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家的陳嬰行禮拜過母親,便直切主題,“兒有疑惑,望母解答。”


    陳嬰之母見陳嬰一臉的惆悵,便問道,“吾兒是否不願做著東陽令,若是如此母願與吾兒遠至他鄉。”


    陳嬰搖頭,道,“東陽少年欲立兒為王,嬰心之所動,但前途莫測兒看不清,望母能解惑。”


    母聽聞陳嬰心之所動,心下沒有怪罪,畢竟誰不想稱王封侯,但畢竟王與侯是兩碼事,別看差一個等級卻是天壤之別,便對陳嬰道,“自從吾做了汝家的婦,還從未聽聞汝家先祖有大貴之人,現在突然獲得大名,不是好兆頭,不如將其歸屬給他人,事情成功還能封侯,事情敗了亦容易逃亡,因為不是世上數得著的名人。”


    聽聞母親的一番言辭,陳嬰若醍醐灌頂恍然大悟,他素來信謹豈能沒想過此等厲害,隻是一時間他被豬油蒙了心,認為這王或許是上天賜給陳家的,如今經母親點撥,他細想過覺得有些後怕,陳王便是一個很壞的例子。


    如果陳王有個好結果,至少能把王位傳給陳王之子,那亦是建國成功了,可如今卻不同,陳嬰有心為王卻不敢為王。


    迴到東陽縣廷的途中,一直在思考如何辭謝稱王,畢竟陳嬰也怕東陽少年們強立陳嬰為王,如這得來的東陽之長一樣。


    陳嬰在門口徘徊了許久這才下有了穩定的注意,走進縣廷見眾多東陽少年如今已換了軍吏之服,便對他們道,“項氏時代是將門,在楚國有很高的名望,現在想做大事,將帥非由他們擔任不可,吾等依靠名族,就一定能滅秦。”


    東陽少年本來在等待陳嬰為王封賞他們,如今聽聞這一番誠懇的言辭,皆陷入了沉默,他們殺縣令並用青巾裹頭誓要滅秦做大事的,卻是沒想過馬上要麵臨親秦軍後該如何做,如今聽聞陳嬰的解答,他們亦覺得陳嬰所言有理。


    在楚國非常有號召力的除了楚王的後裔,便是這時代為將門的項氏,於是皆道,“聽從陳令安排。”


    陳嬰見諸將吏被說服,心裏的大石總算落下,準備遣使去見項梁,卻不料項梁的使者已達到東陽令。


    一小吏急忙報予陳嬰道,“外有項將軍使者至。”


    陳嬰初聞簡直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剛言至項梁,其使者便至,著實湊巧,便立刻道,“快,快,快,有請。”


    項梁的使者便將項梁與連和陳嬰共西擊秦的想法告知了陳嬰,陳嬰看向諸將吏,諸將吏皆以為可,此乃英雄所見略同,陳嬰便道,“願請項將軍在東陽為王。”


    使者帶著項梁的使命迴到項梁的營寨……


    軍帳內,項梁召集了諸將吏,分站兩派,表情皆為嚴肅,項梁派遣使者此行可以說圓滿成功,不僅取得了陳嬰盟友的協助,還獲得了一個稱王的機會。


    使者將陳嬰的話轉述後,項梁沉默了,他與項籍一同商量,依舊拿不定注意,便召集諸將吏來商議,陳嬰辭謝稱王而推舉他們項氏為將帥,這是要把一個稱王的機會讓給項梁。


    項籍的意思那就是趁勢自立為王,畢竟在項籍的心裏秦始皇皆可取而代之,更可況稱個王呢,可是項梁心裏很清醒,這陳嬰不是一個碌碌無為之輩,豈能放著陳王的機會不去做,反而推讓給他人。


    項梁便道,“現在陳王敗走,秦軍勢焰正盛,此刻稱王恐會招致秦軍的瘋狂撲擊,吾以為不可,諸位意下如何?”


    項梁這句話擺明了是不稱王,但心裏想不想稱王,項籍心裏很清楚他見叔父如此做法非常不了解,不斷的給叔父使眼色,項梁皆當沒看到。


    項籍有些耐不住,便道,“況武臣、韓廣之輩皆敢為王,叔父乃楚國名將之後為何不稱王號令天下。”


    項籍道出了在場所有諸軍吏的心裏話,其實當這些軍吏聽聞使者帶迴來的意思夾帶陳嬰欲嬰項梁為王,將軍隊交給他指揮,內心皆竊喜,時刻盼望著項梁為王後能封賞他們,能封侯拜相,如今見項梁直言不為王,他們多少有點失望,亦有些不明白。


    項籍的話,項梁不是沒考慮過,一個默默無名的武臣、韓廣等人皆敢稱王,他為何不敢,項梁內心想的很清楚,現在就是因為陳勝、武臣、韓廣皆自立為王,這才吸引秦軍主力再不斷的和他們交戰,這才讓他項梁快速的發展自己的項家軍。


    項家軍能發展起來皆因陳勝、武臣、韓廣稱王之故,若陳勝沒有敗走,依舊與秦軍對抗,項梁內心多少有點安慰,畢竟稱王之路可行,如今稱王的第一個敗亡的竟然是曾經震驚天下,勢力最為強盛的張楚大軍。


    張楚大軍皆為秦軍所敗,那麽其他的趙國、燕國能抵擋住秦軍的攻勢嗎?這是個未知數,一旦抵擋不住,迅速的敗亡後,下一個便是他項梁,況且他反複思量過為何義軍會節節敗退,皆因各自為王,沒有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強秦。


    這個自相殘殺,各自為政的現象和他父親項燕的時代很像,項燕的時代不就是因為各諸侯國皆自顧己益,才能強秦各個擊破,這個教訓曆曆在目,他不想重蹈覆轍,即便稱王那亦是滅掉強秦,其他諸侯國亦臣服,他是天下獨一份是才能順理成章的稱王。


    做一個真正的王,說實話項梁亦怕自己稱王後,部下們皆學武臣、韓廣等人皆自立門戶,那麽他敗亡的日子亦屈指可數。


    可是稱王的誘惑實在太大,項梁不知道自己能抵住誘惑多久,因此便果斷先在諸軍吏麵前表態,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道,“如今陳王敗走,天下義軍各自為戰,恐為秦軍各個擊破,吾項氏乃楚國世代之將,當應重振楚國之威,聯合諸侯共同誅秦為首要之務,稱王之事再議。”


    項梁亦不想將話言至太絕,給自己留有稱王的餘地,他不稱王諸軍吏便沒了枝葉之心,便可齊心協力共誅暴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不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不及先生並收藏漢室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