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渝和馬豪精心製作的菜品被工作人員送到鍾、賴、廖三位主裁判麵前。
三位主裁判相互對視了一下,都首先拿起了方渝的清風飯。
方渝看到三位主裁判的選擇,心中鬆了一口氣。他最害怕三位主裁判被蜀香匯收買,有意在點評環節誤導其它評分團的嘉賓和遊客。
按照品嚐美食的基本順序,一般會先從口味清淡的食物開始,然後才是味道過於濃厚和特別的食物。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味覺受到影響,照造成對菜品感受發生偏差。
方渝的清風飯從食材選擇和烹飪方法上看,和冷鍋魚相比應該算是口味較為清淡的食物。但因為清風飯的味道以甜味為主,主裁判如果按照先主菜後甜品的順序品嚐也是說得過去的。
現在從三位主裁判的選擇來看,他們應該沒有刻意傾向馬豪。
三位主裁判一起品嚐了方渝的清風飯,他們的表現明顯要比那些嘉賓和遊客專業的多。雖然在品嚐了第一口後,都露出驚訝地表情,但很好的克製住了自己食欲,僅僅隻是將盤中的每一樣食材都嚐了一遍就放下了餐具。
三人小聲地略微交談了幾句,接著開始品嚐馬豪的馬豪的冷鍋魚。
馬豪緊張的看著三位主裁判,發現三位主裁判僅僅隻是吃了一片魚片,喝了一小口魚湯就放下了碗,臉上絲毫沒有露出愉悅或是興奮的表情,心裏忍不住暗暗打鼓。
三位主裁判又皺著眉頭相互交談了幾句,然後坐在中間的那位鍾姓主裁判打開裁判席上的話筒,開始點評方渝和馬豪的菜品。
“兩位大廚都很年輕,你們的菜品都很有特色,甚至可以說十分出色。如果換個環境,我們是很希望和你們一起交流切磋。不過今天既然是廚藝對決,我們三個老家夥職責所在,還是要發表一些看法的。”
鍾主裁拿起黑色的瓷碗,扶著話筒說道:
“馬豪,你的冷鍋魚用的應該是大江上遊水源中的野生花鰱製作的吧。確實是湯鮮肉嫩、選料精細、不惜工本,單從味道上來說,深得湯家菜的真傳。”
鍾主裁頓了頓,接著說:
“不過...馬豪,你的這個魚湯是用了大量的魚骨、魚肉小火慢燉而成的,沒錯吧。”
“是的,三位前輩果然厲害,一下就嚐出來了。這個冷鍋魚的底湯用了近百條花鰱的魚頭魚骨,加了四十幾種佐料,花了十個小時才熬製成功”馬豪知道這個瞞不住人,痛快的承認了。
現場的嘉賓、遊客和工作人員聽到馬豪的話,紛紛驚訝地議論起來,一些不懂中文的外國參展商一開始不知道大家在驚訝什麽,當其他人把馬豪的話翻譯給他們聽後,他們也紛紛發出驚歎。
鍾主裁不動聲色的看了周圍,繼續對馬豪說:
“你的想法很好,普通冷鍋魚底湯的作用主要是在燙熟魚片的同時,將湯中的香料滲透進去,完成二次加工。這個過程,魚片的味道雖然變得更加豐富,但鮮味卻有所降低。而你的方法卻可以通過濃醇的魚湯進一步給魚片增鮮提味。但是這樣做卻讓湯中其它佐料的味道被壓製,魚片在涮製過程中就無法達到原來的目的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提前對魚片進行了醃製。”馬豪接著鍾主裁的話辯解道。
“確實如此,你這也是一種辦法。”鍾主裁並沒有直接反駁,反而先點點頭同意了馬豪的說法。但接下來鍾主裁又搖了搖頭說道:
“不過你這道冷鍋魚最大的敗筆就在魚片的醃製上。你用壇子醃魚片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不過你醃製魚片所用的香料裏麵實在不加香茅草。
大家都知道,香茅草有很濃的檸檬香味,可以去腥提味,本來是十分適合用來製作魚肉菜肴。可惜你這道冷鍋魚的配方已經十分完整成熟,同時兼具川蜀菜係裏香辣和麻辣兩種味型的特點。
氣味濃烈的香茅在這道菜裏麵就像是找不到媽的孩子,既無法融進香辣的味型,也沒辦法和麻辣味搭配,顯得很不協調。”
馬豪心中苦笑,他何嚐不知道用香茅草並不合適,但是短短一個晚上,他實在找不到更好的香料去掩蓋那個不能讓人知道的味道,隻能不得已而為之。
為了配合香茅的口味,以及掩蓋魚湯中另外一味不能宣之於口的特殊佐料的口感,他其實還專門增加了泡椒和泡薑的份量。幸好鍾主裁對冷鍋魚正宗的配方並不了解,沒有發現這一點。
對於鍾主裁的話,馬豪沒有解釋也沒有反駁,隻能啞巴吃黃連,作出虛心受教的表情。
鍾主裁點評完馬豪的冷鍋魚,轉過頭開始評價方渝的清風飯。
“方渝,你的清風飯我和賴、廖兩位主裁都十分喜歡。你所用食材的等級都是特級以上,這麽好的食材,我們幾個老家夥都很少能嚐到。就衝你的食材,我都不好說你清風飯的壞話。”
鍾主裁和方渝開了個玩笑,接著說道:
“從你菜品的細節來看,我們三位主裁是比較滿意的。你這道清風飯的特點就是平衡,無論是口感、口味,還是營養搭配上,你考慮的都很周到。從這一方麵來看,你的清風飯一點大巧不工的味道。
另外我要特別誇獎你的是,椰奶醬汁裏麵南薑的份量用的十分精確。既配合那些熱帶水果營造出南亞風情,又沒有突破椰奶和薄荷的包容,讓那種強烈的辛辣味破壞整道菜品味道。
不過我還是要給你的清風飯挑點刺。你的清風飯雖然創意非常好,但是製作工藝上相對冷鍋魚要簡單的多。如果今天是傳統的廚藝對決,在廚藝難度係數上你還是要減不少分的。”
鍾主裁點評完,廚藝對決就進入了最關鍵的環節,百人評分團的投票環節。
前麵做了那麽多,說了那麽多,誰勝誰負還是要看這最後一下。
林巧將大屏幕的畫麵切到投票計數器上,大屏幕上立刻顯示出兩人的分數。代表方渝的紅色數字在左邊,代表馬豪的藍色數字在右邊,現在還都隻是三個零。
當鍾主裁對著百人團說:“請各位開始投票。”
無論是美食館現場,還是旅博會展館的各個展館的觀看點,所有人都緊緊叮住大屏幕上的數字。
馬豪的數字率先起跳,先從一開始,迅速的加到二十,這時方渝的數字才開始跳到一。
剛才雖然本和慕雪琪勸說很多嘉賓吃了清風飯,但還是有一些嘉賓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堅決支持冷鍋魚。
而幸運遊客那邊,除了那十多位因為先品嚐了清風飯而拒絕了冷鍋魚的幸運遊客,其它的遊客還在糾結於將票投給誰。
林瀟瀟和錢鐸鐸、齊毅他們死死盯著方渝的分數,攥緊了拳頭,嘴裏一起小聲念著“投給方大哥,投給方大哥。”
似乎是他們的祈禱真的有了用處,方渝的分數緩慢但穩健的上升,慢慢的追上了馬豪。
“32、33、34...”
方渝本來挺放鬆的,到了這一步,能做的都做了,他覺得自己應該還是很有希望獲勝的。但是味箸在心裏麵不停的念叨著分數,反倒讓他有些緊張了。
大屏幕上數字跳動的越來越慢,最後定格在“方渝四十九,馬豪四十六”上,方渝略微領先。
馬豪心中大恨,他知道主裁判那三個老家夥一定是把票投給了方渝。
但是他並沒放棄希望,這個投票機製是杜飛白精心設計並動用多方關係通過的。對於現在這種最糟的狀態,還有一重保險,那就是五位領導手中最關鍵的那五票。
三位主裁判相互對視了一下,都首先拿起了方渝的清風飯。
方渝看到三位主裁判的選擇,心中鬆了一口氣。他最害怕三位主裁判被蜀香匯收買,有意在點評環節誤導其它評分團的嘉賓和遊客。
按照品嚐美食的基本順序,一般會先從口味清淡的食物開始,然後才是味道過於濃厚和特別的食物。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味覺受到影響,照造成對菜品感受發生偏差。
方渝的清風飯從食材選擇和烹飪方法上看,和冷鍋魚相比應該算是口味較為清淡的食物。但因為清風飯的味道以甜味為主,主裁判如果按照先主菜後甜品的順序品嚐也是說得過去的。
現在從三位主裁判的選擇來看,他們應該沒有刻意傾向馬豪。
三位主裁判一起品嚐了方渝的清風飯,他們的表現明顯要比那些嘉賓和遊客專業的多。雖然在品嚐了第一口後,都露出驚訝地表情,但很好的克製住了自己食欲,僅僅隻是將盤中的每一樣食材都嚐了一遍就放下了餐具。
三人小聲地略微交談了幾句,接著開始品嚐馬豪的馬豪的冷鍋魚。
馬豪緊張的看著三位主裁判,發現三位主裁判僅僅隻是吃了一片魚片,喝了一小口魚湯就放下了碗,臉上絲毫沒有露出愉悅或是興奮的表情,心裏忍不住暗暗打鼓。
三位主裁判又皺著眉頭相互交談了幾句,然後坐在中間的那位鍾姓主裁判打開裁判席上的話筒,開始點評方渝和馬豪的菜品。
“兩位大廚都很年輕,你們的菜品都很有特色,甚至可以說十分出色。如果換個環境,我們是很希望和你們一起交流切磋。不過今天既然是廚藝對決,我們三個老家夥職責所在,還是要發表一些看法的。”
鍾主裁拿起黑色的瓷碗,扶著話筒說道:
“馬豪,你的冷鍋魚用的應該是大江上遊水源中的野生花鰱製作的吧。確實是湯鮮肉嫩、選料精細、不惜工本,單從味道上來說,深得湯家菜的真傳。”
鍾主裁頓了頓,接著說:
“不過...馬豪,你的這個魚湯是用了大量的魚骨、魚肉小火慢燉而成的,沒錯吧。”
“是的,三位前輩果然厲害,一下就嚐出來了。這個冷鍋魚的底湯用了近百條花鰱的魚頭魚骨,加了四十幾種佐料,花了十個小時才熬製成功”馬豪知道這個瞞不住人,痛快的承認了。
現場的嘉賓、遊客和工作人員聽到馬豪的話,紛紛驚訝地議論起來,一些不懂中文的外國參展商一開始不知道大家在驚訝什麽,當其他人把馬豪的話翻譯給他們聽後,他們也紛紛發出驚歎。
鍾主裁不動聲色的看了周圍,繼續對馬豪說:
“你的想法很好,普通冷鍋魚底湯的作用主要是在燙熟魚片的同時,將湯中的香料滲透進去,完成二次加工。這個過程,魚片的味道雖然變得更加豐富,但鮮味卻有所降低。而你的方法卻可以通過濃醇的魚湯進一步給魚片增鮮提味。但是這樣做卻讓湯中其它佐料的味道被壓製,魚片在涮製過程中就無法達到原來的目的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提前對魚片進行了醃製。”馬豪接著鍾主裁的話辯解道。
“確實如此,你這也是一種辦法。”鍾主裁並沒有直接反駁,反而先點點頭同意了馬豪的說法。但接下來鍾主裁又搖了搖頭說道:
“不過你這道冷鍋魚最大的敗筆就在魚片的醃製上。你用壇子醃魚片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不過你醃製魚片所用的香料裏麵實在不加香茅草。
大家都知道,香茅草有很濃的檸檬香味,可以去腥提味,本來是十分適合用來製作魚肉菜肴。可惜你這道冷鍋魚的配方已經十分完整成熟,同時兼具川蜀菜係裏香辣和麻辣兩種味型的特點。
氣味濃烈的香茅在這道菜裏麵就像是找不到媽的孩子,既無法融進香辣的味型,也沒辦法和麻辣味搭配,顯得很不協調。”
馬豪心中苦笑,他何嚐不知道用香茅草並不合適,但是短短一個晚上,他實在找不到更好的香料去掩蓋那個不能讓人知道的味道,隻能不得已而為之。
為了配合香茅的口味,以及掩蓋魚湯中另外一味不能宣之於口的特殊佐料的口感,他其實還專門增加了泡椒和泡薑的份量。幸好鍾主裁對冷鍋魚正宗的配方並不了解,沒有發現這一點。
對於鍾主裁的話,馬豪沒有解釋也沒有反駁,隻能啞巴吃黃連,作出虛心受教的表情。
鍾主裁點評完馬豪的冷鍋魚,轉過頭開始評價方渝的清風飯。
“方渝,你的清風飯我和賴、廖兩位主裁都十分喜歡。你所用食材的等級都是特級以上,這麽好的食材,我們幾個老家夥都很少能嚐到。就衝你的食材,我都不好說你清風飯的壞話。”
鍾主裁和方渝開了個玩笑,接著說道:
“從你菜品的細節來看,我們三位主裁是比較滿意的。你這道清風飯的特點就是平衡,無論是口感、口味,還是營養搭配上,你考慮的都很周到。從這一方麵來看,你的清風飯一點大巧不工的味道。
另外我要特別誇獎你的是,椰奶醬汁裏麵南薑的份量用的十分精確。既配合那些熱帶水果營造出南亞風情,又沒有突破椰奶和薄荷的包容,讓那種強烈的辛辣味破壞整道菜品味道。
不過我還是要給你的清風飯挑點刺。你的清風飯雖然創意非常好,但是製作工藝上相對冷鍋魚要簡單的多。如果今天是傳統的廚藝對決,在廚藝難度係數上你還是要減不少分的。”
鍾主裁點評完,廚藝對決就進入了最關鍵的環節,百人評分團的投票環節。
前麵做了那麽多,說了那麽多,誰勝誰負還是要看這最後一下。
林巧將大屏幕的畫麵切到投票計數器上,大屏幕上立刻顯示出兩人的分數。代表方渝的紅色數字在左邊,代表馬豪的藍色數字在右邊,現在還都隻是三個零。
當鍾主裁對著百人團說:“請各位開始投票。”
無論是美食館現場,還是旅博會展館的各個展館的觀看點,所有人都緊緊叮住大屏幕上的數字。
馬豪的數字率先起跳,先從一開始,迅速的加到二十,這時方渝的數字才開始跳到一。
剛才雖然本和慕雪琪勸說很多嘉賓吃了清風飯,但還是有一些嘉賓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堅決支持冷鍋魚。
而幸運遊客那邊,除了那十多位因為先品嚐了清風飯而拒絕了冷鍋魚的幸運遊客,其它的遊客還在糾結於將票投給誰。
林瀟瀟和錢鐸鐸、齊毅他們死死盯著方渝的分數,攥緊了拳頭,嘴裏一起小聲念著“投給方大哥,投給方大哥。”
似乎是他們的祈禱真的有了用處,方渝的分數緩慢但穩健的上升,慢慢的追上了馬豪。
“32、33、34...”
方渝本來挺放鬆的,到了這一步,能做的都做了,他覺得自己應該還是很有希望獲勝的。但是味箸在心裏麵不停的念叨著分數,反倒讓他有些緊張了。
大屏幕上數字跳動的越來越慢,最後定格在“方渝四十九,馬豪四十六”上,方渝略微領先。
馬豪心中大恨,他知道主裁判那三個老家夥一定是把票投給了方渝。
但是他並沒放棄希望,這個投票機製是杜飛白精心設計並動用多方關係通過的。對於現在這種最糟的狀態,還有一重保險,那就是五位領導手中最關鍵的那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