,亦這般做,他立刻召集本部諸將商議趁雨夜奇襲陳留,知會劉季,讓其引大軍隨後趕到,他項羽今夜做一迴先鋒。
如此這般想的不知是項羽一人,劉季同樣的無眠,同樣的在欣賞這場秋雨,隻是這場秋雨讓他想起了嬌妻,想起了呂雉,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加衣,有沒有加被。
可這一切皆沒有,東郡郡監不太明白,令他更加不明白的眼前這是什麽人,思維還算正常嗎?
他東郡郡監好歹率領著一支秦軍,且馬弓手就在兩側隨時可以將箭雨向對方身上射去。
可是眼前這一將實在太過勇猛,不僅單騎單人,還單錘的直接砸了過來。
那馬奔跑如箭,刹那間居然竄出一丈之遠,原本還在一丈之外,此刻卻戰馬前蹄騰空如人立,昂首嘶鳴,東郡郡監震驚,接著便看到那大錘砸將下來。
東郡郡監還在思考如何勸降對方,免動刀兵,他不喜歡見到血,可是卻看到了自己的血。
接著便是一股撕裂的痛,再接著便沒了知覺,因為他已經從戰馬上跌落。
此時的鍾離昧是剛從秦軍包圍圈內衝出,故而渾身是血,瞬間又砸殺東郡郡監,兩邊的弓箭手當場愣在原地。
眼神的戰將已經超出他們能理解的範圍,此刻恆楚同樣是渾身是血的引軍向愣神的秦軍喊殺過去。
恆楚、鍾離昧戰鬥的血液依舊在燃燒,依舊在品味衝出重圍的那股狠勁,他們皆知道自己的主帥項梁要被困死在章邯的大軍之下。
憤怒,愧疚,不安,自責等複雜的情緒皆化成了此刻他們手中的力量和兵器。
完全不顧前方的弓弩齊發後,他們身中幾箭,隻是本能的先前衝,那種隻有向前衝才能活下來的求勝本能在每個楚兵的血液裏燃燒。
這種感覺就是他們從數萬秦軍裏死裏逃生拚殺出來的,餘味猶存,此刻再次被點燃。
東郡郡監帶來的秦兵還未經曆過慘烈的大戰,一時間嚇得魂飛天外,四散奔逃,東郡郡監帶來的兩位裨將亦被恆楚的長矛,連續刺下戰馬,秦軍一哄而散。
看著被衝散的秦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恆楚哈哈大笑,笑著笑著變成了哭,哭著哭著,他擦了一眼眼淚,轉身對鍾離昧道,“公去報羽將軍,吾欲迴救武信君。”
鍾離昧聞言沉默片刻,道,“吾得遇武信君時日尚短,但吾之忠心不比將軍少,武信君命令吾等重圍,是要保住精銳,若將軍迴軍援救,豈不辜負武信君。”
恆楚其實很清楚,可是他不願接受這個事實,眼淚又止不住流下來……
濟水南岸,定陶以北的叢林內,黑色的旌旗,黑色的甲士在緩慢向前移動,長長的戈、矛像林中的狼群在圍困一隻猛虎。
單隻相鬥,猛虎最厲害,麵對狼群亦隻有束手就擒的份,不然虎被累的抽筋。
銀色的長槍上血液如紅色的小蛇在蔓延,槍尖上的血珠滴答滴,滴入草叢上,已然分不清是此槍主人之血,還是這些黑色甲士之血。
此槍的主人是一個中年人,頂盔貫甲,胯下戰馬亦是鐵甲、牛皮麵具,正是全副武裝的項梁,在他的前方不遠處躺著一個個黑色甲士。
站著的黑色甲士越走越慢,手中的長戈向前送,腳下不肯多走一步,似乎前方有巨大的危險。
項梁與身邊的戰將皆是全副武裝,各個身上染滿鮮血,項梁環視周圍,頗為感慨,他真的很想再見侄兒項羽一麵。
自會稽起義,至今整整一年,大小戰役已經不知經曆多少次,從沒經曆過大敗,亦從沒殺的如此痛快。
原以為可以帶著侄兒殺進鹹陽,不僅為自己父親項燕報仇,更是去看看秦始皇當年居住過的地方到底什麽樣子,可是今生他無法看到,在心底默默祝願,祝願自己的侄兒可以殺進鹹陽。
摧毀這殘暴的酷秦,還楚國一個享樂盛世,亦還天下一個安平之年,項梁心中有諸多的抱負,他心中有一個理想王國,甚至他還沒細細謀劃出來它的藍圖,卻不得不停筆。
願侄兒項羽能讀懂他的理想,繼續執筆畫出他心中的藍圖,建立一個項氏王國。
長槍再次舞動,項梁用盡身體裏的最後一絲力氣,又殺進秦軍,砍殺一番。
黑色秦軍中有一大將立於帥旗之前,額頭上不斷滲出汗珠,正是與項梁曾大戰幾十迴合,難分勝負的章邯。
章邯默默歎道,“既生邯何生梁。”
如果真的要他章邯和項梁正麵對決,調兵遣將,左右衝殺,使用計謀,誰勝誰敗不可知,幾成勝算亦未可知。
章邯很敬佩自己的對手,項梁,這是一隻猛虎,敗在了群狼之下,不然若讓猛虎脫困,他日再遇到,狼群未必能如今夜順利,可能反成對方食物。
章邯走到戰車前,抄起錘子擂起戰鼓,秦軍變換隊形,後方的弓弩手走上前去,持長戈的甲士後退。
章邯繼續擂鼓,弓弩手箭矢齊發,黑亮的箭雨疾射項梁軍。
項梁與身邊的戰將、甲士皆筋疲力盡,望著滿天繁星般的箭雨,項梁臉上異常平靜,嘴角反而泛起一抹笑容。
寧可戰死,絕不投降,亦不做俘虜,生當為人傑,死亦為英雄,這是項梁此刻的念頭。
箭頭射入項梁的身體,他感覺涼涼的,並沒有疼痛,像是淋了一場雨,隻是這雨越來越涼,最後讓他失去知覺……
雍丘城內,忽然下起一場秋雨,涼涼的,隨風潛入夜,多數人已經入眠,但亦有少數不僅聽見,亦看到這場秋雨。
秋雨最能惹人思,站在窗前的項羽忽聞胸口一悶,眼前一黑,差點跌倒。
一直陪伴在旁的虞姬急忙上前去扶,其實以她的力量扶不住項羽,項羽在第一時間穩住了身心。
項羽眼前一亮,這是一場好雨,皆說雨夜不易行軍,糧草輜重難以運行,可是項羽覺得這即是兵家大忌,亦是兵家奇計,隻帶三日口糧,趁夜襲擊,陳留定能拿下。
項羽這般想,亦這般做,他立刻召集本部諸將商議趁雨夜奇襲陳留,知會劉季,讓其引大軍隨後趕到,他項羽今夜做一迴先鋒。
如此這般想的不知是項羽一人,劉季同樣的無眠,同樣的在欣賞這場秋雨,隻是這場秋雨讓他想起了嬌妻,想起了呂雉,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加衣,有沒有加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