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的青神山已是入秋景象,這處山穀卻還在盛夏,懸岩之畔山花爛漫,峭壁之上飛瀑流泉。


    不遠處一汪碧綠深潭,粼粼波光,倒映著天光雲影,潭邊白鶴鴛鴦相伴翎羽,時而仰天清鳴。潭中片片荷葉大如蒲席,點點水珠在荷葉上隨風滾動。


    深潭對岸有一座依山而築的道觀,單簷歇山頂,頂部覆蓋藍色琉璃瓦,簷下為五踩重昂鬥拱,外簷上均有彩繪,色彩鮮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道觀山門前種了一顆年歲久遠的銀杏樹,枝葉繁茂,鬱鬱蔥蔥,目測主幹至少有三人合抱那麽粗。


    老道帶著方渝走到深潭前。方渝看深潭之上並無浮橋或渡船,還在猜想該如何過去。


    就看老道袍袖一甩,在身上一陣拍打。


    方渝看老道的動作,估計一會是不是要施展登萍渡水之類的功夫,現在正通過外功輔助運氣。畢竟要帶一個一百多斤的人越過十幾米的水麵,就連方渝都覺得不容易。


    看老道在身上拍打了一遍後,臉上露出尷尬的神情,兩手張開合攏嘴邊,大聲向對岸喊道:


    “明心,快出來,給我將蓮橋升起。”


    老道連喊了幾聲,對岸道觀山門前突然傳來一個慢悠悠的低沉聲音:


    “小道士,你怎麽又忘了帶陣符,從小到大你總是這樣丟三落四的。”


    老道大吃一驚:“公孫長老!我把您吵醒了?”


    “哦,不妨事,我隻是打個盹。剛才有個小道士告訴我說洋人打過來了,現在他們走了嗎?”低沉聲音問道。


    老道無奈的說:


    “都走了,走了幾十年了。您這個盹打的可真夠長的。”


    說話間,對岸那顆高大的銀杏樹垂下枝葉在水麵上一拂。一道微光蕩開,水麵之上忽然開出了數十朵半米見方的碩大蓮花,曲折蜿蜒的在深潭兩岸排成一條九曲蓮橋。


    方渝吃驚的指著銀杏樹:


    “那樹...他動了!”


    老道將方渝的手按下:


    “不得無禮,那是公孫長老。他老人家在這已經住了一千八百多年,比咱們的祖師爺歲數都大。”


    老道話音未落,對岸就傳來節奏緩慢地溫和笑聲:


    “小娃子,你是新來的吧。莫怕,老頭子我最喜歡小孩子了,快過來讓我看看。”


    “就來了。”老道應了句,當先踩上蓮橋向著對岸走去。


    方渝看老道走的輕快,也滿懷好奇的伸腳踩了一下蓮花中心的蓮蓬


    腳下軟軟的似乎不太結實,可不管加上多大的力,蓮蓬都依然亭亭玉立,絲毫沒有彎折變形。


    方渝放心的跳上蓮橋,快步跟上老道。


    過了蓮橋,方渝才看清楚,在那顆巨大的銀杏樹中上段,枝葉的遮擋下有兩橫一豎三條細縫。


    當方渝走近時,兩條橫縫裂開露出一對翠綠的木製眼珠,接著豎縫開合,剛才聽到的低沉聲音又響起:


    “小娃子,你看起來很眼熟啊,我記得你...好像也來過這。”


    “他是我師傅的孩子,您見過的應該是我師傅。我師傅說他小時候就住在觀裏。”老道接口道。


    “哦...我想起來了,五十年前是有這麽個小娃子,淘氣的很,時不時來我這要果子吃,還曾經在我腳下撒尿呢。”


    老銀杏的話讓方渝聽著有趣,他對自己父親的記憶很模糊,沒想父親小時候也這麽調皮。


    老銀杏繼續慢悠悠的說:


    “你們這些小道士一茬接一茬,不過有趣的可不多。那個小娃子好,經常來陪我說話。來來來,小娃子的小娃子,給你幾顆果子解解饞。”


    老銀杏的枝條垂下一抖,三粒銀杏果不偏不斜的落到方渝手心裏。


    老道拍了方渝一下:


    “渝哥兒,趕緊謝謝公孫長老。公孫長老珍藏的果子可和一般的銀杏果不同。不僅沒有毒,直接吃就很美味,而且每一顆都能延壽一年,是難得的寶貝。”


    方渝聽了忙向老銀杏行了個大禮:


    “公孫爺爺,多謝您的果子。”


    老銀杏“嗬嗬”笑道:


    “小娃子真乖,以後有空就來陪我聊聊天,我給你講講天師降魔的故事。想當年啊...”


    老道一聽老銀杏說要講故事,立刻腦後就冒冷汗了。他聽觀裏的老人說過,門口這位樹精長老一講起故事來就沒完沒了。


    他連忙插嘴道:


    “公孫長老,我還要陪他去見掌門呢,一會在迴來聽您講故事好嗎?”


    老銀杏有些失望晃了晃滿樹的枝條:


    “好吧好吧,你們這些小道士總是急急匆匆的,不願意等我把話說完。去吧,去做自己的事吧,我且再打個盹...”


    說著樹上的細縫就合上了,樹葉細細的抖動著,聽起來像細微的鼾聲。


    老道看老銀杏又睡了,趕緊招唿方渝離開。


    方渝將手裏的銀杏果收好,再向老銀杏施了一禮,而後轉身跟上老道。


    方渝一轉身,老銀杏上的豎縫就微微彎曲,看起來好似一個笑容。


    方渝走到道觀山門前,視線穿過老銀杏的枝葉看到上麵的牌匾上寫著“丈人觀”三個大字。


    一進山門,正對的是一座靈官殿,左右兩側則是鍾樓和鼓樓。


    老道沒進靈官殿,直接帶著方渝從右側左側繞過。


    靈官殿背後是道觀的正殿,殿上三塊匾額,右側匾額上是“龍蹺上仙”,左邊是“希夷真君”,正中的匾額上寫著“五嶽總司”。


    殿中神龕裏供奉著一位身穿黃色道袍的白須道人塑像,道人手中拿了一個小陶盆,背後有五色煙氣升騰。


    殿下有一位看起來十幾歲的小道童在台階旁的三層寶鼎香爐邊掃地。


    “明心,原來你在這啊,難怪我剛才一直喊你都沒有迴答。”老道大老遠就衝小道士喊道。


    小道士抬頭看到老道,開心的丟下掃帚跑過來:


    “誌明師叔,你迴來了,我托你帶的漫畫呢?”


    老道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今天來得急,忘了下山給你去買了。呃,掌門在哪?”


    小道士嘟起嘴指了指後殿的方向:


    “掌門師祖這會在做功課呢。咦,這位是...”


    小道士發現了跟在老道背後的方渝。


    “他是你方渝師叔,我帶他來見掌門。”


    老道說著帶著方渝又向後殿行去。


    小道士好奇的盯著方渝的背影看了一會,轉身向觀外跑去。


    後殿是老君殿,方渝遠遠望去,就能看到殿**奉的道祖塑像,在太上老君一側還有東華帝君陪祀。


    老道讓方渝在殿下等待,自己拾階而上進入殿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市極品仙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哲學的行者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哲學的行者貓並收藏都市極品仙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