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古有山海相接,浩瀚而寬廣
東京風信居的妖怪日常 作者:追尋道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小友,最近你接觸到異常事物了嗎?”若林老先生戴了一副眼睛,不經意間問道:“當然,你也不用擔心,我就是習慣了,所以才隨口問問。”
安道遠沒有掩蓋什麽,他將風之旅人的事情說了出來。
對於若林老先生這樣的超越神明不知多遠的存在,遮遮掩掩還不如敞開心扉來的有意義。
“原來是這樣,看來東京都最近大概要和新的秘境相連了,所以才會產生空間法則的翹曲。”
“難道是收納法庭嗎?”
安道遠迴想起三筱說的話,這個世界上存在能夠幹涉規則,收容規則的偉大存在,他們存在於現界,卻又存在於無數彼岸,所以哪怕子守夜人中的存在信息也少之又少。
“都是往事了,我現在啊,隻是個開書店的老頭子罷了。”
若林老先生沒有什麽架子,隻是笑著擺了擺手,看起來倒也確實像一位開書店的老者。
安道遠便也沒有多問,畢竟這些事情,其實細細想來,倒也不難猜出。
他把這三本書又收迴了包裏,老先生既然送給他了,大概也不會缺了這幾本書,自然就沒必要推辭。
關於這些人情世故,安道遠也是明白的。
清源泉水看著書架上放著的書,不用仔細品味,便能明白這些書中都蘊含著溫潤而浩瀚的力量,心裏也就多了兩份鄭重。
若林老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老式眼鏡,跟安道遠和藹地說道:“安小友,你身後的這位姑娘看起來心裏也有些不踏實。不過,在我這裏,你們到也不用有拘束感,有什麽想要尋找的書,說出來就好。”
清源泉水猶豫了一會,看著書架上擺著的書,向著老先生問起:“若林店長,這裏有關於現代妖怪的生存指導嗎?”
“哈哈,這要求我倒還是第一次聽說。”
老先生看起來倒也心情很好,
“其實,生命都會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不過若是小姑娘你想看見更遙遠的風景,這本書可以借與你,或許會對你的修行些產生影響。”
他從書架上隨手抽出一本書,那書上紋著一副繪卷,那是蒼茫之上山與海的詩篇,也是自亙古而來的記敘。
上麵寫著幾個大字【山海殘篇-山經】
“這是我一位老朋友寫的書了,描述了山與海、與世間的故事,或許看完,你也就不會迷茫了,畢竟這個世界在逐漸串聯起更遙遠的彼岸,也就會逐漸變得更加遼闊了。”
整本書隻有五頁,五頁皆以神形繪製出圖景,繪製了亙古以前的景象。
安道遠閱讀過山海經,但以這種靈紋銘刻的繪卷,還是第一次見,仿佛翻開書,他就能真正迴到遠古的時代了。
——————————————————————————————————————
西漢末年才通行於世的《山海經》,由山經、海經和大荒經三部分組成,海經和大荒經是後人增補的,而山經大約是戰國後期寫成的,包括五篇。
在其結尾處有“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居地也,言其五臧“,因此早期以《五臧山經》之名通行。所謂“五臧“,可能兼有書分五篇,地分五區之意。
“這也太貴重了。”
清源泉水這個小姑娘有些受不起。
但若林老先生倒是沒有介意:“安小友的性格我很欣賞,灑脫一些就夠了,所以清源姑娘你也不必推辭。”
書中翻開第一頁,便是刀劍橫立、鍛造天地的山嶽。
【今本《山經》之末有一段類似於“跋“的文字,說《山經》編寫的目的是為“國用“,又說,“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裏,南北二萬六千裏。
出水之山者八千裏,受水者八千裏。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樹穀也,戈矛之所發也。】
她合上了書,感覺自己的僅僅是閱讀了第一頁,精神便增長了不知多少,知道這大概是極其珍貴的孤本,便鄭重的鞠了一躬:
“多謝您了。”
若林老先生又笑著問安道遠:“安小友,你既然說通讀了老頭我借你的書,那我問你兩個問題如何?”
安道遠執弟子禮恭敬的說道:“老先生但問無妨,我可能有理解不合適的地方,還請您見諒。”
此時,河燈街的集會仍在繼續中。
————————————————————————————————————
放河燈民俗起源甚早,始源之初,限於對大自然認識的局限,較長時間,人們認為火是萬物之源,成為頂禮膜拜的圖騰,吉祥溫暖的象征,戰勝寒冷饑餓的神靈。
漁獵時代,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為小船,放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及燈籠放水中任其飄流,向神祈禱平安。
沿襲到這裏,卻也變成了承載思念的寄托。
若林老先生打開了窗戶,讓清澈而又多了絲微涼的河風伴隨著笛聲飄進屋裏,隨後他才問道:“安小友,這第一個問題,是關於世界的,你認為,什麽才算是超凡?”
安道遠迴想起,那些將自己名字銘刻於曆史豐碑上的書中之人,又看向了窗外,如此熱鬧的景象,卻也如此自由:
“或許無名,無人知曉,但足夠自由,不受拘束,或許這就是超凡。”
若林老先生微微點了點頭,而後又接著問道:“很灑脫的答案,那我下一個問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
安道遠第一次被人問起,如何看待自己。
這個問題對於其他人或許很難迴答,不過對於他而言,倒也無妨:“我是一位旅人,也是在旅途中尋求知識、遇見故事的人。”
“好迴答啊,讓我迴憶起了曾經的過去。”
若林老先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擺了擺手,給了他在這裏看書的資格。
安道遠沒有功利的去尋找什麽修行法,而是隨手抽出一本詩集,閱讀著其中的思緒。
等他們兩人從這裏走出去,天邊的夜也已經是月入中庭了。
夜深了,兩人逆著河水邊,看著漂移的河燈,深一腳淺一腳地朝江水的下遊走去。
安道遠沒有掩蓋什麽,他將風之旅人的事情說了出來。
對於若林老先生這樣的超越神明不知多遠的存在,遮遮掩掩還不如敞開心扉來的有意義。
“原來是這樣,看來東京都最近大概要和新的秘境相連了,所以才會產生空間法則的翹曲。”
“難道是收納法庭嗎?”
安道遠迴想起三筱說的話,這個世界上存在能夠幹涉規則,收容規則的偉大存在,他們存在於現界,卻又存在於無數彼岸,所以哪怕子守夜人中的存在信息也少之又少。
“都是往事了,我現在啊,隻是個開書店的老頭子罷了。”
若林老先生沒有什麽架子,隻是笑著擺了擺手,看起來倒也確實像一位開書店的老者。
安道遠便也沒有多問,畢竟這些事情,其實細細想來,倒也不難猜出。
他把這三本書又收迴了包裏,老先生既然送給他了,大概也不會缺了這幾本書,自然就沒必要推辭。
關於這些人情世故,安道遠也是明白的。
清源泉水看著書架上放著的書,不用仔細品味,便能明白這些書中都蘊含著溫潤而浩瀚的力量,心裏也就多了兩份鄭重。
若林老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老式眼鏡,跟安道遠和藹地說道:“安小友,你身後的這位姑娘看起來心裏也有些不踏實。不過,在我這裏,你們到也不用有拘束感,有什麽想要尋找的書,說出來就好。”
清源泉水猶豫了一會,看著書架上擺著的書,向著老先生問起:“若林店長,這裏有關於現代妖怪的生存指導嗎?”
“哈哈,這要求我倒還是第一次聽說。”
老先生看起來倒也心情很好,
“其實,生命都會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不過若是小姑娘你想看見更遙遠的風景,這本書可以借與你,或許會對你的修行些產生影響。”
他從書架上隨手抽出一本書,那書上紋著一副繪卷,那是蒼茫之上山與海的詩篇,也是自亙古而來的記敘。
上麵寫著幾個大字【山海殘篇-山經】
“這是我一位老朋友寫的書了,描述了山與海、與世間的故事,或許看完,你也就不會迷茫了,畢竟這個世界在逐漸串聯起更遙遠的彼岸,也就會逐漸變得更加遼闊了。”
整本書隻有五頁,五頁皆以神形繪製出圖景,繪製了亙古以前的景象。
安道遠閱讀過山海經,但以這種靈紋銘刻的繪卷,還是第一次見,仿佛翻開書,他就能真正迴到遠古的時代了。
——————————————————————————————————————
西漢末年才通行於世的《山海經》,由山經、海經和大荒經三部分組成,海經和大荒經是後人增補的,而山經大約是戰國後期寫成的,包括五篇。
在其結尾處有“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居地也,言其五臧“,因此早期以《五臧山經》之名通行。所謂“五臧“,可能兼有書分五篇,地分五區之意。
“這也太貴重了。”
清源泉水這個小姑娘有些受不起。
但若林老先生倒是沒有介意:“安小友的性格我很欣賞,灑脫一些就夠了,所以清源姑娘你也不必推辭。”
書中翻開第一頁,便是刀劍橫立、鍛造天地的山嶽。
【今本《山經》之末有一段類似於“跋“的文字,說《山經》編寫的目的是為“國用“,又說,“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裏,南北二萬六千裏。
出水之山者八千裏,受水者八千裏。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樹穀也,戈矛之所發也。】
她合上了書,感覺自己的僅僅是閱讀了第一頁,精神便增長了不知多少,知道這大概是極其珍貴的孤本,便鄭重的鞠了一躬:
“多謝您了。”
若林老先生又笑著問安道遠:“安小友,你既然說通讀了老頭我借你的書,那我問你兩個問題如何?”
安道遠執弟子禮恭敬的說道:“老先生但問無妨,我可能有理解不合適的地方,還請您見諒。”
此時,河燈街的集會仍在繼續中。
————————————————————————————————————
放河燈民俗起源甚早,始源之初,限於對大自然認識的局限,較長時間,人們認為火是萬物之源,成為頂禮膜拜的圖騰,吉祥溫暖的象征,戰勝寒冷饑餓的神靈。
漁獵時代,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為小船,放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及燈籠放水中任其飄流,向神祈禱平安。
沿襲到這裏,卻也變成了承載思念的寄托。
若林老先生打開了窗戶,讓清澈而又多了絲微涼的河風伴隨著笛聲飄進屋裏,隨後他才問道:“安小友,這第一個問題,是關於世界的,你認為,什麽才算是超凡?”
安道遠迴想起,那些將自己名字銘刻於曆史豐碑上的書中之人,又看向了窗外,如此熱鬧的景象,卻也如此自由:
“或許無名,無人知曉,但足夠自由,不受拘束,或許這就是超凡。”
若林老先生微微點了點頭,而後又接著問道:“很灑脫的答案,那我下一個問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
安道遠第一次被人問起,如何看待自己。
這個問題對於其他人或許很難迴答,不過對於他而言,倒也無妨:“我是一位旅人,也是在旅途中尋求知識、遇見故事的人。”
“好迴答啊,讓我迴憶起了曾經的過去。”
若林老先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擺了擺手,給了他在這裏看書的資格。
安道遠沒有功利的去尋找什麽修行法,而是隨手抽出一本詩集,閱讀著其中的思緒。
等他們兩人從這裏走出去,天邊的夜也已經是月入中庭了。
夜深了,兩人逆著河水邊,看著漂移的河燈,深一腳淺一腳地朝江水的下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