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豆腐雖然色澤也是白中偏黃,但從切麵看要比鹵水豆腐細嫩,可又有一點點顆粒感,不像內脂豆腐那樣光滑。
方渝湊近了聞一聞,豆香濃鬱,而且味道很純正,絲毫沒有鹵水豆腐和石膏豆腐的異味。
味箸感歎的說:“這個世界對烹飪的態度還真是有些不一樣,隻是一場初級考核,就這麽用心。剛才的玉子豆腐,現在又出現了這種豆腐。還真是難為考核的人費這麽大勁挖空心思設計考題。”
方渝好奇的問味箸:“這是什麽豆腐啊,我從來沒有見過。”
“別說是你,估計大多數人都不認識這種豆腐。”味箸迴答道。
“為什麽。”方渝奇道。
味箸耐心地解釋道:“這種豆腐製作工藝複雜,對水質要求又高,而且成品率還比其他豆腐低一些。即使是在味聖的世界,做這種豆腐的人也不多,除了幾個特定的區域,市麵上幾乎看不到。”
“這麽說這是一種珍稀的食材嘍。”
味箸笑道:“珍稀還說不上,畢竟隻是豆腐,但確實是一種很少見的優質食材。這一車的豆腐裏,它的品質應該是最好的。”
方渝聽味箸這麽一說,趕緊將這盤豆腐拿到手中。
黑眼圈男子看方渝拿了那盤豆腐,也有樣學樣的拿了一盤鹵水豆腐。
方渝這組的另外兩位考生分別拿了石膏豆腐和內脂豆腐。
拿完菜肴的主材,考生們紛紛到考室另一頭的大備餐台拿輔材。
方渝對於自己的主材很有信心,準備做一道蜀都家喻戶曉的傳奇家常菜。
他來到備餐台,搶先裝了一小碗z縣豆瓣醬,這種特殊的調味料是很多家常菜必不可少的。
方渝今天要做的菜也不例外,沒有z縣豆瓣醬,那做出來的味道再好,也算不上是正宗的川蜀味道。
接下來方渝精挑細選了一塊牛腿肉,又拿了豆豉和青蒜、薑、蒜、辣椒、花椒。
方渝將挑好的輔料拿迴自己的烹飪台,想了想,又走到大備餐台拿了一根牛骨和一塊瘦肉。
往迴走的時候,方渝注意到那個黑眼圈男子也拿了一根牛骨和瘦肉跟在後麵。
方渝心中一動,瞟了黑眼圈男子的烹飪台,發現上麵擺放的輔材和自己剛才拿的大同小異。
方渝不確定那個男子是學自己還是僅僅是巧合。
不過實操考核關鍵看的還是自己的廚藝,就算那個黑眼圈完全複製自己的食譜,做出來的味道難道就能和自己的原版相提並論嗎?
方渝不在意的笑了笑。
準備好材料,方渝就立刻著手開始處理。
今天方渝要做的是麻婆豆腐。
沒錯,就是號稱“米飯殺手”的川蜀菜係的代表菜之一,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和擔擔麵一樣,以前都是市井裏麵的苦哈哈打牙祭的絕頂美味。因為味道實在不錯,慢慢的傳播開來,連國外都有很多人喜歡。
麻婆豆腐雖然是川蜀菜係的,但各地喜愛的它的人,都會根據當地的食材和口味進行調整,,於是多出了很多不同的變種。
不過變化的也隻是裏麵的一些配料,不變的是它麻、辣、酥、香、嫩、鮮、燙的口味。
方渝想做是經過曆代名廚改良過的傳統麻婆豆腐,製作工藝比一般家常菜要複雜的多。
雖然給每名考生的考核時間有一個小時,但方渝還是感覺時間很緊張。
高湯是必須的,但是按照傳統方法熬製肯定來不及。
方渝把牛骨和瘦肉用電高壓鍋壓上,訂了二十分鍾的時間,雖然還是有點短,但是時間有限,也沒有辦法了。
薑蒜切粒,青蒜切末,幹辣椒切細絲,花椒要在鍋裏小火炒香,冷卻後壓成細末。
牛腿肉必須手工剁成末,機器絞的細歸細,炒完以後沒口感。
接下來處理的是豆瓣醬和豆豉。
考核方提供的豆豉是st縣產的,顆粒鬆散,色黝黑而有光澤。方渝嚐了一粒,清香鮮美,滋潤化渣,後味迴甜,發酵的恰到好處。
方渝覺得現在的廚師其實挺幸福,因為交通發達,做菜可以按自己需求用上天南海北的食材。
隻要有錢,各種古代人隻能靠傳聞和想象去描繪的夢幻組合,幾乎每一名廚師都可以去嚐試。
方渝將z縣豆瓣醬和豆豉一起剁碎混合,一股複雜而誘人的香氣立刻冒了出來。
準備好佐料,方渝開始處理豆腐。
方渝選的這種豆腐沒有什麽異味,豆香濃鬱純正,不需要下鍋去焯水。
為了菜肴口感一致,方渝將豆腐表麵口感微韌的那一層去掉,然後切成適口的小方塊,放到清水裏稍稍清洗一下。
高壓鍋的肉湯也熬好了,方渝立刻給高壓鍋物理降溫,以便於快速開蓋。
其實高壓鍋是做好不要這樣做的,因為冷熱交替之下,會增加高壓鍋外壁的負擔,存在炸裂的可能。
不過方渝實在沒法等它自然降溫,隻好靠著自己靈敏的感覺冒險一把。
在考核時間僅剩半個多小時的時候,方渝將肉湯精致成普通高湯,正合適用來製作家常菜。
方渝升起火、架上鍋,正式開始製作。
首先就是等鍋燒熱了下菜籽油。
傳統的麻婆豆腐一定是用菜籽油做的。隻有用菜籽油才能將麻婆豆腐做的油色鮮亮,味道清香。
油熱了,方渝將牛肉末倒進去,炒出香味後加了一次高湯,繼續炒到收汁出油,又加一次高湯繼續炒。
牛肉末就這麽在鍋裏煸炒將近二十分鍾,每幾分鍾加一次水,反複五次。
方渝這種炒牛肉末的方法十分正宗,唯有這樣炒出來的牛肉末才會顆顆分明、味道濃鬱、口感香脆。
不過外麵飯店幾乎沒有這樣做的,費工費時不說,還買不上錢,畢竟隻是家常菜。
方渝無需考慮成本,一絲不苟的完成了這項操作。
方渝將炒的有些焦黃的牛肉末裝了起來,然後再次燒熱油,開始煸炒薑蒜辣椒。
當薑蒜辣椒爆出香氣時,方渝將豆瓣醬和豆豉加了進去,翻炒一會就加入了高湯煮沸,再加醬油、糖,鹽,下入過水的小豆腐塊,最後澆上料酒。
方渝看了看時間,還有不到十分鍾,雖然時間很緊,但方渝有信心按時完成。
湯又燒開,豆腐看色澤基本入味,可以開始起鍋前最重要的一步——勾芡。
傳統的麻婆豆腐勾芡尤其講究,不能夠一次性勾芡,必須要分三次來。
方渝用小火煮兩分鍾,就開鍋用濕澱粉打了薄芡倒入鍋中,用鍋鏟小心的推了推,放入炒好的牛肉末蓋鍋再煮兩分鍾,
湯汁有些收幹,方渝再勾一次芡又燒2分鍾,最後放入青蒜再勾一次芡就準備起鍋裝盤。
裝盤時趁著熱氣,方渝均勻地灑上一層剛才準備的花椒末,鮮滑熱辣的麻婆豆腐就算是做完了。
方渝湊近了聞一聞,豆香濃鬱,而且味道很純正,絲毫沒有鹵水豆腐和石膏豆腐的異味。
味箸感歎的說:“這個世界對烹飪的態度還真是有些不一樣,隻是一場初級考核,就這麽用心。剛才的玉子豆腐,現在又出現了這種豆腐。還真是難為考核的人費這麽大勁挖空心思設計考題。”
方渝好奇的問味箸:“這是什麽豆腐啊,我從來沒有見過。”
“別說是你,估計大多數人都不認識這種豆腐。”味箸迴答道。
“為什麽。”方渝奇道。
味箸耐心地解釋道:“這種豆腐製作工藝複雜,對水質要求又高,而且成品率還比其他豆腐低一些。即使是在味聖的世界,做這種豆腐的人也不多,除了幾個特定的區域,市麵上幾乎看不到。”
“這麽說這是一種珍稀的食材嘍。”
味箸笑道:“珍稀還說不上,畢竟隻是豆腐,但確實是一種很少見的優質食材。這一車的豆腐裏,它的品質應該是最好的。”
方渝聽味箸這麽一說,趕緊將這盤豆腐拿到手中。
黑眼圈男子看方渝拿了那盤豆腐,也有樣學樣的拿了一盤鹵水豆腐。
方渝這組的另外兩位考生分別拿了石膏豆腐和內脂豆腐。
拿完菜肴的主材,考生們紛紛到考室另一頭的大備餐台拿輔材。
方渝對於自己的主材很有信心,準備做一道蜀都家喻戶曉的傳奇家常菜。
他來到備餐台,搶先裝了一小碗z縣豆瓣醬,這種特殊的調味料是很多家常菜必不可少的。
方渝今天要做的菜也不例外,沒有z縣豆瓣醬,那做出來的味道再好,也算不上是正宗的川蜀味道。
接下來方渝精挑細選了一塊牛腿肉,又拿了豆豉和青蒜、薑、蒜、辣椒、花椒。
方渝將挑好的輔料拿迴自己的烹飪台,想了想,又走到大備餐台拿了一根牛骨和一塊瘦肉。
往迴走的時候,方渝注意到那個黑眼圈男子也拿了一根牛骨和瘦肉跟在後麵。
方渝心中一動,瞟了黑眼圈男子的烹飪台,發現上麵擺放的輔材和自己剛才拿的大同小異。
方渝不確定那個男子是學自己還是僅僅是巧合。
不過實操考核關鍵看的還是自己的廚藝,就算那個黑眼圈完全複製自己的食譜,做出來的味道難道就能和自己的原版相提並論嗎?
方渝不在意的笑了笑。
準備好材料,方渝就立刻著手開始處理。
今天方渝要做的是麻婆豆腐。
沒錯,就是號稱“米飯殺手”的川蜀菜係的代表菜之一,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和擔擔麵一樣,以前都是市井裏麵的苦哈哈打牙祭的絕頂美味。因為味道實在不錯,慢慢的傳播開來,連國外都有很多人喜歡。
麻婆豆腐雖然是川蜀菜係的,但各地喜愛的它的人,都會根據當地的食材和口味進行調整,,於是多出了很多不同的變種。
不過變化的也隻是裏麵的一些配料,不變的是它麻、辣、酥、香、嫩、鮮、燙的口味。
方渝想做是經過曆代名廚改良過的傳統麻婆豆腐,製作工藝比一般家常菜要複雜的多。
雖然給每名考生的考核時間有一個小時,但方渝還是感覺時間很緊張。
高湯是必須的,但是按照傳統方法熬製肯定來不及。
方渝把牛骨和瘦肉用電高壓鍋壓上,訂了二十分鍾的時間,雖然還是有點短,但是時間有限,也沒有辦法了。
薑蒜切粒,青蒜切末,幹辣椒切細絲,花椒要在鍋裏小火炒香,冷卻後壓成細末。
牛腿肉必須手工剁成末,機器絞的細歸細,炒完以後沒口感。
接下來處理的是豆瓣醬和豆豉。
考核方提供的豆豉是st縣產的,顆粒鬆散,色黝黑而有光澤。方渝嚐了一粒,清香鮮美,滋潤化渣,後味迴甜,發酵的恰到好處。
方渝覺得現在的廚師其實挺幸福,因為交通發達,做菜可以按自己需求用上天南海北的食材。
隻要有錢,各種古代人隻能靠傳聞和想象去描繪的夢幻組合,幾乎每一名廚師都可以去嚐試。
方渝將z縣豆瓣醬和豆豉一起剁碎混合,一股複雜而誘人的香氣立刻冒了出來。
準備好佐料,方渝開始處理豆腐。
方渝選的這種豆腐沒有什麽異味,豆香濃鬱純正,不需要下鍋去焯水。
為了菜肴口感一致,方渝將豆腐表麵口感微韌的那一層去掉,然後切成適口的小方塊,放到清水裏稍稍清洗一下。
高壓鍋的肉湯也熬好了,方渝立刻給高壓鍋物理降溫,以便於快速開蓋。
其實高壓鍋是做好不要這樣做的,因為冷熱交替之下,會增加高壓鍋外壁的負擔,存在炸裂的可能。
不過方渝實在沒法等它自然降溫,隻好靠著自己靈敏的感覺冒險一把。
在考核時間僅剩半個多小時的時候,方渝將肉湯精致成普通高湯,正合適用來製作家常菜。
方渝升起火、架上鍋,正式開始製作。
首先就是等鍋燒熱了下菜籽油。
傳統的麻婆豆腐一定是用菜籽油做的。隻有用菜籽油才能將麻婆豆腐做的油色鮮亮,味道清香。
油熱了,方渝將牛肉末倒進去,炒出香味後加了一次高湯,繼續炒到收汁出油,又加一次高湯繼續炒。
牛肉末就這麽在鍋裏煸炒將近二十分鍾,每幾分鍾加一次水,反複五次。
方渝這種炒牛肉末的方法十分正宗,唯有這樣炒出來的牛肉末才會顆顆分明、味道濃鬱、口感香脆。
不過外麵飯店幾乎沒有這樣做的,費工費時不說,還買不上錢,畢竟隻是家常菜。
方渝無需考慮成本,一絲不苟的完成了這項操作。
方渝將炒的有些焦黃的牛肉末裝了起來,然後再次燒熱油,開始煸炒薑蒜辣椒。
當薑蒜辣椒爆出香氣時,方渝將豆瓣醬和豆豉加了進去,翻炒一會就加入了高湯煮沸,再加醬油、糖,鹽,下入過水的小豆腐塊,最後澆上料酒。
方渝看了看時間,還有不到十分鍾,雖然時間很緊,但方渝有信心按時完成。
湯又燒開,豆腐看色澤基本入味,可以開始起鍋前最重要的一步——勾芡。
傳統的麻婆豆腐勾芡尤其講究,不能夠一次性勾芡,必須要分三次來。
方渝用小火煮兩分鍾,就開鍋用濕澱粉打了薄芡倒入鍋中,用鍋鏟小心的推了推,放入炒好的牛肉末蓋鍋再煮兩分鍾,
湯汁有些收幹,方渝再勾一次芡又燒2分鍾,最後放入青蒜再勾一次芡就準備起鍋裝盤。
裝盤時趁著熱氣,方渝均勻地灑上一層剛才準備的花椒末,鮮滑熱辣的麻婆豆腐就算是做完了。