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黑洞視界越來越劇烈的波動,一道強光閃過,將原本就已經淹沒在強光中的銀心籠罩在內,龍星清楚的感應到在兩個吸積盤的中間,黑洞力場的臨界點附近出現了一個三角形的能量爆發區,強大的射線暴使得銀心監測網將近一半的探測器被徹底摧毀了,盡管這些儀器已經在製造的時候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但卻還是抵抗不住如此強大的射線爆發。
對於這樣的情況,銀河同盟的科學家們早已經考慮到了,所以又在距離黑洞事件臨界點二十光時之外,又設置了三層不同的監測網,最內層的監測係統隻是為了監視黑洞力場的變化,當星河通道開啟之後,這層監測網的使命也就已經完成了,不過外層的監測係統雖然沒有損壞,但人類設計的這些儀器依然無法在這種情況下,對黑洞和星河通道附近的區域進行監測,盡管人類得到了生命之母送來的科技資料,但對於設計這樣的係統,技術還是不成熟。
“星河通道的位置,第三十四區,六十二點四度。”龍星通過多重指揮係統,向後方艦隊發出了最重要的一個數據,然後通過高頻伽馬射線,向正麵雷區和自動飛船輸出了進攻數據和坐標。
由於此次特殊的戰鬥把戰場選在了環境極為惡劣的銀心,銀心那極為強烈的射線和磁場,會對機雷上的精密儀器造成極大損害,所以人類科學家把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設計成了早已不在使用的老式觸發引爆裝置,這樣即避免了輻射爆和強磁場的影響,又可以利用密集攻擊來收到預期中的戰果。每枚機雷在防護嚴密的微型智能係統中儲存了上千種攻擊模式,一旦接收到攻擊指令和坐標,相關攻擊模式就已經固定了下來,不再受到任何幹擾的對目標進行密集型的飽和攻擊,隻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攻擊的效果。
在第一批的機雷接近星河通道開啟的位置時,數千艘老式飛船也已經分六條不同的路線,以螺旋型的方式接近了黑洞力場,對原本就已經很不穩定的力場施加臨時幹預,使得不住波動的黑洞力場變得更加混亂起來。
剛剛開啟星河通道的坎普人,根本就沒有想到會在這種關鍵時刻受到攻擊,由於星河通道的封閉特性,使得即使是象他們和生命之母這種超級文明種族,也無法在進入空間之前察覺外部的情況,雖然在通道剛一打開就已經受到了猛烈攻擊,但他們仍然沒有反應過來,星河通道剛剛開啟幾秒鍾後,一艘彎月型伊戈爾戰艦,就已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衝了出來,迎著密集的機雷群,拖著密集的光雨衝入了攻擊區內。
伊戈爾戰艦的反應和生命之母所提供的資料一樣,在以高次光速飛行的狀態中,顯得反應異常遲鈍,盡管受到了猛烈的攻擊,戰艦依然在進入空間之後開始按照程序進行減速,在第一艘戰艦受到攻擊之後,後續戰艦也每隔兩秒鍾就彈出一艘,隻是方位每次都會有一些誤差,以免造成相撞的情況。
第一艘伊戈爾戰艦在通過星河通道的出口時,已經按照轉換要求大幅降低了護罩的強度,完成空間轉換之後相繼又受到了無數威力驚人的正反物質炸彈攻擊,還沒等到戰艦上的伊戈爾人反應過來,戰艦就已經受到了重創,等戰艦按照預定的程序開始減速之後,又進入了內層防禦係統的火力攻擊區,附近的十幾萬台大型空間武器在龍星的指揮下,對準它打了一個齊射,提前量把握的天衣無縫,等到戰艦進入攻擊焦點時,先後開始攻擊的攻擊波也同時集中到了戰艦身上,僅此一擊,這艘伊戈爾戰艦就已經徹底完蛋了。
其他伊戈爾戰艦根本就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為了擺脫星係級黑洞那可怕的引力陷阱,他們在開始轉換之前,就已經在星河通道內部,把飛船的速度提升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這種速度在正空間會極大的限製他們的思維,再加上後麵還有其他的戰艦即將飛出,即使是想減速也無法做到,仍然一艘接一艘的從星河通道中繼續衝出來,其下場比第一艘戰艦也好不到那裏去,先是在大型機雷的密集攻擊中進入銀河空間,還沒有等他們完成戰艦減速,就接著受到了在龍星指揮下的空間武器攻擊。
雖然因為伊戈爾戰艦不斷的彈出使龍星的攻擊效果在不斷減弱,但隨著恆星物理武器的使用,轉換區附近的幾顆恆星產生了強烈的爆發,開始向空間拋射大量物質,仍然沒有一艘伊戈爾戰艦能突破龍星掌握的這一道死亡封鎖線。
天狼和摩亞率領的終極人艦隊在抵達了第二層防線後不久,來自銀心的劇烈射線爆發就傳了過來,同時傳送過來的還有經過智腦處理過的戰線實景,看著不住爆炸的伊戈爾戰艦,每艘人類戰艦中都是歡聲雷動,戰士們對伊戈爾人的恐懼心理也降低了很多,事實證明了伊戈爾科技雖然比人類先進很多,但在經過了精心準備之後,加上有利的環境和戰術,也並不是不可以戰勝的,士氣大振的艦隊立刻分成二十一支艦隊,準備隨時阻截漏網之魚。
坎普人直到在損失了二十七艘伊戈爾戰艦之後才做出了有效的反應,伊戈爾戰艦的彈射速度逐漸慢了下來,看來坎普人已經對殘餘的伊戈爾戰艦下達了暫停轉換的命令,如果不是伊戈爾戰艦已經在通道內加速到了高次光速,那在前幾艘戰艦受到損失之後就已經可以停止轉換了,在明白已經受到了有預謀的攻擊之後,坎普人才極力約束伊戈爾人的行動,將可以完成減速的戰艦留在通道內部,隻有那些已經開要到達通道出口的戰艦,才不得不放入正空間去。
伊戈爾戰艦此時也已經反應了過來,雖然來不及完全把戰艦的速度降下來,但也已經降低了不少,隻能達到光速的一半左右,護罩的強度也大幅增加了,衝出了通道之後,劃出了比前麵戰艦大得多的弧形軌跡,盡管伊戈爾戰艦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機雷攻擊,但戰艦的損失率反而在不斷的下降。
雖然這些伊戈爾戰艦的命運比他們前麵的同伴運氣好了一些,但他們仍然不大好受,速度的降低也讓他們在雷區和攻擊區停留的時間大幅延長了,每艘戰艦都是跌跌撞撞的拖著一道不斷爆炸的光雨衝入了攻擊區,少數沒有被龍星摧毀的戰艦剛剛逃離第一層防線,但隨即就遭到了蜂擁而來的終極戰艦的圍攻,其壽命最終也隻不過是比前麵的同伴延長了一個多小時而已。
隨著大量裝滿的物質的老舊飛船進入了黑洞力場之後,原本處在平靜狀態的銀心黑洞明顯活躍了起來,黑洞吸積盤發出的輻射暴和密集的機雷爆炸,讓原本就已經十分混亂的銀心區域變得更加狂暴,空前強大的輻射爆發,逐漸讓龍星用來指揮內層武器的幾十套多重指揮係統逐漸失效,越來越多的武器係統脫離了龍星的控製,恆星物理武器的使用更是加劇了這種趨勢,這種情況也是無法避免的,人類目前的科技隻能讓這些儀器堅持這麽長時間。
這種幹擾對雙方來說是對等的,在龍星失去了對空間係統的控製能力之後,他在戰役開始前調集的空間機雷也已經開始抵達了戰區,指揮權也在龍星和後方的聯係被切斷之後,轉移到了第二層防線的天狼手裏,繼續維持著激光武器和空間機雷對敵艦的攻擊,坎普飛船和伊戈爾戰艦上麵的探測儀器雖然比人類先進很多,但也一定會受到嚴重影響,至少可以讓他們對攻擊區域之外的情況了解不多。
聯係中斷之後,龍星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一半,餘下的事情就隻剩下坎普飛船了,由於輻射爆發過於強烈,龍星也已經將除了感應能力之外的所有感官關閉,拋棄了已經受到嚴重損壞的指揮飛船,轉移到了正對著坎普飛船的方位上,然後創造了一個空間泡藏了進去,等候著坎普飛船的行動。
因為黑洞的巨大引力,在銀心這種特殊的空間區域,超空間早已消失,連空間壁極厚的反空間在黑洞這個引力旋渦中,也被扯成了螺旋形的帶狀空間,體積龐大的戰艦根本就無法進行利用,但龍星在拋棄飛船後就可以輕鬆做到了,這樣即可以避免銀心那狂暴的輻射爆發,又便於調整角度,等坎普飛船出動之後,他就可以直接利用坎普飛船剛剛出動,速度還比較慢的這個寶貴時機,通過空間轉換進入坎普飛船內部,隻要一進入飛船,坎普人的技術優勢就基本喪失了,一對一的較量龍星可不害怕他們。
由於坎普人在入侵行動中從來不親自動手,隻是負責為屬下的艦隊打開星河通道,所以他們總是第一個出現,最後一個離開,星河通道的出口就在中空的坎普戰艦內部,不過遇到這種意外的情況也是大出他們的預料,根本就來不及把所有伊戈爾戰艦釋放出來,加上龍星開始時利用老式飛船對黑洞施加的影響,使星河通道附近的黑洞力場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很快就會達到生命之母所推測的星河通道穩定極限,這就迫使坎普飛船不得不按人類的計劃提前關閉星河通道,將一部分伊戈爾戰艦留在通道內部,這就大大減輕了人類聯軍可能承受的壓力。
對於這樣的情況,銀河同盟的科學家們早已經考慮到了,所以又在距離黑洞事件臨界點二十光時之外,又設置了三層不同的監測網,最內層的監測係統隻是為了監視黑洞力場的變化,當星河通道開啟之後,這層監測網的使命也就已經完成了,不過外層的監測係統雖然沒有損壞,但人類設計的這些儀器依然無法在這種情況下,對黑洞和星河通道附近的區域進行監測,盡管人類得到了生命之母送來的科技資料,但對於設計這樣的係統,技術還是不成熟。
“星河通道的位置,第三十四區,六十二點四度。”龍星通過多重指揮係統,向後方艦隊發出了最重要的一個數據,然後通過高頻伽馬射線,向正麵雷區和自動飛船輸出了進攻數據和坐標。
由於此次特殊的戰鬥把戰場選在了環境極為惡劣的銀心,銀心那極為強烈的射線和磁場,會對機雷上的精密儀器造成極大損害,所以人類科學家把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設計成了早已不在使用的老式觸發引爆裝置,這樣即避免了輻射爆和強磁場的影響,又可以利用密集攻擊來收到預期中的戰果。每枚機雷在防護嚴密的微型智能係統中儲存了上千種攻擊模式,一旦接收到攻擊指令和坐標,相關攻擊模式就已經固定了下來,不再受到任何幹擾的對目標進行密集型的飽和攻擊,隻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攻擊的效果。
在第一批的機雷接近星河通道開啟的位置時,數千艘老式飛船也已經分六條不同的路線,以螺旋型的方式接近了黑洞力場,對原本就已經很不穩定的力場施加臨時幹預,使得不住波動的黑洞力場變得更加混亂起來。
剛剛開啟星河通道的坎普人,根本就沒有想到會在這種關鍵時刻受到攻擊,由於星河通道的封閉特性,使得即使是象他們和生命之母這種超級文明種族,也無法在進入空間之前察覺外部的情況,雖然在通道剛一打開就已經受到了猛烈攻擊,但他們仍然沒有反應過來,星河通道剛剛開啟幾秒鍾後,一艘彎月型伊戈爾戰艦,就已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衝了出來,迎著密集的機雷群,拖著密集的光雨衝入了攻擊區內。
伊戈爾戰艦的反應和生命之母所提供的資料一樣,在以高次光速飛行的狀態中,顯得反應異常遲鈍,盡管受到了猛烈的攻擊,戰艦依然在進入空間之後開始按照程序進行減速,在第一艘戰艦受到攻擊之後,後續戰艦也每隔兩秒鍾就彈出一艘,隻是方位每次都會有一些誤差,以免造成相撞的情況。
第一艘伊戈爾戰艦在通過星河通道的出口時,已經按照轉換要求大幅降低了護罩的強度,完成空間轉換之後相繼又受到了無數威力驚人的正反物質炸彈攻擊,還沒等到戰艦上的伊戈爾人反應過來,戰艦就已經受到了重創,等戰艦按照預定的程序開始減速之後,又進入了內層防禦係統的火力攻擊區,附近的十幾萬台大型空間武器在龍星的指揮下,對準它打了一個齊射,提前量把握的天衣無縫,等到戰艦進入攻擊焦點時,先後開始攻擊的攻擊波也同時集中到了戰艦身上,僅此一擊,這艘伊戈爾戰艦就已經徹底完蛋了。
其他伊戈爾戰艦根本就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為了擺脫星係級黑洞那可怕的引力陷阱,他們在開始轉換之前,就已經在星河通道內部,把飛船的速度提升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這種速度在正空間會極大的限製他們的思維,再加上後麵還有其他的戰艦即將飛出,即使是想減速也無法做到,仍然一艘接一艘的從星河通道中繼續衝出來,其下場比第一艘戰艦也好不到那裏去,先是在大型機雷的密集攻擊中進入銀河空間,還沒有等他們完成戰艦減速,就接著受到了在龍星指揮下的空間武器攻擊。
雖然因為伊戈爾戰艦不斷的彈出使龍星的攻擊效果在不斷減弱,但隨著恆星物理武器的使用,轉換區附近的幾顆恆星產生了強烈的爆發,開始向空間拋射大量物質,仍然沒有一艘伊戈爾戰艦能突破龍星掌握的這一道死亡封鎖線。
天狼和摩亞率領的終極人艦隊在抵達了第二層防線後不久,來自銀心的劇烈射線爆發就傳了過來,同時傳送過來的還有經過智腦處理過的戰線實景,看著不住爆炸的伊戈爾戰艦,每艘人類戰艦中都是歡聲雷動,戰士們對伊戈爾人的恐懼心理也降低了很多,事實證明了伊戈爾科技雖然比人類先進很多,但在經過了精心準備之後,加上有利的環境和戰術,也並不是不可以戰勝的,士氣大振的艦隊立刻分成二十一支艦隊,準備隨時阻截漏網之魚。
坎普人直到在損失了二十七艘伊戈爾戰艦之後才做出了有效的反應,伊戈爾戰艦的彈射速度逐漸慢了下來,看來坎普人已經對殘餘的伊戈爾戰艦下達了暫停轉換的命令,如果不是伊戈爾戰艦已經在通道內加速到了高次光速,那在前幾艘戰艦受到損失之後就已經可以停止轉換了,在明白已經受到了有預謀的攻擊之後,坎普人才極力約束伊戈爾人的行動,將可以完成減速的戰艦留在通道內部,隻有那些已經開要到達通道出口的戰艦,才不得不放入正空間去。
伊戈爾戰艦此時也已經反應了過來,雖然來不及完全把戰艦的速度降下來,但也已經降低了不少,隻能達到光速的一半左右,護罩的強度也大幅增加了,衝出了通道之後,劃出了比前麵戰艦大得多的弧形軌跡,盡管伊戈爾戰艦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機雷攻擊,但戰艦的損失率反而在不斷的下降。
雖然這些伊戈爾戰艦的命運比他們前麵的同伴運氣好了一些,但他們仍然不大好受,速度的降低也讓他們在雷區和攻擊區停留的時間大幅延長了,每艘戰艦都是跌跌撞撞的拖著一道不斷爆炸的光雨衝入了攻擊區,少數沒有被龍星摧毀的戰艦剛剛逃離第一層防線,但隨即就遭到了蜂擁而來的終極戰艦的圍攻,其壽命最終也隻不過是比前麵的同伴延長了一個多小時而已。
隨著大量裝滿的物質的老舊飛船進入了黑洞力場之後,原本處在平靜狀態的銀心黑洞明顯活躍了起來,黑洞吸積盤發出的輻射暴和密集的機雷爆炸,讓原本就已經十分混亂的銀心區域變得更加狂暴,空前強大的輻射爆發,逐漸讓龍星用來指揮內層武器的幾十套多重指揮係統逐漸失效,越來越多的武器係統脫離了龍星的控製,恆星物理武器的使用更是加劇了這種趨勢,這種情況也是無法避免的,人類目前的科技隻能讓這些儀器堅持這麽長時間。
這種幹擾對雙方來說是對等的,在龍星失去了對空間係統的控製能力之後,他在戰役開始前調集的空間機雷也已經開始抵達了戰區,指揮權也在龍星和後方的聯係被切斷之後,轉移到了第二層防線的天狼手裏,繼續維持著激光武器和空間機雷對敵艦的攻擊,坎普飛船和伊戈爾戰艦上麵的探測儀器雖然比人類先進很多,但也一定會受到嚴重影響,至少可以讓他們對攻擊區域之外的情況了解不多。
聯係中斷之後,龍星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一半,餘下的事情就隻剩下坎普飛船了,由於輻射爆發過於強烈,龍星也已經將除了感應能力之外的所有感官關閉,拋棄了已經受到嚴重損壞的指揮飛船,轉移到了正對著坎普飛船的方位上,然後創造了一個空間泡藏了進去,等候著坎普飛船的行動。
因為黑洞的巨大引力,在銀心這種特殊的空間區域,超空間早已消失,連空間壁極厚的反空間在黑洞這個引力旋渦中,也被扯成了螺旋形的帶狀空間,體積龐大的戰艦根本就無法進行利用,但龍星在拋棄飛船後就可以輕鬆做到了,這樣即可以避免銀心那狂暴的輻射爆發,又便於調整角度,等坎普飛船出動之後,他就可以直接利用坎普飛船剛剛出動,速度還比較慢的這個寶貴時機,通過空間轉換進入坎普飛船內部,隻要一進入飛船,坎普人的技術優勢就基本喪失了,一對一的較量龍星可不害怕他們。
由於坎普人在入侵行動中從來不親自動手,隻是負責為屬下的艦隊打開星河通道,所以他們總是第一個出現,最後一個離開,星河通道的出口就在中空的坎普戰艦內部,不過遇到這種意外的情況也是大出他們的預料,根本就來不及把所有伊戈爾戰艦釋放出來,加上龍星開始時利用老式飛船對黑洞施加的影響,使星河通道附近的黑洞力場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很快就會達到生命之母所推測的星河通道穩定極限,這就迫使坎普飛船不得不按人類的計劃提前關閉星河通道,將一部分伊戈爾戰艦留在通道內部,這就大大減輕了人類聯軍可能承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