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十一節蓋世威名(三)


    “愣著做什麽!戰啊――戰啊!”步驚仙連斬數人,又踢倒幾排,戰意昂揚的唿喝怒喊。隻嫌這些魏軍傻愣發呆站的太稀疏,浪費了他的驚人力量,殺的太慢。


    不想這喝喊卻引得遠處激戰的眾高手注意,一時間淩落、七月在內,全都吃驚住手,全拿眼看著幾乎伸展過來的百丈大地裂縫……


    同一時間,低山關外,魏軍大軍依舊列陣待命,許多都擔憂裏頭的戰況。


    突然間聽到步驚仙的喝喊,人人都不知道情況如何。


    鄭凜然以為北君已成強弩之末,故而垂死掙紮的失控喝喊。等了片刻,在高處觀戰的魏兵迴來傳令,一路高喊著迴報低山關內的情況。


    “仙人信侯空中獨戰魏國魏武全在內的**高手不落敗像……武尊獨戰魏國千餘高手圍攻依舊殺人無數……北君踏地四步,步步裂地百丈魏軍失魂喪膽呆若木雞……”


    鄭軍將士聽聞紛紛高聲呐喊助威,一時間聲響直震蒼穹。


    鄭凜然在營中聽聞消息後暗覺難以置信,無論如何不過三個人,魏國高手也非浪得虛名,又有許多名震天下的厲害陣法。至今拿不下七月和淩落她並不意外,以他們二人修為必定能夠支撐些時候,但北君缺陷明顯,內力不濟、敵眾我寡之下理當支撐不得多久。


    如今還沒有戰死倒也罷了,竟然還能一步震裂大地百丈?她是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


    別說是北君,鄭凜然相信即使是秋葉、甚至她師尊鄭飛仙也沒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功力!


    ‘曾聽信侯言道那北君深藏不露,莫非果真如此厲害……’鄭凜然想起步驚仙出戰前與她當眾立下的賭約,隱隱擔心最後會輸。冬雪長老看出她心思,忙附耳低聲勸慰道“宗主何必多慮,任北君如何神勇,久戰而休養不足勢必失血過多,絕不可能撐得過三日。”


    “本宗自然知道。”鄭凜然心中稍定,知道冬雪武功雖然不及秋葉,但見識並不在任何人之下。


    低山關的激戰牽動關城外大軍的心,雖然鄭都並不知道低山關的狀況,更想不到此刻正進行著一場罕見的激戰,但鄭都裏卻有人時刻惦記著低山關的情況,更惦記信侯淩落的狀況。


    越將軍府邸的越緋就是這樣一個人。


    當初神武擂台上越緋表現出眾,贏得天下許多武修者仰慕,鄭王也因此賜婚太子與越緋。北靈山山頂弟子幾乎都知道越緋傾心於大師兄淩落,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當初鄭王賜婚時越緋曾經遲疑,但她深知王命不可違的道理,也無法因為單方麵的情感而枉顧親族幾百人的身家性命。


    當時她曾以目光求助淩落,企盼他假如對她的情意哪怕有一絲感動,就能站出來為她說話,以便讓鄭王收迴成命。但得到的是失望迴答,越緋深知大師兄心係公主,並無法因此責怨什麽,當時絕望之下奉了王命,答應嫁給太子。


    那之後她就再不能參與軍事,堂堂鄭國太子的未婚妻不可能與敵人廝殺,越府也不允許她再做過去那些事情。


    淩落領兵伐魏後她的情緒漸漸變的焦躁,總擔憂對魏國的戰事,擔憂淩落的安危。更讓她難以接受的則是變成籠中鳥的事實。越緋自幼好武,當年百般哀求好不容易才被送上北靈山學藝,苦苦修煉一身本身雖沒有當第二個鄭飛仙的野心,但也絕對不願埋沒在深宮大殿裏,更無法舍棄苦練的本事不用而去學習如何當一個嬌弱的女人。


    這些種種的複雜情緒讓她越來越不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這日突然得知太子說服鄭王答應立即派遣使者去低山關宣讀停戰旨意,她就再無法耐著性子呆在家裏了。


    越緋知道鄭王雖然答應停戰,但心中仍舊期望淩落能夠率軍一舉滅魏,故而遲遲沒有派遣使者宣旨。如今太子不知如何說服鄭王,前線的淩落得知情況時宣旨的使臣恐怕已經出發了幾日。


    越緋深知此役關係重大,假如淩落能夠滅魏,聲望勢必如日中天,再沒有人會說他全憑公主的緣故才得以被器重。低山關守軍隻有三十萬,而鄭國與神魂軍的聯軍數量超過一百八十萬,朝中文臣不懂軍事,也不理會軍事。不能拿下低山關,必定會成為日後被人攻擊的把柄,說信侯不過如此,一百五十萬大軍還攻不下三十萬人防守的關城。


    自從神武擂後太子頻頻登門越將軍府,但越緋不懂強作笑顏,待太子頗顯冷淡。後來太子又不知從誰那裏聽說越緋一直傾心於淩落的事情,當初淩落曾因為鄭凜然得罪的兩位王子又在旁挑撥。


    竟然氣的太子因妒生恨,得知前線戰事後,一反常態的積極與魏國使臣來往,承諾設法勸說鄭王。太子有意從中作梗,更有意借機打擊淩落,怕人泄漏風聲,又請飛仙宗的高手相助看守都城城門,防止有人通傳消息。


    不巧太子府的一位女奴原本出身越將軍府,後來被送入宮中,但始終感恩越將軍的教養之恩。越緋離開北靈山返迴鄭都後又還惦記年幼時的主仆情意,尋她說話。那女奴因此視越緋為親人,知道越緋並不願下嫁太子,就把這些有心偷聽得到的消息告訴了越緋。


    天籟公主不在鄭都,左庶長去了北關防備黑狼軍和周國。


    越緋知道她如果繼續留在家裏,再沒有人能夠突破太子的阻礙,把消息及時送到低山關。


    當夜乘黑施展憑虛禦風飛出越將軍府,又一路橫空飛過鄭都城牆,流星般飄飛出城。遭到飛仙宗高手攔阻時,那些人知道她身份非比尋常,動手不能,輕易又拿不住越緋,隻有眼睜睜看她飛遠,急急忙趕去迴稟太子。


    話說鄭太子知道時,兩位王子也在一旁。他們見太子臉色鐵青,氣的手足發抖,偏偏又要強忍著不肯發作,其中一位王子便起身道“天籟實在錯信了那淩落!他仗著左庶長撐腰不但暗中與飛仙宗宗主鄭凜然關係苟且,更迷惑太子妃。年紀輕輕,毫無經驗竟然借左庶長之勢統帥百萬大軍,初時憑借運氣得了些戰功,如今率百萬大眾竟然攻不下區區一座隻有三十萬殘兵敗將防守的低山關!足顯其人不過是個武夫,根本沒有統兵之能!”


    另一位見太子沒有喝阻,緊隨著也起身走近過去道“信侯唯恐戰事暴露其無能之實被父王治罪,故意拖延時間勸父王推遲宣旨使臣的出發日期。信侯為一己之私枉顧鄭國黎民百姓死活,豈能不知百萬大軍每日要消耗多少錢糧?父王因為左庶長的緣故輕信信侯,太子如果仍然心存仁慈、不予這種因私忘公的無能之徒懲處,我們鄭國就要毀在信侯手上了!”


    他們說罷見太子氣的更厲害,以為成功時,突又見太子重重歎氣,不由迷惑關問。


    “太子?”


    隻見太子起身在房中來迴踱步,半響,駐足望著兩個手足兄弟道“父王近日頻頻頭痛,實在不宜拿信侯的事情煩擾。再者父王也絕對不會懲辦信侯,勿說不過是作戰不利,哪怕罪責再加幾等,父王也不會答應懲辦信侯!”


    太子說罷又自顧歎氣,隻覺得貴為太子竟然還要受一個信侯的屈辱,實屬滑稽、荒唐之事。


    就在他們三兄弟一籌莫展的時候,太子殿的下人匆匆忙奔來,入屋撲倒地上就拜,悲聲哭喊著道“大王駕崩了――”


    鄭都一片哀號之聲中,鄭太子繼承了王位。


    鄭王死於睡夢中,鄭舉國哀悼。所幸鄭王生前早留有遺命,太子順利繼位,王兄弟中根本無人能夠與之相爭。左庶長收到飛鷹傳訊時馬不停蹄的趕返鄭都,遵照鄭王生前遺詔安排一應後事。


    鄭王猝死,讓鄭國上下措手不及。太子本來還怕局勢動蕩,不料左庶長趕返的及時,有他全力相助,直到繼任大典結束都沒有波瀾。


    就在太子登基之後,鄭國文武都以為左庶長將受嘉獎的時候,新王的兩位兄弟為首,七、八名官員跟隨,一齊上奏指稱信侯淩落統兵不利,率領大軍久不能破城空耗錢糧。還有人指控淩落率兵攻不下低山關是假,借故貪汙軍隊錢糧,收受魏國賄賂故意怠戰是真。


    朝堂上文武官員意外之餘又都明白到新王有意打壓淩家在朝中的勢力,想到新王未曾封賞左庶長就以國防為重的理由讓左庶長急速返迴北關城的事情,更意識到新王對此事的決心。不屬於左庶長一派的文武忙見風使舵的附和指責信侯淩落,一些中立官員則保持沉默。


    對於那些左庶長黨派的文武官員激烈的反駁爭辯聲音,鄭王全都記在心裏,看在眼裏。


    鄭都的一係列變故發生的急促,匆匆出城飛走魏國低山關的越緋毫不知情。她隻想盡可能趕在使臣之前通知淩落,讓他能有足夠的時間應對變化。因此一路不惜耗費大量內力施展憑虛禦風,沿途飛走,如此抵達魏國時,也用了三天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帝魅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帝魅晨並收藏驚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