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胡陵後,劉季心情大好,這段時間已經有薛縣、沛縣、豐邑、胡陵、方與五個據點,劉季感覺還不錯,胡陵的陰柔女子令劉季忘記了呂雉,忘記了曹氏,他想在此地逗留一段時間。
按照劉季的意思也算兌現他對諸將戰前的承諾,自己亦想休憩一下,本想將盧綰叫來為自己安排一下慶祝勝利的放鬆活動,不料第二日便見到了他還不願此刻見到的人。
這個人不是來哭訴的呂雉,更不是來侍奉他的曹氏,而是本在留守方與的周緤。
此時的周緤一臉的狼狽樣,仿佛是從狗洞裏爬出來的一樣,狼狽不堪,嘴唇已經幹枯裂縫,看樣子是長期沒有進水的緣故,亦或是他還沒有顧得上飲水,便一路奔逃至胡陵。
周緤原本是要迴豐邑報告的,途中聽聞劉季在攻打胡陵,便立刻轉站至胡陵。
叛亂,方與居然叛變了!
又一個叛變者,劉季覺得此事沒那麽簡單了,胡陵反叛乃郡監忠於大秦不願背叛,自始至終皆沒想過降他劉季。
可是方與不同,周勃攻取方與,直接將駐守在方與的郡尉給斬殺了,至此方與的守令與守將皆服服帖帖,甘願歸順劉季他這個赤帝子。
既然有前車之鑒,為何還有人敢冒險背叛他劉季呢。
周緤道,“吾逃出時聽聞方與令降了魏,現替魏守城,並封其為侯。”
劉季聽聞笑了,“原來是為了一個魏國的侯爵反叛。”
蕭何聞言便已猜知原委大半,道,“魏地立王複國,名為魏咎為王,實乃周市掌權,定是周市來奪方與。”
周市,這個名字劉季第一次聽聞,亦徹底的記住了這個反秦的豪傑!
如今天下的形式如何,蕭何基本上會定期派人去查探,然後借有夏侯嬰的嘴告知劉季。
因為夏侯嬰是經常跟著劉季的,即便是兒時玩伴盧綰亦未必常伴左右,因此夏侯嬰之嘴乃是距離劉季最近的信息口,可以這麽說夏侯嬰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劉季的一隻耳朵。
劉季從夏侯嬰這裏得知周市乃陳勝的一位部將,本來是派遣其北上攻魏地,雖然未學武臣稱王,但卻立他人為王自己做魏相,即成全了賢臣、忠臣的威名,亦能過一把權柄的癮。
大家同為抗秦的義軍,為何偏偏尋同盟的麻煩,劉季覺得這周市有點過了,即便他劉季不是什麽名門望族之後,但至少是斬殺泗水郡守的義軍首領之一。
劉季沒有多餘的想法,一個字,攻,兩個字破滅,讓周市破滅想欺負同盟的想法。
緊急召開了軍事會議,劉季讓逃出的周緤做自己的參乘,他心中忍俊不禁的發出苦笑,“強秦未滅,各諸侯國卻互相殘殺,幹起了強盜的勾當。這次不僅要攻下方與,更要讓天下人對蠶食同盟者發出唾棄。”
劉季對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隻傳達了一個指示,那就是這仗不僅要打,還要打的讓天下豪傑皆對侵犯同盟者發出怒吼,唿籲天下豪傑共同討伐叛秦而不是互相殘殺。
這次以曹參為主將,周勃為副將,率一路攻擊方與,劉季親率一支軍由樊噲和夏侯嬰指揮。
曹參的這次改變了進攻的策略,由於現在沛公軍總共七八千人,除去守衛豐邑和沛縣的,出征的不過是三四千人。
兵力少,曹參采取了擊中攻擊一個缺口的方略,先是圍住方與不打,斷其外援,一切向內運送糧草的統統攔在外麵,沒有商旅,沒有買賣,不能進,亦不能出。
困住後,按照劉季作戰的指示,開始對城內喊話,“暴秦無道,天下共誅之,今魏背信棄義傷害同盟,此乃一罪。魏地乃魏王故土,今周市名為魏相是乃魏賊,此乃二罪。周市乃陳王之將,攻城略地至魏卻自立門戶,此乃不忠不義。當今之魏非故魏,為其守城者將會成為天下豪傑共同討伐的對象。”
再後來傳達的言語就比較帶有威脅意味了,意思是方與子弟如殺掉降魏賊者可論功行賞,一旦破城將按照叛賊處置。
圍困七日,曹參見對方是不見棺材不流淚,便發起了猛攻,這次依舊是周勃指揮發起第一波攻城,但方略已不同尋常。
巨大的石塊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斷的轟砸,周勃憑借拉動強弓將城牆上的魏旗射斷,接連射斷好幾個旗幟。
方與的守令有些害怕了,恐城的一角被撕破,便不斷調遣兵將去增援,死死守著。
這次沒有漫天的石雨。
嗖!砰!
一塊石頭砸在城牆的東南角,石塊碎裂,城牆留下了白色的印記。
嗖!砰!
又一塊石頭砸向城牆的東南角,石塊依舊碎裂,城牆角落出現了凹陷。
三塊,四塊……
守城的方與令怕了,他還沒見攻城者能如此精準的專門攻擊一個角落,這裏的兵不斷的被增加。
一陣轟砸後,樊噲則發起了獅吼般的翻牆,不管是從城牆上落下多少石塊,有多少人被砸落雲梯。
可依舊是喊殺陣陣,沛公兵卒不顧一切的要翻牆過去,好像牆內有比他們命還金貴的東西。
方與令有些犯怵,他有些不想再聽這些聲音。
喊殺聲、慘叫聲、痛苦聲、碎裂聲、風聲,甚至還有烏鴉的鳥叫聲,這幾種聲音混雜在一起,編織了一首交響曲,但是方與守令不願聽。
慢慢的喊殺聲沒再那麽密集,慢慢的再變小,慢慢的消失了。
守城的方與令慢慢的亦適應了這些喊殺聲,突然這些聲音消失不見了,他反而有些不適應,便大著膽子向城下望了一下。
方與令真的隻是想看一下,他相信會沒有什麽危險的,不過是看一眼,隨後就立刻迴到士兵們的後麵。
城下的樊噲看著死亡的弟兄,他有些憤怒了,拿起盾便率先向上攻擊,周勃見狀大驚,怕樊噲有事,即刻命令弓箭手做掩護,
偏偏在此時曹參看到了一人影向城下望,看其頭盔和鎧甲的樣子不像是普通兵卒,便拉弓射擊。
曹參拉弓如滿月,箭去如流星,他擅長射擊運動中的物體,這支箭不偏不倚,正好要了方與縣令的命。
此刻的劉季望著眼前的這座城,他內心隻有四個字,虎口奪食,日後恐怕是免不了這種同盟者的廝殺。
在強秦麵前亦敵亦友。
方與令因為好奇心被曹參無意中射殺,兵伐本沒有意外,本沒有討巧,本沒有湊巧,可這方與令就是這麽巧的死了。
樊噲在掩護下,勇猛攀上雲梯,在亂石中被砸中了二次,一次用弑神斧劈碎,一次為意外,他及時的抓住了雲梯,沒有落下去,憑借腰部的力量,他躍上了城牆,第一次殺了上去。
弑神斧如劈山一樣,為道路劈開了一個縫隙,兵卒用洪水一樣湧了進去……
方與從降魏的那一刻起,還沒到十日的功夫就被劉季拿下。
劉季進城後直接殺了縣丞,殺了所有叛變者,此時方與的豪吏見廷院內流血滿地,一股股寒意才從腳底直上頭頂。
不寒而栗,什麽歸魏,什麽歸沛公,他們皆不在乎了,隻要能讓他們安安穩穩的享受美酒和食色即可。
按照劉季的意思也算兌現他對諸將戰前的承諾,自己亦想休憩一下,本想將盧綰叫來為自己安排一下慶祝勝利的放鬆活動,不料第二日便見到了他還不願此刻見到的人。
這個人不是來哭訴的呂雉,更不是來侍奉他的曹氏,而是本在留守方與的周緤。
此時的周緤一臉的狼狽樣,仿佛是從狗洞裏爬出來的一樣,狼狽不堪,嘴唇已經幹枯裂縫,看樣子是長期沒有進水的緣故,亦或是他還沒有顧得上飲水,便一路奔逃至胡陵。
周緤原本是要迴豐邑報告的,途中聽聞劉季在攻打胡陵,便立刻轉站至胡陵。
叛亂,方與居然叛變了!
又一個叛變者,劉季覺得此事沒那麽簡單了,胡陵反叛乃郡監忠於大秦不願背叛,自始至終皆沒想過降他劉季。
可是方與不同,周勃攻取方與,直接將駐守在方與的郡尉給斬殺了,至此方與的守令與守將皆服服帖帖,甘願歸順劉季他這個赤帝子。
既然有前車之鑒,為何還有人敢冒險背叛他劉季呢。
周緤道,“吾逃出時聽聞方與令降了魏,現替魏守城,並封其為侯。”
劉季聽聞笑了,“原來是為了一個魏國的侯爵反叛。”
蕭何聞言便已猜知原委大半,道,“魏地立王複國,名為魏咎為王,實乃周市掌權,定是周市來奪方與。”
周市,這個名字劉季第一次聽聞,亦徹底的記住了這個反秦的豪傑!
如今天下的形式如何,蕭何基本上會定期派人去查探,然後借有夏侯嬰的嘴告知劉季。
因為夏侯嬰是經常跟著劉季的,即便是兒時玩伴盧綰亦未必常伴左右,因此夏侯嬰之嘴乃是距離劉季最近的信息口,可以這麽說夏侯嬰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劉季的一隻耳朵。
劉季從夏侯嬰這裏得知周市乃陳勝的一位部將,本來是派遣其北上攻魏地,雖然未學武臣稱王,但卻立他人為王自己做魏相,即成全了賢臣、忠臣的威名,亦能過一把權柄的癮。
大家同為抗秦的義軍,為何偏偏尋同盟的麻煩,劉季覺得這周市有點過了,即便他劉季不是什麽名門望族之後,但至少是斬殺泗水郡守的義軍首領之一。
劉季沒有多餘的想法,一個字,攻,兩個字破滅,讓周市破滅想欺負同盟的想法。
緊急召開了軍事會議,劉季讓逃出的周緤做自己的參乘,他心中忍俊不禁的發出苦笑,“強秦未滅,各諸侯國卻互相殘殺,幹起了強盜的勾當。這次不僅要攻下方與,更要讓天下人對蠶食同盟者發出唾棄。”
劉季對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隻傳達了一個指示,那就是這仗不僅要打,還要打的讓天下豪傑皆對侵犯同盟者發出怒吼,唿籲天下豪傑共同討伐叛秦而不是互相殘殺。
這次以曹參為主將,周勃為副將,率一路攻擊方與,劉季親率一支軍由樊噲和夏侯嬰指揮。
曹參的這次改變了進攻的策略,由於現在沛公軍總共七八千人,除去守衛豐邑和沛縣的,出征的不過是三四千人。
兵力少,曹參采取了擊中攻擊一個缺口的方略,先是圍住方與不打,斷其外援,一切向內運送糧草的統統攔在外麵,沒有商旅,沒有買賣,不能進,亦不能出。
困住後,按照劉季作戰的指示,開始對城內喊話,“暴秦無道,天下共誅之,今魏背信棄義傷害同盟,此乃一罪。魏地乃魏王故土,今周市名為魏相是乃魏賊,此乃二罪。周市乃陳王之將,攻城略地至魏卻自立門戶,此乃不忠不義。當今之魏非故魏,為其守城者將會成為天下豪傑共同討伐的對象。”
再後來傳達的言語就比較帶有威脅意味了,意思是方與子弟如殺掉降魏賊者可論功行賞,一旦破城將按照叛賊處置。
圍困七日,曹參見對方是不見棺材不流淚,便發起了猛攻,這次依舊是周勃指揮發起第一波攻城,但方略已不同尋常。
巨大的石塊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斷的轟砸,周勃憑借拉動強弓將城牆上的魏旗射斷,接連射斷好幾個旗幟。
方與的守令有些害怕了,恐城的一角被撕破,便不斷調遣兵將去增援,死死守著。
這次沒有漫天的石雨。
嗖!砰!
一塊石頭砸在城牆的東南角,石塊碎裂,城牆留下了白色的印記。
嗖!砰!
又一塊石頭砸向城牆的東南角,石塊依舊碎裂,城牆角落出現了凹陷。
三塊,四塊……
守城的方與令怕了,他還沒見攻城者能如此精準的專門攻擊一個角落,這裏的兵不斷的被增加。
一陣轟砸後,樊噲則發起了獅吼般的翻牆,不管是從城牆上落下多少石塊,有多少人被砸落雲梯。
可依舊是喊殺陣陣,沛公兵卒不顧一切的要翻牆過去,好像牆內有比他們命還金貴的東西。
方與令有些犯怵,他有些不想再聽這些聲音。
喊殺聲、慘叫聲、痛苦聲、碎裂聲、風聲,甚至還有烏鴉的鳥叫聲,這幾種聲音混雜在一起,編織了一首交響曲,但是方與守令不願聽。
慢慢的喊殺聲沒再那麽密集,慢慢的再變小,慢慢的消失了。
守城的方與令慢慢的亦適應了這些喊殺聲,突然這些聲音消失不見了,他反而有些不適應,便大著膽子向城下望了一下。
方與令真的隻是想看一下,他相信會沒有什麽危險的,不過是看一眼,隨後就立刻迴到士兵們的後麵。
城下的樊噲看著死亡的弟兄,他有些憤怒了,拿起盾便率先向上攻擊,周勃見狀大驚,怕樊噲有事,即刻命令弓箭手做掩護,
偏偏在此時曹參看到了一人影向城下望,看其頭盔和鎧甲的樣子不像是普通兵卒,便拉弓射擊。
曹參拉弓如滿月,箭去如流星,他擅長射擊運動中的物體,這支箭不偏不倚,正好要了方與縣令的命。
此刻的劉季望著眼前的這座城,他內心隻有四個字,虎口奪食,日後恐怕是免不了這種同盟者的廝殺。
在強秦麵前亦敵亦友。
方與令因為好奇心被曹參無意中射殺,兵伐本沒有意外,本沒有討巧,本沒有湊巧,可這方與令就是這麽巧的死了。
樊噲在掩護下,勇猛攀上雲梯,在亂石中被砸中了二次,一次用弑神斧劈碎,一次為意外,他及時的抓住了雲梯,沒有落下去,憑借腰部的力量,他躍上了城牆,第一次殺了上去。
弑神斧如劈山一樣,為道路劈開了一個縫隙,兵卒用洪水一樣湧了進去……
方與從降魏的那一刻起,還沒到十日的功夫就被劉季拿下。
劉季進城後直接殺了縣丞,殺了所有叛變者,此時方與的豪吏見廷院內流血滿地,一股股寒意才從腳底直上頭頂。
不寒而栗,什麽歸魏,什麽歸沛公,他們皆不在乎了,隻要能讓他們安安穩穩的享受美酒和食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