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聽了潘震對陸離的一番分析,潘如鏡點了點頭,其實這也是他心中的想法,僅僅二十歲的年紀,雖然讓對方名聲大噪,卻也是最大的軟肋。
畢竟時間太短,能經曆過什麽大風大浪,更不會在修為境界上有什麽底蘊。此時聽了潘震的話後,更加堅定了其心中的判斷。
畢竟像他們這種人類最強者,平時一直都是閉門苦修,可以說對外的唯一消息來源就是潘震這種勢力執行人。
“如此說來,那陸莊主的實力是被人為拔高了,倒是也不足為慮。”潘如鏡至此也徹底放鬆了對陸離的關注,確切的說,他從來就沒有重視過。
熟不知,因為潘震的帶著強烈個人色彩的主觀臆斷,也徹底讓他們錯過了在擂台大比前對陸離摸底、進而做出應對之策的最後機會。
而他們這種輕敵、狂妄的思想,也勢必會影響到他們所推出的血魂奇才田昊。
“哼,也不知道崔道安那老夥計是怎麽想的,竟然會將這麽一個毛頭小子推上前台,不過也好,這就意味著我們到時會少了一個強勁對手。”潘如鏡看起來心情不錯。
潘震卻是想到了什麽,躊躇道:“隻怕陸離隻是他們手中的一個備胎,真正的底牌應該是他們一直隱藏的那個中堅一代的血魂奇才——崔方舟。”
不想潘如鏡卻是輕笑一聲,揶揄道:“隻怕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崔方寒怕是不能出現在大比擂台上了。”
潘震聞言一個愣神,滿是不解:“這是為何?”
“你忘了第九軍團了?”潘如鏡笑得有些神秘。
“啊……是了,以崔家為首的勢力集團肯定要先顧著保住第九軍團的督軍之位!哪有時間兼顧擂台大比的爭奪”
潘震想到了什麽,恍然大悟,心中充斥著莫名的快感,甚至有些幸災樂禍。
眾所周知,血色戰庭是會寧府的統禦機構,有十個實力相當的勢力集團共同掌權,而這十個勢力集團幾乎囊括了會寧府所有的血魂宗族。
每一個勢力集團都是由數目不等的血魂宗族聯合而成,但一般都是以數個大宗族為主導,如崔家、潘家、田家等,其他小宗族附屬在這幾個大宗族之下。
這其中關係著嫡係子弟與外圍子弟的劃分,一般而言,無論是大宗族還是小宗族,隻要是宗族嫡係血脈,都會被劃入嫡係子弟中。
而那些旁支血脈,再加上依附在宗族的七大姑八大姨等有那麽一點血脈關係的親戚,則都會被歸入外圍子弟。
嫡係子弟跟外圍子弟待遇懸殊非常大,一切資源、機遇都會優先嫡係子弟,這也就造成了相當一部分外圍子弟不滿,進而開始另尋出路,如前麵提到的劉狐劉大耗子。
當然,同是嫡係子弟地位也有高低之分,那些個在勢力集團內處在主導地位的大宗族,嫡係子弟的地位,比起小宗族來,要高一些。外圍子弟同樣也是如此。
大體劃分一下的話,地位從高到低就是:大宗族嫡係子弟、小宗族嫡係子弟、大宗族外圍子弟,小宗族外圍子弟。
這種地位的劃分,雖然讓大批外圍子弟開始離心,但也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讓那些小宗族更加心甘情願地依附在大宗族周圍。
畢竟,他們這種小宗族的嫡係子弟的地位,淩駕在了大宗族外圍子弟之上,也算是一種很好的撫慰。
言歸正傳,十個勢力集團掌控著血色戰庭的一切,可以說瓜分了能瓜分的一切,包括十大常備軍團。
每一個勢力集團都掌控著其中一支常備軍團,如潘家所在的勢力集團掌控的是第一軍團,崔家所在的勢力集團掌控的第九軍團。
每一支軍團都是所屬勢力集團的傳統勢力範圍,說是自留地也毫不為過,都經營了幾百年,基本上是鐵打的江山,滴水潑不進。
數百年來一直如此,也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互不幹涉,又相互製約。但一些爭鬥總是避免不了的。
就如同第九軍團,前段時間就因為一樁大規模惡意圈地的醜聞,被有心人利用,鬧大了,引起了公憤,迫於壓力,第九督軍被血色戰庭高層就地免職。
所以對於崔家所在的勢力集團來說,當務之急就是保住第九軍團的督軍之職,辦法很簡單,同樣是打擂台。
由崔家所在一方擺設擂台,並派出一名嫡係子弟守擂,一連擺九天,一天隻能被挑戰一次,一旦守擂失敗,也就意味著失去了這個督軍的位子。
當然,這擂台並不是公開的,是血色戰庭的內部擂台,挑戰者必須是其他九個勢力集團的人,而且每個勢力集團都隻有一次的挑戰機會。
按照十大勢力集團數百年暗中達成的默契,這種內部擂台其實隻是一種擺設,做做樣子而已,一般都不會有人挑戰。
畢竟,十大軍團,一方執掌一個,是早就達成的協議,任何勢力集團都不想貿然破壞這種微妙平衡。
但也有例外,那是兩百年前,其中一個勢力集團掌控的軍團督軍之位空了出來,對方原以為真的隻是走過場做做樣子,所以並沒有派出最傑出的嫡係子弟守擂。
結果第二天就被人挑了,這無異於被活生生的打臉,而且最重要的是出動了對方的核心利益。
那個勢力集團可謂怒火中燒,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加上其他勢力集團見有利可圖,紛紛落井下石,隻能默認這個既成事實。
此事造成的後果非常嚴重,槍杆子是一切權力的保障,沒有了槍杆子隻能被慢慢的邊緣化,淡出血色戰庭的最高權力圈。
好在對方經營了這支軍團一百多年,親信密布,堪堪維持住了搖搖欲墜的地位。
但就是這樣,對方也花了五十多年的時間,才重新奪迴了這支軍團的督軍之位。
在這五十年間,那個勢力集團勢力微弱到了極致,險些喪失了在血色戰庭的話語權,曾經有戲言稱,血色戰庭十大勢力已經變成九大勢力了。
從那之後,再遇上這種事,任何一個實力集團都不敢再那麽隨意,都是將勢力集團內部最傑出的嫡係子弟派出。
聽了潘震對陸離的一番分析,潘如鏡點了點頭,其實這也是他心中的想法,僅僅二十歲的年紀,雖然讓對方名聲大噪,卻也是最大的軟肋。
畢竟時間太短,能經曆過什麽大風大浪,更不會在修為境界上有什麽底蘊。此時聽了潘震的話後,更加堅定了其心中的判斷。
畢竟像他們這種人類最強者,平時一直都是閉門苦修,可以說對外的唯一消息來源就是潘震這種勢力執行人。
“如此說來,那陸莊主的實力是被人為拔高了,倒是也不足為慮。”潘如鏡至此也徹底放鬆了對陸離的關注,確切的說,他從來就沒有重視過。
熟不知,因為潘震的帶著強烈個人色彩的主觀臆斷,也徹底讓他們錯過了在擂台大比前對陸離摸底、進而做出應對之策的最後機會。
而他們這種輕敵、狂妄的思想,也勢必會影響到他們所推出的血魂奇才田昊。
“哼,也不知道崔道安那老夥計是怎麽想的,竟然會將這麽一個毛頭小子推上前台,不過也好,這就意味著我們到時會少了一個強勁對手。”潘如鏡看起來心情不錯。
潘震卻是想到了什麽,躊躇道:“隻怕陸離隻是他們手中的一個備胎,真正的底牌應該是他們一直隱藏的那個中堅一代的血魂奇才——崔方舟。”
不想潘如鏡卻是輕笑一聲,揶揄道:“隻怕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崔方寒怕是不能出現在大比擂台上了。”
潘震聞言一個愣神,滿是不解:“這是為何?”
“你忘了第九軍團了?”潘如鏡笑得有些神秘。
“啊……是了,以崔家為首的勢力集團肯定要先顧著保住第九軍團的督軍之位!哪有時間兼顧擂台大比的爭奪”
潘震想到了什麽,恍然大悟,心中充斥著莫名的快感,甚至有些幸災樂禍。
眾所周知,血色戰庭是會寧府的統禦機構,有十個實力相當的勢力集團共同掌權,而這十個勢力集團幾乎囊括了會寧府所有的血魂宗族。
每一個勢力集團都是由數目不等的血魂宗族聯合而成,但一般都是以數個大宗族為主導,如崔家、潘家、田家等,其他小宗族附屬在這幾個大宗族之下。
這其中關係著嫡係子弟與外圍子弟的劃分,一般而言,無論是大宗族還是小宗族,隻要是宗族嫡係血脈,都會被劃入嫡係子弟中。
而那些旁支血脈,再加上依附在宗族的七大姑八大姨等有那麽一點血脈關係的親戚,則都會被歸入外圍子弟。
嫡係子弟跟外圍子弟待遇懸殊非常大,一切資源、機遇都會優先嫡係子弟,這也就造成了相當一部分外圍子弟不滿,進而開始另尋出路,如前麵提到的劉狐劉大耗子。
當然,同是嫡係子弟地位也有高低之分,那些個在勢力集團內處在主導地位的大宗族,嫡係子弟的地位,比起小宗族來,要高一些。外圍子弟同樣也是如此。
大體劃分一下的話,地位從高到低就是:大宗族嫡係子弟、小宗族嫡係子弟、大宗族外圍子弟,小宗族外圍子弟。
這種地位的劃分,雖然讓大批外圍子弟開始離心,但也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讓那些小宗族更加心甘情願地依附在大宗族周圍。
畢竟,他們這種小宗族的嫡係子弟的地位,淩駕在了大宗族外圍子弟之上,也算是一種很好的撫慰。
言歸正傳,十個勢力集團掌控著血色戰庭的一切,可以說瓜分了能瓜分的一切,包括十大常備軍團。
每一個勢力集團都掌控著其中一支常備軍團,如潘家所在的勢力集團掌控的是第一軍團,崔家所在的勢力集團掌控的第九軍團。
每一支軍團都是所屬勢力集團的傳統勢力範圍,說是自留地也毫不為過,都經營了幾百年,基本上是鐵打的江山,滴水潑不進。
數百年來一直如此,也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互不幹涉,又相互製約。但一些爭鬥總是避免不了的。
就如同第九軍團,前段時間就因為一樁大規模惡意圈地的醜聞,被有心人利用,鬧大了,引起了公憤,迫於壓力,第九督軍被血色戰庭高層就地免職。
所以對於崔家所在的勢力集團來說,當務之急就是保住第九軍團的督軍之職,辦法很簡單,同樣是打擂台。
由崔家所在一方擺設擂台,並派出一名嫡係子弟守擂,一連擺九天,一天隻能被挑戰一次,一旦守擂失敗,也就意味著失去了這個督軍的位子。
當然,這擂台並不是公開的,是血色戰庭的內部擂台,挑戰者必須是其他九個勢力集團的人,而且每個勢力集團都隻有一次的挑戰機會。
按照十大勢力集團數百年暗中達成的默契,這種內部擂台其實隻是一種擺設,做做樣子而已,一般都不會有人挑戰。
畢竟,十大軍團,一方執掌一個,是早就達成的協議,任何勢力集團都不想貿然破壞這種微妙平衡。
但也有例外,那是兩百年前,其中一個勢力集團掌控的軍團督軍之位空了出來,對方原以為真的隻是走過場做做樣子,所以並沒有派出最傑出的嫡係子弟守擂。
結果第二天就被人挑了,這無異於被活生生的打臉,而且最重要的是出動了對方的核心利益。
那個勢力集團可謂怒火中燒,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加上其他勢力集團見有利可圖,紛紛落井下石,隻能默認這個既成事實。
此事造成的後果非常嚴重,槍杆子是一切權力的保障,沒有了槍杆子隻能被慢慢的邊緣化,淡出血色戰庭的最高權力圈。
好在對方經營了這支軍團一百多年,親信密布,堪堪維持住了搖搖欲墜的地位。
但就是這樣,對方也花了五十多年的時間,才重新奪迴了這支軍團的督軍之位。
在這五十年間,那個勢力集團勢力微弱到了極致,險些喪失了在血色戰庭的話語權,曾經有戲言稱,血色戰庭十大勢力已經變成九大勢力了。
從那之後,再遇上這種事,任何一個實力集團都不敢再那麽隨意,都是將勢力集團內部最傑出的嫡係子弟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