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試牛刀
張老漢搓了搓手,看著眼前雖然衣著破舊,但通身氣度卻十分大方得體的姑娘,怎麽都不敢相信對方能燒的了大鍋飯。
“這……”
“大叔,我看也快晌午了,不如我露一手給您瞧瞧,您瞧著好,再看要不要雇我做後廚,如何?”
“這倒行,這倒行!”張老漢點點頭,收了燒火棍,把莫蘭往廚房帶。
廚房倒也不小,一排有4個土灶,還有一排案板,零零散散放了不少東西。
土灶裏煨著老柴火,一小根便能燒上半天,保證火不滅。要知道這樣的土灶,若是火滅了,再旺起來,在沒有鼓風機的古代,十分費工夫。
莫蘭看案板上有醒發好的麵團,也有一點兒豬肉和野菜,想了想,便準備做一道經典主食:幹菜烤餅!
做法參考的是梅幹菜烤餅的做法,隻是這裏並沒有梅幹菜,隻有一些野菜,所以隻能做幹菜烤餅。
莫蘭三下五除二的將一小塊豬肉剁成餡兒,知道這裏農戶人家一般都不舍得吃肉,所以隻用了二兩肉不到,免得老板心疼。然後混合著剁碎了的幹菜,攪拌,加鹽,加料酒,加油,
然後做成餡餅,再拍平。最後無油貼在鍋裏,控製著火候,慢慢烤餅。
沒一會兒,濃鬱的香氣便溢滿了整個食肆。
莫蘭用筷子夾起一塊烤餅,遞給張老漢道:“您嚐嚐,看看還可以不?”
張老漢聞著這香味,早就受不了了,畢竟到了晌午,正是餓的時候,肚子裏的饞蟲被這香味勾的,要不是一把年紀,都可能要直接去鍋裏抓了。
一口咬下去,外脆裏香,滿口鮮香,明明瞅著也沒放多少肥肉和菜油,這一口咬開,沒想到裏麵油水十分多,他們莊戶人家,一年到頭最缺油水,所以這樣的烤餅對於張老漢而言,真的是太香太好吃了!
他吃完一個,剛要忍不住再吃一個,就瞥到莫蘭言笑奕奕的樣子,頓時就有點不好意思了。
“那個,莫蘭姑娘,這餅子還別說,真的特別好吃!”
莫蘭笑說:“這個餅子用料2兩豬肉,1勺菜籽油,半斤幹菜,1斤麵粉,算下來豬肉4文,菜籽油4文,麵粉2文,幹菜山野間采的不需要錢,成本一共10文錢,一共做了10張餅,折合下來1文錢一張餅,您覺得若是賣出去2文錢一張餅,大家願意買嗎?”
莫蘭穿越過來這一個月裏,從南邊走到北邊,一路上打聽了不少事情,自然對這裏的物價也是摸得一清二楚了。普通的菜肉包子,都沒啥油水,一文錢一個,一個成年人還得吃上3-4個才能飽腹。這樣跟臉盤一樣大的餅子賣2文錢一個還是十分合理的,而且十分耐飽,如果批量推出,必定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所以當莫蘭這麽仔仔細細一算一講,畢竟也有十幾年食肆經營經驗的張老漢,渾濁的雙眼,一下子就亮了!
說實話,這個食肆開在牛棚村進出口,邊上幾裏外就是官道,經常會有過路人或者趕集的村民到他食肆買點包子什麽的主食,一天下來好歹也能賣一兩百個,這樣不就光主食這一項都能每天有一兩百文進賬?一個月不就得有一兩半的銀子?一年下來不就得有十幾兩?要知道普通的農戶人家,勤儉點的,幾兩銀子就能過一年了!
他頓時激動道:“莫蘭姑娘,你這手藝是真的好!老漢我就沒吃過比這更好吃的烤餅了!若是你願意,就留在老漢家,500文一個月的工錢,包吃包住如何?”
莫蘭沒急著答應,雖說一開始的時候她說的是隻求一個落腳的地方,但可求的不是住在張老漢家,跟張老漢一起同吃同住啊!
別說她有自己的衛生習慣,就是她以後萬一要嫁人的話,跟一個不熟悉的大叔同住一個屋簷下,也免不了被人嚼舌頭啊。
雖然沒在古代生活過,但是穿越文可是看了不少了,這方麵還是謹慎為好。
於是她眨了眨好看的眸子,笑道:“張大叔,我知道您是個好人,不僅給我工錢,還肯給我個落腳的地方,隻是我這個人有些生活習慣比較特殊,怕到時候影響到別人,您看是否方便把您家空置的屋子賃1間給我,最好能帶個廚房和小院子啥的,我願意每個月隻拿200文工錢。然後每天卯時(相當於現代上午5點)到未時(下午三點)來食肆上工,其餘的時間我就自個兒做點其他的事情,但是吃住就由我自個兒承擔了,就是得勞煩您跟村長裏正那邊打個招唿,就說我是您南邊過來投奔您的侄女兒可好?”
倒不是莫蘭無能,不敢跟張大叔談什麽合夥入股一起搞餐飲改革的事情。主要是凡事得講個循序漸進和符合實際。
莫蘭如今沒有通關文牒,連戶籍證明都沒有,雖然是古代,卻也是黑戶一個,弄不好就要被抓進牢房去,所以用一個幹菜烤餅來得到張老漢的認可,為她爭取一個可以光明正大留在牛棚村的機會,才是目前為止最重要的事情。
而對於老實人來說,貿然說什麽合夥,人家指不定還以為自己是騙子。
至於賺錢,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品質,都可以慢慢再籌謀,總歸手中有活兒,就不會餓死。
張老漢思忖了幾秒,便帶著一副了然的表情爽快應道:“這個可以,還是姑娘考慮的周到,姑娘畢竟是未出閣的,住在老漢家裏的確有些不方便,那啥,老漢家邊上正好有一處房舎,兩間茅草屋挨著,還帶一個院子,院子裏有一口井,就是很久不住人了,還有點漏風,要不你去瞅瞅?”
莫蘭剛要應下,就聽食肆門口傳來一男一女兩個聲音。
“哥,好香啊,咱爹又做啥好吃的了?”
“這麽香,聞著不像是咱爹的手藝,估計是招到後廚了。”
說著便有兩個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走了進來,男孩生的濃眉大眼,小小年紀竟有一米七多的個頭,古銅色的皮膚,看著十分陽光硬朗。
女孩穿著碎花小衫,綁著兩個童花髻,杏仁眼櫻桃嘴,一派的天真無邪,也是小美女一個。
張大叔見到這一雙兒女,頓時咧開了嘴:“福生、福美,忙活完了?快來吃午飯,爹剛招了個後廚,手藝剛剛的!”
張老漢搓了搓手,看著眼前雖然衣著破舊,但通身氣度卻十分大方得體的姑娘,怎麽都不敢相信對方能燒的了大鍋飯。
“這……”
“大叔,我看也快晌午了,不如我露一手給您瞧瞧,您瞧著好,再看要不要雇我做後廚,如何?”
“這倒行,這倒行!”張老漢點點頭,收了燒火棍,把莫蘭往廚房帶。
廚房倒也不小,一排有4個土灶,還有一排案板,零零散散放了不少東西。
土灶裏煨著老柴火,一小根便能燒上半天,保證火不滅。要知道這樣的土灶,若是火滅了,再旺起來,在沒有鼓風機的古代,十分費工夫。
莫蘭看案板上有醒發好的麵團,也有一點兒豬肉和野菜,想了想,便準備做一道經典主食:幹菜烤餅!
做法參考的是梅幹菜烤餅的做法,隻是這裏並沒有梅幹菜,隻有一些野菜,所以隻能做幹菜烤餅。
莫蘭三下五除二的將一小塊豬肉剁成餡兒,知道這裏農戶人家一般都不舍得吃肉,所以隻用了二兩肉不到,免得老板心疼。然後混合著剁碎了的幹菜,攪拌,加鹽,加料酒,加油,
然後做成餡餅,再拍平。最後無油貼在鍋裏,控製著火候,慢慢烤餅。
沒一會兒,濃鬱的香氣便溢滿了整個食肆。
莫蘭用筷子夾起一塊烤餅,遞給張老漢道:“您嚐嚐,看看還可以不?”
張老漢聞著這香味,早就受不了了,畢竟到了晌午,正是餓的時候,肚子裏的饞蟲被這香味勾的,要不是一把年紀,都可能要直接去鍋裏抓了。
一口咬下去,外脆裏香,滿口鮮香,明明瞅著也沒放多少肥肉和菜油,這一口咬開,沒想到裏麵油水十分多,他們莊戶人家,一年到頭最缺油水,所以這樣的烤餅對於張老漢而言,真的是太香太好吃了!
他吃完一個,剛要忍不住再吃一個,就瞥到莫蘭言笑奕奕的樣子,頓時就有點不好意思了。
“那個,莫蘭姑娘,這餅子還別說,真的特別好吃!”
莫蘭笑說:“這個餅子用料2兩豬肉,1勺菜籽油,半斤幹菜,1斤麵粉,算下來豬肉4文,菜籽油4文,麵粉2文,幹菜山野間采的不需要錢,成本一共10文錢,一共做了10張餅,折合下來1文錢一張餅,您覺得若是賣出去2文錢一張餅,大家願意買嗎?”
莫蘭穿越過來這一個月裏,從南邊走到北邊,一路上打聽了不少事情,自然對這裏的物價也是摸得一清二楚了。普通的菜肉包子,都沒啥油水,一文錢一個,一個成年人還得吃上3-4個才能飽腹。這樣跟臉盤一樣大的餅子賣2文錢一個還是十分合理的,而且十分耐飽,如果批量推出,必定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所以當莫蘭這麽仔仔細細一算一講,畢竟也有十幾年食肆經營經驗的張老漢,渾濁的雙眼,一下子就亮了!
說實話,這個食肆開在牛棚村進出口,邊上幾裏外就是官道,經常會有過路人或者趕集的村民到他食肆買點包子什麽的主食,一天下來好歹也能賣一兩百個,這樣不就光主食這一項都能每天有一兩百文進賬?一個月不就得有一兩半的銀子?一年下來不就得有十幾兩?要知道普通的農戶人家,勤儉點的,幾兩銀子就能過一年了!
他頓時激動道:“莫蘭姑娘,你這手藝是真的好!老漢我就沒吃過比這更好吃的烤餅了!若是你願意,就留在老漢家,500文一個月的工錢,包吃包住如何?”
莫蘭沒急著答應,雖說一開始的時候她說的是隻求一個落腳的地方,但可求的不是住在張老漢家,跟張老漢一起同吃同住啊!
別說她有自己的衛生習慣,就是她以後萬一要嫁人的話,跟一個不熟悉的大叔同住一個屋簷下,也免不了被人嚼舌頭啊。
雖然沒在古代生活過,但是穿越文可是看了不少了,這方麵還是謹慎為好。
於是她眨了眨好看的眸子,笑道:“張大叔,我知道您是個好人,不僅給我工錢,還肯給我個落腳的地方,隻是我這個人有些生活習慣比較特殊,怕到時候影響到別人,您看是否方便把您家空置的屋子賃1間給我,最好能帶個廚房和小院子啥的,我願意每個月隻拿200文工錢。然後每天卯時(相當於現代上午5點)到未時(下午三點)來食肆上工,其餘的時間我就自個兒做點其他的事情,但是吃住就由我自個兒承擔了,就是得勞煩您跟村長裏正那邊打個招唿,就說我是您南邊過來投奔您的侄女兒可好?”
倒不是莫蘭無能,不敢跟張大叔談什麽合夥入股一起搞餐飲改革的事情。主要是凡事得講個循序漸進和符合實際。
莫蘭如今沒有通關文牒,連戶籍證明都沒有,雖然是古代,卻也是黑戶一個,弄不好就要被抓進牢房去,所以用一個幹菜烤餅來得到張老漢的認可,為她爭取一個可以光明正大留在牛棚村的機會,才是目前為止最重要的事情。
而對於老實人來說,貿然說什麽合夥,人家指不定還以為自己是騙子。
至於賺錢,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品質,都可以慢慢再籌謀,總歸手中有活兒,就不會餓死。
張老漢思忖了幾秒,便帶著一副了然的表情爽快應道:“這個可以,還是姑娘考慮的周到,姑娘畢竟是未出閣的,住在老漢家裏的確有些不方便,那啥,老漢家邊上正好有一處房舎,兩間茅草屋挨著,還帶一個院子,院子裏有一口井,就是很久不住人了,還有點漏風,要不你去瞅瞅?”
莫蘭剛要應下,就聽食肆門口傳來一男一女兩個聲音。
“哥,好香啊,咱爹又做啥好吃的了?”
“這麽香,聞著不像是咱爹的手藝,估計是招到後廚了。”
說著便有兩個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走了進來,男孩生的濃眉大眼,小小年紀竟有一米七多的個頭,古銅色的皮膚,看著十分陽光硬朗。
女孩穿著碎花小衫,綁著兩個童花髻,杏仁眼櫻桃嘴,一派的天真無邪,也是小美女一個。
張大叔見到這一雙兒女,頓時咧開了嘴:“福生、福美,忙活完了?快來吃午飯,爹剛招了個後廚,手藝剛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