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兜售蘑菇
如此三天,將樹林裏的蘑菇摘了一輪,一共屯了一百多斤才作罷。
福美看著這些軟萌的蘑菇,有些憂心道:“這野生蘑菇都被我們摘完了,是不是隻能賣這麽一次啊?”
“不會的,這蘑菇長得可快了,你看邊上這些小的,也許一個晚上就長大了。而且一樁一樁的可以摘到10月份呢~”莫蘭這麽一解釋,福美才放下心來,不然她還真的不舍得賣。
第四天,莫蘭打算跟張大叔上陳家鎮上的酒樓,去把這些蘑菇賣了。於是福生福美留守在家裏,照顧食肆的生意,莫蘭跟張大叔去陳家鎮趕集。
南召國以淮河為界,淮河以南為淮南,淮河以北為淮北。而淮北眾多城市中,最富裕的就是衛城,作為衛城邊界的第一個鎮,陳家鎮人來人往商隊不斷,十分繁華熱鬧。
不說別的,就說這陳家鎮的城門口,官道兩旁就錯落著數十米的小商販。有賣野味的,有賣織布的,有賣醬菜的,總之林林總總叫人眼花繚亂。
莫蘭一開始還有些不理解,為什麽這些小商販都到陳家鎮了,卻不進去擺攤,反而在這官道上擺攤,後來才知道,原來往來陳家鎮的人非常多,大部分都是來趕集或互市的,但是陳家鎮本也不大,不可能放所有人進去,因此一般每天都限流,並且進鎮的人要支付5文每人的過路費,很多附近村莊上的農民為了省這5文錢,就在鎮門口的官道兩側擺攤。
但是莫蘭他們要找鎮上的酒店推銷蘑菇,自然隻能付了這10文錢。
進了鎮上後,莫蘭發現跟電視裏演的古鎮差不多,一般最多三層小樓,商販林立,古色古香的建築竟然十分精美,而這裏的人們著裝類似漢朝,對於女子的管束也不算嚴格,從大街小巷時不時就能看到三五女子聚在胭脂水粉攤前就不難知曉。
要知道中國古代曆史中,不乏有些朝代對女子的管束十分嚴格,絕對不能拋頭露麵的。
可莫蘭並沒太多時間閑逛,直接跟著張大叔前往酒樓,本著就近原則,先去的水月樓。進去之前,莫蘭囑咐張大叔,一會兒若是到了討價還價的時候,千萬別說話,讓她來說。張大叔點點頭應了,然後進了水月樓找店小二表明來意,店小二聽說莫蘭和張大叔兩人是來推銷山貨的,立馬將掌櫃的請了出來,沒有絲毫的刁難。想來是這些酒樓也經常遇到附近農戶進來售賣山貨,因此都習以為常了。
水月樓的掌櫃姓孫,長得十分精瘦,豆丁大的眼睛裏閃著精明的光。他見到莫蘭和張大叔,下意識就忽略了莫蘭,朝著張大叔道:“這位老哥可是有山貨出售?”
“對對對,沒有毒的蘑菇。”張大叔性格老實,也不怎麽會推銷東西,隻是如實迴答。
孫掌櫃聞言,抬眼看了看張大叔和莫蘭背上筐子裏的蘑菇,曬了兩三天而已,水分剛脫了一半,半幹的狀態,還算新鮮。
孫掌櫃轉了轉眼珠子,懷疑道:“這蘑菇雖然是好東西,但是以前可是毒死過人的,你怎麽能保證你這筐裏的蘑菇都沒毒?”
張大叔被問住了,看向莫蘭,莫蘭這才上前一步,隨意從筐裏拿出一把道:“掌櫃的,我們是住鎮外牛棚村的莊家戶,因為家裏窮,所以不得不去山裏摘點野菜來果腹,也一直常吃這蘑菇,時間久了自然就知道哪種有毒哪種無毒,今年林子裏蘑菇長了很多,我們摘了許多,自己吃不完,聽鄰村的人說,城裏人似乎特別喜歡吃鮮美的蘑菇,這才想著到鎮上來問問看酒樓收不收。至於是否有毒,您隨便抓幾個炒一盤菜,我吃給您看。”
孫掌櫃倒是沒想到眼前這個看起來十分文靜的小姑娘挺能說會道的,他將信將疑的打量了下莫蘭,十四五歲的模樣,衣著的確就是普通莊家戶的裝扮,那雙眼睛長得極美,好像會說話一般,倒不像是尋常人家該有的。他頓了頓,到底是被這一直有價有市卻苦於無人懂得辨別有毒無毒的蘑菇給吸引住了,於是點點頭道:“行,我隨便抓一捧蘑菇給後廚炒一個!你吃了沒事,我就信你。”
很快,後廚就炒好了一盤端了出來,蘑菇有一種獨特的清香,看著普通無奇,卻味道鮮美,加上這大廚的手藝的確堪稱一流,莫蘭二話沒說,就拿了兩雙筷子,跟張大叔一人一雙大快朵頤了起來。
早上出門起的早,這會兒剛好餓了,有免費的大廚給他們炒菜吃,他們還不趕緊吃?
他倆吃的滿臉滿足,孫掌櫃和店小二卻隻能瞪著眼睛邊看邊吞口水。
很快,一盤炒蘑菇就見了底,莫蘭放下筷子,笑著對孫掌櫃道:“掌櫃您看,我們一點事都沒有。”
孫掌櫃暗自腹誹:何止沒事,好像吃完之後臉色都變好了呢!
這下,他也算是放了心,但是礙於生意人,為了砍價便故作為難的開口道:“那行吧,也可能你們運氣好,不過既然你們來都來了,試吃也試吃了,總不好叫你們空手迴去。這些蘑菇,我就收下了,不知道你們這蘑菇打算怎麽賣?”
張大叔搓著手又看向莫蘭,孫掌櫃頓時狐疑的莫蘭,沒想到做主的竟然是這個小姑娘。
“掌櫃的,這蘑菇我們可以保證隻賣給你們一家,並且可以從每年4月份開始到每年10月份,每10天給你們送一次,每次送不少於50斤鮮蘑。10月到第二年4月份之前,每個月送一次曬幹的蘑菇,每次送不少於20斤。您看如果是這樣的條件,您願意多少錢來收購?”
“你能有這麽多蘑菇?”孫掌櫃十分吃驚的問道。
“是的,因為我發現原來蘑菇也是可以養殖的,所以以後可以保證蘑菇的數量和品質,絕對不會有毒。”
可以養殖?孫掌櫃瞪大了自己的豆丁眼,顯然沒想到這麽有銷路的山貨還能種。
如此三天,將樹林裏的蘑菇摘了一輪,一共屯了一百多斤才作罷。
福美看著這些軟萌的蘑菇,有些憂心道:“這野生蘑菇都被我們摘完了,是不是隻能賣這麽一次啊?”
“不會的,這蘑菇長得可快了,你看邊上這些小的,也許一個晚上就長大了。而且一樁一樁的可以摘到10月份呢~”莫蘭這麽一解釋,福美才放下心來,不然她還真的不舍得賣。
第四天,莫蘭打算跟張大叔上陳家鎮上的酒樓,去把這些蘑菇賣了。於是福生福美留守在家裏,照顧食肆的生意,莫蘭跟張大叔去陳家鎮趕集。
南召國以淮河為界,淮河以南為淮南,淮河以北為淮北。而淮北眾多城市中,最富裕的就是衛城,作為衛城邊界的第一個鎮,陳家鎮人來人往商隊不斷,十分繁華熱鬧。
不說別的,就說這陳家鎮的城門口,官道兩旁就錯落著數十米的小商販。有賣野味的,有賣織布的,有賣醬菜的,總之林林總總叫人眼花繚亂。
莫蘭一開始還有些不理解,為什麽這些小商販都到陳家鎮了,卻不進去擺攤,反而在這官道上擺攤,後來才知道,原來往來陳家鎮的人非常多,大部分都是來趕集或互市的,但是陳家鎮本也不大,不可能放所有人進去,因此一般每天都限流,並且進鎮的人要支付5文每人的過路費,很多附近村莊上的農民為了省這5文錢,就在鎮門口的官道兩側擺攤。
但是莫蘭他們要找鎮上的酒店推銷蘑菇,自然隻能付了這10文錢。
進了鎮上後,莫蘭發現跟電視裏演的古鎮差不多,一般最多三層小樓,商販林立,古色古香的建築竟然十分精美,而這裏的人們著裝類似漢朝,對於女子的管束也不算嚴格,從大街小巷時不時就能看到三五女子聚在胭脂水粉攤前就不難知曉。
要知道中國古代曆史中,不乏有些朝代對女子的管束十分嚴格,絕對不能拋頭露麵的。
可莫蘭並沒太多時間閑逛,直接跟著張大叔前往酒樓,本著就近原則,先去的水月樓。進去之前,莫蘭囑咐張大叔,一會兒若是到了討價還價的時候,千萬別說話,讓她來說。張大叔點點頭應了,然後進了水月樓找店小二表明來意,店小二聽說莫蘭和張大叔兩人是來推銷山貨的,立馬將掌櫃的請了出來,沒有絲毫的刁難。想來是這些酒樓也經常遇到附近農戶進來售賣山貨,因此都習以為常了。
水月樓的掌櫃姓孫,長得十分精瘦,豆丁大的眼睛裏閃著精明的光。他見到莫蘭和張大叔,下意識就忽略了莫蘭,朝著張大叔道:“這位老哥可是有山貨出售?”
“對對對,沒有毒的蘑菇。”張大叔性格老實,也不怎麽會推銷東西,隻是如實迴答。
孫掌櫃聞言,抬眼看了看張大叔和莫蘭背上筐子裏的蘑菇,曬了兩三天而已,水分剛脫了一半,半幹的狀態,還算新鮮。
孫掌櫃轉了轉眼珠子,懷疑道:“這蘑菇雖然是好東西,但是以前可是毒死過人的,你怎麽能保證你這筐裏的蘑菇都沒毒?”
張大叔被問住了,看向莫蘭,莫蘭這才上前一步,隨意從筐裏拿出一把道:“掌櫃的,我們是住鎮外牛棚村的莊家戶,因為家裏窮,所以不得不去山裏摘點野菜來果腹,也一直常吃這蘑菇,時間久了自然就知道哪種有毒哪種無毒,今年林子裏蘑菇長了很多,我們摘了許多,自己吃不完,聽鄰村的人說,城裏人似乎特別喜歡吃鮮美的蘑菇,這才想著到鎮上來問問看酒樓收不收。至於是否有毒,您隨便抓幾個炒一盤菜,我吃給您看。”
孫掌櫃倒是沒想到眼前這個看起來十分文靜的小姑娘挺能說會道的,他將信將疑的打量了下莫蘭,十四五歲的模樣,衣著的確就是普通莊家戶的裝扮,那雙眼睛長得極美,好像會說話一般,倒不像是尋常人家該有的。他頓了頓,到底是被這一直有價有市卻苦於無人懂得辨別有毒無毒的蘑菇給吸引住了,於是點點頭道:“行,我隨便抓一捧蘑菇給後廚炒一個!你吃了沒事,我就信你。”
很快,後廚就炒好了一盤端了出來,蘑菇有一種獨特的清香,看著普通無奇,卻味道鮮美,加上這大廚的手藝的確堪稱一流,莫蘭二話沒說,就拿了兩雙筷子,跟張大叔一人一雙大快朵頤了起來。
早上出門起的早,這會兒剛好餓了,有免費的大廚給他們炒菜吃,他們還不趕緊吃?
他倆吃的滿臉滿足,孫掌櫃和店小二卻隻能瞪著眼睛邊看邊吞口水。
很快,一盤炒蘑菇就見了底,莫蘭放下筷子,笑著對孫掌櫃道:“掌櫃您看,我們一點事都沒有。”
孫掌櫃暗自腹誹:何止沒事,好像吃完之後臉色都變好了呢!
這下,他也算是放了心,但是礙於生意人,為了砍價便故作為難的開口道:“那行吧,也可能你們運氣好,不過既然你們來都來了,試吃也試吃了,總不好叫你們空手迴去。這些蘑菇,我就收下了,不知道你們這蘑菇打算怎麽賣?”
張大叔搓著手又看向莫蘭,孫掌櫃頓時狐疑的莫蘭,沒想到做主的竟然是這個小姑娘。
“掌櫃的,這蘑菇我們可以保證隻賣給你們一家,並且可以從每年4月份開始到每年10月份,每10天給你們送一次,每次送不少於50斤鮮蘑。10月到第二年4月份之前,每個月送一次曬幹的蘑菇,每次送不少於20斤。您看如果是這樣的條件,您願意多少錢來收購?”
“你能有這麽多蘑菇?”孫掌櫃十分吃驚的問道。
“是的,因為我發現原來蘑菇也是可以養殖的,所以以後可以保證蘑菇的數量和品質,絕對不會有毒。”
可以養殖?孫掌櫃瞪大了自己的豆丁眼,顯然沒想到這麽有銷路的山貨還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