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牛棚村的變化
牛棚村如今可大不一樣了,這會兒雖然才十二月底,但整個主路邊上卻修葺了整整齊齊的籬笆樁,木頭板刻成的路引也是隨處可見。
路引上有的寫著草莓園,有的寫著橘子園,有的寫著垂釣台,隻是這會兒放眼望去,一片白雪覆地,叫人看不到這所謂的“草莓園、橘子園”等到底在哪裏,但因為格局太美,卻讓人分外好奇春天之後的模樣。
如今的莫家在村子裏的地位,是僅次於郭裏正的。甚至連郭裏正如今對莫家眾人都十分客氣,因為莫家前不久剛跟村子裏的所有住戶做了通知,有一個新的進項機會,可以提供給所有村子裏的住戶。這便是莫蘭之前提過的,讓莊戶提供一部分地皮,打造各種采摘體驗園,以及時蔬園,所有牛棚村村民可免費認領種子,種出作物之後,由水月山莊按照市場最高價統一采購,簡直就是無本的買賣!
而對於郭裏正來說,自己管轄的村子裏,若是大家夥兒進項多了,日子好了,一來他收稅的時候也便利,二來也顯的他管理有方,原本仕途也就是做個裏正了,這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再進一步呢,因此可不就對莫家眾人越發客氣了麽~
整個牛棚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到福美這邊報名了,各家都按照各自願意出的耕地畝數做了登記,等開春的時候,再由福美分發種子,至於誰家種什麽,自然都是有福美說了算。
但是作物也有貴賤,一些往常跟莫家往來比較少的,這會兒都極其羨慕諸如趙家、馬家、羅大嬸家,總覺得到時候這些跟莫家走得近的到時候會分到那些珍貴的可以賣出高價的作物來。
其實村民是完全想多了,福美做這個登記,不過是為了對耕地做一個分類,她自從以為莫蘭出事之後,拚了命的學習,與孫掌櫃走的很近,各種找人討教這些稀罕的作物要怎麽種植才好。因此她了解到,不同的作物,是需要不同的生長環境的,比如有的作物喜陰,有的作物好水,她便是打算按照耕地所處的位置,再來合理的安排種子。
一開始,老張家是不屑於求著福美分點種子種的,可耐不住家裏頭好幾張嘴要吃飯,於是活絡的二房秦氏便動起了腦筋。如今莫美玉被他們趕走了,薛氏也迴了老張家,老張家倒是難得太太平平過了一段日子。
因為家裏窮的也沒啥東西可爭搶的,秦氏和薛氏之間的關係,也難得緩和了起來,經常一起進出有商有量的幹活。
這日,秦氏便與薛氏說了,拿家裏的兩畝地出來,認領一點種子,種點稀罕的玩意。兩人一合計,覺得可行,便去找老張氏說項了。
老張氏一聽,將她倆狠狠罵了一頓,畢竟老張氏是個要麵子的人,如今的莫有壽和莫福美雖然都姓莫了。可到底以前她是他們的長輩,是她來給他們做規矩,如今卻是要變成他們老張家去仰仗別人給銀子?那不是笑話嗎?!
但後來,架不住家裏的確是窮,眼瞅著大孫女張福芸臉上如今都是痘印,要說人家,可不得多點嫁妝才好說?兩個孫子轉眼也要大了,再過幾年也要說親,這聘禮又得不少。
於是老張氏便鬆了口,同意秦氏和薛氏去拿家裏的兩畝地到福美那兒登記一下,並且還囑咐了,一定得要那些個金貴的種子才行!
於是秦氏和薛氏便去噔噔噔找到了福美,福美見是老張家的,頗感意外,但見兩位嬸子也算客氣,福美也沒想為難她們,給誰種都是種,她也不是那般小肚雞腸的人。
登記完了後,兩人想起婆婆的囑咐,便一頓問了都有哪些種子,一般都是什麽價錢迴收。福美也沒多想,便一一答了。
其中迴收價錢最高的是荔枝,因為當今聖上最寵愛的妃子華貴妃最喜食荔枝,這貴人喜歡的東西,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的,加上這荔枝不易保存,因此極貴,是論個賣的,一個都要賣到100文。
秦氏和薛氏當即就對視了一眼,要種這荔枝,便對福美說道:“好歹咱也曾經是一家人,福美你便讓我們種這荔枝吧?咱先說好了成不?”
福美知道老張家的耕地都是在背陰處的,並且離水較遠,對於荔枝這種要高溫高濕環境下才能長得好的作物來說,並不是很好的生長環境,便委婉拒絕了,建議她們改種別的。
秦氏還想再說說,沒成想薛氏這個暴脾氣的性子,頓時就忍不住了:“福美你這是什麽意思?故意刁難我們不成?若是不想給我們種便直說!”
福美當時還沒得到莫蘭派信迴來的消息,本就因為沉浸在莫蘭意外喪生的痛苦中心情一直不怎麽好。聽薛氏這般胡攪蠻纏,頓時也沒了好脾氣,冷冷道:“我說了你那地種不了荔枝,若是還想賺這份銀子的,我給什麽你們便種什麽,若是存心來找茬的,大門在左,慢走不送!”
直把薛氏氣的滿臉漲紅,頓時什麽難聽說什麽。最後還是全叔和阿來一起來將她們轟走的。
老張家兩個媳婦被莫家轟走的事情,自然是被不少人看到的,很快大家便知道了為何這兩人會被一向好脾氣的福美轟走,原來是貪心不足蛇吞象!
一些務實的村民便私下說著,這老張家是越過越迴去了,便是村子裏最擅長種果樹的阿公也沒把握將荔枝種活,她們怎的光想著這玩意兒值錢,卻不想著這玩意兒萬一種不活,那兩畝地不就白瞎了麽?這可真是豬油蒙了心啊~
薛氏迴去之後,自然是跟老張氏一頓訴苦,直把福美描述的跟個白眼狼似的,故意為難她們。再加上老張氏也聽了些村裏麵的風言風語,頓時就憋不住了。
好啊,你莫家敢這麽說壞她們老張家的名聲,當她老張氏是吃素的嗎?說閑話這種事情,隻要是村中婦女,那幾乎都是隨口就來,編起故事來都不帶打草稿的!
牛棚村如今可大不一樣了,這會兒雖然才十二月底,但整個主路邊上卻修葺了整整齊齊的籬笆樁,木頭板刻成的路引也是隨處可見。
路引上有的寫著草莓園,有的寫著橘子園,有的寫著垂釣台,隻是這會兒放眼望去,一片白雪覆地,叫人看不到這所謂的“草莓園、橘子園”等到底在哪裏,但因為格局太美,卻讓人分外好奇春天之後的模樣。
如今的莫家在村子裏的地位,是僅次於郭裏正的。甚至連郭裏正如今對莫家眾人都十分客氣,因為莫家前不久剛跟村子裏的所有住戶做了通知,有一個新的進項機會,可以提供給所有村子裏的住戶。這便是莫蘭之前提過的,讓莊戶提供一部分地皮,打造各種采摘體驗園,以及時蔬園,所有牛棚村村民可免費認領種子,種出作物之後,由水月山莊按照市場最高價統一采購,簡直就是無本的買賣!
而對於郭裏正來說,自己管轄的村子裏,若是大家夥兒進項多了,日子好了,一來他收稅的時候也便利,二來也顯的他管理有方,原本仕途也就是做個裏正了,這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再進一步呢,因此可不就對莫家眾人越發客氣了麽~
整個牛棚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到福美這邊報名了,各家都按照各自願意出的耕地畝數做了登記,等開春的時候,再由福美分發種子,至於誰家種什麽,自然都是有福美說了算。
但是作物也有貴賤,一些往常跟莫家往來比較少的,這會兒都極其羨慕諸如趙家、馬家、羅大嬸家,總覺得到時候這些跟莫家走得近的到時候會分到那些珍貴的可以賣出高價的作物來。
其實村民是完全想多了,福美做這個登記,不過是為了對耕地做一個分類,她自從以為莫蘭出事之後,拚了命的學習,與孫掌櫃走的很近,各種找人討教這些稀罕的作物要怎麽種植才好。因此她了解到,不同的作物,是需要不同的生長環境的,比如有的作物喜陰,有的作物好水,她便是打算按照耕地所處的位置,再來合理的安排種子。
一開始,老張家是不屑於求著福美分點種子種的,可耐不住家裏頭好幾張嘴要吃飯,於是活絡的二房秦氏便動起了腦筋。如今莫美玉被他們趕走了,薛氏也迴了老張家,老張家倒是難得太太平平過了一段日子。
因為家裏窮的也沒啥東西可爭搶的,秦氏和薛氏之間的關係,也難得緩和了起來,經常一起進出有商有量的幹活。
這日,秦氏便與薛氏說了,拿家裏的兩畝地出來,認領一點種子,種點稀罕的玩意。兩人一合計,覺得可行,便去找老張氏說項了。
老張氏一聽,將她倆狠狠罵了一頓,畢竟老張氏是個要麵子的人,如今的莫有壽和莫福美雖然都姓莫了。可到底以前她是他們的長輩,是她來給他們做規矩,如今卻是要變成他們老張家去仰仗別人給銀子?那不是笑話嗎?!
但後來,架不住家裏的確是窮,眼瞅著大孫女張福芸臉上如今都是痘印,要說人家,可不得多點嫁妝才好說?兩個孫子轉眼也要大了,再過幾年也要說親,這聘禮又得不少。
於是老張氏便鬆了口,同意秦氏和薛氏去拿家裏的兩畝地到福美那兒登記一下,並且還囑咐了,一定得要那些個金貴的種子才行!
於是秦氏和薛氏便去噔噔噔找到了福美,福美見是老張家的,頗感意外,但見兩位嬸子也算客氣,福美也沒想為難她們,給誰種都是種,她也不是那般小肚雞腸的人。
登記完了後,兩人想起婆婆的囑咐,便一頓問了都有哪些種子,一般都是什麽價錢迴收。福美也沒多想,便一一答了。
其中迴收價錢最高的是荔枝,因為當今聖上最寵愛的妃子華貴妃最喜食荔枝,這貴人喜歡的東西,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的,加上這荔枝不易保存,因此極貴,是論個賣的,一個都要賣到100文。
秦氏和薛氏當即就對視了一眼,要種這荔枝,便對福美說道:“好歹咱也曾經是一家人,福美你便讓我們種這荔枝吧?咱先說好了成不?”
福美知道老張家的耕地都是在背陰處的,並且離水較遠,對於荔枝這種要高溫高濕環境下才能長得好的作物來說,並不是很好的生長環境,便委婉拒絕了,建議她們改種別的。
秦氏還想再說說,沒成想薛氏這個暴脾氣的性子,頓時就忍不住了:“福美你這是什麽意思?故意刁難我們不成?若是不想給我們種便直說!”
福美當時還沒得到莫蘭派信迴來的消息,本就因為沉浸在莫蘭意外喪生的痛苦中心情一直不怎麽好。聽薛氏這般胡攪蠻纏,頓時也沒了好脾氣,冷冷道:“我說了你那地種不了荔枝,若是還想賺這份銀子的,我給什麽你們便種什麽,若是存心來找茬的,大門在左,慢走不送!”
直把薛氏氣的滿臉漲紅,頓時什麽難聽說什麽。最後還是全叔和阿來一起來將她們轟走的。
老張家兩個媳婦被莫家轟走的事情,自然是被不少人看到的,很快大家便知道了為何這兩人會被一向好脾氣的福美轟走,原來是貪心不足蛇吞象!
一些務實的村民便私下說著,這老張家是越過越迴去了,便是村子裏最擅長種果樹的阿公也沒把握將荔枝種活,她們怎的光想著這玩意兒值錢,卻不想著這玩意兒萬一種不活,那兩畝地不就白瞎了麽?這可真是豬油蒙了心啊~
薛氏迴去之後,自然是跟老張氏一頓訴苦,直把福美描述的跟個白眼狼似的,故意為難她們。再加上老張氏也聽了些村裏麵的風言風語,頓時就憋不住了。
好啊,你莫家敢這麽說壞她們老張家的名聲,當她老張氏是吃素的嗎?說閑話這種事情,隻要是村中婦女,那幾乎都是隨口就來,編起故事來都不帶打草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